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建安二年有何不寻常,两位孩童将改写三国历史

建安二年有何不寻常,两位孩童将改写三国历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794 更新时间:2024/2/3 7:54:55

建安二年被称为是不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曹操经历宛城之战的惨败,自己差点被杀,他的长子曹昂战死、典韦战死,对曹操来说是一重大损失。当时曹丕只有10岁,好在是捡了一条命。另一边,孙权同样深陷困境,他被数千名乱军包围,最后周泰冒死将孙权救出,不然恐怕就没有此后的东吴政权了。这些事件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曹丕和孙权也是改变三国历史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

魏文帝曹丕

曹丕,于公元187年冬,他出生时,天生异象,天空出现形状如车盖的云彩,预示曹丕将来非人臣之命。

由于身逢乱世,曹丕六岁学会了射箭,八岁学会了骑马,从十岁开始,他就随父亲曹操南征北战。这一年,正好是建安二年(197年),曹操带着曹丕等人南征张绣,以强大的军事实力降服张绣。曹操收编张绣后,忘乎所以,霸占了张绣的婶娘,逼反了张绣。张绣夜袭曹营,杀了曹操一个措手不及。

这一战,曹操为了一己私利,损失惨重,大将都死了不少,战死逃亡的士兵更是不计其数。曹操长子曹昂和侄儿曹安民被杀,连大将典韦也为了掩护曹操,战死沙场。曹操几乎孤身一人狼狈逃走,但是,还有一个年仅十岁的小孩子也很幸运,顺利逃走。这个小孩子就是未来的魏文帝曹丕。不得不说,曹丕运气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典论·自叙》记载:“上(曹操)南征荆州,至宛,张绣降。旬日而反,亡兄孝廉子修、从兄安民遇害。时余年十岁,乘马得脱。”

曹操一共有25个儿子,其中可能继承曹操霸业的只有4人,分别是曹昂、曹冲、曹丕、曹植。曹昂死于宛城,聪明的曹冲英年早逝,只剩下了曹丕和曹植两人。最后,曹丕在贾诩司马懿一众谋士的辅佐下,击败曹植,成为魏世子。公元220年,曹操死后,新的魏王曹丕觊觎皇位,逼迫汉献帝刘协退位,开创曹魏。曹丕“以魏代汉”,历史的车轮驶入三国,改写了三国历史。

吴大帝孙权

孙权,出生于公元182年,是江东猛虎孙坚次子,小霸王孙策二弟。他为人性度弘朗,崇尚侠义,喜欢蓄养贤才,常跟着孙策,并参与决策,深得孙策器重。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年仅15岁的孙权被孙策任命为阳羡县长,独当一面。他见到周泰后,非常喜欢,于是向大哥孙策索要周泰,让其跟随自己,当他的贴身保镖。

时间到了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孙策外出征战,孙权和周泰驻扎在宣城,手下只有不到一千士兵。此时,数千山贼蜂拥而至,孙权毫无准备,手下士兵毫无斗志,四散奔逃。转眼间,山贼杀到孙权眼前,大刀砍到了孙权的马鞍上。

在此危急时刻,只有周泰奋不顾身地救援孙权,用自己的身体为孙权挡住了刀剑,最后将山贼杀退。这一战,周泰也只是比宛城之战战死的典韦多一口气而已,身上至少受了十二处伤,幸好有神医华佗救治,才转危为安。

《三国志·周泰传》:权始得上马,而贼锋刃已交於左右,或斫中马鞍,众莫能自定。惟泰奋激,投身卫权,胆气倍人,左右由泰并能就战。贼既解散,身被十二创,良久乃苏。是日无泰,权几危殆。

建安二年逃生的小孩子孙权在大哥孙策死后,继承了江东霸业,经过赤壁之战,夺取荆州、交州,披荆斩棘,开疆辟土,大大地增强了东吴的实力,于公元229年称帝,建立东吴,改写了三国历史。

建安二年,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份,在这一年,有两个互不相干的小孩子遇到危险,并化险为夷。这一年,曹昂为了曹操顺利逃走,将战马让给曹操,自己和大将典韦断后,一同战死沙场,而年仅十岁的曹丕却成功逃走。

同样,也是建安二年,年仅十五岁的孙权也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危机,面对数千山贼,如果不是周泰奋不顾身,他或许便成为了山贼的刀下之鬼了。

曹丕和孙权,两个素未谋面,互不相干的两人,一个建立曹魏,一个开创东吴,改写了三国历史。而两人都在建安二年遭遇人生中少有的危机,不得不说是历史的巧合。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北宋疆域与秦朝差不多,为什么秦朝是大一统王朝北宋却不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秦朝是我国古代的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这一点历史上都是认可的,也正是从秦朝开始,开启了大一统的朝代时期,后世王朝大多追求的也都是统一。然而,很多人却认为,北宋并不算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然而北宋时期的疆域和秦朝时期也是差不多的,为什么秦朝是统一但北宋就不是统一了?北宋不算是统一王朝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今

  • 刘放为何力主司马懿辅政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曹魏大臣刘放是西乡侯刘容后裔,从血缘来看,刘放算是汉武帝后人。刘放在魏国身兼重职,特别是在曹睿时期,他可以说是权倾一时。曹睿临终前,对辅政大臣的人选还没有下定决心,而刘放极力推荐曹爽和司马懿为托孤大臣,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刘放最后是“执帝手强作之”,但他为何要力推司马懿呢

  • 宋朝皇帝为什么戴大臣的帽子?究竟有什么寓意?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经常可以在各种影视剧里面看到,古代的皇帝和大臣们,大部分时候他们各自的装束是很不一样的,皇帝的服饰相比起大臣们的服饰,自然是要更贵重一些,而且也更能够体现出自己的身份,但是宋朝却似乎不是这样,皇帝的衣服虽然与大臣不同,但是头上的帽子却似乎都是一样的长翅帽。但如果说长翅帽是为了防止臣子交头接耳发明

  • 姜维一计害三贤是怎么回事,“三贤”是哪三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魏国灭蜀,但姜维在最后一刻还没有放弃,他看出钟会有自立的野心,便打算故意拉拢他想借机复国。但这件事却演变成了姜维一计害三贤,最后姜维并没能达到目的,邓艾、钟会相继被杀,而真正的赢家只有一位就是司马昭,这也为此后司马家改朝换代扫除了最后的障碍。今天就准备就此机会跟大家介绍下一计害三贤的来龙去脉,对此感

  • 李陵为什么不归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李陵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其实李陵这个人真的不错,但是就是悲剧了一点,什么意思呢?就是贡献非常大,但是结局太差了,今天就给大家来说说这个李陵为什么不归汉吧,话说他被匈奴俘虏之后,应该是有机会归汉的,为什么却没有归汉呢?这个问题也非常值得探究了,下面一起来分析看看!李陵,是西汉名

  • 明朝真的将元朝灭掉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公园1368年,41岁的朱元璋在南京宣布称帝,成为明朝的开朝皇帝。随即,朱元璋变命重将徐达带兵北伐,接连山东、河南、北京等地区纳入统治范围,元朝的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懽帖睦尔仓皇出逃。这个蒙古语为铁锅的元顺帝呢,一路是北上跑回了蒙古高原。于是在洪武三年,朱元璋封自己的四儿子朱棣为燕王,镇守北平。但是,虽

  • 为什么百姓说闯王来时不纳粮?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闯王李自成,他以自己独特的成就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成功,同时又是失败的形象。为何说他成功了?因为他这个放羊出生的愣是把大明王朝搅了个底朝天。又为何说他失败呢?因为他没有能力守住自己的胜利果实,最终呗清朝统治者渔翁得利。闯王在率领农民起义的时候,曾经喊出口号“迎闯

  • 诸葛亮如果不主动出击,蜀汉国力会如何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有人说诸葛亮北伐是穷兵黩武,不仅起到的效果甚微,还拖累了蜀国自身发展。如果诸葛亮不主动出击挑战魏国,蜀国国力是否就会走向强盛呢?其实从诸葛亮去世后,蜀国的发展来看,我们就能推测出一二。诸葛亮制定北伐策略,不单单是为了完成刘备遗愿这么简单,他自然明白蜀国和魏国相比,国力差距较大,但如果只是深耕巴蜀,也

  • 白起为何宁死不打邯郸?是因为长平之战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长平之战在历史上可以说是一场非常著名的战役了,而白起也因此成为了后世人心中的“人屠”,且不说这些,赵国因为长平之战而元气大伤,按照一般的理论来说,这时候如果能够趁机灭掉赵国是最好的时机,但是白起却总是装病不肯再带兵去攻打赵国,以至于最终被赐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让小编来

  • 辕门射戟是不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喜欢三国历史的朋友,肯定不会对辕门射戟这个典故陌生。吕布靠自己精湛的箭术,平息了一场战争,不过纪灵明明占据兵力上的优势,难道仅凭吕布一人就能让纪灵打退堂鼓?其实辕门射戟最早出自《三国志·吕布传》,演义则是将这个故事进行了改编,纪灵并没有10万大军,而是只有3万。至于辕门射戟的真假,其实各有说法,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