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夏侯杰真的是被张飞吓死的吗?

夏侯杰真的是被张飞吓死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334 更新时间:2023/12/28 9:06:27

《三国演义》作为很多人都非常喜爱的一部古典文学作品,其中有不少经典的情节,比如说到张飞就会想起长坂坡,当时的张飞只有几个人,但是面对夏侯杰的追兵,只能用计谋才能将他们吓退,而且张飞在长坂坡大喝一声,竟然将夏侯杰直接吓死了。夏侯杰虽然不是特别出名,但好歹也是一名武将,怎么就这着,简单就被吓死了呢?历史上真的是这样的吗?

夏侯杰生平

夏侯杰是曹操的侄子,长得高大,相貌英俊。夏侯杰的胆子非常大,在乡间很有盛名。传说夏侯杰七岁的时候,一个玩伴跌进了大水缸,有人就想破缸救人。夏侯杰却不费吹灰之力将人捞出来。夏侯杰从小极善骑射,能够在千军万马中毫发无伤的回来。

二十一岁的那年,夏侯杰成为了曹操的麾下军官,一直跟在曹操的身边。张飞孤身与八十万曹军对敌。夏侯杰挺身出阵,大战了数百个回合,没有分出胜负。赵子龙前来助阵,夏侯杰依旧没有输掉。夏侯杰抓住时机倒刺赵子龙,后者快速逃开。张飞与夏侯杰又大战了好几回合,始终不胜。见此,刘备派了三万军来帮助张飞。夏侯杰一点也不怕,反倒英勇应敌。曹军中有人说,夏侯杰真是一员大将,惹得曹孟德也哈哈大笑。夏侯杰把敌人杀得到处逃窜。夏侯杰在不久后就得到了封赏。没过多久,刘备再次领兵交战。夏侯杰再次拿武器应敌,曹孟德等人一点也不担心对阵的结局。没多久,夏侯杰就大胜归来,将敌人的三个高级军官杀死了。曹操再次封赏,夏侯杰被封为了将军。夏侯杰的英勇也在军中流传开来。

三国演义中的夏侯杰是一个胆子非常小的人。他是曹孟德的亲眷,经常借着曹孟德的名头行乖张之事。后来更被张飞吓死了,严重与真实的夏侯杰不符。这就是夏侯杰生平。

三国演义中,曹操带着他的同族侄子和数万大军攻向刘备阵营。英勇的赵子龙七次进出险地营救刘备的亲眷。张飞为了帮助赵子龙一直在长坂桥等候。张飞吓死夏侯杰的事就是在这里发生的。赵子龙很快就带着刘家亲眷向长板桥奔来,把后面的追兵拜托给了张飞。

夏侯杰就是这群追兵的首领。张飞看夏侯杰手下有数万人,自己手下却只有几个人。张飞想了个主意,让手下砍几根树枝绑在马尾上,让士兵们骑马在他身后绕圈跑。飞起的灰尘希望能制造出张飞身后有千军万马的假想。夏侯杰很快就带兵来到了长板桥,看到漫天灰尘的场景也不敢贸然进攻。这时张飞和夏侯杰兵马分别立于在桥的两边。张飞想不能耗费时间,用尽全力向夏侯杰喊去,他是张飞,谁能与他一决生死。张飞的样子本来就长得凶,加上他还故意做出一副凶的表情,夏侯杰本来看着张飞就心虚。听到张飞的大吼后夏侯杰心理有点承受不住。张飞看着夏侯杰愣了,心想自己需要再加把劲,用了更大的嗓门重复了一次刚才的话。这回夏侯杰只觉得张飞的声音就像是天上的雷公向他扑面而来。夏侯杰很快被吓得摔下马死去了。夏侯杰的兵们看见他们的首领已经死了,全部都弱鸡似地逃走了。张飞一见也立刻往安全的地方撤退。就这样,张飞喝退数万雄兵的故事被传扬开来,成就了张飞及蜀军的赫赫威名。张飞吓死夏侯杰的事也让夏侯杰彻底成为了众人的笑柄,连带魏军的士气也被削弱了。

夏侯杰怎么会被吓死?在小说中,夏侯杰被张益德的巨喝声吓死了。夏侯杰一死,曹军败退,成就了张飞的赫赫威名。夏侯杰也至此成为大家的笑柄。夏侯杰在三国演义中是曹操的侄子。为人非常的胆小,曹操为了锻炼他,经常把他带在自己的身边。

那么夏侯杰怎么会被吓死呢? 有人对夏侯杰的死作出了四个猜测。

第一夏侯杰胆小如鼠,张益德的大喝犹如雷响。夏侯杰猛然听到这么大的声音,承受不住吓死了。夏侯杰由于孱弱的个性使得他被张飞给吓死了。第二夏侯杰有心脏病。张飞的大喝使他心脏病突发。军中这么多士兵,肯定存在有比夏侯杰胆子小的人。可是听到张飞的声音后被吓死的人却只有一个,显然不是胆子的问题,还有外在的因素。夏侯杰的身体疾病造成他被张飞吓死了。第三夏侯杰的马受惊了。根据书上的描写,夏侯杰突然倒在了马下,引得曹军一片混乱,大家都开始往后撤。这时没人关注夏侯杰摔倒后的其他病症,那么有没有可能夏侯杰的马受惊导致背上的主人摔死了。第四夏侯杰根本就不是被吓死的,他是被人踩死的。张飞催促快点开战,夏侯杰想要出风头,欲骑马上阵。奈何马术不佳,兼过于紧张,导致他摔下了马。这时夏侯杰还没有死,可是他的部下以为他死了,四处逃窜,一不小心就踩死了夏侯杰。

夏侯杰

《三国演义》中虚构的人物,历史上并不存在,他是曹操的部将,征战时常常带在身边。在第42回长坂坡之战中,张飞大吼,从马儿受惊跌下马来而死。

《三国演义》中记述,麋夫人刘禅被曹军围困,麋夫人投井自尽,赵云护送刘禅逃回,途中斩夏侯恩获青釭剑。张飞在长坂桥断后吓阻曹军,夏侯杰被张飞大喝惊吓,堕马而亡。曹操记起关羽昔日评论,下令慎进,但是张飞断桥之后被曹操看破,曹操追刘军至汉津,在刘军和关羽按计划会合后误认中伏而撤退。

演义描写

紥住阵脚,一字儿摆在桥西,使人飞报曹操。操闻知,急上马,从阵后来。张飞睁圆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旄钺旌旗来到,料得是曹操心疑,亲自来看。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曰:“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颇有退心。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奔走。正是:黄口孺子,怎闻霹雳之声;病体樵夫,难听虎豹之吼。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张居正为什么不愿重用海瑞?竟是担心海瑞太正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海瑞是明朝著名清官,他著写的《治安疏》曾扬名天下。万历元年,由张居正主持国政,他想要推行自己的改革,应该需要像海瑞这样刚正不阿的人。但意外的是海瑞并没有得到张居正的重用。当时多名官员推荐海瑞,但张居正始终不任用,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实际上张居正正是惧怕海瑞的严峻刚直,这也是最令人矛盾的一点。海瑞的优点

  • 曹操没有废除汉献帝,改朝换代算不算不忘初心?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一步步称公称王,距离称帝只剩一步之遥,但他到死也没踏出这最后一步。其实以当时曹操的权势,他完全可以废除汉献帝,自立为帝,改朝换代,曹操为什么没这样做呢?这样一来是不是也可以证明曹操是一位不忘初心的人,既然答应一生侍奉汉室,就说到做到,把改写历史的机会留给了自己的儿子曹丕。曹操的确是差临门一脚,但

  • 李善长为什么被处死?真的是被胡惟庸牵连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朱元璋的确是杀了不少自己的开国功臣,而且明初四大案在历史上也是非常的有名,而其中的胡惟庸案牵连甚广,这其中还包括了另一个很有名的开国功臣李善长。只是,表面上看起来,李善长是被胡惟庸牵连才死的,但实际上真的是这样的吗?李善长为什么会被处死,朱元璋杀掉李善长的原因究竟为何?李善长是被胡惟庸牵连吗朱元璋出

  • 古蜀国为何神秘消失?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有太多的未解之谜,大多数都是因为当时对一件事情没有记载,以至于后世人无从得知当时事情发生的真相,也就因此引来了众说纷纭。而在没有文字记录的年代,有一个与三星堆有着很大关系的古蜀国,这又是历史上一个神秘消失的国度,李白曾经有诗中提到过两位古蜀国的君主,但是古蜀国的秘密,还有很多未曾解开。

  • 贾诩位列三公为何迎来孙权嘲笑?孙权是在笑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三公具瞻所归,不可用非其人。昔魏文帝用贾诩为三公,孙权笑之。”曹丕称帝后,拜贾诩为太尉,封魏寿乡侯,此举却引发孙权的嘲笑,孙权究竟是在笑什么呢?贾诩也算当时非常著名的谋臣,他曾帮助张绣两次击败曹操,后来又帮助曹操打赢官渡之战。曹操立嗣一事,贾诩力劝不可废长立幼,这才让曹丕顺

  • 考生参加殿试弃笔却被乾隆选为状元?揭秘乾隆的用才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科举是古代非常重要的选官制度,普通百姓想要施展自己的才华,步入仕途,科举是他们唯一的机会。在清朝乾隆年间的一场殿试时,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当时有两位考生都有成为状元的实力,但状元毕竟只有一人,到底应该选谁这让乾隆犯了难。后来乾隆皇帝想了一个办法,给他们出了一道题,结果有一位考生选择弃笔,而这个人最终

  • 为何宋朝官员出差机会更多?宋代官员任官机制解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在宋朝的选官、任官机制下,让地方官更换的频率大大增加,对于官员来说就有了更多出差旅游的机会。毕竟古时候交通非常不便,如果需要跨省,可能旅程最少也要半月左右,而且一般都是带着家人一起,所以等于来了一场家庭旅行。但其中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效率太低,对于百姓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下面就为大家简单解析下宋朝的

  • 范蠡西施什么关系?范蠡与西施的故事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西施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而他的丈夫则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商人范蠡。当年勾践伐吴失利,他便打算用美人计乱吴。后来西施和郑旦二人被选中,学了三年歌舞礼仪后由范蠡献给吴王,等勾践灭吴后,西施则是下落不明,关于西施的结局也是说法众多。那范蠡和西施到底有没有在一起过呢?恐怕其中的真相已经难以得知,

  • 诸葛亮为什么不愿还政于刘禅?是因为刘禅太年轻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死后,诸葛亮和李严同为托孤大臣,但诸葛亮明显地位更高,甚至还要力压刘禅一头。当时刘禅的身份虽然是蜀国皇帝,但基本没有任何实权,无论做什么都不能自己决定。因为诸葛亮的形象被树立的太高大,而刘禅又并非一位明君,所以他在朝中权倾朝野好像也没什么不对。但要是换一个人来看,大臣不愿还政于皇帝,其中的原因可

  • 李成器与李隆基什么关系?李成器让位李隆基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李成器是唐睿宗长子,李隆基的哥哥,李成器死后李隆基下诏,追谥他为让皇帝。或许正是因为李成器的谥号,让不少人觉得李隆基的皇位是李成器让出来的,不过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李隆基在朝中的权势已经不是李成器能够撼动得了的,哪怕他是嫡长子。所以李成器也是为了自保才主动让出皇位,此后也是选择明哲保身。李成器和李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