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沐氏镇守云南280多年,这在专制皇权极盛的明朝何以成为可能?

沐氏镇守云南280多年,这在专制皇权极盛的明朝何以成为可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388 更新时间:2024/1/19 15:41:31

沐府

明朝,是我国专制皇权达到极盛的时期,君主的权力无限膨胀,无论是军事上还是思想上的僭越,都是不允许的。但就在这样一个密不透风的权力网下,有一个家族政权牢牢把握了云南地区的政治,并且还能得到历代皇帝的承认。这个家族就是云南沐氏家族,沐英及其后辈极为罕见地守护了云南282年。这种情况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么沐氏凭什么能够赢得明朝皇帝的青睐呢?

一、沐氏家族之始

准确地说,沐氏家族镇守云南最早可追溯到洪武十六年,他们的先祖叫沐英。

1368年,朱元璋命令徐达常遇春等悍将横扫元大都,元顺帝无法抵挡,遁入漠北,至此,大元宣布灭亡,随后明朝便建立了。但是,此时的统一还仅仅是局部的统一,因为陕西、甘肃、四川、云南、东北等地还被元朝残余势力牢牢地掌控着。当然,大元都被推翻了,剩下的地区更不在话下,很快,陕西、甘肃等地都被朱元璋收入囊中。

云南,当时处于元朝梁王的势力之下。虽然元朝皇帝败退了,但是梁王依然奉元朝为正朔,对大明王朝不理不睬。1372年,朱元璋派遣使者王袆前往昆明,面见梁王,准备以和平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然而梁王依然不从,毅然杀了王袆。不仅如此,此后梁王屡次与明王朝作对,并扣杀明方人员。洪武十四年(1381)的时候,朱元璋在基本稳定了国内形势后,决定对梁王势力予以军事打击。当时临危受命的大将分别是傅友德、蓝玉和沐英,个个都是骁勇之辈,领军能力突出。

影视剧中的蓝玉

傅友德等人根据云南地形特点以及取得的情报,决定分东、北两个方向进攻。北面的进攻点是四川、云南、贵州的交界处乌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军事据点;东边的进攻点是普定、普安两地。明军一路高歌,梁王节节败退,很快,明军就攻下了云南的咽喉——曲靖,云南已经势在必得。而后,明军兵分两路,分路包抄梁王。梁王最终不敌,于当年的十二月自杀于普宁。梁王死后,云南境内群龙无首,剩下的势力很快就被肃清了。明朝平定云南用时前后不到半年,可谓兵贵神速。

《奢香夫人》中的傅友德

梁王被平定后,按照明朝的规制,中央在云南设立都指挥使司和布政使司,从而实现对云南的治理。但是云南地处边陲,少数民族众多,梁王的平定并不能代表整个云南都被收服了。尽管行政机构已经建立起来,但是土司和其他少数民族依然不时反叛,中央甚至要调动大批军队镇压。朱元璋为了该地区的长久稳定,决定派遣重兵留守,而当时被赋予重任的统帅便是沐英。

沐英估计也没想到,自他开始,沐氏家族居然给大明王朝镇守云南长达282年之久。

二、沐氏家族的合法性与权力

终明一世,沐氏家族屡出高官,前后受封有两位诸侯王、一位侯爵、一位伯爵、九位国公等,可谓位极人臣,宠幸之至。这也从另一个方面道出了沐氏家族对云南的统治是合法的。

从一开始,沐英镇守云南之事就是经朱元璋批准的。洪武十六年的时候,当傅友德、沐英等人平定叛乱后,朱元璋便下令此地由沐英予以镇守。这给予了沐氏家族长期统治云南合法性的最初也是最权威的依据,因为明朝皇帝世守太祖祖训,对太祖规定的事一般不会轻易动摇和更易。当然,沐氏家族的权力是朱明王朝赋予的,因此,当皇帝认为部分沐氏家族不能胜任的时候,便会收回他们的权势,另外沐氏家族西平侯、黔国公的头衔也必须由皇帝任命。从一开始,沐氏家族就不是独立政权。

朱元璋

沐氏家族代表的不是他们一家一族,而是明朝皇室的权威。但是,他们的权力又非常大,尤其是军权。有明一代,皇帝对军权的控制极为严格,不容丝毫染指,但沐氏家族却是一个例外。沐氏掌门人拥有云南总兵官的头衔,总兵官代表的是中央,而沐氏家族却是地方势力,也就是说,沐氏家族既有调兵权又有领兵权,这在大明王朝是绝无仅有的。我们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沐氏家族的特殊性。

沐氏家族为何会拥有这样的地位呢?

云南黔国公祠堂

三、沐氏家族为何会拥有如此的地位?

沐氏家族的地位是由一系列原因造成的,这与云南的地理位置、复杂的民族关系以及沐氏家族与皇室的关系等息息相关。

众所周知,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疆,与安南等囯接壤,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但是我们也知道,明朝的首都是在北京(永乐以后),大明防御的重点也在北方。我们假设云南出现战乱问题,大明王朝该如何补救?如果大明把云南省的建制设置得同其他内地省份一样,那么天然的地理障碍必然制约着明朝的军事行动。与其失败,不如把军事权力交给一个信赖的家族世代遵守。从这一点看,沐氏家族军事权力的自由性便情有可原了。边疆的一切风吹草动尽入沐氏家族耳中,他们也能相机而动。

沐府

云南地区复杂的民族关系也是沐氏家族权力渐大的重要原因。早在朱元璋平定梁王后,大明就不得不再次出兵平定西南土司和少数民族的反叛,这也是沐英留下镇守云南的直接原因。当然,强硬的铁血政策并不能解决一切民族问题,沐英对少数民族的情况也比较了解,能够因地制宜,施政有的放矢,可以很好地处理少数民族、土司与中央的矛盾。

朱元璋是一个十分多疑的人,他不可能把一个西南边疆让给一个将军,因此能够镇守云南的人必须得到朱元璋的高度信任。巧的是,沐英就是这样一位人物。沐英虽然不如徐达、常遇春等人战功卓著,可他投靠得早啊。早在濠州的时候,沐英就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了,功劳有,苦劳更有。更重要的是,沐英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养子,马皇后视如己出。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有沐氏家族的忠心。沐氏家族从沐英开始,到最后一位黔南王沐天波,无不兢兢业业,世代守护大明边疆。文史君认为,最后这一条原因是沐氏能够镇守云南最核心的原因。

1661年,最后的黔南王沐天波随同南明皇帝朱由榔逃难入缅,最后抗争不屈被杀。至此,沐氏家族对朱明的守护才真正结束。

文史君说

沐氏家族之所以能够镇守云南长达280多年,固然与云南的地理环境、复杂的民族关系有关,这说明沐氏家族与大明是唇齿相依的,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了沐氏家族对大明的忠心耿耿,即便国祚不再,沐天波也守卫皇帝至死,忠义之心日月可鉴。

参考文献

李建军:《明代云南沐氏家族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

赵松涛:《明代沐氏家族镇守云南原因的探讨》,南京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作者:浩然文史·士为知己)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更多文章

  • 忽必烈:一个三观比五官还正的帝王,促成民族大融合,非他莫属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忽必烈历史评价,忽必烈是怎样的一个皇帝,忽必烈是伟大的帝王吗

    忽必烈能借助外力为自己所用,做人不可陷于固执,例如以己为是,以人为非,否则,就容易失道寡助。他实行了与蒙古旧势力相反的政策,使得人民对他的支持大有提升,经过四年的努力终于夺取了汗位,这与他采取了"不以己为是,不以人为非"的做人之道密切相关。忽必烈做人能够主动听取人言,吸纳对自己有益的意见,所以让自己

  • 广东有一古村,暴雨后冲出李自成所铸银锭,专家推测或有巨额宝藏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自成银锭,甘肃李自成墓挖掘,广东深山发现一个大型宋代古墓

    各位朋友晚上好!在中国五千年你的漫长岁月中,涌现出了无数英雄豪杰,他们大多从一介布衣到拜相封侯甚至一统天下,而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李自成正是其中一员。先来说说闯王其人,他本出身农民家境本就困苦,更加上少时父母过世,后在驿站弄了个勉强糊口的差事。而崇祯元年,全国范围精简驿站时殃及李自成。没了收入的他很

  • 揭秘明朝最会作死王爷,父兄不忍杀他,最后因一事被侄子烤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各位朋友晚上好!上个月我们曾讲过明朝最倒霉的王爷,今天就给大家说一个同样有趣的人,他就是明朝最会作死的亲王——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xù)。▲汉王朱高煦剧照故事要从靖难之时说起。当时的燕王朱棣宣布起兵时,大儿子朱高炽(即明仁宗)肥胖多病又瘸了一条腿,没法跟着老爹打仗,便负责镇守北京和一些后勤事务。二儿

  • 都说赵匡胤是历史罪人,可我不这么认为,为何后世对他的争议多?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赵匡胤真的是大罪人吗,后世对于赵匡胤的评价,赵匡胤演义92-100

    就说现在,往前可以推一些时间,但是把罪过放到一千年前的人身上,有些荒谬、可笑,也有些可耻!千秋功过,自有后世评说。赵匡胤算是一位比较有争议的君主,有褒有贬,不过总的来说赵匡胤堪称一代名君,要不又怎么能和李世民并称"唐宗宋祖"?传承中华文明的帝王都是有功的,包括赵匡胤。宋朝武力弱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皇

  • 明朝最憋屈的奸臣,八十多岁还给皇帝试药,退休后靠供品果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196位奸臣名单,明朝史上著名奸臣,明朝历史上最大的奸臣

    严嵩1480年出生,25岁的时候开始做官。不过他虽然做官,但仕途并不顺利。一直到四十岁的时候都不受重视。按理说他会和其他官员一样退休,到退休的时候也只会是个不受重视的小官。不过在1521年的时候,严嵩41岁,这一年朱厚熜继位,年号嘉靖。嘉靖皇帝继位后,严嵩受到嘉靖的重视,可以说仕途平步青云。1532

  • 胡宗宪犯了死罪可因为他平时坚持做这件事嘉靖最终选择放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嘉靖和胡宗宪,胡宗宪和嘉靖谁年龄大,嘉靖为什么看重胡宗宪

    清人在编修《明史》时,曾经总结过明朝的灭亡的原因,认为明朝“名亡崇祯,实亡万历,初亡嘉靖”,意思是说明朝表面上亡于崇祯朝,实际上是亡于万历,而根源在于嘉靖。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因为明朝灭亡与党争有关,而党争正是始于嘉靖朝。为了争夺首辅之位,在嘉靖皇帝的默许之下,杨廷和、张璁、夏言、严嵩到徐阶,权

  • 朱棣为何要隐瞒他的真实身份呢?对于这一点,他自己也很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棣真实身份解决了吗,朱棣的七大未解之谜,朱棣戳破孙若微身份

    在永乐十年八月之时,朱棣正式下令重建南京城墙外被毁的天禧寺。他还赐给天禧寺一个其他寺院望尘莫及的待遇,就是要按照仅次于皇宫的规格,来建造一家皇家寺院。根据《明太宗实录》中的记载,到了永乐二十二年,因天禧寺的重建将要完工,朱棣正式将其赐名为“大报恩寺”,并亲自撰写了碑文。那么,他为什么对这座寺庙如此上

  • 万历皇帝棺椁被打开后,其古怪葬式前所未见,专家争议至今仍无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各位朋友中午好!子渊前不久曾为大家介绍了明代梁庄王墓的逸闻秘史,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兴趣,今天就再给大家说说明十三陵中定陵的一桩古怪事。就修建时间而言,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定陵在明十三陵中排名第十,但其规模很大,几乎与明世宗朱厚熜的永陵相差无几,仅次于明成祖朱棣的长陵,占地面积多达18万平方米。定陵之中葬有

  • 故宫地砖损坏,工人修复时发现600年前秘密,专家:朱棣好狠的心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故宫修缮地砖,故宫的砖修复视频,故宫博物院古砖修复

    据记载,朱棣派人前往全国各地开采名贵的木材和石料,再将其源源不断地运送至北京,光是准备工作就持续了11年。不少百姓为了寻找珍贵的楠木,多数都在山中丢了性命,因此后世一直留有“入山一千,出山五百”的说法。另外,修建宫殿的石料也是重中之重,尤其是一块完整的丹陛石,当时的工人们将其从房山运送至宫里,足足耗

  • 肥胖迟钝的朱高炽得到皇位,竟是因为他深夜对朱棣说的三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棣死后看朱高炽,朱高炽对朱棣有谋反之心吗,朱高炽怼朱棣完整版

    明朝的“以貌取人”其实明朝也算上挺看重颜值的一个朝代,王艮本来是建文二年的状元,却是因为相貌不佳成了第二名,让胡光钻了空子,胡光成了第一名。《明史》“貌寝,易以胡靖,即胡光也。”明朝的“颜控”正统四年己未科,初拟状元张和一只眼睛有毛病,便降成了第四名;弘治十二年己未科,原定丰熙为状元,因其脚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