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土木堡之变后的明朝元气大伤,为何地区没反叛呢

土木堡之变后的明朝元气大伤,为何地区没反叛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980 更新时间:2024/1/22 2:19:27

王振何许人也?

由秀才到首席大太监的“逆袭”

王振本来是一个落寞的秀才,为了生计教书养家糊口,但是在儿女双全的时候,决定干一件大事,那就是自宫到明皇宫里去当太监。

但是当时太监的识字水平有限,所以王振也算“矮子里拔将军”,引起了朱瞻基的注意,服侍太子朱祁镇,朱瞻基害怕宦官干政,所以临终前留下了“三杨”辅政(杨荣,杨士奇杨溥)太子朱祁镇即位,他立刻升为明皇宫里首席大太监,按道理来说,他从一个贫苦的教书秀才到达了明皇宫首席太监,这一身份转变已经让很多人高兴了。该得到的都得到了,那应该安守本分,可王振偏不,因为他的偶像是郑和。郑和下西洋宣扬了国威,还带来了异兽“麒麟”(现在考察是长颈鹿),留名史册,完整,大抵也是想这样做。可是他不知道的是,郑和从小跟在朱棣身边,经历了大大小小无数次战争,也颇有军事才能,而王振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教书先生,要能力他没有,要军事眼光他也没有,只有当时的皇帝朱祁镇的宠信。德不配位,那只能失败。

朱祁镇的出兵

皇帝朱祁镇听信太监王振决定率军出征,开始朱祁镇是犹豫不定的,但是王振却不停的撺掇朱祁镇,说只要朱祁镇出兵,那么士气大振就一定可以打败瓦刺,朱祁镇也算是比较尊敬他这位“老师”的,所以也就决定御驾亲征。

五天召集二十万军队,不准备后勤

都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一定意义上来说也相当于“打后勤”,粮草是特别重要的,当时朱棣攻打边陲地区的时候,用三个月的时间召集50万人马,可见朱棣准备的有多充分。看看朱棣的曾孙朱祁镇,他和王振召集20万军队只用了不到五天时间,这要是让朱棣知道了还不得揭了朱祁钰和王振的脑袋?果然不出意外在土木堡,20万军队被杀,而朱祁镇本人也被瓦刺活捉,成了后来瓦刺向明朝廷索要钱财的人质,王振这种奸佞也土木堡战争中被杀死,可以说土木堡之变使明朝元气大伤。

因为明朝三大营(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三千营大败,而明朝首都北平中所剩的具备战斗能力的包括老弱在内的军人仅有20万,此时瓦刺还向明朝廷放话:“你们的皇帝朱祁钰在我,手上乖乖拿赎金来,不然就撕票。”所幸当时瓦刺没有乘胜追击,不然北平还真的难以保住。京中所剩财务不多,还有供养一个瓦刺,毕竟皇帝在瓦刺人手上,当时经济更紧张了,但是明朝的地方官却也没有发生其他动乱,这一切,多亏了于谦

解决经济危机

土木堡之变朱祁镇成了瓦刺向明朝的不用还的信用卡,一旦钱才给不够,那把自救谣言说要杀了朱祁镇。国不可一日无君,但明朝廷也实在无力支持绑匪索要的赎金,于是于谦决定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新皇帝,朱祁镇成了太上皇,此举暂时解决了明朝的经济危机。

练兵加强防守

于谦到了北京,才发现他要面对的超出了他的想象军队的人毫无战斗力,而且军纪散漫。

战争也是讲究士气的,这样散漫的军队可不行,造成这个局面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大太监王振,所以他首先下令抄了王振的家,另外在于瓦次修炼眼线的对战中,他下令士兵若有退缩者后,后对斩前怼,将军退缩士兵斩,而且下令决战中关闭城门,所以想要回到城池两个途径:要么活着回来,要么成了尸体抬进来。并且身先士卒自己守难攻克的城池。大获得军心。

最后北京保卫战以少胜多击败了瓦刺。

“功高震主”

于谦可以说是北京保卫战的主要人物,可是胜利以后,朱祁钰却紧紧封于谦为太保,并没有生什么官,于谦自己为人正直,为官清廉,被抄家时家徒四壁,什么也没有,于谦之死,是明朝的一大损失!

更多文章

  • 明朝“钟南山”早于欧洲两百年发现瘟疫传播途径,这场灾难起于它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搜史君就以《大明劫》的创作背景,带大家来看看明末瘟疫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蔓延的?一、明末大瘟疫的形成瘟疫,在中国历史上早有提及,《周礼·天官·冢宰》中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明朝末年的瘟疫最早是起于鼠疫,有人说这鼠疫是起于崇祯九年,而搜史君不这么认为。搜史君这么说是因为

  • 山河月明终开播,北京被4万朝廷军围困,朱棣装疯卖傻如何突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山河月明朱棣身份暴露,山河月明朱棣被抓是哪集,山河月明 朱棣造反

    朱棣靖难《山河月明》经过两年多的闲置终于要开播了。目前披露的剧情中,令文史君最热血的还是燕王府被围,朝廷大军控制了北平,燕王装疯卖傻脱困这一段。历史上燕王的确被囚禁在层层包围的燕王府,北平还被4万朝廷军控制。而燕王手下仅有800护卫,但燕王就是以小博大,用800人成功占领了北平,进而宣布奉天靖难。被

  • 重农政策初衷挺好,却变成“重”农,明代都被重农政策拖累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代重农抑商政策影响,明代重农抑商的利弊,重农抑商政策的内容及影响

    中国古代社会“重农抑商”,农民虽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但法律上的地位却很高。重农抑商政策是明初帝王用来休养生息,恢复国力的巨大保障,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政策逐渐“变味”了,成为农民身上的沉重枷锁。一、明代前期的重农政策朱元璋出身社会底层,深知农民艰苦和农业对国家的重要性,加之元末天下大乱,战争纷起,整

  • 朱元璋宴请功臣,大家高兴赴宴,刘伯温看到菜后却说:大家必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宴请刘伯温,朱元璋宴请功臣刘伯温看见手发抖,朱元璋宴请功臣刘伯温说众人必死

    自朱元璋开创大明,一个中国封建历史上,最有骨气的朝代就此开始,这份傲骨正始于朱元璋。从看着自己亲人因饥饿和瘟疫惨死的乞丐,到当朝天子,他时常会忆苦,并怀感恩之心.那些陪伴着自己走南闯北的功臣们,被封爵位,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然而等到大明政权稳定,朱元璋执政后期,他的杀戮之心开始显现。在一

  • 大明开国将军,酒后爬屋顶吐槽朱元璋,朱元璋偏偏不舍得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母亲来找朱元璋,朱元璋父亲在朱元璋几岁死的,朱元璋电视剧朱元璋登基

    明朝武将汤和武艺高强,跟随朱元璋横扫天下,为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汤和有一个爱喝酒的坏毛病。他逢宴必喝,每喝必醉。最要命的是,汤和每次喝醉酒都会大吵大闹,胡言乱语。有一次,他酒后竟然把矛头指向了朱元璋。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汤和一路进军,斩敌无数。常州被攻破以后,朱元璋便命令汤和固

  • 朱元璋见士兵强抢民女,略施小计便使军民同欢,只是苦了广大少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强抢200民女,朱元璋为什么抢民女,朱元璋杀了抢民女的官兵

    或许连朱元璋本人也没有想过。在历史的进程中,朱元璋一度被称为是可以与秦皇、汉武、唐宗和宋祖相提并论的伟大帝王,甚至在清朝的顺治和康熙等皇帝心中,朱元璋比这些帝王还要伟大的多。在我们的印象中,明朝仅仅只持续了276年,国祚不算长,但是如果要论朱元璋的影响力,那是一直延续到了清朝,毕竟清承明制这四个字可

  • 明朝一场大洪水,让这座城市逆袭为全国一线城市,比北上广还牛气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洪水,明朝黄河洪水治理,明朝洪水冲毁的大桥

    这就是武汉的风水,长江、汉水交汇冲刷出江汉平原的沃野千里,成为楚国强盛的基石。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则如同三头猛兽,虎踞龙盘于江畔,坐视大江东去。三镇里面谁是龙头呢?第一个崛起的是老大武昌。为何?因为武昌出身最高贵,曾经做过帝都。对,你没看错,的确是帝都。汉朝这里是屠狗猛将舞阳侯樊哙的封地,凭借通衢之

  • 明朝末期时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生不逢时的崇祯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各地藩王、官僚贪婪,百姓穷苦,朝廷亏空公元1627年,史上闻名的“木匠皇帝”明熹宗逝世,明熹宗膝下无子,皇位只能传于他的弟弟朱由检,也就是崇祯帝。此时的崇祯帝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忧愁,正常来说得到皇位的传承是每个皇家子弟都梦寐以求的事情,但当时的明朝,明眼人都能看出早已摇摇欲坠到难以维持。那当时的明

  • 成吉思汗新娘被抢,获救时已怀上仇家的骨肉,成吉思汗:非你不娶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成吉思汗结婚片段,成吉思汗的妻子被人抢走第几集,成吉思汗和他的新婚妻子

    而说起成吉思汗的感情史,也是一段传奇。当时成吉思汗有个习惯,每征伐一个部落,被打败的首领必须将自己的妻女献出来给成吉思汗当妃子。对于这样一位战无不胜的大汗,身边的妃子之多自然可想而知。据统计,成吉思汗的妃子多达40多人,还同时册立了数十位皇后,他也是历史上皇后最多的皇帝。这么多皇后里,当属初恋最刻骨

  • 建文帝削藩引起朱棣反抗,同样是削藩,为什么没人反抗汉武帝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建文帝不削藩重用朱棣,朱棣削藩最终结果,建文帝的削藩逼反了朱棣

    最终朱允炆不知所踪,至于原因,下面跟着搜史君一块来看看吧:汉武帝推恩令是“恩及子孙”,结局“皆大欢喜”(什么是推恩令”)汉武帝改革之前,推行的是郡国并行制在这一制度下,郡的土地和财产只能由嫡长子继承,其他二儿子,三儿子是没有机会继承的,但是汉武帝的推恩令就明确表示“你有那么多儿子,但是只能把土地和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