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广未能封侯是运气不好吗,暴露哪些弱点

李广未能封侯是运气不好吗,暴露哪些弱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741 更新时间:2024/2/5 7:53:22

其实李广是西汉非常重要的将领,他曾多次参与抵抗匈奴的战役,并且立下诸多战功。不过从李广的一生来看,他也留下过不少遗憾,最被人熟知的一件事就是李广一生都未能封侯,而且最后还因羞愧自杀。李广功勋卓越,未能封侯是不是运气不好呢?其实是有一定运气方面的原因,不过李广行军指挥的确也有他的不足之处。看待李广,还是要从多角度出发,这样才能理解李广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人。

1、并非浪得虚名的神射手

李广出身于赫赫有名的将门家族,曾祖父李信秦始皇朝的著名大将,曾随王翦破灭燕国,斩燕太子丹头于易水。作为将门之后的李广,从小就苦练武艺、骑马和射箭的技术,尤其是他那高超的箭法,为他以后在战场上领军杀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诗人卢纶赞美他的神勇箭法不是胡侃瞎聊。据史载,有次李广与十几个兵士上山打猎。时值傍晚时分,天色逐渐朦胧。这时李广突然发现前方不远处有只老虎蹲在那里。李广迅急搭箭向其射去。过了好一会儿,还不见动静,兵士们围上去看老虎是不是被一箭射死了。真格是不看不知道,一看被吓了一大跳,原来李广错把石头当成老虎,那箭射进石头里深达数寸!李广自己看了也觉得很惊奇。于是又使劲向石头射了一箭,但再也射不进去了。

此事很快在部队中传开,而且越说越神乎,都称赞李广是“神将”。李广本人深受鼓舞,认为自己肯定不是平庸之辈,从此他练武更加勤奋,杀敌更加勇敢。

2、爱兵如子身先士卒

李广为人敦厚,寡言少语,忠于职守,爱兵如子。每次率军与匈奴作战,总是一马当先,身先士卒,屡有斩获。受赏时总不忘与自己同生死共患难的兵士兄弟分享。平时若兵士们没有饭吃,他绝对不会独食,兵士们在征战途中若还没有扎好营篷,他绝对不会先安寝。

有一次与匈奴作战后回撤途中,他发现少了一个兵士,李广命副将率队前行,自己立刻骑马回返寻找,发现这个兵士受伤了躺在一条水沟边呻吟,他把这个兵士扶上马,自己则提刀持弓随行,终于跟上了大部队。此事在部队中影响极大,兵士们都乐意随李广一起作战。

李广当上郡太守时,汉景帝刘派个宦官来实地检验。宦官率几十个汉军兵士出去巡视,路遇三个匈奴骑兵。那三个家伙十分了得,一下子就射伤了十余个汉军兵士。

宦官慌忙逃回大营,告诉了李广。李广说有这么高超射箭技术的人,一定是匈奴的射雕手。他率领一百名骑兵追去。追上后他连发两箭射死两个,另一个吓得投降。

这时敌军数千人追上来。敌军头领上前查看,李广手疾眼快一箭射去,敌军将领应声落马,李广飞快上前砍下其人头回到本阵。敌军吓得目瞪口呆,由于摸不清底细,不敢贸然攻击,双方僵持到晚上,心虚的敌人悄悄退却了。

3、指挥大战欠缺谋略

笔者看了好些涉及李广的史料,感觉李广打单独的仗的确不错,因为临场凭勇敢和机智就能取胜,至少能做到全身而退不会吃亏,但参加规模大的战役就成了他功成名就的“滑铁卢”了。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兴兵大举入侵。西汉经过数十年“文景之治”,国力已今非昔比,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决定大规模反击,于是诏令 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公孙贺为轻骑将军,出云中;太中大夫 公孙敖为骑将军,出代郡;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出雁门。各将各率精骑万人,分路出击匈奴。从军事布局分析,有先天不足的问题,没有统一的战场指挥,如果其中某路失利,其他各路难以相救。但后人分析,是不是汉武帝采用这办法对将领实行现场考核,从中选出最优者担任最高军事统帅?见仁见智,在此不赘述。

李广率军出燕门之后,碰上匈奴 左贤王的部队。左贤王闻之领军将领是李广,立刻引兵后退。李广踌躇满志,认为是怯于自己声威,毫不犹豫领军猛追,一不小心陷入了左贤王的包围圈,李广只好率军血战,最终全军覆灭,本人受伤被俘。他在途中诈死夺马逃归汉营。汉武帝论功行赏,唯卫青斩敌数百凯旋,被封为关内侯,荣任大将军,担任对匈奴作战总指挥。其他三路皆墨,李广因丧师之罪法当必斩,后因人出钱说情,被贬为庶人。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为了彻底击败匈奴,在全国范围内征集精锐骑兵十万人,另组数十万人的后勤运输部队,由卫青和 霍去病分别领军两路出击,以彻底解除边境之患。

在此之前大将军卫青几次率军出击匈奴均得胜凯旋,李广眼中的那些小字辈人物,自己当将军时还是兵士,打了几个胜仗后步步高升,如今均封侯了,自己拼杀几十年,最高只谋到一个太守之职。岁月悠长,生命苦短,自己已逾耳顺之年了,再不立功就没有机会了。在家闲居的李广,于是就向汉武帝请缨,要求上阵杀敌,汉武帝十分欣赏他的壮志和勇气,就命他率部加入卫青麾下参加大军远征,并担任前将军。

出征前,卫青专门召开会议,布置具体任务,并一再强调本次出征是分路进发,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指定的地点,然后再向匈奴纵深挺进。由于李广没有向导,加之又迷了路,没按规定的时间与大部队会合。

按照军规,延误时间者要斩首。卫青这人历来办事慎重,加之考虑到是年高德劭受人尊重的老将军,就先没有直接惊动他,只通知他的幕僚到大将军帐前听审,视其情况再上奏皇上。李广得知消息后很气愤,说罪责在自己,部下没罪,我去听审好了。

在途中李广百感交集,他打心眼里瞧不上卫青,出身低贱,虽然有战功,靠的是当皇后的姐姐卫子夫的关系,才爬到这么高的位置。来到卫青大帐前,他给众人说:“自己从军几十年,立下战功无数,迷了一次路,还要受这种侮辱。这真是命也。”说完拔剑在自己脖子上一抹。一代飞将军就这样了却了自己的一生。

汉军各部听到李广自杀的消息,无一人不落泪,纷纷为他喊冤叫屈,以后军中不时有人来祭祀他。

李广自杀,实话实说,运气不好的确算一个重要方面。但也存在自身的问题。

在文帝、景帝两朝,他年轻有为能力强,但国家实力不够,不可能大规模对匈奴用兵,因此没机会最充分的表现自己。到武帝朝时,国家有实力了,但他不仅变老了,关键是吃老本,按老套路作战,没认真学习大规模战役作战的方法,乃至接连出现重大失误。

卫青率军对匈作战一律是胜绩,不排除有运气好的因素,但最重要的还是靠他自己的能力。“长江后浪推前浪”嘛,作为一个老者看不起作为自己长官的年轻人,由此造成情绪失控自杀,真令人扼腕长叹。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尽管有差强人意之处,李广还是应算一个优秀的历史人物,他为国尽忠、爱兵如子的优秀品质,值得后世人学习。

【作者简介】赵心放,笔名赵式,重庆市杂文学会会员、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会员。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刘禅诸葛亮真的情同父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在在很多影视剧当中,诸葛亮和刘禅虽然不是亲父子,但是关系却可以说是很好的,刘禅非常尊重诸葛亮,甚至把他当做自己的父亲一样尊重。诸葛亮对蜀汉的确可以说是呕心沥血,终其一生都在为蜀汉拼搏,而刘备又很看重诸葛亮,似乎刘禅这样对待诸葛亮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种情况真的就是真实的情况吗?真实历史上的刘禅和诸葛

  • 来俊臣审犯人有多恐怖,九大酷刑个个残忍至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来俊臣是唐朝武则天时期酷吏,其残忍的审案手段,也是让他在历史上所有酷吏中排至前列。来俊臣年少便反复无常,展露出了凶狠险恶的一面。来俊臣曾因为犯奸盗罪入狱,但后来他却因为一封举报信得到武则天的重用,武则天会把各种案件交由他来办理。来俊臣本身就有前科,让他这种身心不健康的人办案简直就是一场噩梦,他会用各

  • 孙权面对张辽怎么活下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逍遥津之战曹魏将领张辽一战成名,当时张辽仅用7000士兵,两次攻破东吴10万大军,此役堪称奇迹。后来,张辽分兵毁桥,差点活捉孙权,东吴这边要不是凌统拼死户主,可能孙权就成曹魏的俘虏了。逍遥津之战让我们记住了张辽,而吴军虽然战败,但也有发挥出色的人物,例如凌统便是其中之一。下面就来简单介绍下这场战役,

  • 关羽败走麦城路过马超封地,为何马超不发兵救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败走麦城,是关羽生平的最后一件事情,这样一位后世人敬仰的武圣,在这件事情之后,也就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被东吴所杀。而对于关羽生前在败走麦城之际,很多人却也存在很多疑问。关羽当时路过了马超的封地,马超和关羽同为蜀汉大将,为什么当时马超没有出手相救呢?马超当时在做什么,关羽路过他的封地,他为什么没有去

  • 秦始皇将扶苏派往边关,到底是抛弃还是庇护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秦始皇长子扶苏为人宽厚仁慈,敢于直谏。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一事,扶苏多次上书,劝谏秦始皇。但秦始皇依旧一意孤行,还下令将扶苏派往上郡,让他协助蒙恬修建长城。很多人认为秦始皇此举是抛弃了扶苏,其实不然,始皇帝实则是在庇护扶苏。如果秦始皇真的弃用扶苏,只要将他软禁起来即可,干嘛还要把他发配到自己最忠诚的将

  • 西夏如何被灭的?北宋使用了什么方式?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两宋时期,这是我国封建历史上军事力量最为薄弱的一段时期。秦朝的虎狼之师可以踏平中原土地,一统六国的汉朝的军队可以开疆拓土,沉重打击匈奴。唐朝的军队可以将通过战争让周围的国家俯首称臣。明朝的明朝的军队可以将北方少数民族以及日本倭寇打得溃不成军。只有宋朝军队,夺不回燕云十六州,夺不回河西走廊,消灭不

  • 隋朝灭亡真的是因为隋炀帝吗?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隋朝之所以会灭亡,原因都在于隋炀帝,是隋炀帝劳民伤财,荒淫无度,残酷残暴,才最终导致了隋朝的灭亡。隋炀帝也因此成为了昏君和暴君的代名词之一,而且“炀”字在整个历史上,也只有隋炀帝才有这样的称呼。不过,一个朝代的灭亡,从来都不可能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因为隋

  • 陌刀有多厉害?在香积寺之战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安史之乱标志这唐朝由盛转衰,这是唐朝运势的一个转折点。而安史之乱的转折点便是香积寺之战。在这一战中,当朝动用了所有能够动用的力量,陌刀对战铁骑,杀得个天昏地暗,以一场惨胜重新夺回了由叛军所占领的都城长安,给全国的唐军打下了一剂强心剂,为以后消灭“安史之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

  • 李承乾李泰李恪李治就能力而言,谁最适合做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李承乾、李泰、李恪、李治,都是李世民的儿子,在历史上这几位也都算是很优秀的人才了。而且如果论长幼,李承乾本身就是最合适的太子人选,他本来也已经被册封为了太子,但是谁也没想到,李承乾竟然暗杀李泰,即便是李世民,最终也只能保他被贬为庶民。但是不得不说,李承乾应该是李世民最中意的继承人了。那么抛开其他的因

  • 张正常和朱元璋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帝王,特别是开国皇帝,一般继位后都需要借助各方力量来为自己造势,稳固地位。其中宗教的力量尤为关键,如果能利用宗教提升形象,一般在民间能获得不少拥簇者。朱元璋登基后,他便给一位叫张正常的道教大师授予“永掌天下道教事”的权利。这位张正常是江西人,是正一派第四十二代天师,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