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治只是李世民第九子,为何他能被立为皇太子

李治只是李世民第九子,为何他能被立为皇太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779 更新时间:2024/2/5 7:53:38

皇帝立储是他一生中唯二重要的事情,一般立储都会遵循立长不立幼的原则,这也是根据前人经验所得,当然并非所有皇帝都会照做。唐高宗李治是唐朝第三位皇帝,但他只是李世民第九子,为何却能成为皇太子呢?其实李治能成为储君有一定运气因素,因为李世民长子李承乾是因谋反被废为庶人,李治的几位大哥也都因各种原因死的死、废的废,所以皇位候选人才会来到李治身上。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李世民有三个嫡子,分别是长子李承乾、次子李泰、幼子李治。这三人中,李治是小弟弟,也是存在感最低的一个,大哥李承乾是这样认为的,二哥李泰是这样认为的,父皇李世民也是这样认为的。

大哥李承乾为太子,却不受李世民喜爱,二哥李泰为魏王,李世民却对其宠爱有加。这样一来,就不可避免的令李泰产生了小心思。

我不就是比李承乾晚出生那么一小会吗,我为什么不能做太子?所以,李承乾与李泰的太子之争就产生了。

李世民的宠爱李泰,不仅仅使李泰产生了小心思,还使很多大小官员也产生了小心思,一些政治投机者纷纷投入李泰麾下,李泰对之也来者不拒。

这可吓坏了李世民,赶忙出来澄清,自己没有废太子之心,李承乾永远是太子,李泰永远是魏王,都不要有小心思。但是,夺嫡的火车已经在轨道上高速行驶,根本刹不住车。李世民的澄清反而使夺嫡之争,越演越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李世民的态度摇摆不定,一会安抚太子,一会又宠爱魏王的。

要知道,李世民就是次子,最后靠发动政变,夺得皇位的,而长子李建成则成了李世民的剑下亡魂。所以,身为太子的李承乾产生了深深的危机感。即便李泰不敢发动政变,砍杀自己,李世民不宠爱自己,废掉自己的太子之位,也不行啊。所以,李泰使用了一个昏招,想要同李世民一样,发动政变,夺得皇位,最后的结果自然是政变失败,太子之位被废。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太子李承乾被搬倒,最开心的一定是李泰,李泰认为,李承乾倒了,太子之位定然就是自己的了。不光李泰这样认为,就连李世民也是这样认为的。

于是,李泰向太子之位发起进攻。李泰如此着急,自然惹得李世民不高兴,而更不高兴的却另有其人,他们就是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手握重权的功臣集团。因为,在李承乾、李泰的太子之争中,这些人都是力保李承乾的,倘若那一日,李泰成为了皇帝,这些人轻则回家养老,重则性命不保。

所以,这些人纷纷抗议李泰做太子,而力保李治为太子,李治此时方被推上政治的舞台。此时的太子之争,由李承乾与李泰,转变为了李泰与李治。

最后李世民权衡利弊,选择了李治为储君。李世民也有他的考虑,而主要原因有二:

李治背后有一大批,说话分量很重的人支持,如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而李泰背后的支持者虽然更多,却都是一些官二代,没什么分量,而且李世民也并不喜欢这些官二代,甚至讨厌他们。原因很简单,这些人没什么真才实学,只会夸夸其谈,若让他们掌权了,定会误国。

李治仁孝,若李治成为了皇帝,一定会善待自己的两个哥哥。而李泰瑕疵必报,倘若,李泰成为了皇帝,一定会斩草除根,杀害哥哥李承乾与弟弟李治,这是李世民最不愿意看到的。综上,最后李世民选择了李治作为接班人。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清朝侍卫的刀为什么反着戴?究竟是有什么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在很多影视剧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清宫里面的侍卫们,他们的刀的佩戴方式很奇怪,因为一般来说,都会把刀柄朝向前方,这样一来才更便于用手将刀抽出来,但是他们的刀却都是反着戴的,也就是刀柄是向后的,这个方向很显然是不能从前面将刀抽出来的,那为什么还要将刀这样戴着,反着戴刀不会很难抽出来吗?那既然如此,他们这

  • 清代哪些人能穿黄马褂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黄马褂是清代官服之一,根据清宫规定,只有四类人有资格穿黄马褂。在清代,“明黄”是皇帝的专用颜色,而皇室贵族和后宫妃子只能用“深黄”,平民只能穿“杏黄”。所以,“明黄”的高贵程度可想而知,黄马褂的颜色就是&

  • 关羽之女最后嫁给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孙权曾向关羽提亲,希望能让关羽把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也算让双方同盟关系更加紧密。不过关羽得知孙权用意后却大发雷霆,丝毫不给面子的拒绝了此事,甚至还羞辱了孙权。关羽为何会如此恼怒呢?《三国演义》中,对于关羽女儿关氏的记载很少,想多读者都对她的事迹感到好奇,关氏最后嫁给了谁,她的结局又是如何?今天就借此

  • 司马炎有二十多个儿子,为什最终传位给白痴司马衷?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炎作为西晋的开国皇帝,终结了三国,重新建立起了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可以说初期的司马炎也还算是励精图治。只不过后期却变得骄奢淫逸,完全没有一代雄主的风范。而且尤其是在继承人这件事情上,司马炎明明有不少儿子,但是却偏偏选中了历史上被认为是白痴皇帝的司马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司马炎会选中司马衷?司

  • 袁绍为什么不像曹操那样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何对他没有用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以说是曹操人生中一件标志性的非常重要的事情,也让很多人认识到了一代枭雄曹操的人生。不过其实在曹操之前,袁绍的势力更大,他其实也完全可以像曹操这样做,然而他却并没有这样做,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要说,这件事情对曹操来说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是袁绍的话,就没有任何用处了呢?这两个人之间

  • 赵构为什么不能给岳飞罢官,而是一定要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对于宋高宗赵构来说,岳飞虽然是可能会影响到他的皇位的人,因为一旦岳飞迎回二圣,那么自己的皇帝之位就保不住了,因此才紧急将他召回来,才有了后面杀岳飞的事情。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岳飞之所以会产生威胁,不过是因为他带兵打仗,那既然这样,为什么一定要杀了他,只是将他罢官不也可以是同样的效果吗?究竟为什么

  • 历史上秦始皇后妃为什么没有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根据《史记》上的记载,秦始皇有20多个儿子,10个女儿,而且有可能这还不是秦始皇的全部子女。其中记载比较详细的只有扶苏和胡亥,不过更加令人感到奇怪的一件事是,史籍中并没有记录有关秦始皇后妃的信息,甚至连一个人名都找不到。秦始皇自称“始皇帝”,有皇帝肯定就会有皇后,不过秦始皇却

  • 史上最失败的托孤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的托孤大臣不少,而很多人印象中的托孤大臣,都是非常忠于皇帝忠于王朝的,在老皇帝死后,尽心尽力的辅佐新皇帝。这样的臣子自然是不少,而且是王朝路上的助力,但是却也有很多失败的托孤,比如历史上刘裕的托孤,点了四位大臣作为托孤大臣,但是他绝对想不到的就是,自己前脚刚死,后脚小皇帝就被这四个大臣给杀掉了

  • 李广未能封侯是运气不好吗,暴露哪些弱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李广是西汉非常重要的将领,他曾多次参与抵抗匈奴的战役,并且立下诸多战功。不过从李广的一生来看,他也留下过不少遗憾,最被人熟知的一件事就是李广一生都未能封侯,而且最后还因羞愧自杀。李广功勋卓越,未能封侯是不是运气不好呢?其实是有一定运气方面的原因,不过李广行军指挥的确也有他的不足之处。看待李广,还

  • 刘禅诸葛亮真的情同父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在在很多影视剧当中,诸葛亮和刘禅虽然不是亲父子,但是关系却可以说是很好的,刘禅非常尊重诸葛亮,甚至把他当做自己的父亲一样尊重。诸葛亮对蜀汉的确可以说是呕心沥血,终其一生都在为蜀汉拼搏,而刘备又很看重诸葛亮,似乎刘禅这样对待诸葛亮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种情况真的就是真实的情况吗?真实历史上的刘禅和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