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写作手法还是故事情节上都是首屈一指,尽管艺术造诣的成就摆在那,内容趋向却衍生出“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的说法。
今天我们就聊聊成书于明朝初期的《水浒传》,在此之前,先简单提一下作者施耐庵的背景:据《施耐庵墓志》及《施氏族谱》所言,施耐庵曾与著名谋略家刘基一同中榜,后学陶渊明弃官回乡,担任过一段时间张士诚的幕僚。
晚年时期的施耐庵,一边开设私塾教书,一边潜心创作《水浒传》。少年人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粗读《水浒传》颇有一番激愤昂扬的冲劲和韧性,脑海里一遍遍都是“王进棒打高俅”、“林冲风雪山神庙”、“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李逵怒杀四虎”等热血沸腾的情节。
那么在《水浒传》里,栩栩如生的一百零八单将,各自身怀绝技、武艺高超,究竟谁能脱颖而出、拔得头筹呢?
在排名前,我们先排除掉“入云龙”公孙胜这种凭借“呼风唤雨的道术”的神秘道士,类似bug级的存在,以及动脑不动手的“智多星”吴用,这类嘴遁类型的军师谋士。
一、天伤星“行者”武松
原著出场的武二,寄居在“小旋风”柴进的府上足足一年,蹭吃蹭喝不说,偏偏嘴巴还拙,全然不顾自己是寄人篱下的处境,惹得柴进心生不快。
直至那一夜遇到醉醺醺的黑三郎,挨了一铁锨炙热发红的木炭,受惊之余,大汗淋漓,一时间神清气爽,缠绕许久的疟疾也不请自离。
双方互相交换身份信息后,眼光独到犀利的宋江化身成知己兼伯乐,给予武松无限的尊重和礼遇,原本就有意回乡寻兄的“千里马”武松,在得到宋江和柴进的资助下,开始了短暂却不平凡的路程。
谈及武力值,单就“醉酒”和“赤手空拳”这两个先天条件,结合捶死一只老虎而言,武松入选“水浒十大高手”绝非浪得虚名。
强健壮硕的体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体力,灵活矫健的身姿,荡气回肠的英爽豪气,纵观全书,也就鲁提辖能和武松相提并论了。
一只成年老虎的体重高达六百斤,书中描述武松:“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但任凭作者怎样渲染笔墨来刻画武松身材的强壮,也绝不是一只老虎那般沉重。
假设武松的体重是三百斤,对比一只两倍于他的老虎,依旧是显得单薄无力,更何况双方状态不同,老虎清醒,武松迷糊。
前者被后者活活地暴打致死,武松第一名当之无愧,配得上“打虎英雄”四个字。
二、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
鲁提辖的出场带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质,时为老种经略相公门下的他,恰逢遇上寻觅教头王进的“九纹龙”史进,两人前去酒楼吃酒的途中,遇到了史进的师父“打虎将”李忠。
生性豪爽的鲁提辖,盛情邀李忠一同吃酒,不曾想遭到李忠的婉拒,小家子气的李忠执意要摆完摊、卖完艺再去。直至鲁提辖三言两语吓退围观群众,察言观色的李忠,见鲁智深怒目圆睁、虎须一颤,连忙一边赔笑,一边收拾行囊,怯生生地随着同去。
“拳打镇关西”的戏码在这里不多赘述哦,毕竟郑屠只是个宰猪贩肉的屠夫,算不得强有力的对手,这一段描写也只是作者为衬出鲁提辖打抱不平的正义感。
——真正的重头戏在“单打二龙山”和“倒拔垂杨柳”,一个只顾耍弄蛮力的武夫,自然算不得什么,鲁智深胜在粗中有细、有勇有谋。
因援助林冲惹怒了高俅,无处可去的鲁智深离开大相国寺,想要来二龙山落草为寇,却遭到首领邓龙的拒绝,言语相激之下,鲁智深索性打伤了邓龙的小腹。
自知难以和平入伙的鲁智深,在林冲爱徒曹正和“青面兽”杨志的帮助下,佯装被麻绳所缚,一跃而起:“邓龙急待挣扎时,早被鲁智深一禅杖,当头打着,把脑盖劈作两半个,和交椅都打碎了。”
单凭这份以一敌百的勇气,鲁智深就配得上好汉的称号。
体现鲁智深力大无穷的桥段,还有“倒拔垂杨柳”:“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柳树带根拔起。”
三、天雄星“豹子头”林冲
将林教头排到第三,或许很多人感到费解,但这位号称“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实在是窝囊到了极点。
妻子被“花花太岁”高衙内调戏,他第一反应是抬手欲打,认清是高太尉的混球干儿子时,继而久久地直瞪着高衙内,直至众人哄着高衙内出门。
林冲的性格内敛沉稳,他与快意恩仇、随心所欲的武松、鲁智深不同,其居于天子脚下,置身水深火热的官场,高太尉是权利漩涡的中心,自然不敢轻易得罪。
然而一个无心,一个有意,高衙内垂涎于林冲内室的美色,竟能在下人的挑唆下,诬告林冲携刀直入白虎堂,落得个发配充军的下场。
林冲的爆发有两点——第一点是当他得知妻子殉情自尽时,昔日好友陆虞候伙同他人,意欲害他性命,怒从心起,酿成一出“风雪山神庙”;第二点就是遭到“白衣秀士”王伦的排挤,晁盖、吴用等人上山时,嫉贤妒能的王伦依旧改不掉难容能人的臭毛病,惹得谨慎小心的林冲大怒,索性一刀结果了王伦的性命。
四、天罡星“玉麒麟”卢俊义
卢员外的出场顺序较一般好汉晚,彼时晁盖在攻打曾头市时,不慎被史文恭的毒箭射中面颊,以至于毒发身亡。
如果说林冲上梁山缘于一个“逼”字,那么卢俊义上梁山则源于一个“骗”字,吴用化作算命先生,利用卢府官家李固和卢俊义妻子的私情,借刀直入,使得卢俊义身陷囹圄。
梁山就此多了一个活捉史文恭、退辽兵、平方腊的“玉麒麟”,少了一个安分守己、尽忠尽职的卢员外。
卢俊义初上梁山,即坐上第二把交椅,打出“山东及时雨”和“河北玉麒麟”的旗号,梁山好汉竟也能心甘情愿,足以见证卢俊义的威名和能力。
五、天杀星“黑旋风”李逵
《水浒传》对李逵的着墨甚多:“不搽煤墨浑身黑,似着朱砂两眼红。”
李逵外表黑如墨漆,惯使两把板斧,耍起来虎虎生风,因而得了个“黑旋风”的绰号。
比起其他有血有肉的好汉,李逵更像是宋江豢养的一头野兽,除了“公明哥哥”,其他人的话,李逵是一句也不听。
李逵做事胆大包天,不计前因后果,全凭喜好嫌恶行事,以至于弄出“假扮县令”“行凶罗真人”的闹剧。
六、天勇星“大刀”关胜
很多人喜欢将关胜和林冲相比较,二人前期交战厮杀,后期则是时常并肩作战。
关胜能够坐上第五把交椅,名列五虎将,多少还是有些真本领的,相对于林冲而言,关胜更擅长骑马作战,毕竟是武圣关羽的后代,马上功夫只高不低。
至于拳脚功夫,个人认为林冲稍占上风,林冲在书中曾和杨志、鲁智深交手多次,胜败未见分晓。
七、天猛星“霹雳火”秦明
梁山泊的能人供应渠道,除了自愿上山以外,相当一部分是从官军那里使计拉拢过来的,秦明就是其中一位。
秦明的表现多集中在“三战祝家庄”“对战呼延灼”上,单使一根狼牙棒,穿梭敌军间,酣战不休。
八、天威星“双鞭”呼延灼
同关胜一样,呼延灼祖上是享誉威名的“铁鞭王”呼延赞,凭着一身祖传武艺,几次大退梁山泊,让宋江等人头疼不已。
归顺梁山后,老当益壮的呼延灼一举进入梁山五虎将之列,跟随宋江北上征讨辽军,歼灭王庆、方腊为首的农民起义军。
九、天英星“小李广”花荣
花荣是正儿八经的将门之后,实打实的一员虎将,上能骑烈马纵横四海,下能使银枪挑遍天下,尤其是那一手极俊的箭上功夫,无人能敌。
花荣的成就之一,就是一箭射下了秦明戴在头上的盔缨,此外在征辽军、平方腊的过程中,花荣屡屡施展神箭手的威力,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十、天立星“双枪将”董平
《水浒传》评价董平有“万夫不当之勇”,在和梁山泊众人交手的过程始终不落下风,宋江爱惜董平的能力,设计将董平引入圈套,进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无可奈何的董平,只好告别军事长官的生涯,乖乖地转变成梁山五虎将的一员。
梁山接受招安后,让董平真正大放异彩的是宣州之战,董平不到十回合的战绩顺利刺死守将韩明,这一战也刷新了董平的存在感。
总结
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水浒传》里的人物个个英勇非凡,所使的兵器千奇百怪,评价自然也会褒贬不一,全书前半段是刻画人物的生平来历以及所遇事迹,后半段则渲染梁山泊好汉对战辽军、方腊的悲壮哀鸣。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之所以对武松、宋江、鲁智深、林冲印象深刻,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几个人物出场较早,性格更是天差地别,以至于久久不能忘怀。
着墨少的人物未必逊于以上人物,况且很多人物都没有实际交战过,即使交战,作者也只是用“不相上下,难分胜负”来结束这场战斗。
因此本次排序是站在印象深刻且表现不俗的角度进行评判的,鲁智深、武松入围是意料之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