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是商鞅变法,那其余六国有什么变法

秦国是商鞅变法,那其余六国有什么变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758 更新时间:2024/2/14 13:00:26

商鞅变法我们都很清楚,经过这一次的变法,秦国逐步从一个弱国走向了强国之路,最终聚合几代人的努力,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千古霸业,着实令人钦佩。但其实,战国时期并不是只有秦国在进行变法,其他国家也都有过,那么这些变法你又知道多少?战国时期除了著名的商鞅变法之外,还有哪些同样值得一看的变法历史呢?

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对于商鞅变法,包含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和建立县制等变法求新的策略。在商鞅变法后,秦国不仅经济得到发展,士兵的战斗力也明显加强。到了战国末期,强大的秦军终于消灭了韩国、魏国、赵国、燕国、楚国、齐国等六国,建立了秦朝。值得注意的是,在战国这一历史阶段,不仅秦国推行了商鞅变法,对于山东六国来说,也几乎都进行了一定的变法革新,以此适应战国时代的激烈竞争环境。

1.韩国:申不害变法

首先,在战国七雄中,韩国和燕国是实力最弱小的两个诸侯国。对于燕国来说,主要是燕昭王时期任用乐毅等人才,从而强盛过一段时期。至于地处中原之地的韩国,则实行了“申不害变法”。根据史料记载,这一次变法是战国时期法家人物申不害在韩国实行的一次变革,对于申不害变法来说,侧重于官吏的考核和任用。通过申不害变法,韩国的内部局面得到稳定,国力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增强。

2.魏国:李悝变法

如果说韩国的申不害变法只是小试牛刀,那么魏国的李悝变法则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在魏文侯在位时,任用李悝为相,选贤任能,赏罚严明。这一次变法不仅推动了魏国农业的发展,还帮助魏国建立了魏武卒等强大的军队。在大部分历史学者看来,李悝在魏国的变法,是中国变法之始,不仅对商鞅变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中国古代历史形成了深远的影响。经过李悝变法后,魏国逐步成为战国初期的霸主,在和韩国、赵国、楚国、秦国等诸侯国的较量中获得胜利。

3.齐国:邹忌变法

魏国是战国初期的霸主,而在战国中期取代魏国霸主地位的,正式齐国。至于齐国的强大,邹忌变法可谓功不可没。根据《战国策》、《史记》等史料的记载,齐威王和邹忌进行变法,接受臣下意见,注意选拔人才,除去不称职的奸吏,奖励得力的将领和官吏。在此基础上,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得到了增强。通过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击败了魏国,齐国成为战国中期的霸主。

4.楚国:吴起变法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吴起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千古名将。但是,和诸葛亮一样,吴起在国家治理上也颇有水平。在从魏国来到楚国后,吴起被楚悼王任命为令尹,相当于楚国的宰相。在此基础上,吴起于公元前386年—前381年在楚国推行了“吴起变法”,这一次变法同样增强了楚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比如在公元前381年,楚国联合赵国大败魏国。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在楚悼王去世后,不仅吴起变法失败了,吴起本人也惨遭杀害。

5.赵国:胡服骑射

最后,在战国七雄中,如果说到军事实力,赵国一定可以排在前三名的范围内。根据史料记载,“胡服骑射”是指战国时赵武灵王为了国家的强大,推行“胡服”、教练“骑射”的变法,对于胡服骑射来说,帮助赵国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特别是提升了赵国骑兵的实力。在胡服骑射后,赵国得以成为山东六国中匹敌秦国的强国。但是,因为“胡服骑射”几乎没有帮助赵国增强经济实力,所以,在长平之战中,赵国因为缺少粮草供给等原因,只能选择和秦国决战,乃至于遭到了惨重的失败。总的来说,虽然山东六国几乎都进行了变法图强,但是,除了魏国的李悝变法,其他变法要么不够彻底,要么没有长期执行下去,所以都不如“商鞅变法”那么成功。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吕布为什么会被人背叛,吕布被谁背叛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吕布是很厉害的,是很多人公认的三国第一,但是这样一个武力值爆表的人,却也是一个遭到很多人厌弃的人,因为他有一个外号“三姓家奴”。人会趋利避害,但是吕布在趋利的同时,也违背了做人的一些基本准则,那就是忠诚,而对别人不忠诚的人,终究不会有人对他忠诚,这也就是吕布总是会被人背叛的原

  • 李世民为什么认为自己不如高洋,北齐皇帝高洋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北齐高洋,唐朝李世民,在很多人眼中,这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皇帝,一个是残忍的暴君,另一个是光辉的明君。的确,从他们所做的很多事情来看,李世民的历史评价的确远远高于高洋,但是李世民却曾经认为自己竟然还比不上高洋,这是怎么一回事?李世民为何会认为自己没有高洋厉害,又是哪方面比不过他呢?1.一直以来,中国皇

  • 刘备派魏延而不是张飞镇守汉中,一向高傲的关羽为什么没出来阻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在很多人眼中,关羽一直都是一个很高傲的人,就连孙权来提亲都不给人家一点面子,虽然这件事情演义的成分比较高,未必是真实的,但是关羽的高傲却也不是瞎说的。可就是这样一个高傲的人,在知道刘备要派魏延去镇守汉中,而不是派张飞去的时候,竟然也没有出来阻止,这是为什么?魏延在当时难道已经得到了关羽的认可吗?刘备

  • 文鸯怎么死的?文鸯在三国时期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文鸯出生于238年,是魏末晋初的著名将领。实际上,如果文鸯要是能早出生个四、五十年,一定可以跻身三国初期的一代名将之中。我们一般人喜欢的三国名将,基本上都是从东汉末年就开始展露头角的一些人,例如吕布、关羽、赵云、马超、张飞等,他们当中大部分都是三国历史的第一批见证者,所以影响力自然会更深刻一些。但是

  • 战国时期秦国偏僻,为什么商鞅要到秦国变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商鞅变法,可以说是战国时期,秦国最重要的转折点,若是没有商鞅变法,秦国想要强大,还不知道要等到几时,更不要提统一天下了。商鞅变法的核心人物,当然就是商鞅,只是商鞅原名叫卫鞅,是卫国人,而当时的秦国条件并不好,很落后也很偏僻,但是为什么商鞅就愿意来到秦国进行变法?他的一身才学到哪个国家都好,为什么最终

  • 清朝龙袍只有皇帝能穿吗,其实这些人也可以穿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龙袍”,在我们的固定印象当中,那就是皇帝专属的服装,毕竟上面是有“龙”的,而皇帝又是“真龙天子”,所以龙袍那就是皇帝的象征,世间也只有皇帝一个人可以穿龙袍。的确,这种印象也已经算是根深蒂固了,然而今天要说的是,清朝时期的龙袍,

  • 厚养薄葬是谁提出来的?魏晋时期为什么盛行薄葬?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厚养薄葬的说法其实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在古代,特别是帝王之家,原先根本就不可能实行厚养薄葬,都是厚养厚葬,每位皇帝在死后也想风风光光的入土。但是在魏晋时期,薄葬的风气突然盛行,曹操就曾交代过自己死后葬礼一切从简,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曹操如此富有野心的人,竟然主动提出要薄葬。他的后代们也都遵循了这样一个

  • 秦武王举鼎而死,为什么是远在燕国的嬴稷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秦武王在历史上也是一个很奇特的国君了,没事就喜欢和人比试武力值,最后因为举起大鼎又一下子手滑脱落,被鼎砸中,当天就去世了。而秦武王死后,继位的却是当时远在燕国做人质的嬴稷,也就是后来的秦昭襄王。然而为什么最后会选择嬴稷回来继承王位?秦国当时内部还有别人吗,嬴稷与别人相比又强在哪里呢?公元前307年,

  • 汉景帝年少误杀刘濞太子是怎么回事?事发成为七国之乱导火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汉景帝刘启上位以后,爆发了七国之乱,虽然最后的结果是平定了各方叛乱,汉景帝稳固住了自己的政权。但此次事件差点让全国再次陷入被分裂的状态,情况十分危急。实际上七国之乱会爆发,和汉景帝从小发生的一起意外有关,汉景帝小时候因为下棋误杀刘濞的太子。此后汉文帝和刘濞产生矛盾,这让刘濞起了反叛之心,此后汉景帝又

  • 兰陵王被称为古代四大美男之一,上战场为什么还要佩戴面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兰陵王原名高孝瓘,字长恭,是南北朝时期北齐的著名将领。我们在影视剧当中,看到兰陵王每次上战场之前,都被佩戴一个面部狰狞的面具,兰陵王被称为古代四大美男之一,有如此颜值为何还要佩戴面具呢?可能兰陵王就是因为自己长相,觉得不适合在战场上给予敌方足够的威慑力,所以才选择佩戴面具。不过这个说法,应该也是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