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明朝三大才子是谁?为什么四大才子都不在内?

古代明朝三大才子是谁?为什么四大才子都不在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987 更新时间:2024/2/5 7:54:06

要说到四大才子,很多人可能首先都会想到“江南四大才子”,这个称呼只是影视剧里面的人物合称,而如果在历史上,那就是明朝时期的“吴中四才子”,即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和徐祯卿。虽然说现如今,他们这四大才子的名气可能要更高,但其实在历史上,这四大才子却远不如另外的三大才子。虽然都是才子,但三大才子中却并没有四大才子中的任何一个人,这又是为什么呢?三大才子分别是谁,他们又有什么过人之处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解缙

解缙从小就有“神童”的表现,五岁时听一遍诗文便可记住;七岁时就能写文章;十岁时一天可背诵超过一千字的文章;十二岁便读完了《四书》、《五经》。其才华横溢,下笔有神,尤其擅长五言诗,现存诗歌五百余首,主要代表作《赴广西别甥彭云路》、《游七星岩偶成》、《庐山歌》等。同时解缙还擅长书法,其楷书、行草俱佳,尤其是草书,开了晚明狂草的先河。

解缙,他出身于书香世家,从小就被誉为神童。据说,他五岁时能听完一遍诗文就将其记忆下来,七岁时就能自己写出精彩的文章了。十八岁时,解缙乡试考中解元,第二年,他就考中了进士三甲的第十名,这在中国科举史上都是非常难得的。为官期间,解缙敢言直谏,又在朱棣即位后被选入文渊阁。

因为学识渊博、文采过人,解缙先后担任《太祖实录》、《列女传》的总裁,并主持编撰了《永乐大典》。《永乐大典》的内容多达3.7亿字,被誉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可见解缙的广博才学。

除了拥有庞大的知识储量,解缙在文学、书法方面的成就也是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凭借自己深厚的学问、突出的成就和对历史发展做出的贡献,解缙得到太祖、成祖、仁宗三位皇帝的高度评价,连一向自傲的朱棣都说"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则不可一日少解缙。"

2、杨慎

杨慎在滇南一直生活了三十年,在此期间博览群书。写下了2300余首诗词,内容涉猎广泛,但主要以思念家乡,缅怀故人这类为主。其还工于书法被当时多位大家所推崇。另外,杨慎绘画造诣很深,尤其擅于画兰花,其绘画作品栩栩如生,深得世人赞美。

他不仅对经史、诗文、词曲、书画无所不通,而且对天文、地理、生物、医学等也有很深的造诣,可以说是个全才之人。

杨慎。提到他,人们最先想到的或许会是其代表作《临江仙》,其中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等名句不但气势磅礴,也深入人心。

历史上,杨慎自幼也是聪慧过人、勤奋好学,七岁能背诵绝句,十一岁会写诗,十二岁就写出了"青楼断红粉之魂,白日照翠苔之骨"的佳句。二十四岁时,杨慎考中状元,但当时的皇帝明武宗无心政事,他的才华无处施展。好不容易嘉靖帝即位,杨慎又因为反对其将自己的生父追尊为帝被贬到了云南。

杨慎被流放的生涯长达三十余年,这么长的时间里,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选择了博览群书。几十年里他专心写作研究,成为了明朝著述最丰富、记诵最广泛的文学家。除了著文写词,杨慎在思想方面批判朱熹,反对心学的虚无缥缈;书法绘画方面独具特色,被后人评为"以博学名世,书亦自负吴兴堂庑"、"书法尤超迈绝伦"。

3、徐渭

徐渭自幼多才多艺,成年后的他更是在诗文、书画、戏剧、等各方面都。一生创作多部散文,其中以《自为墓志铭》最为出色。书法方面,徐渭擅长狂草,与当时明朝初期的书法风格截然不同。与此同时,徐渭他的水墨画更是别出一格,极具创造力,其中以绘画花卉最为出色。他还精通戏曲,取百家之长,创作多部杂剧集。

徐渭更为的地方就是极具杰出的军事才能,在担任的时,多次出谋划策,为抗击做出突出贡献。

和前两位相比,徐渭没有那么博学、博览,但绝对是三人中最全面发展的一个。徐渭也是年幼聪颖,他九岁时便能写文,被时人赞为神童。不过,和前两位不同的是,徐渭屡试不第,连举人都没考上,还是靠着自己平时研究的兵法才被浙闽总督胡宗宪引为幕僚对抗倭寇。

徐渭尽管一生经历十分曲折,但他多才多艺,在诗文、书画、戏曲、军事等方面都很有成就。他不但开创了"泼墨大写意画派"、"青藤画派",引领了一种画风,还精通音律,鼓励南方戏曲发展。军事上,他的学生李如松在抗倭援朝、对抗蒙古的战争中发挥出色,被后世誉为名将。

4、为什么四大才子不在三大才子中

首先是江南四大才子在当时的知名度不及以上三人;另外就是江南四大才子其各自擅长的领域较小,不像以上三人在各个方面造诣颇深。再者就是,以上三人当时对社会的影响力也远远高于江南四大才子。故综上分析,江南四大才子确实与解缙、杨慎、徐渭这三人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江南四大才子无一人入选明朝三大才子的原因。

唐伯虎拥有杰出的才华和极高的名气,为什么却无法入选呢?

从知名度上来看,唐伯虎应该说是不弱于,甚至高于此三人的,毕竟许多对历史知之甚少的人也多少听过唐伯虎的故事,知道他是一个思维敏捷、多才多艺的人物。非常可惜的是,明朝三大才子的评选和名气大小关系不大,而且这一称号诞生的当时,唐伯虎的名气很可能比不上入选的三位大才子。

因此,笔者认为原因之一是唐伯虎在现今十分有名,但在当时可能比不上解缙、杨慎和徐渭。而且,想要入选明朝三大才子需要的并非只是名气和纯粹绘画、诗文方面的才学,还得拥有堪称渊博的学问和出众的贡献。

和唐伯虎相比,解缙等三人不管是从才学的深度、广度,还是对历史的贡献都要胜出一筹。

和上述的三位相比,知识面更窄,对历史贡献更小的唐伯虎自然是落于下风的,因此之所以唐伯虎不能入选明朝三大才子,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原因其实还是能力不足、贡献不够。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李治只是李世民第九子,为何他能被立为皇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皇帝立储是他一生中唯二重要的事情,一般立储都会遵循立长不立幼的原则,这也是根据前人经验所得,当然并非所有皇帝都会照做。唐高宗李治是唐朝第三位皇帝,但他只是李世民第九子,为何却能成为皇太子呢?其实李治能成为储君有一定运气因素,因为李世民长子李承乾是因谋反被废为庶人,李治的几位大哥也都因各种原因死的死、

  • 清朝侍卫的刀为什么反着戴?究竟是有什么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在很多影视剧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清宫里面的侍卫们,他们的刀的佩戴方式很奇怪,因为一般来说,都会把刀柄朝向前方,这样一来才更便于用手将刀抽出来,但是他们的刀却都是反着戴的,也就是刀柄是向后的,这个方向很显然是不能从前面将刀抽出来的,那为什么还要将刀这样戴着,反着戴刀不会很难抽出来吗?那既然如此,他们这

  • 清代哪些人能穿黄马褂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黄马褂是清代官服之一,根据清宫规定,只有四类人有资格穿黄马褂。在清代,“明黄”是皇帝的专用颜色,而皇室贵族和后宫妃子只能用“深黄”,平民只能穿“杏黄”。所以,“明黄”的高贵程度可想而知,黄马褂的颜色就是&

  • 关羽之女最后嫁给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孙权曾向关羽提亲,希望能让关羽把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也算让双方同盟关系更加紧密。不过关羽得知孙权用意后却大发雷霆,丝毫不给面子的拒绝了此事,甚至还羞辱了孙权。关羽为何会如此恼怒呢?《三国演义》中,对于关羽女儿关氏的记载很少,想多读者都对她的事迹感到好奇,关氏最后嫁给了谁,她的结局又是如何?今天就借此

  • 司马炎有二十多个儿子,为什最终传位给白痴司马衷?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炎作为西晋的开国皇帝,终结了三国,重新建立起了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可以说初期的司马炎也还算是励精图治。只不过后期却变得骄奢淫逸,完全没有一代雄主的风范。而且尤其是在继承人这件事情上,司马炎明明有不少儿子,但是却偏偏选中了历史上被认为是白痴皇帝的司马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司马炎会选中司马衷?司

  • 袁绍为什么不像曹操那样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何对他没有用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以说是曹操人生中一件标志性的非常重要的事情,也让很多人认识到了一代枭雄曹操的人生。不过其实在曹操之前,袁绍的势力更大,他其实也完全可以像曹操这样做,然而他却并没有这样做,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要说,这件事情对曹操来说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是袁绍的话,就没有任何用处了呢?这两个人之间

  • 赵构为什么不能给岳飞罢官,而是一定要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对于宋高宗赵构来说,岳飞虽然是可能会影响到他的皇位的人,因为一旦岳飞迎回二圣,那么自己的皇帝之位就保不住了,因此才紧急将他召回来,才有了后面杀岳飞的事情。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岳飞之所以会产生威胁,不过是因为他带兵打仗,那既然这样,为什么一定要杀了他,只是将他罢官不也可以是同样的效果吗?究竟为什么

  • 历史上秦始皇后妃为什么没有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根据《史记》上的记载,秦始皇有20多个儿子,10个女儿,而且有可能这还不是秦始皇的全部子女。其中记载比较详细的只有扶苏和胡亥,不过更加令人感到奇怪的一件事是,史籍中并没有记录有关秦始皇后妃的信息,甚至连一个人名都找不到。秦始皇自称“始皇帝”,有皇帝肯定就会有皇后,不过秦始皇却

  • 史上最失败的托孤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的托孤大臣不少,而很多人印象中的托孤大臣,都是非常忠于皇帝忠于王朝的,在老皇帝死后,尽心尽力的辅佐新皇帝。这样的臣子自然是不少,而且是王朝路上的助力,但是却也有很多失败的托孤,比如历史上刘裕的托孤,点了四位大臣作为托孤大臣,但是他绝对想不到的就是,自己前脚刚死,后脚小皇帝就被这四个大臣给杀掉了

  • 李广未能封侯是运气不好吗,暴露哪些弱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李广是西汉非常重要的将领,他曾多次参与抵抗匈奴的战役,并且立下诸多战功。不过从李广的一生来看,他也留下过不少遗憾,最被人熟知的一件事就是李广一生都未能封侯,而且最后还因羞愧自杀。李广功勋卓越,未能封侯是不是运气不好呢?其实是有一定运气方面的原因,不过李广行军指挥的确也有他的不足之处。看待李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