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自成推翻明朝之后,为何迅速败亡?

李自成推翻明朝之后,为何迅速败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664 更新时间:2024/2/5 7:19:49

李自成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了,是明末清初时期非常有名的一个历史人物,号称李自成。而李自成推翻了明朝之后,原本应该可以说是会继续发展下去,但是在李自成进入北京了之后,却可以说是迅速就败亡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是什么导致了李自成的失败,李自成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李自成为何迅速败亡

我们都知道,明朝是被李自成推翻的,而李自成又是被清军打败的,于是才有了清朝,这段历史乍一看是没什么问题的,但如果把时间和数字结合起来看,就会发现许多疑点。

比如李自成崇祯十六年正月出兵北伐,仅仅三个月,就攻到了北京城下,北京城作为元明两朝的首都,城高墙厚,按常理来说最少也能坚持几天时间吧,然而仅一天就被攻破了。李自成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东征,难道不奇怪吗?

同时,李自成在进入北京城后就像中了“诅咒”一样,出兵山海关时被清军和吴三桂打得惨败,接着便匆匆从北京撤走,从他进入北京城到撤出北京城前后只有42天时间。

起义十几年,在北京却只待了42天就被赶了出去,而且是一战定胜负,李自成毫无反手的能力,这难道不奇怪吗?

要知道,此前的大顺军一直是攻无不克的,可自从进入北京城后,就像失去了战斗力,再没打过一场像样的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李自成推翻明朝,为何进北京后一路败退,其实和一种传染病有关?

2、李自成对战清军

不少人认为这是大顺军在攻破北京城后迅速腐化堕落的结果,诚然,有这个原因,但是要注意,李自成也不是没攻占过大城市,西安、洛阳哪一个比不上北京的繁华?

就算大顺军再堕落,也不至于面对清军一点战斗力都没有吧?甚至还直接放弃了北京城。

于是,看似非常简单的一段历史,涉及到具体时间数字后,居然变得扑朔迷离起来,究竟为什么李自成在进入北京城后就一路败退了呢?

一些学者在看到“崇祯十六年北京鼠疫”的相关资料后,心中终于有了答案,或许与鼠疫这种传染病有关。

鼠疫?北京怎么会有鼠疫的?

据史料记载,自嘉靖年间起,明朝与蒙古边境就常有变乱,许多汉人被俘或逃往蒙古,使得大量的牧场被开垦为农田,改变了草原的生态环境。

这时候,原本在草原上生活的老鼠的生活空间就被压缩,人类与鼠类的接触机会大大增加,再加上明朝末年灾害不断,到处逃荒的不止有难民,鼠类也要找食物。

于是很多老鼠就进入了人类的居住地,并且难民的流动性致使鼠疫传播开来,崇祯十六年在北京发生的大瘟疫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崇祯六年,山西爆发瘟疫,并且由于百姓逃避瘟疫,这场鼠疫开始周围传播,史载“(崇祯十年)大瘟,……米脂城中死者枕藉。”十三年,鼠疫蔓延到河北,“瘟疫传染,人死八九。”

十四年,鼠疫从河北地区开始传染至北京,十六年,疫情进一步扩大,夏燮的《明通鉴》记载:“京师大疫,死者无算。”

《崇祯实录》中记载:“京师大疫,死亡日以万计。”“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殓者。”

3、李自成的失败与鼠疫有关

尽管缺乏准确的统计数据,但从上述官方的记载来看,当时的鼠疫,形势极其严峻,北京城死亡人数之多,竟达到了无人收尸的地步。而此时的李自成在哪呢?

崇祯十四年时,李自成才攻破洛阳,崇祯十六年时,李自成才占领陕西全省,而此次鼠疫的发源地是山西,李自成正好避开了,但此时明朝在山西河北等地的守卫早已被鼠疫打败。

因此李自成才能在三个月的时间里东征到北京城下,才能在一日之内攻破北京城。然而,攻入北京城的李自成就没那么幸运了。

李自成攻入北京城的时间正好是春季,是鼠疫传播的最佳时期,于是李自成军队中的很多士兵都感染了鼠疫,因此在面对清军之时毫无反手之力,只能放弃北京。

当然,这只是一个合理的推测,因为这件事中还有一个疑点,那就是为什么清军占领北京后并没有感染鼠疫,关于这个问题,相信在不久的以后,会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歼灭秦国30万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知道,长平之战对于赵国来说可以说是一次非常重大的打击,赵国惨败,四十万大军被秦国歼灭和坑杀,秦赵两国之间的仇恨再一次升级。然而受到这样一次重创的赵国,后来居然还能歼灭秦国三十万大军,全歼匈奴的十万大军,究竟赵国的实力有多强?长平之战对赵国的影响到底能有多大?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长

  • 刘备为什么逼死刘封,曹操和孙权也做过类似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伴君如伴虎”,在很多古装剧中我们都能听到这句话。帝王常常因为各种原因喜怒无常,可能今天还对你笑逐颜开,明天就是怒发冲冠了。而帝王又掌管着绝对的杀生权,自然手下大臣的生死都在一念之间,可能随时会有丧命的可能。三国时期,刘备、曹操和孙权三位就曾做过逼死过大臣的事,这些故事在历史

  • 三国志里,为什么蜀国的内容最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看过《三国志》的人应该都有这样一个印象,在书中,与蜀国相关的内容可以说是最少的,其他的魏国和吴国内容都要比蜀国更多。而人们因为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一直认为蜀国才是三国时期正统的国家,但是为什么它在史书中的记载那么少呢?陈寿为何只给了蜀国最少的篇幅,背后究竟有什么原因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

  • 明朝那些不喜欢当皇帝的皇帝,他们喜欢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在明朝的历史上,虽然厉害的皇帝不少,但奇葩的皇帝也很多,而这些皇帝之所以奇葩,最主要的原因都是因为,他们很多都不喜欢当皇帝,而是沉迷于其他的事情无法自拔,并且有些可以说是颇有成绩。那么究竟明朝有哪些皇帝不喜欢当皇帝?那他们不喜欢当皇帝,又喜欢干什么呢?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又做出过什么样的成绩呢?今天

  • 李治和武则天谁的功绩更大?谁当皇帝更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武则天和李治,同为夫妻也都是皇帝。在李治还在世的时候,李治和武则天就有“二圣临朝”,武则天的手里已经掌握了相当的一部分权力了,后来武则天成为皇帝,也是史书上唯一承认的女皇,是古代皇帝中最特殊的一位。既然同样都是皇帝,当然难免要比一下功绩了,那么李治和武则天,究竟谁当皇帝当的更

  • 唐玄宗一日杀三子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唐玄宗一日杀三子到底是不是真的?实际上这起事件在历史上却有记载,当时太子李瑛、五子鄂王李瑶、八子光王李琚都因遭到武惠妃的构陷而被赐死,不过究竟是不是一天之内发生的,这个还无法确定。但唐玄宗的确做过大义灭亲的事,而且关键在于“三庶人”事件完全是冤杀,唐玄宗因为宠信武惠妃,导致他

  • 明朝南京六部有实权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朱棣迁都北京,但依然在南京保留了一套重要机构,就是南京六部。其官府和官员级别和北京六部一样,但实权没有北京六部大。很多朋友询问,南京六部有没有实权,答案是有的。当时这六部需要负责上海、江苏和安徽地区的事物,其中南京户部和兵部最为重要。这次就准备重点介绍下南京六部,看看这六部在明朝时期的重要性,以及和

  • 关羽饶恕糜芳和傅士仁,才是导致他被杀的关键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可能很多网友会认为,关羽一生最大失误是在华容道放走曹操。但就关羽本身来说,他最大的失误恐怕是没能看清糜芳和傅士仁,才导致最后败走麦城。关羽出兵襄樊,麋芳和傅士仁负责后勤供给,但中间出了差错,如果当时关羽能够严格对他们实行军法,或许就不会有此后糜芳、傅士仁直接打开城门投降吴军的做法。正是因为他们二人弃

  • 曹操发动赤壁之战,真的是一个错误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赤壁之战在三国时期的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场战役,基本上确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而后世在对这场战役分析的时候,更多的是侧重于为什么曹操会失败,以及为什么孙刘会胜利。但是,对于曹操发动的这场战争,也有人认为,其实曹操原本就是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也就是说赤壁之战一开始就是错误的,这又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小编

  • 李世民不重用苏定方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苏定方这个名字应该有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了吧。他是唐朝初年的一位大将军,在不少的民间故事或者小说里面都有出现,不过在这些故事中,苏定方却是个大反派。不过历史上真实的苏定方,虽然能力不弱,但是却始终得不到李世民的重用,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苏定方不得重用的原因是什么,李世民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才这样做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