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驾崩前,交给程咬金一个秘密任务,保得大唐200年江山!

李世民驾崩前,交给程咬金一个秘密任务,保得大唐200年江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087 更新时间:2024/1/21 16:45:11

他做上皇帝后便一直担心自己的子孙重蹈“玄武门之变”的覆辙,上演手足残杀的戏码。

所以他在晚年的时候,对大唐的将来异常担忧,为此还交给了自己的心腹程咬金,一项秘密任务,才得以保住了江山。

那么究竟程咬金完成了什么任务,才让悲剧没有重演呢?

李世民的心腹程咬金

历史上的程咬金叫程知节,济州东阿人,是唐朝开国名将,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不仅骁勇善战,对李世民也可谓忠心耿耿。

隋朝末年时候,程咬金曾加入瓦岗军并担任內军骠骑一职,但不久后便兵败了。于武德初年间归降大唐,随后便一直追随在李世民身边。

演义书中的程咬金经常使用大斧作为自己的武器,而历史上的他在战场上其实是惯用长枪的。也正是靠着一把长枪屡立奇功,所向披靡!

根据历史记载,当年的“玄武门之变”中,程咬金也没少为李世民出力。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李世民的兄弟李建成还曾私下找过程咬金,目的就是收买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削弱李世民的力量。

但程咬金面对黄金万两也丝毫没有动摇,一直在为李世民做打算,有记载提到程咬金当时对李世民说:“大王肱骨羽翼尽矣,身何能久!知节以死不去,愿早决计!”

也正是因此,李世民心中对程咬金的信任又多了几分。

在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程咬金还担任过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原州都督、检校镇军大将军等要职。

由此也能看出李世民对其很依赖,在晚年才会放心把对自己最重要的事情交给他来办。

而我们纵观历朝历代的盛世,每一个优秀的君王都少不了忠心贤臣的辅佐,也只有如此知人善用才能将路走的更稳。

李世民和程咬金也是如此互相成就了彼此,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世民的子嗣纠葛

李世民从小便生活在一个无比显赫的家族中,看惯了家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从心里是极不希望自己的家中子嗣关系如此这般的。

尤其是在经历了“玄武门之变”后,他就更在意这些了。

李世民的一生子嗣众多,其中长孙皇后所出的嫡长子李承乾很讨他的欢心,在年幼时候就早早的被立为了太子。

可李承乾在长大后表现的却不尽如人意了,不仅开始变得狂悖骄躁,还生出了谋逆之心,想要模仿李世民,提前坐上皇位。

并且,在这之前,李承乾还发现自己的弟弟魏王李泰有了夺嫡的念头,直接想要将李泰暗杀掉。

但他没有像当年李世民那样顺利,没有成功杀掉李泰不说,还将自己残害手足的狠毒用心暴露给了李世民。

李承乾眼看着李世民对自己意见越来越大,直接一不做二不休的开始纠集汉王等人夺取皇位了。

不过,李承乾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把自己彻底折进去了,还险些丢了性命。

最后还是靠着李世民的怜爱之心苟活了下来,被废为了庶民,流放于黔州。

而魏王李泰怎肯放过这样好的机会呢?夺嫡之心更加强烈了,甚至直接放出了要杀掉被废在外的李承乾的言论。

这话传进李世民的耳朵里后,自然就没有李泰的好果子吃了,也意味着他彻底和皇位失之交臂了。

因为李世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把江山交给一个凶残之人的,于是,他又开始在自己的儿子们之中物色新的继承大统人选了。

最后,在长孙无忌的极力劝说下,李世民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九儿子李治。

李治是文德皇后长孙氏所出,从小便性情温厚,待人和善。这些也都成了他能被唐太宗看中的原因。

李世民的临终任务

李世民将太子之位给李治后也曾在心中产生过担忧,因为他觉得李治有些缺乏帝王所必须的杀伐果断。

但后来在李世民病重期间,李治的悉心照料彻底消除了他的这一顾虑。

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于翠微宫休养身体,随后病情加重,李治一直服侍在左右,尽心尽力,甚至经常忘记吃饭睡觉。

有书记载,李世民当时曾感动的说:“汝能孝爱如此,吾死何恨?”

大约李世民也是在此时下定决心要把江山送到李治手中,还开始想着为李治之后好好铺路了。当然李世民如此这般也是不想让大唐重蹈秦二世而亡的悲剧。

他在觉得自己大限将至的时候就将程咬金叫到了床前,秘密交代他即刻带着亲卫军程护送李治回京,并好好守住各个宫门,帮李治稳住局面,助他顺利登基。

毕竟当时李治的那些“好哥哥们”还虎视眈眈的留在京城,李世民病危的消息一旦被他们知道了,后果不堪设想。

要知道与李治同母的李承乾,还有吴王李恪、魏王李泰、齐王李佑、蜀王李愔、蒋王李恽等人都早已经暗中较劲了,各个都有谋逆之心,不惜为了皇位争得头破血流。

李世民也对此都心中有数。

在李世民交代完这些事情之后不久,他便在终南山的翠微宫驾崩了。李治等人为了稳住局面,自然是采取了秘不发丧的办法,并火速赶往京城。

程咬金也是没有辜负李世民的期望,一路上将李治保护的极好,在抵达京城后也是带领军队迅速的控制了各大城门,将一切不好的苗头都扼杀在了摇篮里。

在李治登基后的三个月时间里,程咬金都未曾离开左延明门外。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世民的这几个儿子之间才没有发生兄弟相残的残忍场面。

可以说李世民此举是非常有先见之明的,也为大唐之后两百多年的江山铺好了路。

李治在位期间也将唐朝治理的很不错,版图更是达到了整个唐代最大。不过他的光芒大部分都被父亲唐太宗李世民和妻子武则天一代女皇给掩盖了,显得好像不甚成功的样子。

其实历史上的李治是勤于政事的,还开创了“永徽之治”。李治在位期间还先后灭了西突厥、百济和高句丽,将唐朝的巨无霸版图维持了三十二年之久。

虽然李治在晚年也确实因为自己的好性子把江山送到了武则天的手里,但这说到底也没有伤了唐朝的根本,还算是个不错的结局。

书中记载,显庆五年,唐高宗李治经常头晕目眩,影响到了处理政务,武则天才趁机插手了朝政。并在之后的时间里,逐步培养了自己的势力。

弘道元年,唐高宗李治去世于贞观殿,结束了自己辉煌的一生,享年五十六岁。

小结

李世民当年的这项安排虽然乍一看只是稀疏平常,但其实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没有此举,很难说最后大唐的江山会落到谁手里。

当年二十二岁的李治单靠自己可能也未必能抢的过李泰等人,这一步错便步步错了,最后唐三世而亡也未可知呀。

而李世民的运筹帷幄、知人善用放到今天来看仍能带给我们不小的启发。

21世纪也没有任何人能单靠自己就做出一番事业来,在这个过程中少不了要结交一些靠谱的朋友才行得通。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澶渊之盟后,辽国为何再也不进攻北宋,不是不想而是被北宋拖垮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宋与辽国的澶渊之盟,北宋西夏辽国地图,辽和北宋的澶渊之盟的利弊

    我们先看一下澶渊之盟的大致内容,其实看之前很多人也都知道这个条约有利于辽国,因为辽国当时处于优势。第一双方为兄弟之国,按双方皇帝年纪大小论兄弟,这个还是非常平等的;第二双方都撤兵,恢复到战前的边界,这一点也还可以,没什么问题;第三双方之后开放边境,进行平等贸易,这个也没什么问题;最后就是宋朝每年给辽

  • 李世民的母亲是怎样的人?一代才女,惊才绝艳,李渊一生的白月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世民的父亲李渊简介,经典传奇李渊李世民,李世民李渊李建成是怎样关系

    以至于李世民的名气不仅盖过了李渊,也掩盖了一些其他的厉害角色。作为打下李唐江山,开创一朝盛世的帝王李世民,他的父母也是十分优秀的人杰。尤其是李世民的母亲,李渊的发妻窦氏,惊才绝艳,才华横溢,正是因为她的存在,才培养了像李世民、李建成、平阳昭公主这样能力突出的人物,也辅佐李渊成为一代豪杰。可惜的是,窦

  • 测字故事:崇祯景山自尽与闯王军师宋献策测字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献策后人,古人测字实例,李自成的军师宋献策

    1644年3月19日崇祯在景山的歪脖树上吊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 ,闯王李自成在西安称帝,改西安为长安,建立大顺政权。为了保护西安的安全,闯王主动发动战争攻,打山西作为自己的保护屏障。从西安出发的时候,闯王只有6万军队。但是为了虚张声势,给明军一个震慑力,就宣称刘宗敏带着五十万前锋(实际是两万

  • 李贺写出“天若有情天亦老”盛世唐朝无人能接,宋朝才对出下句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双江长子李贺简介,李贺死因,鬼才李贺十首诗

    在这个空前绝后的年代,涌现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诗人,而今天要说的就是唐代三李中的李贺。李贺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难倒了整个盛唐,直到宋朝才对出下句。 诗仙李白,诗鬼李贺 钱易说,李白是天才绝,白居易是人才绝,李贺是鬼才绝。李贺被人称之为诗鬼,主要有三个原因。其一,李贺身材消瘦,一字眉,手指很长。其二

  • 最有可能拯救大明朝的人不是袁崇焕,孙传庭,而是杨嗣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杨嗣昌杨嗣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认为杨嗣昌是一个优缺点都特别明显的人,优点是足智多谋,极具战略眼光,非常有能力,缺点呢:心胸狭隘,急于求成。但是,如果其能跟着一任明君,用好他的优点,他的缺陷就会慢慢缩小,但是崇祯帝是寻常之主,导致他的缺点无限被放大。说其心胸狭窄,排除异己大多数是两件事,看到孙传庭很

  • 王维二丨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他的偶像张九龄回来了,还当上了宰相。飘了这么久的王维,觉得在偶像的带领下,自己肯定能做出点成绩,又有了做官的小心思,他给张九龄写信,希求汲引。公元735年三月,张九龄举荐王维当上了右拾遗,相当于唐代的纪检干部,官职不大,但有了升迁的机会,总算进入了大唐的中枢权力系统。接到任命,王维兴奋地写下《献

  • 五代十国的历史,为什么很少有人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为什么五代十国的历史,时常被忽略?1、前所未有的大乱世五代十国在中国古代史上,堪称前所未有的大乱世。这个乱世不光体现在社会秩序上,也体现在人心败坏这方面。虽然在五代十国之前,中国历史上也遭遇过类似秦末的楚汉战争、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西晋后期的永嘉之乱,以及永嘉之乱开启的长达数个世纪的南北对峙。

  • 明朝时火药武器就全面落后于欧洲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火药武器,火药对欧洲的影响,明朝时期最先进的武器

    一,火枪领域。1,火门枪。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将火药用于战争的国家的。1332年元朝制造的青铜火炮是史书记载最早的火药武器,1351年元朝制造了铜火铳,也就是初始的火门枪。火门枪:它有一个铸铜或熟铁制造的发射管(即枪管),发射管的下端有一火门,用来点燃火药,发射管尾端接一称之为“舵杆

  • 唐朝历史上,一共出现过三次“兄终弟及”,你都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官职品级一览表,唐朝宫廷图片大全,唐朝历史全集完整版

    一、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敬宗李湛是唐朝第十四位皇帝,为唐穆宗李恒长子,母为恭僖皇后王氏。长庆二年(822年),李湛被册立皇太子。长庆四年(824年),即位于柩前,时年十六岁。在位期间,礼遇朝臣,耽于玩乐。任由权宦王守澄勾结宰臣李逢吉,排斥异己,败坏纲纪。宝历二年十二月初八辛丑日(827年1月9日

  • 他从北周活到唐朝,屡屡身处“无间道”,为何成为政坛“不死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他,就是苏威。 苏威出身于一个不平凡的家庭,他的父亲就是北周第一名臣苏绰,他堪称是宇文泰的“王猛”。他的英年早逝,让宇文泰痛哭不已。彼时苏威才刚刚五岁,就成了没爹的孩子。 父亲给他留下了一个“美阳县公”的爵位,以及良好的家族名声,少年时期的苏威以孝顺和学术著名,引起了贵族圈的瞩目。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