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发动赤壁之战,真的是一个错误吗?

曹操发动赤壁之战,真的是一个错误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392 更新时间:2024/2/5 7:40:11

赤壁之战在三国时期的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场战役,基本上确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而后世在对这场战役分析的时候,更多的是侧重于为什么曹操会失败,以及为什么孙刘会胜利。但是,对于曹操发动的这场战争,也有人认为,其实曹操原本就是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也就是说赤壁之战一开始就是错误的,这又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官渡之战后的全国局势

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了袁绍,从此在北方占据主动权。两年后,袁绍去世,袁绍的儿子就开始发生内讧,甚至火并。曹操就抓住这些机会,对袁氏各个击破,吞并了袁氏的冀、青、并三州,基本统一了华北地区。此时天下共有十三州,其中五个州在曹操手中。

而关中地区,早在192年,董卓就被王允所杀。之后,李傕郭汜等又进入关中,又开始新一轮的火并。之后,关西军进一步分裂为韩遂、马超、侯选、程银、杨秋、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等部。可谓群龙无首。

在南方,又荆州、益州、扬州、交州四个州。其中刘璋占据益州,他懦弱多疑,使得境内内乱不断。刘表占据荆州。刘表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他只想着自守一方,“保江汉间,观天下变”。而孙权占据扬州,孙权也没有多大的野心,但是企图吞并荆州来拱卫江东。士燮占据交州,他将交州经营的井井有条,但是也没有什么野心。

从整体上看,官渡之战后的曹操已经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如果曹操没有在战略上出现问题,统一全国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2、曹操为什么要发动赤壁之战

曹操发动赤壁之战的目的,就是要夺取荆州。208年初,曹操就开始准备南征,如开凿玄武池以练水军,派遣张辽、于禁、乐进等驻兵许都以南。同年七月,曹操挥军南下。当年八月,刘表病死,蔡瑁张允等就拥立刘琮继任荆州牧。曹操抓紧机会南征,占据樊城,刘琮投降。此后曹操试图一举拿下荆州,没想到刘备和孙权迅速联合,在赤壁之战中击败了曹操,曹操统一南方的梦想破灭。

曹操为什么要调集20万军队南征荆州呢?我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荆州地理位置重要,拿下荆州,就可以东灭孙权,西吞巴蜀,南下交州。第二,刘备在荆州暗中发展势力,曹操认为刘备的野心很大,而且具有很强的能力,因此他想拿下荆州,断绝刘备发展的道路。

那么,曹操想拿下荆州到底走对了吗?我认为没有。荆州虽然地理位置重要,但是处于四战之地。即使曹操拿下了荆州,也免不了三面受敌的困扰。另外,曹操统一华北才不久,贸然南征,士兵也很难适应。因此,我认为曹操不应该南征荆州。

3、曹操的亡羊补牢

那么曹操当时应该做什么呢?一个答案,统一北方。其实袁绍最初拟定的统一天下的计划就比较合理,袁绍的计划是先灭曹操,然后“侵扰关中,西乱羌胡,南诱蜀汉”,据“天下六分之五”。如果曹操也按照这个计划实行,那么统一天下也不远了。当时关中地区群龙无首,巴蜀又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这些都无法抵御曹操的军队。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后,才恍然醒悟。211年,曹操开始进军关中,就在当年,关中10万关西军就被曹操击败,曹操占据雍州之地。此后,曹操准备进攻汉中,然后拿下巴蜀。但是因为冀州发生了农民起义,推迟了曹操进攻汉中的时间。直到215年,曹操才正式出兵汉中,当年汉中的张鲁投降。

但是,曹操始终还是晚了一步。因为刘备在赤壁之战后,于211年带领大军进入了西川,到214年,刘备就击败了刘璋,获得了益州之地。从此,刘备就有了稳定的大后方。但刘备占据益州后,曹操就很难击败他了。因为刘备的能力,以及身边的人才,都远非刘璋可以比的。之后,刘备就开始谋取汉中,在218年的汉中之战中击败了曹操。从此,曹操统一全国的计划就彻底失败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也基本形成。

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早在208年,曹操就开始对关中用兵,然后在210年之前拿下汉中,那么曹操拿下益州也是不费力的。根据史料记载,刘璋在曹操南征荆州时期就有投降曹操的想法,如果曹操拿下了汉中,那么刘璋必定望风而降。曹操如果占据了益州,那么刘备就只剩下荆州为立足之地,就算孙刘联盟,也无法阻止统一大业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李世民不重用苏定方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苏定方这个名字应该有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了吧。他是唐朝初年的一位大将军,在不少的民间故事或者小说里面都有出现,不过在这些故事中,苏定方却是个大反派。不过历史上真实的苏定方,虽然能力不弱,但是却始终得不到李世民的重用,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苏定方不得重用的原因是什么,李世民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才这样做呢?下

  • 刘备托孤,究竟是不是想利用李严牵制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托孤时,对诸葛亮说了很多令他感动的肺腑之言,而且甚至连“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样的话都全盘托出,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的重用和信任。不过这真的是刘备内心最真实想法吗?从他托孤的具体安排来看,恐怕并非如此。因为刘备还安排了另一个托孤大臣,他就是李严。其实任命两位托孤大臣不奇怪,但

  • 嘉庆帝为什么禁如意,背后原因和大贪官和珅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乾隆年间,和珅在官场如鱼得水,其地位和财富都来到了顶峰期。但他怎么也没想到,乾隆皇帝竟然会提前禅位,等嘉庆帝继位后和珅的好日子就到头了。嘉庆帝早就看不惯和珅,在他亲征的第二个月,立即给和珅定罪,将他诛杀,还有和珅的一众亲信死党全部缉拿,除掉了朝廷中的最大贪官。历史上,嘉庆帝曾下令禁献如意,这让很多人

  • 唐朝的实际控制疆域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唐朝,这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一个王朝之一,正因为这样的强盛,至今外国人还称中国人为唐人,更是修建了不少的唐人街。唐朝的强盛,往往不止体现在文化经济方面,还体现在疆域方面。很多历史书上都记载,唐朝的实际控制疆域,达到了1576万平方公里,可谓广袤至极了。那么,这个说法到底是确实存在的事实呢?还是

  • 魏忠贤为什么斗不过崇祯?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根基深厚的魏忠贤和刚刚登基的崇祯,这两人相对来说,崇祯应该不是魏忠贤的对手才对,毕竟魏忠贤在朝堂上树根深厚,而且位高权重,但崇祯手上的权力应该是比不过魏忠贤的,这样一场看似结果已经注定的博弈,最终,魏忠贤却死在了崇祯的手上,这究竟是为什么?魏忠贤明明有很大的权力,为何却斗不过刚上位的崇祯呢?今天就让

  • 海瑞为什么敢骂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海瑞写给嘉靖皇帝的《治安疏》被称为是天下第一疏,因为其中有大量批评嘉靖帝的内容,海瑞把当时官场上的弊端和皇帝的罪责一展无遗。所以,可以想到海瑞是抱着必死的心态将《治安疏》呈上去的,但海瑞为什么就敢直言皇帝的过错,难道他就不怕死吗?明朝上下官员中,也只有海瑞敢做这件事,其勇气令人敬佩,但我们需要知道,

  • 曹丕为什么夺臧霸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演义中,臧霸原为吕布手下,曾和乐进交战,不分上下。吕布死后,臧霸归降曹操,此后臧霸立有诸多战功,当曹操对西凉担忧时,臧霸担当先锋,和徐庶一起把守,可见臧霸在当时深受重用。不过等曹丕登基后,他夺去了臧霸的兵权,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那今天就准备跟大家讲讲有关臧霸的故事,虽然他的知名度一般,但也是一位很有实

  • 冯玉祥把溥仪赶出故宫,到底是对是错?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冯玉祥赶走溥仪的时候,溥仪已经退位,他已经不再是皇帝,清朝已经灭亡,时间也进入了民国时期,很多人认为,既然如此,溥仪当然没有理由继续住在故宫里。但是这件事情从后续的发展来看,以现在的眼光去看,却也有很多人觉得,冯玉祥此举是大错,究竟是为什么呢?到底冯玉祥把溥仪赶走的事情是对是错,冯玉祥这样做到底该怎

  • 诸葛亮北伐,除了马谡谁能守住街亭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马谡刚愎自用,擅自违抗军令导致街亭失守,宣告诸葛亮首次北伐以失败告终。其实诸葛亮在如此关键的战役中决定重用马谡,也是出于信任,对于蜀国来说,如果能培养出更多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肯定是好事,可惜马谡并没有通过考验。那以当时的情况来看,诸葛亮派谁可以守住街亭呢?我们认为有三人大概率是不会让诸葛亮失望的,那

  • 生子当如孙仲谋说的真的是孙权吗?后面一句话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很多人都认为是曹操夸奖孙权的,仲谋是孙权的字,曹操的意思自然是说,如果生了儿子,就应该像孙权那样才好,可见曹操对孙权的评价是非常高的。不过,这句话的后面其实还有一句,或许可以解释,这句话说得其实并不是孙权,而是另一个人,那这个人到底是谁呢?曹操又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