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代建筑“规范求精”,加快了工匠精神形成,但消极影响不可忽视

宋代建筑“规范求精”,加快了工匠精神形成,但消极影响不可忽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682 更新时间:2024/1/25 4:59:19

前言

建筑,是用结构来表达思想的科学性的艺术。——赖特

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繁荣昌盛的朝代,比如汉朝、唐朝、朝等等,而每个朝代也都有每个朝代形成的化,并且深深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唐朝有著名的瓷器技术,宋朝虽然在瓷器技术上也有很大的成就贡献,但在宋朝时期,最中国影响最大的还得是建筑领域,甚至它的影响已经到了明朝,但是说起来,宋明时期的建筑业以及建材制造行业还是沿袭了唐代的风格,只不过在唐代的基础上有了一些提高而已,简单来说就是更加的“规范求精”了。

宋朝建筑更加精益求精

首先在设计上,宋朝相比唐朝更加爱的繁复精巧,而且还研发了模数制的建筑管理方式,折让的方式使得各个建筑构件都有固定的大小和搭配比例,这让建筑工作的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还能避免主管官吏的贪污腐败,因此在相应的建筑样式以及尺寸固定下来之后,很多问题也就不再担心,人们也因此更加注重质量、建筑的美观,更加追求精益求精。

相比唐代的建筑,宋朝的建筑更加的秀逸峻挺,建筑风格也更加大胆多样,很多著名的楼台阁楼都是在宋朝时期建造而成,仔细观察这些建筑,它们屋顶的坡度更大,比较高档的建筑还用了玻璃瓦和青瓦组成了剪边屋顶,而这些进步和突破,都离不开宋朝手工业的发展,正是因为手工业的发展,才提高了宋朝建筑技术的精细和精巧水平。

到了元朝时期,虽然在建筑技术上,相比宋朝没有多大的创新,依然沿用了宋朝建筑技术,但是在建筑风格和装饰方面,却有了很大的突破,大家都知道,元朝收到的宗教影响十分深远,因此在元朝时期,在建筑风格上,出现了很多喇嘛教风格和伊斯兰风格的建筑,而到了明朝时期,在建筑技术上,相比宋朝有了一定的创新,建筑架构制度更加规范化,多种造型的屋顶也随之而出,到了成熟时期,建筑技术和工艺美术也完美地进行了融合,装饰方面更凸显了精致细腻,可以说,宋明时期的建筑已经到达了巅峰。

砖瓦制造起着决定性作用

而建筑风格多样化,最大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就是砖瓦的多样化,在宋朝时期,因为建筑制度的规范化,砖瓦的生产也更加的标准化,很多建筑史料都对砖瓦的制造有一定的记载,尤其是其中严格的规定,更是论述得非详细,除此之外,砖瓦在建筑方面的应用,也有明确的记载,其中在路面、水道等一系列基建,因此,砖瓦的制造毫无疑问推动社会很多方面的发展。

“规范求精”的体现

宋朝对于砖瓦建材的“规范求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产品和制造使用,在制造过程中,宋朝注重精细化和严格化,砖瓦产品也到达了巅峰,而生产出来的砖瓦种类也是非常多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金砖、蝴蝶瓦以及琉璃瓦了,其中的金砖以及琉璃瓦主要用在皇室建筑上,档次可以说是非常高的,尤其是金砖,更是皇室的所爱。

金砖又叫做御窑金砖,生产的主要地区主要是江浙一带,它的制造工艺十分严格和复杂,因此它也被称作传统砖瓦产品的巅峰之作,金砖的密度非常高,表面运用的是渗碳工艺,最终形成了耐磨的釉面,颜色呈现的是深黑色,而在大小和尺寸方面,每块金砖更是做到了基本统一,而每造出一块金砖,都要预备3块来当作替换,就是为了避免建造皇家建筑时,出现“停工待料”的情况。

相比金砖,琉璃瓦的规格稍微低等一些,但也是砖瓦中的上品,琉璃瓦的颜色丰富,但主要以黄绿黑三种颜色为主,主要用于不同等级的官府建筑,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河南开封的铁塔,这座塔的外部用的是褐色琉璃砖,因为颜色看起来是黑青色,因此,也被后人称为“铁塔”。

“规范求精”产生的积极作用

宋朝对于砖瓦制造的规范求精,对于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肉眼可见的就是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还有就是促进了对于工匠精神的培养,因为对于砖瓦的需求,从此也催生了一系列的专业规范的窑厂,这些窑厂为了提高销量,更是在无时无刻的在进行竞争,而在竞争中,砖瓦的制造技术、精益求精更是在不断地提高和优化,这样一来,许多杰出的制造工匠也纷纷涌现了出来,虽然历史上没有流传或者记载一些比较著名的工匠,但是毫无疑问,他们的工匠精神一直流传到了今天,在如今,工匠精神也已经成为了手工业者的崇高理念。

然而,生产的规范化和精细化,也带来了一些容易被人忽视的消极影响,那就是人们的创新精神在这样的“规范精细”下被不断地消磨,最终被彻底扼杀,宋明以来,我国的建筑技术基本已经定型,只是在装饰方面,不断地探索和提升,虽然也因此多了很多创新,但是并没有对建筑行业以及砖瓦制造业产生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规范求精”带来的消极影响

而且严格的制度,还限制了人们在制造时的创造性,皇家建筑大多使用的是黄绿黑的琉璃瓦,但自从定了之后,在接下来的上百年,几乎就没有再变过,甚至连突破性的探索都没有。民间则一直使用的是青灰白的颜色作为房屋的搭配,也没有再在颜色方面有过探索和改良,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任东西都是一把双刃剑,不仅有自己的好处,也有自己的坏处。

结语

规范精细的制造规定,既促进了工匠精神的培养,让中国的砖瓦文化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规范化的管理却扼杀了人们的创新精神,让制造业的发展陷入了停滞,毫无疑问这样的消极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不知道对于事情的“规范化”,大家有什么样的看法和建议呢?记得在文章下方评论留言,谢谢大家!

参考文献

《世界名人语录》

更多文章

  • 朝廷让宋江领梁山好汉征方腊,难道他看不出来,这是在坑他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江不能征方腊吗,宋江为什么主动征方腊,宋江征方腊全部过程

    那么为何对于朝廷让其带队征方腊,这么明显的驱虎吞狼计谋,宋江会老老实实执行,一点没有别的想法呢?当年易中天老师曾经在点评这一段情节的时候,说宋江傻,不会变通、养寇自重,其实,对于宋江来说他确实也没办法。这里面主要有三个原因,令宋江面对朝廷递过来的这个“烫手山芋”,不敢不接,也不得不接。第一、投名状,

  • 《水浒传》中梁山十大顶尖高手,第一名众望所归,林冲令人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水浒传林冲高手排名,水浒十大高手,林冲梁山第一高手武力

    无论在写作手法还是故事情节上都是首屈一指,尽管艺术造诣的成就摆在那,内容趋向却衍生出“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的说法。今天我们就聊聊成书于明朝初期的《水浒传》,在此之前,先简单提一下作者施耐庵的背景:据《施耐庵墓志》及《施氏族谱》所言,施耐庵曾与著名谋略家刘基一同中榜,后学陶

  • 大明晚期,天启帝和崇祯帝相比,谁的本事更强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天启皇帝对崇祯皇帝怎么样,天启皇帝和崇祯皇帝,崇祯和天启感情

    事实上是这样的吗?并非如此,天启帝是很喜欢木匠活,但他却没有耽误太多政事。天启上位之时,国家已经在风雨边缘,后金早已统一,萨尔浒之战刚刚结束,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处理。尤其是辽东战事频繁,天启帝必须打起精神。天启在位时,出了一名大明最强权的太监,魏忠贤,这位公公仗着皇帝的宠信,权倾朝野。经常是皇帝在内

  • 堂堂万历皇帝,为何在即位初期混得这么怂?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文治武功都很有优秀的成祖已经是很勤奋了,但是仍需要他人的帮助,毕竟工作太多,而且他还经常带兵出去打仗,慢慢地内阁出现了,这帮读书人开始逐步掌握权力。到了宣宗接手,他发现文官的权力已经很大的,必须要遏制,他便扶持太监读书来克制文官的权力。不过毕竟太监的能力有限,而且对于太监有很多限制,比如不能出宫、不

  • 王昭君17岁还不肯嫁,如果生活在宋朝,结局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昭君嫁到现在的哪里,历史上王昭君的真实婚姻,王昭君婚姻生活的记载

    王昭君从小天生丽质,又喜好诗词歌赋,在封建社会,女的既要长得好看,又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为什么这样说?在古代虽然也出了不少女才子,但是在古代,女性的地位是非常卑微的,普通老百姓家,能够让女孩子识文断字,说明他们的父母非常有眼光,但是大部分人没有这个待遇。别说在古代,如今现代重男轻

  • 从1586年到1601年,万历皇帝和大臣互撕十五年,究竟是为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万历上位的时候还小,所有的政务不用他来处理,有他的老师张居正。小万历只要用功读书学习就可以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万历十年张居正因劳累病逝,万历皇帝终于解脱了,除了李太后和没有人再能管束他了。一次,万历帝在內宫闲逛,看上了一名曼妙的宫女。皇帝是宫中权势最大的人,看上某某宫女自然也不用通过是媒人、吃饭看电

  • 尴尬的皇帝——宋仁宗,明明是自己的皇位却一直有个备胎在陪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自己第二个儿子又夭折了,在此之前,已经一连夭折了四位皇子,三十多岁的赵恒如今依然没有子嗣,这让其有些觉得这世上好像真的有一种冥冥之力,即便自己贵为天子,却依然无法抗拒,老天你是要亡我这一脉吗?皇帝的儿子接二连三地夭折,这让宋真宗崩溃的同时也让下面的群臣很担心,大家虽然不说,但心里都已经接受了宋真宗绝

  • “东林党”是干嘛的?有人说是一群嘴炮,万人痛恨,真实情况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影视剧中经常会出现“东林党”,而东林党出现几乎都是以正面形象出现,是事实“东林党”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正牌,被人痛恨打压也是自然了。那么我们接下来就仔细说说东林党人吧!东林党的创始人算是官场不得意吧,吏部顾宪成得罪了万历,就回家开书院了,而这书院名字就叫做“东林书院”。东林书院本没有什么名气,

  • 假意归降后叛逃,再次被抓临刑大喊:再给我次机会,朱元璋:停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假意归降,朱元璋被通缉,朱元璋临刑前死亡

    最开始的朱元璋和朱亮祖原本是无法静下心来谈话的仇敌,公元1356年,朱元璋趁机贡献宁国府,将朱亮祖抓获,而后为了保命他假意归降,甚至还在朱元璋的队伍之中有所任职。后来有了机会他便逃窜回了元廷,由于之前有在敌人军队潜伏过的检验,于是他对于朱元璋所带领军队的行军套路十分熟悉,于是两方之间的战争也陷入了极

  • 李自成:你只要点头应承,我就奉你为皇,崇祯:我选择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自成怎么处理崇祯,如果李自成投降崇祯会怎么样,闯王李自成和崇祯

    后来李自成还曾经派手下前去和崇祯帝谈判,个中细节我们不知,只能从史书中窥探一二,但是究竟他说了什么,让两方的谈判直接崩盘呢?权力的争斗向来少不了对于钱财的渴望,于是李自提出的第一个条件便是要百万两赏银犒劳军中将士,虽说当时的崇祯生活窘迫,但是这些钱还是可以凑出来的,毕竟后来城破,李自成可是从官员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