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标的太子之位为什么这么稳?连朱棣都生不出争夺之心

朱标的太子之位为什么这么稳?连朱棣都生不出争夺之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020 更新时间:2024/1/25 11:47:50

朱标为嫡长子,宗法传承,太子之位稳如泰山

首先最重要的先说朱标的身份,封建社会中在皇帝的传承问题上,宗法传承制度一直都是首要考虑的标准,朱标既是朱元璋的长子,生母又是马皇后,正了八经的嫡长子,在朱标的身份上,他首先就比朱元璋的其他二十几个儿子都要尊贵,这是毋庸置疑的。

另外我们常说封建社会中母凭子贵,但是子又何尝不是凭母贵呢?朱标的生母马皇后是朱元璋的原配夫人,在朱元璋未当上皇帝之前,马皇后与他一起共患难,哪怕就是朱元璋在征战天下之时,马皇后也是在力所能及的做一些帮助朱元璋的事情。在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二人的感情更深,马皇后有时甚至可以参与明朝的内政,最重要的是马皇后也有母仪天下那种气度与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朱标作为马皇后与朱元璋的儿子,地位自然是无人能够撼动。

朱元璋尤为喜爱,从始至终将其视作接班人

当然马皇后与朱元璋不只有朱标这一个儿子,他们有五个儿子,这里就要说到朱标这个太子之位最稳的一点了,就是朱元璋尤为喜爱朱标这个儿子,可以说是自朱标从出生开始,朱元璋就把朱标视作了自己的接班人,而且朱元璋的这个心思从始至终从未变过。

至于朱元璋有多么喜爱这个儿子?在朱标监国期间常有与朱元璋意见不合的时候,但朱标提出后,朱元璋仅仅只是不采纳,朱标自身的地位一点没变,反而变得更为牢固了,这在历代的太子中早就引起皇帝的不满了。

另外在朱标的教育方面,朱元璋也是下足了功夫。在朱标小时候,就将宋濂安排在朱标身边让其教导朱标。宋濂是当时鼎鼎有名的大儒,又是当时响当当的文学大家,可以说在明朝文臣这一列中,宋濂独占鳌头,这样一来朱标在文方面师承宋濂。

在武方面,朱标生于元至正十五年,朱标的童年时期,乃至青年时期都是在乱世中度过的,经历过残酷战争的洗礼,朱标在这种四处战斗的环境中自然也会受到影响,在武方面想必也不会低。而且朱元璋又将明朝的大将徐达等人安排给了朱标,也让其教导朱标。经历过这种教育的朱标可以说是一个文武全才,既有能力,又被朱元璋喜爱,这样一来,他的太子之位自然也就稳如泰山。

兄弟拥戴、尊敬,文武百官拥护

至于朱标的二十多个弟弟为什么不与他争,不是他这些弟弟们不想去争,而是自知没有任何希望,早早放弃,安心当藩王了。而且在其他皇子小时候犯错误受到朱元璋惩罚的时候,朱标作为长兄,性格又是十分仁慈,就会为这些弟弟们求情,其中就有朱棣、朱棡等人。因此在朱棣等皇子的心中,都非常尊敬自己这位兄长,另外这位兄长对他们也是发自心底的好,因此对于朱标当太子他们都是心悦诚服的拥戴他。

最后就是朱标待人宽厚,身边围绕着的都是满朝的文武权贵,大家对于朱标这个太子之位都是采取的拥护之策,也可以将满朝文物都视作是“朱标党”。而且朱标在监国期间,负责官员中的选拔任免等事,说是自己的门生故吏遍天下也不为过,最重要的是朱元璋对这种情况不仅不会猜忌,反而采取全力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几乎大明朝所有的官员都站在朱标这边,他的太子之位自然跟铁打的一样,稳固无比。

有了这种种优势的朱标可以说是历史上太子中的一个例外,自身能力强大,皇帝支持,文武百官拥护,兄弟拥戴,他的太子之位当然是稳得不能再稳。可惜的是天妒英才,人未到四十英年早逝,这才有了朱棣后边的靖难之役。

参考文献《明史》《明书》《剑桥中国明代史》

更多文章

  • 土木堡之变后的明朝元气大伤,为何地区没反叛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土木堡之变之后的明朝,明朝没有土木堡之变能维持多久,土木堡之变对明朝北部的影响

    王振何许人也?由秀才到首席大太监的“逆袭”王振本来是一个落寞的秀才,为了生计教书养家糊口,但是在儿女双全的时候,决定干一件大事,那就是自宫到明皇宫里去当太监。但是当时太监的识字水平有限,所以王振也算“矮子里拔将军”,引起了朱瞻基的注意,服侍太子朱祁镇,朱瞻基害怕宦官干政,所以临终前留下了“三杨”辅政

  • 明朝“钟南山”早于欧洲两百年发现瘟疫传播途径,这场灾难起于它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搜史君就以《大明劫》的创作背景,带大家来看看明末瘟疫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蔓延的?一、明末大瘟疫的形成瘟疫,在中国历史上早有提及,《周礼·天官·冢宰》中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明朝末年的瘟疫最早是起于鼠疫,有人说这鼠疫是起于崇祯九年,而搜史君不这么认为。搜史君这么说是因为

  • 山河月明终开播,北京被4万朝廷军围困,朱棣装疯卖傻如何突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山河月明朱棣身份暴露,山河月明朱棣被抓是哪集,山河月明 朱棣造反

    朱棣靖难《山河月明》经过两年多的闲置终于要开播了。目前披露的剧情中,令文史君最热血的还是燕王府被围,朝廷大军控制了北平,燕王装疯卖傻脱困这一段。历史上燕王的确被囚禁在层层包围的燕王府,北平还被4万朝廷军控制。而燕王手下仅有800护卫,但燕王就是以小博大,用800人成功占领了北平,进而宣布奉天靖难。被

  • 重农政策初衷挺好,却变成“重”农,明代都被重农政策拖累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代重农抑商政策影响,明代重农抑商的利弊,重农抑商政策的内容及影响

    中国古代社会“重农抑商”,农民虽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但法律上的地位却很高。重农抑商政策是明初帝王用来休养生息,恢复国力的巨大保障,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政策逐渐“变味”了,成为农民身上的沉重枷锁。一、明代前期的重农政策朱元璋出身社会底层,深知农民艰苦和农业对国家的重要性,加之元末天下大乱,战争纷起,整

  • 朱元璋宴请功臣,大家高兴赴宴,刘伯温看到菜后却说:大家必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宴请刘伯温,朱元璋宴请功臣刘伯温看见手发抖,朱元璋宴请功臣刘伯温说众人必死

    自朱元璋开创大明,一个中国封建历史上,最有骨气的朝代就此开始,这份傲骨正始于朱元璋。从看着自己亲人因饥饿和瘟疫惨死的乞丐,到当朝天子,他时常会忆苦,并怀感恩之心.那些陪伴着自己走南闯北的功臣们,被封爵位,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然而等到大明政权稳定,朱元璋执政后期,他的杀戮之心开始显现。在一

  • 大明开国将军,酒后爬屋顶吐槽朱元璋,朱元璋偏偏不舍得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母亲来找朱元璋,朱元璋父亲在朱元璋几岁死的,朱元璋电视剧朱元璋登基

    明朝武将汤和武艺高强,跟随朱元璋横扫天下,为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汤和有一个爱喝酒的坏毛病。他逢宴必喝,每喝必醉。最要命的是,汤和每次喝醉酒都会大吵大闹,胡言乱语。有一次,他酒后竟然把矛头指向了朱元璋。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汤和一路进军,斩敌无数。常州被攻破以后,朱元璋便命令汤和固

  • 朱元璋见士兵强抢民女,略施小计便使军民同欢,只是苦了广大少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强抢200民女,朱元璋为什么抢民女,朱元璋杀了抢民女的官兵

    或许连朱元璋本人也没有想过。在历史的进程中,朱元璋一度被称为是可以与秦皇、汉武、唐宗和宋祖相提并论的伟大帝王,甚至在清朝的顺治和康熙等皇帝心中,朱元璋比这些帝王还要伟大的多。在我们的印象中,明朝仅仅只持续了276年,国祚不算长,但是如果要论朱元璋的影响力,那是一直延续到了清朝,毕竟清承明制这四个字可

  • 明朝一场大洪水,让这座城市逆袭为全国一线城市,比北上广还牛气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洪水,明朝黄河洪水治理,明朝洪水冲毁的大桥

    这就是武汉的风水,长江、汉水交汇冲刷出江汉平原的沃野千里,成为楚国强盛的基石。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则如同三头猛兽,虎踞龙盘于江畔,坐视大江东去。三镇里面谁是龙头呢?第一个崛起的是老大武昌。为何?因为武昌出身最高贵,曾经做过帝都。对,你没看错,的确是帝都。汉朝这里是屠狗猛将舞阳侯樊哙的封地,凭借通衢之

  • 明朝末期时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生不逢时的崇祯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各地藩王、官僚贪婪,百姓穷苦,朝廷亏空公元1627年,史上闻名的“木匠皇帝”明熹宗逝世,明熹宗膝下无子,皇位只能传于他的弟弟朱由检,也就是崇祯帝。此时的崇祯帝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忧愁,正常来说得到皇位的传承是每个皇家子弟都梦寐以求的事情,但当时的明朝,明眼人都能看出早已摇摇欲坠到难以维持。那当时的明

  • 成吉思汗新娘被抢,获救时已怀上仇家的骨肉,成吉思汗:非你不娶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成吉思汗结婚片段,成吉思汗的妻子被人抢走第几集,成吉思汗和他的新婚妻子

    而说起成吉思汗的感情史,也是一段传奇。当时成吉思汗有个习惯,每征伐一个部落,被打败的首领必须将自己的妻女献出来给成吉思汗当妃子。对于这样一位战无不胜的大汗,身边的妃子之多自然可想而知。据统计,成吉思汗的妃子多达40多人,还同时册立了数十位皇后,他也是历史上皇后最多的皇帝。这么多皇后里,当属初恋最刻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