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南京六部有实权吗

明朝南京六部有实权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959 更新时间:2024/2/5 7:40:23

朱棣迁都北京,但依然在南京保留了一套重要机构,就是南京六部。其官府和官员级别和北京六部一样,但实权没有北京六部大。很多朋友询问,南京六部有没有实权,答案是有的。当时这六部需要负责上海、江苏和安徽地区的事物,其中南京户部和兵部最为重要。这次就准备重点介绍下南京六部,看看这六部在明朝时期的重要性,以及和北京六部究竟有什么区别,想了解的话就别错过啦。

南京六部

有明一代,绝大多数时期内实行的是两京制。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应天府,即南京。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九年(1421)迁都顺天府,即北京,以应天府南京为留都,合称“二京府”。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仍然在南京保留了六部的设置,即户部、兵部、工部、吏部、刑部、礼部,但是南京六部在行文之时,前面要加“南京”二字,以示与北京六部的区别。此外在南京也保留了都察院、通政使司、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国子监等机构。这些机构官员的级别同北京相同,但是权力却小于北京,通常会受到北京机构的监督和制约。细究之下,明代南京机构并非全然无关紧要的设置,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南京六部的作用与历史地位,并给予其应有的评价。

明代南京六部的官员级别与北京六部完全相同。各部设有尚书一人,为正二品,左、右侍郎各一人,为正三品。此外,各部还设有各清吏司,负责本部具体事务,并设郎中、员外郎、主事等。

南京六部的管辖范围主要集中在南直隶地区及附近相关各省。南京所在的南直隶地区,相当于今天的江苏、安徽、上海两省一市之地,南直隶地区的全部事务都由南京六部负责。此外,南直隶附近相关各省的某些事务,也由南京六部负责。其中南京户部和南京兵部的权责尤为重要。

南京户部

自西晋末年“衣冠南渡”以来,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到了唐代后期,南方已经成为国家财赋收入的重要基地,及至两宋、元代和明代,南方的经济地位更加突出。整个明代时期,南方地区特别是江南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南京户部最重要的职责就是负责征收南直隶及附近浙江、江西、湖广各省的税粮,除一部分留作自支外,另一部分则输送北京。可以说,南京户部掌握了全国的财赋命脉,可见它在全国经济运营中的重要作用。

南京户部的另一重要职责是管理和收藏全国黄册。所谓黄册,即赋役黄册,记载天下人口的户籍、里甲、赋役等情况,册面黄纸,因此称为黄册。黄册每十年更定一次,并收藏于南京后湖(即玄武湖),由南京户部负责统计和管理。至明朝末年,后湖黄册库共收贮黄册达179万余本。南京户部的重要职责还包括负责全国的盐引勘合。明代同绝大多数朝代相同,实行盐业政府专营。销售无盐引之盐即为贩卖私盐,其罪至死。因此,盐引勘合不可或缺。全国各地盐运使司、盐课提举司行盐用的盐引勘合均由南京户部管理。南京户部负责组织印刷盐引,印刷完毕,用印钤盖,然后发给各司使用。此外,南京户部还负有督理南京各卫所的屯粮、发放南京官员的禄廪、监督南京各卫所仓庾等职责。由此可见南京户部权责的重要性及其事务的繁杂性。

南京兵部

除南京户部外,南京兵部也是职责重要、权力重大的部门。南京兵部的职权可以分为军事、行政、后勤保障三类。南京兵部最重要的职权是军事职权,主要负责南京及附近地区的军事守备。南京兵部的行政职权,指的是负责南京地区军事官员的考核、任用、裁撤,以及负责南京地区的武学和武举等。南京兵部的后勤保障职权,主要指的是管理南京地区的官船、官马、驿站等。此外,从明代中期开始,南京兵部尚书兼任南京“参赞机务”形成定例,南京兵部尚书会同南京守备太监与守备勋臣共同负责南京及其附近地区的全部机务。因此,南京兵部尚书成为南京及南直隶地区掌控军政大权的要员。南京兵部尚书乔宇在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和支援东南抗倭战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明代著名哲学家、军事家王阳明也曾担任南京兵部尚书。

南京工部

主要负责南京及南直隶地区的工程营造工作。南京工部的首要职责是掌管南京城墙、南京皇城、各部司衙门、陵庙坛寺的修缮工作,特别是明孝陵、盱眙明祖陵、凤阳明皇陵的葺缮工程。南京工部还负责南京地区军器、陶器制造,南京桥梁、水洞、街道的修葺,并兼理织造、船造等事务。此外,南京工部还负责铸造南京户部刷印盐引勘合的铜版。

南京吏部

主要负责南京及南直隶地区官员的日常管理,“凡南京大小衙门,升转、丁忧、事故等项官员,作缺到部,类咨吏部”。此外,南京吏部负责南京地区官员六年一度的京察。崇祯(16281644)初年,南京户部尚书郑三俊兼理南京吏部,就以京察的名义将南京地区魏忠贤的遗党裁撤一空。

南京刑部

主要负责南京及南直隶地区各官府机构及各卫所的司法断案工作,具有相对独立的司法权。

南京礼部

主要负责南京各官府机构的庆典礼仪、陵庙的祭祀工作。每年明孝陵的“三大祭”即由南京礼部负责。

具体分析各部的职责与权力,可见南京六部主要负责南直隶及附近各省的相关事务,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方方面面,各有其执掌,而且非常重要。其中南京户部和兵部的权责尤为重要。

因此,对于南京六部的历史地位应予以充分认同。南京六部的重要作用与历史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从政治方面看,明代南京作为仅次于北京的第二都城,一直以来都备受统治者的重视。南京除了没有皇帝和内阁外,其他的机构设置、官员级别与北京几乎完全相同,近似于中央政府的一个备份。南京作为南方的政治中心,在维护南方政局稳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正因此,在以李自成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军进攻北京之时,崇祯皇帝屡有南迁之意,并得到了部分大臣的支持,然而朝中更多大臣的反对使此举不行。后有大臣建议太子赴江南抚军,然而遭到兵科给事中光时亨的反对,也使得太子赴南京监国之事不可行。在崇祯皇帝自杀殉国、群龙无首的时期,正是由于留都南京有六部、都察院等一整套的国家机构的存在,南京官员仅在一个月之内,就迅速组建了以福王朱由崧为首的新政权。由此可见南京作为留都的重要性。如果崇祯皇帝南迁之意可行,或派太子赴南京监国,结果犹未可知。虽然南明政权由于上层争权夺势、官员内部倾轧、外部军事失策等原因最终覆亡,但仍延续了明朝国祚十八年之久。总之,南京留都和南京六部等机构的设置,在维护政权稳定方面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从经济方面看,明代南方特别是江南地区一直都是中央的财赋重地。南京户部负责征收南直隶及附近各省的钱粮赋税,并将其运送北京,可以说是掌握了明代中央政权的经济命脉,对于全国的政权运行、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稳定作用。

从军事方面看,南京兵部执掌南京及南直隶地区附近的军事力量,负责南京地区的守备和附近地区的军事任务,在维护南方军事稳定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体现在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和支援东南沿海的抗倭战争中。

因此,在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以南京为留都,并且在南京仍旧保留了六部等机构。在幅员辽阔而信息传递相对不发达的明代,南京六部等机构的设置,在维护南方政权稳定方面起到了持久而又重要的作用。南京六部级别高,权责重,远非官员养老之所或谪贬之处,其中南京户部和南京兵部尤为重要,此外南京工部、吏部、刑部、礼部也各有执掌。南京六部的作用主要体现政治、经济和军事三个方面,维护了南方政权稳定,保证了全国的财政税收高效运行。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关羽饶恕糜芳和傅士仁,才是导致他被杀的关键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可能很多网友会认为,关羽一生最大失误是在华容道放走曹操。但就关羽本身来说,他最大的失误恐怕是没能看清糜芳和傅士仁,才导致最后败走麦城。关羽出兵襄樊,麋芳和傅士仁负责后勤供给,但中间出了差错,如果当时关羽能够严格对他们实行军法,或许就不会有此后糜芳、傅士仁直接打开城门投降吴军的做法。正是因为他们二人弃

  • 曹操发动赤壁之战,真的是一个错误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赤壁之战在三国时期的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场战役,基本上确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而后世在对这场战役分析的时候,更多的是侧重于为什么曹操会失败,以及为什么孙刘会胜利。但是,对于曹操发动的这场战争,也有人认为,其实曹操原本就是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也就是说赤壁之战一开始就是错误的,这又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小编

  • 李世民不重用苏定方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苏定方这个名字应该有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了吧。他是唐朝初年的一位大将军,在不少的民间故事或者小说里面都有出现,不过在这些故事中,苏定方却是个大反派。不过历史上真实的苏定方,虽然能力不弱,但是却始终得不到李世民的重用,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苏定方不得重用的原因是什么,李世民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才这样做呢?下

  • 刘备托孤,究竟是不是想利用李严牵制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托孤时,对诸葛亮说了很多令他感动的肺腑之言,而且甚至连“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样的话都全盘托出,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的重用和信任。不过这真的是刘备内心最真实想法吗?从他托孤的具体安排来看,恐怕并非如此。因为刘备还安排了另一个托孤大臣,他就是李严。其实任命两位托孤大臣不奇怪,但

  • 嘉庆帝为什么禁如意,背后原因和大贪官和珅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乾隆年间,和珅在官场如鱼得水,其地位和财富都来到了顶峰期。但他怎么也没想到,乾隆皇帝竟然会提前禅位,等嘉庆帝继位后和珅的好日子就到头了。嘉庆帝早就看不惯和珅,在他亲征的第二个月,立即给和珅定罪,将他诛杀,还有和珅的一众亲信死党全部缉拿,除掉了朝廷中的最大贪官。历史上,嘉庆帝曾下令禁献如意,这让很多人

  • 唐朝的实际控制疆域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唐朝,这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一个王朝之一,正因为这样的强盛,至今外国人还称中国人为唐人,更是修建了不少的唐人街。唐朝的强盛,往往不止体现在文化经济方面,还体现在疆域方面。很多历史书上都记载,唐朝的实际控制疆域,达到了1576万平方公里,可谓广袤至极了。那么,这个说法到底是确实存在的事实呢?还是

  • 魏忠贤为什么斗不过崇祯?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根基深厚的魏忠贤和刚刚登基的崇祯,这两人相对来说,崇祯应该不是魏忠贤的对手才对,毕竟魏忠贤在朝堂上树根深厚,而且位高权重,但崇祯手上的权力应该是比不过魏忠贤的,这样一场看似结果已经注定的博弈,最终,魏忠贤却死在了崇祯的手上,这究竟是为什么?魏忠贤明明有很大的权力,为何却斗不过刚上位的崇祯呢?今天就让

  • 海瑞为什么敢骂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海瑞写给嘉靖皇帝的《治安疏》被称为是天下第一疏,因为其中有大量批评嘉靖帝的内容,海瑞把当时官场上的弊端和皇帝的罪责一展无遗。所以,可以想到海瑞是抱着必死的心态将《治安疏》呈上去的,但海瑞为什么就敢直言皇帝的过错,难道他就不怕死吗?明朝上下官员中,也只有海瑞敢做这件事,其勇气令人敬佩,但我们需要知道,

  • 曹丕为什么夺臧霸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演义中,臧霸原为吕布手下,曾和乐进交战,不分上下。吕布死后,臧霸归降曹操,此后臧霸立有诸多战功,当曹操对西凉担忧时,臧霸担当先锋,和徐庶一起把守,可见臧霸在当时深受重用。不过等曹丕登基后,他夺去了臧霸的兵权,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那今天就准备跟大家讲讲有关臧霸的故事,虽然他的知名度一般,但也是一位很有实

  • 冯玉祥把溥仪赶出故宫,到底是对是错?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冯玉祥赶走溥仪的时候,溥仪已经退位,他已经不再是皇帝,清朝已经灭亡,时间也进入了民国时期,很多人认为,既然如此,溥仪当然没有理由继续住在故宫里。但是这件事情从后续的发展来看,以现在的眼光去看,却也有很多人觉得,冯玉祥此举是大错,究竟是为什么呢?到底冯玉祥把溥仪赶走的事情是对是错,冯玉祥这样做到底该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