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颜良文丑联手对阵关羽,有没有取胜的机会

如果颜良文丑联手对阵关羽,有没有取胜的机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854 更新时间:2024/2/5 7:57:15

《三国演义》中,颜良文丑都成了关羽的刀下魂,其实颜良文丑的武力值并不弱,但在关羽面前似乎就变的不堪一击。当然,演义肯定存在夸张、虚构的成分,历史上文丑也并非被关羽杀死。很多三国迷会提出这样一个假设,如果让颜良文丑共同联手,一起挑战关羽,他们能否取得最后的胜利呢?那下面就准备跟大家分析下这样一种情况,跟随52诗经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白马坡斩颜良

颜良是袁绍麾下第一猛将,他的战斗非常惊人:冀州城外一合斩耿武;白马坡“战不三合”杀宋宪;“照头一刀”力劈魏续;“二十合”杀得曹军猛将徐晃“败归本阵”。

徐晃是一员斧将,膂力超群,曾经与曹军第一猛将许褚厮杀,“刀斧相交,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而仅二十合就被颜良打得落荒而走,可见颜良的武力值比“虎痴”许褚还要明显高出一截。而徐晃败阵之后,曹军“诸将栗然”,无人再敢出阵迎敌,这种骇人的威慑力甚至超过了后来的西凉锦马超

曹军屡败,紧急召来了关羽。得到赤兔马的关羽如虎添翼,武力值大涨。到了前线,关羽倒拖青龙偃月刀,从山坡上单刀匹马直冲彼阵,河北大军如“波开浪裂”,关羽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状“方欲问时”,不防关羽“赤兔马快”,已到近前,颜良“措手不及”,被关羽“手起一刀,刺于马下”,殒命沙场。

我们不能不感到奇怪,颜良“二十合”就击退徐晃,武力值明显在许褚之上,居然在关羽马前连一个回合都没有顶住,这正常吗?同时我们注意到文中有颜良“方欲问时”,颜良到底想要问的是什么?

总之来说,我们可以确定,这决不可能是一场正常的交锋。一个武艺明显超过许褚,威慑力尚在马超之上的名将,岂能非关羽一合之敌?

纵观三国诸猛将,具备二十合击败徐晃实力能有几位?吕布有这个可能,颜良已经证明自己能行,曾力战吕布百合以上的张飞也许可以,但其他人包括关羽在内,都没有任何把握。

延津渡诛文丑

在冀州袁绍麾下诸将中,文丑的武艺仅次于颜良,在“河北四庭柱”中名列次席。他的战绩也是相当强悍的:冀州城外速斩关纯;磐河界桥边“战不到十余合”杀退公孙瓒,力斗公孙瓒麾下四健将,杀一退三,与初出道的少年赵战“五六十合”不分胜负;延津渡以一敌二,射掉张辽盔缨,再射倒战马;再与徐晃大战,徐晃退走。

能与少年赵云恶战五六十合不分胜负的文丑,在关羽马前“战不三合”就心怯而走,难道是因为关羽的战斗力远超赵云吗?咱们就来分析一下延津渡之战的具体过程。

其实文丑在延津渡与关羽交锋之前是有过一系列战斗的:文丑率大军到达延津渡,遭遇曹军粮队,曹军“皆弃粮草”,部下向曹操汇报,曹操下令“军士皆解衣卸甲少歇,尽放其马”,文丑大军到来时,“既得粮草车仗,又来抢马”,就发生了混乱,“军士不依队伍,自相杂乱”。就在这个时候,曹军突然发起反击,文丑军顿时大乱,“曹兵围裹将来,文丑挺身独战”。由于部下“止遏不住”,文丑独立难支,只得拔马而回,这时徐晃和张辽冲了过来,文丑一箭射掉张辽盔缨,再一箭又射倒其坐骑,张辽摔下马来,文丑回马来杀,“徐晃急轮大斧,截住厮杀”,文丑后军赶到,徐晃“料敌不过”,拔马回阵。

我们可以看到,文丑在与关羽交手之前,先是在乱军中“挺身独战”,又射张辽两箭,再与徐晃厮杀。大家要知道,徐晃的武器是一柄开山大斧,毫无疑问是个力量型的猛将,文丑与他厮杀是相当耗费体力的。

关羽到来,挥刀直取文丑,而关羽的青龙偃月刀重达八十二斤,他的力量比徐晃还大,而且关羽的战斗风格就是前三刀倾尽全力,在战斗初期就要凭着力大刀沉的优势迅速击垮敌将的防御。在这种混乱局面下,文丑感受到的打击一次比一次沉重,“心怯”也是个很正常的心理反应。

为什么文丑“绕河而走”?大家别忘了,文丑还有一手好箭法,绕河而走就是想用迂回的方式脱离近战,拉开一段距离,为自己争取开弓放箭的机会。但“关公马快”,这个距离非但没有拉开,反而被关羽追上,“脑后一刀”切掉脑壳,壮烈牺牲。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颜良、文丑的武力值是与关羽在同一阶层上,在三国武力排名榜上同属于“超级猛将”的行列,三人之间并没有层次上的差距。彼此间的胜负关系由战斗风格和具体的战斗形势有关,但决不是武力值之间的差距造成的。

那么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如果颜良和文丑有机会在两军阵前联手合力双战关羽,结果将是不言而喻的,关羽必然会落败。毕竟在汉末三分这个时代,除了吕布,没有任何人能够具备力敌两员“超级猛将”而不落败的实力。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同样是乱世,为何五代十国没有三国出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上,有很多的乱世时代,其中自然还是以三国时期最为出名,另外出名的还有春秋战国时期。相比于其他的乱世,三国是最为出名和为人所熟悉的时代了,但既然同样都是乱世,为什么五代十国却并没有三国更有名呢?五代十国是唐宋之间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各路兵马纷纷建立自己的国家,但为何相比之下知名度还

  • 李隆基杀了太平公主,为何留下她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太平公主在历史上也是一个拥有非常传奇经历的女性了,她身为武则天的女儿也是受到了母亲的影响,对于皇位也有自己的野心。不过后来还是并没有能够成为第二个武则天,而且最终太平公主还被李隆基所杀。对于李隆基来说,自然要除掉一切对于自己的皇位有威胁存在的人,即便是自己的姑母也在所不惜。不过,既然要斩草除根,为何

  • 刘备和孙策都是白手起家,为何两人的差距如此之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要说到刘备和孙策两人,严格来说他们其实都可以说是白手起家的代表人物。很多人可能觉得,孙策是建立在孙坚的基础之上的,并不是完全的白手起家,但其实孙坚在自己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逐渐的声名鹊起,这个时候的孙策所做的事情,孙坚也并没有给到太多的助力,很多事情都是孙策自己去解决的,因此要说是白手起家,孙策也不为

  • 刘备托孤是否在试探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托孤时,对诸葛亮说的话可谓是推心置腹,不过对于其中含义各有各的解读。大家都非常好奇,刘备究竟说的是实话,还是在试探诸葛亮呢?其实刘备应该说的都是心里话,他这样做只是想让诸葛亮能够安心,好好帮助刘禅,因为他知道,诸葛亮是绝不可能自立的,要是蜀国的皇帝由他来当,就会变的名不正言不顺。刘备并非心胸狭隘

  • 澶渊之盟对北宋造成了哪些消极后果,给金国崛起创造条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澶渊之盟对北宋来说有诸多好处,例如结束了宋辽两国长达20多年的战争,百姓能好好安居乐业,而且还减轻了朝廷的赋税压力,节省开支百姓也会轻松一些。此后宋辽民间交流更加频繁,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不过澶渊之盟既然有积极的一面,肯定也会有消极的一面,因为战争停止,宋朝的几位皇帝开始减少兵力,导致不少武官被文臣排

  • 天启大爆炸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真的和陨石有关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天启六年也就是1626年,5月30日上午9点左右,在北京城西南隅王恭厂火药库附近发生了一起大爆炸,爆炸半径约为750米,导致2万多人丧生,而这场爆炸发生的原因至今不明。因为是在火药库附近,所以多半怀疑这场大爆炸和火药有关,不过还有另一种比较玄乎的说法,是称天上有陨石降落,所以造成了这场大灾难。可能未

  • 曹操败走华容道,为什么既不能杀也不能抓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赤壁之战曹操大败,随后准备从华容道撤离。诸葛亮已经算到了这一步,于是提前让关羽前去拦截,关羽虽然碰见了曹操,但他既没有杀他,也没有将他拿下,而是为了报恩将曹操给放走。关羽义薄云天,这天下人皆知,不过就这样放走曹操是不是也有点太草率了?其实刘备、诸葛亮早就猜到关羽会做出如此决定,才会让他去完成此事。曹

  • 夷陵之战刘备为何退至白帝城,至死不回成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夷陵之战中,刘备作为战败方,在兵败之后自然是要退兵的,但是刘备最终退到了白帝城,而且就在白帝城死去,临终之前指定了李严和诸葛亮为托孤大臣,交代好了一切的后事。但是对于刘备来说,蜀汉的大本营在成都,成都作为蜀汉都城,为何不是刘备首选的退居地?刘备在战败之后为什么只是去了白帝城,却没有回到成都?这中间究

  • 宋朝经济如此繁荣,为什么没有出现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宋朝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非常喜欢的一个朝代,因为有不少人做过分析,古代历朝历代的普通百姓中,或许宋朝百姓是生活幸福指数最高的了,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宋朝经济的繁荣发展。不过既然经济繁荣了,为什么其他朝代都有各种盛世,比如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等,但是为什么宋朝却一个盛世都没有呢?宋朝的经济既然

  • 历史上杨家将共有几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杨家将的故事发生在宋朝初年,杨业和杨六郎保家卫国的事迹在当时便已传遍街头小巷,一直流传至今。不过后来经过各种演义,杨家七子各个都有了名气,而且除了男将,杨门女将也是美誉不断。那在历史上,杨家七子是真的吗?实际上,在北宋史上,真正能留下名字的只有四人。今天就准备趁此机会,跟大家讲讲杨家将的历史,了解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