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杀了张郃,为什么说反而帮了司马懿?

诸葛亮杀了张郃,为什么说反而帮了司马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067 更新时间:2024/2/5 7:57:34

张郃作为三国时期魏国的名将,在历史上也是颇有名气的,而只不过作为蜀国的对手来讲,诸葛亮对张郃可就没有那么“珍惜”了,毕竟是一个劲敌,张郃最终也是被诸葛亮在木门道截杀,这样一员大将,就这样在历史上谢幕了,也是很可惜的。而张郃之死,对于蜀国来说自然是好事,但对于魏国来说应该是一大损失才对,但为什么却相当于是帮了司马懿一个大忙呢?张郃之死对于司马懿究竟是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说诸葛亮此举是在帮助司马懿?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张郃是怎么死的

太和五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魏原本下达的诏命是让张郃统领众将到略阳迎击诸葛亮。后来,曹魏又改派“曹丕四友”之一的司马懿来统领张郃、郭淮、费曜等人去迎击诸葛亮。

诸葛亮多次求战,司马懿都固营自守,虽然司马懿不与诸葛亮交战,却不断的率军跟着诸葛亮的军队。张郃反对道:“敌人远来迎战我军,请战不得。对我军来说,是利在不战,做长久对峙才是好办法。而且,我们的祁山要塞已经知道大军距离他们不远,按照人情道理,他们会自发地固守要塞,所以,我们大军可以停止前进,屯驻于此,分出奇兵,挠击敌人的后方。我们不应该像现在这样只前进而不敢交战,您这种前进避战的做法只会坐失民望。”司马懿不从,继续前进避战,果然引发了将士们的不满。

诸葛亮退还祁山。司马懿令张郃追击。张郃说:"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司马懿不听。张郃不得已,遂领兵追击。蜀军在木门谷乘高布伏,弓弩乱发。张郃追到木门谷,与蜀军交战。飞来的箭矢射中了张郃右膝,张郃阵亡。

朝廷赐给张郃的谥号为壮侯,他的儿子张雄继承了他的爵位。张郃征战多年,屡立战功,明帝分给他食邑,封他的四个儿子为列侯,赐给他的小儿子关内侯的爵位。

2、为什么说诸葛亮帮了司马懿

在曹操去世后,仍有很多人为了感激曹操的知遇之恩,纷纷倾心辅佐于曹丕等人,张郃就是其中一位。张郃原本是袁绍手下将领,官渡之战后,袁绍竟然相信谗言,要处决张郃,这让张郃十分失望,于是就投靠了曹操,曹操不计前嫌,大度地接纳张郃,甚至还提拔张郃为先锋,委以重任。这让张郃十分感激,因此,他就成为司马懿谋反之路上的一大绊脚石。徐晃是比张郃资历更老的大将,当初徐晃的存在,就是为了防范司马懿在军中培养自己的势力,避免其涉足兵权。

同理,张郃的存在,对于司马懿来说就是有一个徐晃。当初在西北的战役有诸葛亮坐镇,曹真屡战屡败,无奈之下,曹睿只好让司马懿前去抵御诸葛亮。司马懿到任后,他发现自己的军功比不上张郃,张郃从曹操平定汉中之后,就一直待在西北,可以说,在西北将士的心中,张郃是神一般的存在。不仅如此,张郃曾立过无数战功,张郃的军功,比司马懿多多了。

但是司马懿却成了张郃的顶头上司,虽说司马懿能力不输张郃,但是从资历上来说,十个司马懿都不足以踩到张郃的头上,因此,司马懿的军令,张郃每每都会质疑,甚至反对。这让司马懿明白,张郃的存在,对自己在军中立威是一大阻碍。于是,司马懿开始想方设法地干掉张郃,思来想去,诸葛亮就成了司马懿借刀杀人的那把利刃。

司马懿奉命领军抵御诸葛亮,司马懿下令,将大军集合在一起守在诸葛亮的必经之路上。张郃不愿意看到司马懿统帅如此庞大的军队,对司马懿的决定提出质疑。但是所有人都聚集在一起,更方便司马懿在军中培植自己的心腹。当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无计可施,蜀军粮草耗尽,被迫撤退的时候,就是张郃死期到来的时候。诸葛亮粮草耗尽退兵,其兵力、士气都未曾有过多大的耗损,有道是穷寇莫追,魏军如果追但是司马懿却执意要张郃领军前往追击,以至于,张郃毙命在了蜀军的乱箭之下,死无葬身之地。

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张郃资历再怎么深,司马懿的职位摆在那里,司马懿奉旨而来,张郃如果违抗军令,就如同违抗圣意,即便没有死在战场上,也会因违抗军令被处死。死在战场上比抗命被处死,对张郃来说更加荣耀。因此,张郃选择慷慨就义。张郃死后,再也没有能威胁到司马懿的存在了。司马懿封死了张郃的生路,逼迫他为国牺牲,这也是司马懿的本事。诸葛亮在此,几乎是被利用了一把,这让许多认为诸葛亮之智,远超司马懿的人们应该是感到惊奇的吧。

3、张郃生平简介

张郃,字儁乂,河间鄚人。东汉末年,张郃参军随即参军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后属冀州牧韩馥为军司马,早先效力袁绍,后来被郭图劝说投奔曹操麾下。张郃来到曹操身边后,颇受曹操重用,当然他也凭借赫赫战功不负曹操对他的信任。

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儿子曹丕即魏王位,封张郃为左将军,进封都乡侯。十月曹丕称帝,又进封张郃为鄚侯。陈寿在《三国志》中曾这样评价张郃,“识变数,善处营阵,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

张郃对曹魏一直忠心耿耿,这点司马懿也看在眼中,张郃最后被诸葛亮射杀很可能是司马懿借助诸葛亮之手为其篡位扫去了一大障碍。

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魏明帝曹叡命令张郃统领众将到略阳迎击,诸葛亮军粮用尽退守祁山,张郃追到木门谷,与蜀军交战,结果蜀军射中张郃右膝,张郃中箭身亡。但是据《魏略》记载,张郃追击蜀军是司马懿下令的。

“魏军诸将请求出战,张郃乃奉命包围祁山蜀军何平部,攻而不克。而司马懿自率军攻诸葛亮,大败而归,退保营垒。六月,连天阴雨,军粮运输困难,蜀都护李严为推脱责任,假传诏令,诸葛亮撤军。司马懿派张郃追击,进至木门,蜀军于高处设下埋伏,弓弩齐发,张郃右膝中飞矢而亡。”

张郃被杀后,追谥壮侯,其子张雄嗣,封郃张四子为列侯,并赐幼子为关内侯。“昔祭遵为将,奏置五经大夫,居军中,与诸生雅歌投壶。今军外勒戎旅,内存国朝。朕嘉将军之意,今耀湛为博士。”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庞德行军打仗有多勇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庞德是三国时期一员非常厉害的猛将。可能多数人对庞德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还停留在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上,庞德完全成了关羽的陪衬品。不过庞德和关羽能战百余回合,不分胜负,庞德还射中过关羽前额,这些都足以说明他的武艺有多高超。今天,52诗经网的小编就打算给各位讲讲庞德行军打仗的真实水平,以及和他

  • 南北朝皇帝列表排名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对于很多人来说,想要完全了解清楚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南北朝时期可以说非常的混乱,有太多的国家和太多的皇帝,而这些皇帝、国家相互之间也会进行很多的争斗和战争,和大一统时代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想要理解清楚各国皇帝是谁,他们之间的世系又是怎样的,就比较难了。不过还是可以通过一些表格图片的

  • 麻城杀妻案详情是怎样的,此案为什么会惊动雍正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麻城杀妻案是发生在雍正年间的一起讼案,可能当时谁都没想到,在一个小小县城发生的案件竟然惊动了雍正帝,而且还让雍正大怒。据说,当时雍正皇帝正在批阅奏折,但他发现有两本奏折讲述的是同一案件,但内容却大相径庭,为了弄清真相便派湖广总督前去查看此案。结果等总督赶到麻城才发现,这起杀妻案疑点重重,这其中的真相

  • 伍子胥是被西施害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西施作为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中年份最早的一个,她的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帮助越王勾践,灭掉了敌国吴国,而勾践也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而伍子胥是吴国的大夫,原本是楚国人,但是因为遭人陷害逃到了吴国,最终也是报了仇,只不过报仇的手段有些人可能不太能接受,就是将已经死去的楚王尸体拖出来鞭尸。然而伍子胥最后

  • 如果颜良文丑联手对阵关羽,有没有取胜的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演义》中,颜良和文丑都成了关羽的刀下魂,其实颜良文丑的武力值并不弱,但在关羽面前似乎就变的不堪一击。当然,演义肯定存在夸张、虚构的成分,历史上文丑也并非被关羽杀死。很多三国迷会提出这样一个假设,如果让颜良文丑共同联手,一起挑战关羽,他们能否取得最后的胜利呢?那下面就准备跟大家分析下这样一种情况

  • 同样是乱世,为何五代十国没有三国出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上,有很多的乱世时代,其中自然还是以三国时期最为出名,另外出名的还有春秋战国时期。相比于其他的乱世,三国是最为出名和为人所熟悉的时代了,但既然同样都是乱世,为什么五代十国却并没有三国更有名呢?五代十国是唐宋之间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各路兵马纷纷建立自己的国家,但为何相比之下知名度还

  • 李隆基杀了太平公主,为何留下她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太平公主在历史上也是一个拥有非常传奇经历的女性了,她身为武则天的女儿也是受到了母亲的影响,对于皇位也有自己的野心。不过后来还是并没有能够成为第二个武则天,而且最终太平公主还被李隆基所杀。对于李隆基来说,自然要除掉一切对于自己的皇位有威胁存在的人,即便是自己的姑母也在所不惜。不过,既然要斩草除根,为何

  • 刘备和孙策都是白手起家,为何两人的差距如此之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要说到刘备和孙策两人,严格来说他们其实都可以说是白手起家的代表人物。很多人可能觉得,孙策是建立在孙坚的基础之上的,并不是完全的白手起家,但其实孙坚在自己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逐渐的声名鹊起,这个时候的孙策所做的事情,孙坚也并没有给到太多的助力,很多事情都是孙策自己去解决的,因此要说是白手起家,孙策也不为

  • 刘备托孤是否在试探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托孤时,对诸葛亮说的话可谓是推心置腹,不过对于其中含义各有各的解读。大家都非常好奇,刘备究竟说的是实话,还是在试探诸葛亮呢?其实刘备应该说的都是心里话,他这样做只是想让诸葛亮能够安心,好好帮助刘禅,因为他知道,诸葛亮是绝不可能自立的,要是蜀国的皇帝由他来当,就会变的名不正言不顺。刘备并非心胸狭隘

  • 澶渊之盟对北宋造成了哪些消极后果,给金国崛起创造条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澶渊之盟对北宋来说有诸多好处,例如结束了宋辽两国长达20多年的战争,百姓能好好安居乐业,而且还减轻了朝廷的赋税压力,节省开支百姓也会轻松一些。此后宋辽民间交流更加频繁,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不过澶渊之盟既然有积极的一面,肯定也会有消极的一面,因为战争停止,宋朝的几位皇帝开始减少兵力,导致不少武官被文臣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