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的诏狱有多恐怖,当时有没有人扛过来?

明朝的诏狱有多恐怖,当时有没有人扛过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364 更新时间:2024/2/6 8:12:03

而且锦衣卫还拥有着自己独立的诏狱,可以将嫌疑人缉拿归案,进行刑讯和处决,而这里的刑讯一般人是很难扛得住的,所以大臣们一旦进入诏狱就如同真的步入地狱一般,是很难活着出来的。

对此,当时的大臣人人自危,生怕锦衣卫找上门来,因为锦衣卫是直接对皇帝负责的,先斩后奏,皇权特许,拥有极大权力,相当于皇帝的私人卫队。尤其是利用锦衣卫处理的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受到株连的人数超过四万,程度是前所未有,相当的惨厉。

那么在锦衣卫旗下的诏狱到底有多恐怖?从史料记载的情况来剖析,北镇抚司的监狱(诏狱)独立于三司监狱以外,且手段残忍,光刑具就有拶指、夹棍等十八种,每一种都是常人所不能忍受的刑法。

比如著名的刑罚“活剥皮”,就是把人埋在土里,露出头来再往里灌水银,因为深入骨髓的疼痛加上不能动弹,最后人会从皮里慢慢跑出来了,但这时人还是活着的,皮却还在在土里,然后经历一段无比痛苦的挣扎才会死去,简直让人头皮发麻。

再比如诏狱的“琵琶刑”,顾名思义,那是在受刑者的锁骨以下十二对肋骨上用钢刀弹奏一曲,钢刀在肋骨之上反复刮拨,听得刮骨的嘎吱之声,哗哗作响,好不恐怖。

再来说说诏狱的形制,它是非常特别的,是经过专门的设计制造的一座半地下式的监狱。也就是一半地上,一半沉入地下。监狱的隔墙非常的厚,即便俩犯人在隔壁大声呼喊,也完全听不到任何声音,这种幽闭沉闷的环境往往对犯人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压力,可以让人感到恐惧崩溃。

加上里面环境也恶劣,冬冷夏热,潮湿闷热,脏乱差,时不时还会有疫病流行,对此,诏狱里那些死去的犯人会被快速的送往焚化场焚化,最后尸骨无存。

而对于有没有人扛过来?那肯定是有的,其实诏狱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就诏狱收押的嫌犯级别来讲,只有年奉两千石的高官才能享受诏狱的“招待”,普通低级别官员获罪甚至连诏狱的门都碰不着。而这些被关进来的人往往是皇帝点名的钦犯,是皇帝需要查办一二的,所以如果皇帝不追究了,自然可以扛过出狱。

说到这里,就得提一个狠人,他叫做杨溥,其为太子朱高炽洗马人员,受太子牵连,被成祖朱棣下令捕入诏狱,在诏狱待了十年之久,他之所以能扛过来,在于他不为外部环境所动,入狱后虽然在诏狱吃不饱睡不好,但杨溥的心态却很好,他从小就喜欢读书,在狱中没别的事情可做,于是更加勤奋,将经书史籍翻来覆去看了一遍又一遍,就算面对残酷的刑法也能坦然面对,就这样一晃十年过去了。

之后太子朱高炽即位,杨溥便被放了出来,而后还被逐渐委以重任,慢慢成为三朝首辅,走向人生巅峰。

更多文章

  • 包拯有后代吗?后代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包拯有后代吗,包拯的后代去了哪,包拯后代多少人口

    由包拯的墓志铭可知,包拯的原配妻子张氏早逝,和包拯没有孩子,包拯和续娶的夫人董氏有一个儿子,名繶。包繶因父亲包拯身居高位,受到家族的荫庇,受封为太常寺太祝,“娶崔氏,通判幽州,卒”——《宋史》,也就是在包繶做幽州通判的时候,英年早逝(1033-1053),他与崔氏的儿子育有一子,包文辅,而在不久后,

  • 元素周期表清朝开始才在我国出现,为何朱元璋起名能联成周期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元素周期表之父,中国元素周期表为啥与朱元璋有关,中国古代的元素周期表

    而在我国明朝时期的时候,朱元璋子孙的名字有这样的一个奇特的现象。据后世的调查研究显示,朱元璋的子孙分别叫:朱公锡,朱同铬等等。不难发现他的子孙名字和我们现在的元素周期表的各个元素一样,而元素周期表是在清朝时期也就是在一八九六年俄国化学家统计出来的。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朱元璋的子孙名字是

  • 崇祯后裔其实从没消失,改为邹姓定居贵州,见人就说:有祖传宝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邹姓最厉害的10个人,崇祯第十九代后人,周姓与邹姓是什么关系

    提起崇祯皇帝,大家想必都会为其气节所感动,同时也会为他身死国灭的悲剧所惋惜。在所有的末代君王之中,崇祯皇帝朱由检无疑是说知名度最高的,围绕着他的一切都为后世津津乐道。不过却很少有人思考过一个问题,明朝灭亡后,崇祯皇帝是否有后裔存世?如果有,他们又在何处?对于这一话题,存在着几种不同看法,但基本上都莫

  • 闯王李自成,征战18年却只当了42天皇帝,失败后死因更是成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闯王李自成战败原因,闯王李自成历史评价分析,闯王李自成死于哪一年

    这两句诗出自李者也的《自成》,描写了李自成当时深得民心。俗话说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正当饱经几十年苦难的老百姓们以为,他们的生活可以随着朝代的更替转变时。李自成的皇位还没有坐满两个月,便被清军与吴三桂大败。在这首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又巧妙的写出了李自成失败的原因,号称佣兵百万的他却在10万清军面前惨败

  • 朱元璋父母去世,向财主借地安葬双亲被拒,朱元璋称帝后找到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安葬父母的财主下场,朱元璋借地安葬父母财主不同意,朱元璋父母死后埋在哪里

    中国人心目中根深蒂固的一个概念是落叶归根,也正是为这个原因,很多老人身故前都会郑重其事地事先要求,在自己的老家置办身后事,什么“哪里的黄土不卖人”?我就是眷恋故土!在古代的时候,更是讲究人去世之后就要入土为安,尸骨放置在外面,将会成为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是古代人科学观念淡薄的一个表现

  • 闯王李自成为啥能推翻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闯王李自成是被谁推翻的,李自成为什么称为闯王,1980版闯王李自成

    那时候民间有农民起义,然后李自成就加入了,后来他手下也有不少人,在明朝大军一次次剿灭中,李自成手下的人基本打没了,他逃到商洛,然后在山里蛰伏下来,那里是闯王寨,他又拉起一支队伍,不断壮大,后来向东攻打,打下河南很多城池,一步步打到北京,明朝大军不是闯王军队的对手,毕竟李自成的军队不纳粮,所以就深得

  • 崇祯末年大灾荒,不只是因为天灾,崇祯的这两项政策就是人祸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崇祯时期天灾,崇祯在位期间的天灾,崇祯末年事件

    为了剿灭国内四起的农民军,崇祯皇帝不断用兵镇压,而用兵就需要发军饷,而朝廷的收入原本就因为几省大旱而受到影响,而为了剿灭农民军增加的军饷就需要额外向百姓征收,这项计划以外的税收被称作“剿饷”。崇祯十年,崇祯皇帝颁布圣旨,正式开征:“暂累吾民一年,除此腹心大患。”然而一年后,农民军依然没有被平定,崇祯

  • 郭宁妃的儿子做了什么事,气的朱元璋剃光了他的头发和胡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郭宁妃简介,郭宁妃为朱元璋殉葬了吗,明朝郭宁妃事迹

    有多特别呢?生下来不到两个月就被封了藩王,却在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就作死了。朱檀是朱元璋和郭宁妃的儿子,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郭宁妃,是朱元璋的后宫中很受宠爱的一位妃子。当初朱元璋还穷困潦倒的时候,郭山甫就觉得此人将来贵不可言,于是让自己的两个儿子辅佐朱元璋起兵,又让自己的女儿做了朱元璋的妾室,即后来的郭宁妃

  • 降清明末大将不只有吴三桂,还有一人叫洪承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洪承畴简介,洪承畴和吴三桂的下场,清朝入关洪承畴和谁一起归顺

    洪承畴满清官服画像 洪承畴才华横溢,深知谋略,一登龙门就为朝廷器重,38岁时便因围剿农民起义军有功而官至延绥巡抚。崇祯九年,即公元1636年7月,洪承畴率军在临潼大败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致使起义军被围困在丛山之中长达三个月之久。两年后,满清在东北兴起,明朝的辽东防线危机,袁崇焕被屈杀后,洪承畴从围剿

  • 陈家洛和乾隆到底是不是亲兄弟?现代DNA检测已经给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乾隆与陈家洛是亲兄弟么,乾隆和陈家洛结局,乾隆和陈家洛是双胞胎吗

    “海宁陈家”最早语出道光帝,被金庸先生《书剑恩仇家》一写,几乎也是“地球人全知道”了,当然更广为人知的就是乾隆是汉人。因此大家对乾隆深恶痛绝,责以民族大义,明明是汉人,却非要当满人的皇帝,贪慕荣华富贵,把我们可怜无辜的香香公主活生生逼死了。当然这只是广大文学爱好者天真的愿望,史实并非如此。香香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