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朝廷让宋江领梁山好汉征方腊,难道他看不出来,这是在坑他吗?

朝廷让宋江领梁山好汉征方腊,难道他看不出来,这是在坑他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742 更新时间:2024/2/20 23:01:17

那么为何对于朝廷让其带队征方腊,这么明显的驱虎吞狼计谋,宋江会老老实实执行,一点没有别的想法呢?

当年易中天老师曾经在点评这一段情节的时候,说宋江傻,不会变通、养寇自重,其实,对于宋江来说他确实也没办法。

这里面主要有三个原因,令宋江面对朝廷递过来的这个“烫手山芋”,不敢不接,也不得不接。

第一、投名状,道上的规矩,朝廷里也一样

喜欢《水浒传》的小伙伴们,一定会对上梁山的一个特殊流程印象深刻,那就是你想要上山,就得拿投名状!

林冲道:“小人一身犯了死罪,因此来投入伙,何故相疑?”王伦道:“既然如此,你若真心入伙,把一个投名状来。”

当初林冲上山之时,不就是被逼着去山脚下蹲了好几天。

这条规矩后来看似没了,其实也不过是变通了下。对于知根知底的像武松鲁智深这些同行,那自然不用投名状;对于梁山方面急需缺口、技术输入性人才神医安道全等人,审批流程也是从宽;对于被梁山亲手打造、坑得无路可走的悲催伙计徐宁、卢俊义,那更是免检通过。

但对于那种主动归附、平日不熟、不知根底的人,其实梁山还是比较抗拒的比如鼓上蚤时迁、病关索杨雄之流。

梁山只是一个小社会,而朝廷则是一个大江湖。从梁山里走出来的这帮人,在朝廷眼中,属于一群不安定的因素,这帮人到底可靠不?谁也不知道,怎么验证他们的忠心呢,组织上总得考验一番吧。

于是朝廷让他们去打辽军、征方腊,看似不怀好意,也是一个非常光明正大的计谋,不藏着、不掖着,你说你效忠我,口说无凭,拿出表现来。

这就和梁山当年的规矩一样,投名状,大家都是明白人,守规矩,因此,即便宋江这伙人看出这是计谋,但也只能接下这桩无奈的差事。

第二、离开水泊梁山大本营,身不由己

宋江所征方腊,去的地方是杭州。

梁山好汉先前依仗的不就是八百里水泊梁山,宋江等人在梁山,能够抵抗得了朝廷大军围剿,依仗的是天时地利人和,毕竟强龙还难压地头蛇。

然而,被朝廷招安之后,梁山好汉们被调离大本营进入军寨,这个时候,想要反水不干,可就由不得自己了。

身处朝廷钳制管辖之地,每日吃着朝廷的粮食,朝廷派下的活儿,要是不干,领导分分钟给你断炊、围剿,梁山团队闪崩的可能性很大。

所谓身不由己,便是如此。

不过前两条其实可以看作是表因,最重要的还是宋江本身对于这个差事,很认同。因为他“忠”,他这辈子,被这个忠字坑惨了,也算是最终死在这个忠上面了。

第三、忠君思想,不愿意造反

打个比方,一个黑老大,虽然日子过得风光无限,但一直苦于没个正经工作,怎么也看不到任何前途,面对早晚翻船的结局,整日担惊受怕,久而久之便想洗白上岸。

好容易托门路找到个在编的正儿八经岗位,待遇虽然一般,但毕竟人前站得直身板。进入体制之内,领导让你996、让你吃点儿苦、即便有时候给你穿小鞋,你会一怒之下辞职不干,继续像以前混吃等死吗?

不可能的,对不对。

在宋江看来,既然已经在编了,那自己就是朝廷的人,端朝廷的碗,吃朝廷的饭,那就要忧朝廷之所忧,急朝廷之所急,朝廷让自己干啥,自己就干啥。

从表面上来看,这是宋江的职业操守不错、团队融入感极强的结果,而最深层次的原因是:

封建社会当中,那个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观念,它像一个牢固的枷锁,将宋江钳得不敢放肆。

当年宋江杀阎婆惜,犯下命案,也没想着上梁山落草,为的就是想保住“清白之身”,后来被黄文炳这厮给逼得走投无路,硬生生给污蔑成了反贼,宋江气得亲自下手剥衣服准备杀人,在《水浒传》里,确实罕见。

从这里面就知道,当宋江的“忠”被摧毁之后,他有多么绝望、崩溃。

宋江把黄文炳剥了衣服,绑在柳树上,请众头领团团坐定。宋江叫取一酒来与众人把盏。

而对于招安,宋江口口声声说为兄弟们的前途着想,其实恐怕他也没有意识到,自己这么拼,真正为的是:

安抚自己那颗,始终想要回归体制,回到忠君思想桎楛下的心。

这样说来,也就不难理解宋江为何明知道朝廷坑他,他也不愿意反抗或者放水。

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忠贞臣子,应当做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老大坑我,但我安心。

更多文章

  • 《水浒传》中梁山十大顶尖高手,第一名众望所归,林冲令人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水浒传林冲高手排名,水浒十大高手,林冲梁山第一高手武力

    无论在写作手法还是故事情节上都是首屈一指,尽管艺术造诣的成就摆在那,内容趋向却衍生出“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的说法。今天我们就聊聊成书于明朝初期的《水浒传》,在此之前,先简单提一下作者施耐庵的背景:据《施耐庵墓志》及《施氏族谱》所言,施耐庵曾与著名谋略家刘基一同中榜,后学陶

  • 大明晚期,天启帝和崇祯帝相比,谁的本事更强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天启皇帝对崇祯皇帝怎么样,天启皇帝和崇祯皇帝,崇祯和天启感情

    事实上是这样的吗?并非如此,天启帝是很喜欢木匠活,但他却没有耽误太多政事。天启上位之时,国家已经在风雨边缘,后金早已统一,萨尔浒之战刚刚结束,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处理。尤其是辽东战事频繁,天启帝必须打起精神。天启在位时,出了一名大明最强权的太监,魏忠贤,这位公公仗着皇帝的宠信,权倾朝野。经常是皇帝在内

  • 堂堂万历皇帝,为何在即位初期混得这么怂?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文治武功都很有优秀的成祖已经是很勤奋了,但是仍需要他人的帮助,毕竟工作太多,而且他还经常带兵出去打仗,慢慢地内阁出现了,这帮读书人开始逐步掌握权力。到了宣宗接手,他发现文官的权力已经很大的,必须要遏制,他便扶持太监读书来克制文官的权力。不过毕竟太监的能力有限,而且对于太监有很多限制,比如不能出宫、不

  • 王昭君17岁还不肯嫁,如果生活在宋朝,结局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昭君嫁到现在的哪里,历史上王昭君的真实婚姻,王昭君婚姻生活的记载

    王昭君从小天生丽质,又喜好诗词歌赋,在封建社会,女的既要长得好看,又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为什么这样说?在古代虽然也出了不少女才子,但是在古代,女性的地位是非常卑微的,普通老百姓家,能够让女孩子识文断字,说明他们的父母非常有眼光,但是大部分人没有这个待遇。别说在古代,如今现代重男轻

  • 从1586年到1601年,万历皇帝和大臣互撕十五年,究竟是为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万历上位的时候还小,所有的政务不用他来处理,有他的老师张居正。小万历只要用功读书学习就可以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万历十年张居正因劳累病逝,万历皇帝终于解脱了,除了李太后和没有人再能管束他了。一次,万历帝在內宫闲逛,看上了一名曼妙的宫女。皇帝是宫中权势最大的人,看上某某宫女自然也不用通过是媒人、吃饭看电

  • 尴尬的皇帝——宋仁宗,明明是自己的皇位却一直有个备胎在陪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自己第二个儿子又夭折了,在此之前,已经一连夭折了四位皇子,三十多岁的赵恒如今依然没有子嗣,这让其有些觉得这世上好像真的有一种冥冥之力,即便自己贵为天子,却依然无法抗拒,老天你是要亡我这一脉吗?皇帝的儿子接二连三地夭折,这让宋真宗崩溃的同时也让下面的群臣很担心,大家虽然不说,但心里都已经接受了宋真宗绝

  • “东林党”是干嘛的?有人说是一群嘴炮,万人痛恨,真实情况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影视剧中经常会出现“东林党”,而东林党出现几乎都是以正面形象出现,是事实“东林党”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正牌,被人痛恨打压也是自然了。那么我们接下来就仔细说说东林党人吧!东林党的创始人算是官场不得意吧,吏部顾宪成得罪了万历,就回家开书院了,而这书院名字就叫做“东林书院”。东林书院本没有什么名气,

  • 假意归降后叛逃,再次被抓临刑大喊:再给我次机会,朱元璋:停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假意归降,朱元璋被通缉,朱元璋临刑前死亡

    最开始的朱元璋和朱亮祖原本是无法静下心来谈话的仇敌,公元1356年,朱元璋趁机贡献宁国府,将朱亮祖抓获,而后为了保命他假意归降,甚至还在朱元璋的队伍之中有所任职。后来有了机会他便逃窜回了元廷,由于之前有在敌人军队潜伏过的检验,于是他对于朱元璋所带领军队的行军套路十分熟悉,于是两方之间的战争也陷入了极

  • 李自成:你只要点头应承,我就奉你为皇,崇祯:我选择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自成怎么处理崇祯,如果李自成投降崇祯会怎么样,闯王李自成和崇祯

    后来李自成还曾经派手下前去和崇祯帝谈判,个中细节我们不知,只能从史书中窥探一二,但是究竟他说了什么,让两方的谈判直接崩盘呢?权力的争斗向来少不了对于钱财的渴望,于是李自提出的第一个条件便是要百万两赏银犒劳军中将士,虽说当时的崇祯生活窘迫,但是这些钱还是可以凑出来的,毕竟后来城破,李自成可是从官员家中

  • 潇洒不羁,才华横溢,历史上文坛中的领军人物—苏轼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中华千年文明熠熠生辉,孕育了伟大的文明。在这其中,诞生了许多才华横溢的诗词作者。他们就像一颗又一颗明星,点亮夜空,发出灿烂耀眼的光芒。而在这其中,提起最为后人称道的几位,苏轼必能名列其中。他也是我最喜欢的词人。苏轼成长于一个文学世家,他的父亲在当时已经是一位著名的词人。在父亲的谆谆教导和家中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