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管亥武艺如何?其实被严重低估

三国管亥武艺如何?其实被严重低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345 更新时间:2024/2/1 10:06:23

管亥是东汉末年黄巾军将领,其实在他演义中的戏份比不多,可能很多读者都对他什么太深的印象。不过管亥的战力已经非同一般,他可能是一位被严重低估的人物。管亥曾率军进攻北海郡,并且将孔融困在都昌,要不是刘备出兵相救可能孔融就危险了。而且管亥能和关羽大战数十回合才败下阵来,这在演义中也是少有的情况。下面就为大家讲讲管亥这个人物的经历,一起来了解看看吧。

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发生在黄巾余部围攻北海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麋竺、孔融、管亥、太史慈、刘备和关羽。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曹操父亲曹嵩遇害,曹操大怒,举兵大举入侵徐州。徐州刺史陶谦节节败退,只好派麋竺前往北海向孔融求援。谁知麋竺刚刚来到北海,黄巾余部管亥率十万人马前来攻城。孔融不敌,只能据城坚守。没过几天,太史慈只身突入城中。孔融又派太史慈前往平原向平原相刘备求援。太史慈随即出城,杀出重围,来到平原见到了刘备。

得知孔融被围,刘备立即率领关羽、张飞及精兵三千赶来。在北海城外,关羽提刀出阵。经过几十个回合的单挑,终于将管亥斩落马下。刘备率部掩杀,黄巾大败,降者无数,北海之围遂解。不久后,刘备又向公孙瓒借兵,借到了马步两千及猛将赵云。随后,刘备进军徐州,终于解了徐州之围。

小说中提到的此次北海之战,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不过并非是在北海。据《三国志太史慈传》载,黄巾余部肆虐,时任北海相的孔融率兵征讨,不料却在都昌被黄巾将领管亥围困。太史慈得到消息后,只身步行来到都昌,利用黄巾军部署的弱点悄悄进入都昌。

孔融见太史慈前来,非常高兴,即命其前往平原向刘备求援。于是,太史慈带着两名骑兵出城。经过一番厮杀,太史慈终于突出重围来到了平原,之后便有了刘备率领三千人马解救孔融之事。

与真实的历史相比,小说中提到的刘备解围的经过则是有真有假。据《三国志太史慈传》载:“贼闻兵至,解围散走。”这意味着刘备的确解围成功,至于管亥死于关羽刀下的情节,只不过是作者为了体现关羽的神勇而虚构出来的情节。

小说中出现的这场战事中,还有一个话题引起了三国武评者的浓厚兴趣,那便是管亥的武艺。在《三国演义》当中,管亥只不过是一个一闪即逝的人物,但作者对其武艺的描述却令人印象深刻。小说第十一回是这样描述的:“管亥怎敌得云长,数十合之间,青龙刀起,劈管亥于马下。”从这个描述来看,虽然管亥死于关羽的刀下,但其武艺并不低。纵观小说中曾经与关羽单挑的对手,除了吕布、徐晃之外,还没有几位武将能够支撑数十回合。如颜良文丑这样的名将,在关羽面前也只能支撑几个回合,可见管亥的武艺在小说当中属于一流武将的行列,远胜颜良和文丑。

这场都昌之战,虽然只是刘备军旅生涯中一次很小规模的战事,却对刘备产生来哦极其深远的影响。这一点可以从刘备出兵解围前的一番话中体现出来。《三国志太史慈传》称,等刘备从太史慈口中得知是孔融亲口让太史慈前来向自己求援时,曾经非常动容,情不自禁地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邪!”

刘备为何会如此激动呢?原因其实并不复杂。此时的刘备已经在中原浪迹数年,寄人篱下。而孔融则是当时的士人领袖,享有崇高威望。这样一位大名士向自己求援,怎能让当时籍籍无名的刘备不激动呢?从后来的结果来看,刘备解围成功后,立即得到了孔融的赏识。

徐州牧陶谦死后,孔融又在徐州官吏面前力荐由刘备继任徐州牧,此举不仅是在还刘备当年解围的人情,同时也对于增加刘备的地位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这么说,正是由于孔融的赏识,刘备的名气才慢慢在中原地区传播开来,这也成了刘备早期最大的资本之一。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慈安太后怎么死的真是慈禧害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当年并成为两宫太后,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太后一般只会有一个。但是后世更为出名的很明显是慈禧太后,慈禧把持朝政,对国家大事更是有决策的权力,却从来不见慈安的身影,因为慈安在很早的时候就死了。难免会有人猜测,慈安的死会不会是慈禧造成的,那么今天就来揭秘看看慈安的死到底和慈禧

  • 为什么朱标死后,朱元璋立刻杀了蓝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朱标还在世的时候,朱元璋或许也没想过要替换接班人,朱标一直都是他认定的太子。然而面对蓝玉,当朱标还活着的时候,蓝玉也犯过很多罪,但是朱元璋都没怎么动他,却在朱标死了之后,对蓝玉也没有手下留情,直接杀了他,为什么朱元璋对蓝玉是这样的?蓝玉到底做了什么事,这又与朱标有什么关系呢?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

  • 杨坚是如何取代宇文氏建立隋朝的?北周静帝为何禅位杨坚?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杨坚是隋朝开国皇帝,当时北周仅仅成立了24年,静帝便禅让杨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北周军事贵族,武帝时期杨忠被封为随国公,此后杨坚继承父爵,并为上柱国。实际上杨坚在当上大丞相以后就有了篡权的计划,只是在等一个最佳的时机,直到静帝继位后,杨坚也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工作,这才能逼静帝主动禅让

  • 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多年前一部《至尊红颜》,将武则天与李君羡牵扯在了一起,但是很多人大概都认为,这个李君羡其实是电视剧虚构出来的人物,其实不然。李君羡在历史上也是确有其人,只不过和武则天之间没有什么关系,但如果要说的话,还是有一点关系的,那就是李君羡成了武则天的替死鬼,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李君羡,洺州武安(今河北邯郸武安

  • 姜维北伐成效如何?十一次北伐仅有两场败绩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病逝后,姜维继续扛起了北伐大旗,他在238至262这24年间总共发动了十一次北伐,并且胜多负少,给曹魏造成了不小的打击。但姜维连年征战也给蜀国造成了一定损伤,使得蜀国国力消耗过度,朝中更有声音说姜维是穷兵黩武,导致姜维和朝廷关系一度处于紧张的气氛之中。姜维带兵能力毋庸置疑,但交际能力有所欠缺,

  • 清朝为何山西官员最难当?巡抚只干半年就辞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巡抚在清朝主管各省民政、军政,品级从二品,略低于总督官衔。但到了清朝末期,总督已经逐渐失去权威,安徽、江西的巡抚都已不再听令总督。实际上要说哪个省的巡抚最难当,恐怕还要属山西这个地方。曾有多名山西巡抚干了仅仅半年就要辞职,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其中的原因,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主要还是因为

  • 武则天长子李弘怎么死的?李弘之死真相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武则天和李治一共有四个儿子,其中大儿子李弘的死因一直是个谜。有人说李弘是被武则天给逼死,但也有人说李弘是染疾而亡,那其中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武则天弑子虽然残忍,但的确存在动机,李弘被唐高宗立为太子后,武则天如果已经有了称帝的打算,那她就必须废掉李弘的太子,所以才会狠下心对自己的儿子下手。不过以武则天

  • 司马徽和徐庶推荐诸葛亮,为什么不提庞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在三顾茅庐之前,曾经找到过司马徽,而司马徽向他推荐了诸葛亮,这也是他后来请诸葛亮出山的直接原因。不仅如此,还有徐庶,在临别前往曹营之前,也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然而当时诸葛亮和庞统,一个卧龙一个凤雏,两人应该是齐名的,可为什么司马徽推荐了诸葛亮和徐庶,却没有推荐庞统?刘备前期颠沛流离,一直到201

  • 赵国连出3位明君,依然敌不过秦国奋六世之余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三家分晋后,魏、赵、韩三国都有入列七雄之一,但赵国前期实力一直处于中等水平,存在感也不是很高。直到战国中后期,赵国接连出现了赵肃侯、赵武灵王、赵惠文王三位明君,带领赵国迅速强势崛起,成为当时唯一一个能和秦国正面抗衡的诸侯国。赵武灵王在位期间,推行胡服骑射,使得赵国军事大幅提升,而赵惠文王重用廉颇、蔺

  • 夏朝和三星堆有没有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人们对于夏朝的疑惑一直都存在,但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夏朝的都城没有找到,如果能够找到一些与夏朝有直接关系的东西,证明夏朝的确是真实存在过的,那么一切对于夏朝是否存在的疑问都将被破除。而有些人则提出了一个猜想,现如今发现的三星堆遗址,会不会就是人们寻找了很久的夏朝都城呢?如今,对于夏朝的争论确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