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作霖的死是怎么瞒天过海的?

张作霖的死是怎么瞒天过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967 更新时间:2024/2/3 22:31:56

说到张作霖的死其实大家也知道是真的很可惜的,而且对于战略意义来说十分的不利,所以张作霖的死就需要隐藏,而且当时这边也做得非常好,等于说是瞒天过海了,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张作霖到底是怎么死的呢?是如何做到瞒天过海的呢?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看看吧!

张作霖被炸身亡,却成功地瞒过了所有的人,直到少帅张学良顺利接掌大权。这离不开一个人的策划――张寿懿。

张寿懿是张作霖的五夫人。

张作霖有六个老婆:赵夫人、卢夫人、戴夫人、许夫人、寿夫人、马夫人。

而五夫人张寿懿,人称之为“寿夫人”,是最受张作霖的宠信的,她也确实是个非常厉害的人物。

张寿懿,原名雅君,母亲姓王,她是随母姓。出生于黑龙江爱辉镇,是汉军正白旗。

张寿懿是名门之后,据说是明朝名将袁崇焕的后代,但根据史书记载,袁崇焕并没有后代,所谓袁门之后是后人崇仰附会。

张寿懿的父亲叫袁寿山,清朝的爱国将领。在与沙俄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张寿懿的母亲名叫王松岩,海城县杏林世家,从小进入戏班,小有名气。后来在一次演出中被袁寿山看中,纳为外室。

王雅君出生于1898年。父亲袁寿山殉国时,她才三岁。作为外室,母女二人失去了生活依靠,母亲重操旧业,唱戏为生,相濡以沫,生活很艰苦。

1916年,张作霖受邀参加奉天女子学堂结业典礼,瞄上了代表致辞的王雅君,老色匪惊为天人,就找人上门提亲。母亲还犹豫不决,但王雅君却表示同意。

1917年初,张家大院喜气洋洋,锣鼓喧天,一朵鲜花从此就插在了肥料上。

张作霖这厮出身低微,从小就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后来当了打家劫舍的土匪,整天和一帮土匪混在一起,言语粗鲁,行为不知礼数。

但张作霖对知识分子还是很尊重的,当了官以后,他也装模作样地在家里讲究起来,学些规矩和礼法。

五夫人张寿懿出身名门,上过学,有文化,又受母亲的影响,举手投足间有大家风范,张作霖就很欣赏她,依赖她处理家里的大小事务。

五夫人头脑也好,为人大度,在家中和其他几位夫人关系处理得特别好,对伺候的仆人也多施小惠,赢得一众赞誉,让张作霖很高兴。

随着张作霖地位逐步提高,经常要出席各种社交场合,寿夫人知书达礼,能言善辩,张作霖带出去也涨面子,就常常让她陪同交往。

1923年秋,张作霖这个老色鬼在天津又瞄上了天宝戏班十八岁的小美女马岳清。寿夫人知道了,就将马岳清接到帅府,先收为贴身丫鬟,提高身份,再将其嫁给张作霖。张作霖就对五夫人更加信任。

张作霖就让五夫人冠上自己的姓,还为寿夫人建造了一座小青楼,做为“闺楼”。张作霖就这种认识水平,建个楼还是个青楼。

张作霖一共养育了十四个子女:8子6女。张寿懿为张作霖生下四个儿子:张学森、张学俊、张学英、张学铨。

张作霖奉命辽西沙漠瀚海剿匪。他本身就是个大匪,也不知道剿的什么匪?

在辽西作战,条件非常艰苦,栉风沐雪,餐风露宿,寿夫人王雅君追随张作霖在军中,当士兵们因条件艰苦而情绪低落之时,她就向士兵们发表讲话,鼓励士气。部队打了胜仗,还代表张作霖为士兵们发赏。所以在军队中,五夫人也受到广大将士们的衷心爱戴。

两次直奉战争以后,张作霖控制了北洋政府,对外交际活动更加频繁,寿夫人随伴迎来送往,作用就更加突出,外交才华也得以充分体现。

张作霖对寿夫人相当信任。寿夫人去营口视察经营状况,发现帐房先生栾贵田精明能干,回去后就向张作霖举荐,张作霖就将栾贵田调到军需处,主管财事,后又提升为军需处长。

有一次,张作霖检阅卫队,看到卫兵中有个矮个子,很不高兴:“谁让这个家伙来当卫兵的?”,旁边有人说是五太太推荐的,张作霖连忙改口:“怪不得这么精神,升为班长吧!”

当然,大家都知道,张作霖自己也个头不高。

1928年2月,寿夫人由北京返回沈阳处理帅府中事宜,没有与张作霖随行,却因此逃过了一劫。

6月4日,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爆发。寿夫人正在准备迎接大帅归来,迎来的却是被众人抬进来的血肉模糊的张作霖。

上下顿乱成一团,局面几乎失控。

寿夫人站了出来主持大局,她强压心中的震撼,做出镇定自若的样子。她严令所有的家人严禁哭闹,对外严密封锁了张作霖已经亡故的消息。五夫人又紧急召来奉天省长刘尚清和省军署参谋长臧士毅进帅府商议大局,密不发丧,以求稳定局面。又派人去滦州前线通知张学良迅速回来。

为了防止日本关东军利用这个机会发动事变,寿夫人又以奉天省公署的名义在各个重要新闻媒体上刊登张作霖“安然无恙”的消息。

为掩人耳目,寿夫人又让家人如同往常一样,井然有序,还故意安排医生每天出入,作出按时诊治的假象。

日本领事前来探视,《朝日新闻》记者也来采访,寿夫人都给予接待,还若无其事,谈笑风生,安排楼上的留声机放着戏曲唱片,家人也如常送饭上楼。

日本领事夫人前来探访,五夫人明白她想探测张作霖的生死确切消息。日本领事夫人在客厅中,五夫人就坐在梳妆台前,让丫鬟为其梳妆打扮,浓妆艳抹。日本领事夫人坐下饮茶,听到后面屋中张作霖标志的骂声“妈了个巴子”。

19日,张学良乔妆打扮,通过了日本关东军严密封锁的京奉铁路,回到了沈阳,立刻接手了军政大权。

21日,大帅府正式发布张作霖死亡消息,世人才恍然大悟。

五夫人张寿懿,以一介女流之身,在这个惊天动地的历史拐点,以她超乎常人的镇定自若,精心布局,避免了国家和民族的悲剧。

她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张作霖逝世后。六位夫人都未改嫁。

1931年,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张寿懿移居天津。解放前夕,离开天津到上海,转赴台湾省,于1974年病逝( 以张寿懿的孙子张闾实博文为准 )。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潘凤是三国第一猛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要问谁才是真正的三国第一猛将,恐怕会有很多个不同的答案吧。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谁是第一,也都是没有定论的。但是,基本上也逃不过对于赵云、吕布、关羽等这些人的关注,可是,在这中间却有一个知名度没有那么高的潘凤,这个人到底能有多厉害?为什么说潘凤其实才是三国第一猛将?我有上将潘凤,可斩

  • 司马炎有26个儿子,为什么把皇位传给一个傻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皇位的继承自然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古代的皇帝来说,选择一个最好的继承人,或者培养出一个最好的继承人,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如果皇帝的儿子很多的话,选择的余地相对来说会更大一些,毕竟不是所有人都遵从了嫡长子继承制。但是,司马炎明明有26个儿子,为何他却偏偏选中了其中最傻的那个司马衷来当皇帝呢?首先、大臣

  • 李隆基晚年有多昏庸?李隆基的一生值得同情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李隆基在位期间,唐朝一直都是出于极盛时期。当然能将唐朝发展至强盛李治和李世民也有很大的功劳,只是在李隆基晚年他突然变的昏庸起来,开始懈怠朝政,还重用佞臣,导致安史之乱爆发,这是唐朝走衰的转折点。其实李隆基晚年的确像是变了一个人,看到自己已经无法掌控全局依然不愿放权禅位。李隆基晚年究竟有多昏庸,他的一

  • 阴姬是什么人?赵武灵王和阴姬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贵妃对荔枝的爱,唐玄宗对杨贵妃的爱在这首诗中不言而喻,都说唐玄宗贪图美色,就为了给爱妃送来新鲜的荔枝结果跑死了马,跑死了人,但还有一个人,为了得到美女,实行胡服骑射,攻灭了一个国,这位主人公就是赵武灵王,而这位美女却是别人的宠妃。战国时期

  • 潘凤是否有名无实?三国中像潘凤这样的人并不少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潘凤在演义中并不算什么厉害人物,他出场对阵华雄,仅仅一回合就被斩于马下。后来潘凤在网上突然被赋予了“无双上将”的身份,当然这也只是网友对他的一种调侃。很多人都说潘凤有名无实,其实在三国中像潘凤这样的人并不少,甚至多数武将的经历可能都和潘凤差不多,毕竟能从沙场中活到最后的人

  • 北魏河阴之变是怎样爆发的?河阴之变的受害者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河阴之变是发生在北魏时期的一场军事政变。由当时朝中权臣尔朱荣策划实施,最后胡太后、幼主元钊被杀,北魏政权临近崩溃。尔朱荣杀害了两千多名王公官吏,鲜卑贵族以及当时的大家族几乎都被消灭殆尽。尔朱荣虽然掌控了北魏政权,但经此一役,北魏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和安定,也就此改变了北朝的历史走向。河阴之变究竟是如

  • 邬思道为什么要先后投奔李卫和田文镜?邬思道早已看透雍正心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雍正王朝》中,邬思道辅佐胤禛登基,也算是雍正身边的一位能人。等雍正称帝后,邬思道又想着法子躲避雍正,他的每一步其实都很危险,但好在算是保全了自己。其实邬思道会选择投奔李卫和田文镜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当然总有人说邬思道早已看透了雍正,其实雍正也明白邬思道的心思,只是两人都不说破而已。还有一点,邬思道

  • 魏国为何无视秦国崛起,而把矛头直接对准齐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初期,魏国率先称霸成为七雄之首。此后魏国想尽各种办法,限制其他诸侯国的发展,但秦国还是凭借商鞅变法逐渐提升国力。而且东边,齐国也有崛起的迹象,魏国作为领头羊肯定不会眼睁睁看着秦国、齐国变强,虽然秦国距离魏国更近,但魏王还是选择先把矛头对准齐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讲魏国的选择,看看魏

  •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谁?他混的比范进还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范进中举”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不过这只是一个写在小说里面的故事,这部小说写了很多具有讽刺意义的故事,其中或许就数范进中举最为出名了。不过,你知道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谁吗?其实,这部小说的作者,他的一生比范进更惨,他就是吴敬梓。今天就来介绍一下这位作者,他的人生经历是怎样的呢?吴

  • 明朝将领盛庸有多厉害?曾多次击败朱棣最后却被逼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盛庸是明朝将领,也是靖难之役朱允炆一方的主要指挥之一。盛庸曾多次率军击败朱棣,并且斩杀他好几位手下,使得朱棣前期战事非常不顺。不过此后中央军逐渐走衰,盛庸见胜利无望变向朱棣投降,此后继续被任用。但盛庸和王钦不和,虽然盛庸已经主动辞官,但王钦还是抓住机会向朝廷揭露盛庸的罪行,导致盛庸被活活逼死。盛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