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灭亡的原因分析

明朝灭亡的原因分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01 更新时间:2024/2/6 8:25:46

明朝军事力量逐渐衰落。

明朝最开始能够强盛的发展起来,很大的程度上都是依靠自己强大的军事力量,凭借军事方面的优势,打败了强大的蒙古军队,也同样是利用军队的实力镇压了许多次的起义势力,维护了明朝的统治的稳定性。但是到了明朝后期,明朝的军事力量却逐渐的走了衰落。

造成军事力量逐渐衰落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造成。首先就是明朝士兵在服兵役方面设置的不够合理,朱元璋登基之后,为了方便对于军队进行管理,就建立了世袭方式的军队服役制度,被选中的家族,只能够参与服兵役,不能够从事其它的工作,同时国家给他们分配土地。朱元璋时期,这种制度确实能够适应战争造成的百姓流离,耕地荒废的状况,但是到了明朝后期,社会进一步发展,明朝的人口数量也不断的增多,大量的土地都被重新开垦种植,这个时候的国家已经没有大量的土地再适合国家进行分配,许多世袭的军户甚至分配不到土地,使得这部分人生活变得贫困。

同时,军户需要自己耕种土地并且承担劳动,缴纳赋税,这样的角色实际上就与农民无异,但是他们却需要服兵役,这进一步加重了他们的生活负担。同时这些军户平时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耕种土地上,平常没有很多的时间对于他们进行训练,从而造成了士兵们整体的战斗力较为低下,士兵的综合素质也相对较差,明朝军队的整体实力呈现衰落的趋势。

此外,明朝为了避免士兵权力过大而争夺国家君权的情况,一直对于职业士兵进行打压,并且采取官来治理武官的方式,这自然引起了武官的不满,同时文官自身对于武官的管理也并不熟悉,他们对于兵法了解的相对较少,对于武官的训练也更是不够合理,最终使得明朝的整个军队统治十分的混乱,明朝的军事力量也开始逐渐的走向衰落了。

朝廷内部的党派斗争严重。

在明朝的统治的过程中,逐渐在朝廷内部形成了党派势力,尤其是在后期的时候,党派的势力逐渐的强大起来,他们在朝堂之上不断地进行斗争,并且以权谋私,不断壮大自身的权力范围,统治者的权力也在党派之间的斗争中逐渐的瓜分架空。

党派之间的发展到最后,使得国家的内部统治机构逐渐的被瓦解,朝廷的政治力量和通知中心也不复存在,当时最为著名的党派当属东林党,东林党是一个十分心狠手辣的党派,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对于其它的党派势力进行了强力的打压,东林党派一直把持着国家的朝政,当时的统治者明熹宗实际上已经不能够掌握国家的最高统治权了。

到了后来阉党又从明朝的社会中发展起来,对于东林党派进行了同样的打击报复,如此循环往复的朝廷内部斗争,使得明朝的统治集团更加的腐败无能,在治理国家方面也就更加的无力,造成人们的社会生活十分混乱,百姓也对明朝的统治开始变得十分不满。

同时,朝廷内部的党派斗争也进一步加深了统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统治集团的贪污腐败,使得他们为了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开始加深对于农民阶级的剥削,他们大规模的兼并土地,造成当时许多农民因为失去了土地而流离失所成为了流民,对于手工业、商业等征收高额的税利,这大大加深了当时的人们的经济负担,百姓生活十分困难,自然就开始逐渐走向反抗的道路,明朝的统治也就更加的岌岌可危。

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

明朝发展到中后期的时候哦,一直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根据统计,明朝中后期的统治时期,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一次较大的自然灾害,这对于当时以农业社会生产为主的国家来说,可谓是较大的冲击。明朝所发生的自然灾害种类种类,其中包括冰雹、蝗灾、旱灾、虫灾等等。

最为频繁的灾害当属旱灾,旱灾的发生直接对于农作物的生产产生了重大影响,农业收成也进一步受到影响,甚至全国有许多的百姓颗粒无收,饥荒现象在明朝中后期一直是频繁出现的,百姓饥饿,为了获得粮食,许多农民就开始发生起义,而众多的起义当中,就是以自成最为出名,根据《明季北略》中记载李自成的起义口号就是:“天降奇荒,所以资自成也。”由此可见当时的明朝所经历的灾荒的严重程度。

自然灾害除了给人们造成饥荒之外,也引起了当时社会中的物价上涨,所谓的“物以稀为贵”,在各地农业收成不好的情况下,粮食的价格自然也就随之飞速的增长,相比之前的粮食价格,此时的粮食价格更是翻了好几倍,这对于本就颗粒无收,没有经济收入来源的百姓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官员却还在向农民征收高额的税收,人们的生活十分的苦难,根据吕维祺在《请免河南粮疏》中记载的百姓状况达到了“野无青青,十室九空”的现象,由此可见当时的农民的困苦,明朝也就失去了群众的统治基础,自然避无可避的走向灭亡的道路。

朝代的更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当一个旧的朝统治不能够再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并且国家自身也没有进行更新的情况下,走向灭亡是必然的。

参考文献

《明季北略》,计六奇《请免河南粮疏》,吕维祺

更多文章

  • 明朝最幸运之人,三次被下牢狱,最后关头都被皇帝赦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永乐年间,李时勉因考取进士被皇帝任命参与修撰《太祖实录》,后来被升为翰林侍读。永乐十九年,当时三殿发生火灾,本来就想迁都北京的永乐帝,正好借着这个理由决定迁都北京。在历朝历代之中,迁都是一件十分重大的事情,尤其是对于刚成立不久的明朝来说,而且定都南京是朱元璋下的决定,所以有不少人反对迁都北京。为了阻

  • 明代的穷则思变,有了募兵后,卫所到后来都去哪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的烦恼我们先来说说朱元璋为什么要采用卫所制度。其实,这主要是跟当时的情况有关系。我们都知道,朱元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从蒙古人手里夺回了汉人的天下,还完成了中国封建历史上唯一一次北伐的成功。可是,创造了如此伟业的朱元璋竟然在设立制度上采用了早就作古的屯田制。而原因,就是因为北伐成功后,大量

  • 关宁铁骑本是明朝的铜墙铁壁,最后为何成了明朝最后的掘墓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关宁铁骑为什么不救崇祯,明朝关宁铁骑会被灭吗,关宁铁骑和朵颜三卫谁厉害

    自从萨尔浒之战后,明朝在关外的势力就受到了满清的不断蚕食,直到大凌河之战后,明朝彻底丧失了对辽东战局的掌控能力,明军已经没有勇气再对满清发动进攻了,因为在这场战争中,明朝最精锐的部队戚家兵和四川的土司兵全军覆灭了,这对于明军的打击是致命的。之后崇祯皇帝任命袁崇焕镇守辽东,袁崇焕鼓吹自己五年之内平定辽

  • 宋代建筑“规范求精”,加快了工匠精神形成,但消极影响不可忽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代工匠归谁管,宋代列入匠籍的工匠,宋代建筑风格特点总结

    前言建筑,是用结构来表达思想的科学性的艺术。——赖特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繁荣昌盛的朝代,比如汉朝、唐朝、宋朝等等,而每个朝代也都有每个朝代形成的文化,并且深深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唐朝有著名的瓷器技术,宋朝虽然在瓷器技术上也有很大的成就和贡献,但在宋朝时期,最中国影响最大的还得是建筑领域,甚至它的影响已

  • 朝廷让宋江领梁山好汉征方腊,难道他看不出来,这是在坑他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江不能征方腊吗,宋江为什么主动征方腊,宋江征方腊全部过程

    那么为何对于朝廷让其带队征方腊,这么明显的驱虎吞狼计谋,宋江会老老实实执行,一点没有别的想法呢?当年易中天老师曾经在点评这一段情节的时候,说宋江傻,不会变通、养寇自重,其实,对于宋江来说他确实也没办法。这里面主要有三个原因,令宋江面对朝廷递过来的这个“烫手山芋”,不敢不接,也不得不接。第一、投名状,

  • 《水浒传》中梁山十大顶尖高手,第一名众望所归,林冲令人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水浒传林冲高手排名,水浒十大高手,林冲梁山第一高手武力

    无论在写作手法还是故事情节上都是首屈一指,尽管艺术造诣的成就摆在那,内容趋向却衍生出“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的说法。今天我们就聊聊成书于明朝初期的《水浒传》,在此之前,先简单提一下作者施耐庵的背景:据《施耐庵墓志》及《施氏族谱》所言,施耐庵曾与著名谋略家刘基一同中榜,后学陶

  • 大明晚期,天启帝和崇祯帝相比,谁的本事更强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天启皇帝对崇祯皇帝怎么样,天启皇帝和崇祯皇帝,崇祯和天启感情

    事实上是这样的吗?并非如此,天启帝是很喜欢木匠活,但他却没有耽误太多政事。天启上位之时,国家已经在风雨边缘,后金早已统一,萨尔浒之战刚刚结束,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处理。尤其是辽东战事频繁,天启帝必须打起精神。天启在位时,出了一名大明最强权的太监,魏忠贤,这位公公仗着皇帝的宠信,权倾朝野。经常是皇帝在内

  • 堂堂万历皇帝,为何在即位初期混得这么怂?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文治武功都很有优秀的成祖已经是很勤奋了,但是仍需要他人的帮助,毕竟工作太多,而且他还经常带兵出去打仗,慢慢地内阁出现了,这帮读书人开始逐步掌握权力。到了宣宗接手,他发现文官的权力已经很大的,必须要遏制,他便扶持太监读书来克制文官的权力。不过毕竟太监的能力有限,而且对于太监有很多限制,比如不能出宫、不

  • 王昭君17岁还不肯嫁,如果生活在宋朝,结局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昭君嫁到现在的哪里,历史上王昭君的真实婚姻,王昭君婚姻生活的记载

    王昭君从小天生丽质,又喜好诗词歌赋,在封建社会,女的既要长得好看,又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为什么这样说?在古代虽然也出了不少女才子,但是在古代,女性的地位是非常卑微的,普通老百姓家,能够让女孩子识文断字,说明他们的父母非常有眼光,但是大部分人没有这个待遇。别说在古代,如今现代重男轻

  • 从1586年到1601年,万历皇帝和大臣互撕十五年,究竟是为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万历上位的时候还小,所有的政务不用他来处理,有他的老师张居正。小万历只要用功读书学习就可以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万历十年张居正因劳累病逝,万历皇帝终于解脱了,除了李太后和没有人再能管束他了。一次,万历帝在內宫闲逛,看上了一名曼妙的宫女。皇帝是宫中权势最大的人,看上某某宫女自然也不用通过是媒人、吃饭看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