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才智过人,但六次北伐却不能消灭魏国,原来其中有两大原因

诸葛亮才智过人,但六次北伐却不能消灭魏国,原来其中有两大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520 更新时间:2023/12/21 6:42:43

诸葛亮是我国古代三国时期的优秀军事家、政治家,特别是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两句话深深打动了人们,后人对其非常尊重。诸葛亮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被作者罗贯中刻画成了一位料事如神的智谋人士,因此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变得更加光辉灿烂。可是诸葛亮虽然才智过人,但六次北伐却不能消灭魏国,这让人们难免觉得有些遗憾,不过仔细分析一下那段时期历史,发现其中有两大原因,并不怪诸葛亮。

[var1]

先来看看《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六次北伐。

公元228年,诸葛亮开了北伐魏国的模式。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蜀兵攻克了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形势一片大好,可是后来马谡丢掉了街亭重地,诸葛亮被迫全军撤退。诸葛亮第二次北伐,诸葛亮在陈仓遭遇了魏将郝昭的顽强抵抗,后来粮食不足而全军撤退。诸葛亮第三次北伐,诸葛亮节节胜利,可是后来张苞病亡,诸葛亮旧病复发不得已撤退。

[var1]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这次诸葛亮继续着吊打魏国的神话,打得司马懿惨败,可是运粮食的苟安喝酒延误了时间被诸葛亮责打,后来散布流言,诸葛亮不幸中了流言被迫撤退。诸葛亮第五次北伐,诸葛亮这次又被粮食问题坑了,李严筹集粮食不力,谎报军情说吴国要偷袭蜀国,结果诸葛亮再次被骗回了蜀国。诸葛亮第六次北伐,这次诸葛亮发明了木流牛马解决了粮食问题,可是诸葛亮却因为日夜操劳导致身体恶化,不幸病逝,北伐事业再次中断。

[var1]

再来分析一下历史上的北伐。

历史上诸葛亮的六次北伐没能成功其实归根到底有两个原因:一,蜀国国力有限;二,蜀国的地形限制了诸葛亮的北伐。

原因一:蜀国国力有限。诸葛亮北伐时期的蜀国地盘不大,也就只有现在的四川、云南、湖北部分地区,这片地区也只有成都平原产粮食,经济方面算不上富裕。同时蜀国的人口也不太多,比起曹魏来要差了许多。曹魏占据了北方、以及中原大部分地区,不但粮食充足而且人口众多,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有着丰富的人力、物质资源,这点蜀国差得太远了。虽然诸葛亮很有才,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var1]

原因二:蜀国的地形限制了诸葛亮的北伐。众所周知,蜀国地处我国的大西南,这一地区多山。诸葛亮每次北伐除了走栈道以外,再就是得翻山越岭,换句话说蜀国每次北伐的成本太高。本来国力有限的蜀国要北伐是一种消耗非常大的战争,对于国力有限的蜀国是一种沉重负担。同时蜀国运送粮食也得翻山越岭,这样的地形真的对于诸葛亮北伐是种制约,诸葛亮虽有才也不能改变这种不利的环境。

总结一下,诸葛亮才智过人,但六次北伐却不能消灭魏国,原来其中有两大原因:蜀国国力有限,蜀国的地形限制了诸葛亮的北伐。

(资料来源于《三国志》与《三国演义》)

更多文章

  • 他是吴国唯一能打平庞德的人,也是吴国真正的高手,却一直被低估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庞德武力排名,孙武离开吴国后吴国下场,曹操得知庞德之死视频

    孙策创立江东基业的时候,一个仪表堂堂的十八岁年轻人慕名而来投靠孙策。这个年轻人就是庐江人陈武。据《三国志》记载,陈武投靠孙策以后,跟随孙策东征西讨,为孙策开创江东基业立下来赫赫战功,因此深受孙策喜爱,被封为别部司马。后来孙策死后,陈武又跟随孙权南征北战,并且屡立战功,因此被孙权加封为偏将军。[var

  • 孔子问一7岁小孩: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小孩回答后,孔子行礼拜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孔子问小孩天上有多少星,孔子听了两个小孩的话怎么回答的,孔子向小孩请教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据史料记载,一次在孔子游学的路上,向一个七岁小孩提出了这个疑问。小孩接近完美地回答,不禁让孔子大吃一惊,甘愿行礼拜师。这件事流传后世,我们既为孔子虚心好学的精神,感到敬佩,同时也为小孩的聪明机智,由衷地佩服,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这个故事,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什么样的精彩回

  • 没想到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还有一个狠爸爸——老越王允常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勾践卧薪尝胆完整版,卧薪尝胆勾践老婆被人羞辱,越王勾践后期有多残暴

    吴王阖闾归国后,见楚国实力尚存,且有强秦为后援,又因吴军前番在楚境暴行累累,楚人对吴国深怀仇怨,再三与相国伍子胥商议之下,都认为吴军目前已不宜再对楚用兵,便把矛头对准了南面的越国。[var1]而楚人经吴楚大战,郢都沦陷一役之后,虽未彻底遭受亡国之难,人人却深感亡国之耻,对吴军及吴国国力也感到了深深的

  • 春秋第一智者:权重苏秦富比范蠡只言片语化国难于无形的孔门弟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春秋战国十大谋士,春秋军师范蠡的人生智慧,春秋第一智者是谁

    他是谁呢?其人复姓端木,单名一个赐字,字子贡,春秋卫国人,也就是孔子的著名弟子端木赐,子贡是也。其人年轻时为了四处经商,生怕自己在待人接物方面礼仪有所欠缺,在得知鲁国儒家的孔丘这方面是天下绝无仅有的权威,便前往求学。孔子收弟子的门槛在当时已不算低了,说是要拿着一打过年才会腌制的腊肉来求教,就不会说不

  • 蜀国和吴国都有机会,为什么统一不了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蜀国灭了吴国了吗,吴国vs蜀国,蜀国五虎上将vs吴国五虎上将

    蜀国和吴国是三国时期割据南方的两个政权,和北方的魏国(曹魏)呈鼎立之势。魏、吴、蜀三国争霸长达数十年之久,最终魏国(后被西晋取代)压倒了蜀国和吴国,统一了中国。那么蜀国和吴国都有机会,为什么统一不了中国?[var1]第一,魏吴蜀三国虽然呈鼎立之势,但其实是二打一,是吴国和蜀国联合对抗曹魏。虽然吴国和

  • 这两个魏国名将追着赵云打,结果一人被火烧了,另一人被吓跑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魏国谁能杀了赵云,赵云能否打过魏国六将,赵云vs吕布

    蜀国五虎将之一的赵云是我国历史上非常勇猛的名将,同时在《三国演义》中似乎也是个比较接近完美的武将。不过赵云在原著中也曾经有过被人追着打的尴尬战绩。但是仔细分析当时的实际情况后,发现赵云被人追着打是有原因的,而且一点不影响赵云“常胜将军”的完美形象。[var1]魏国名将夏侯惇追着赵云打,结果被火烧。刘

  • 燕国是什么来历,为何对秦赵两大强国不屑,还称其马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燕国到底有什么传承来历,敢对秦赵两大强国如此蔑视?[var1]燕国宗室历史与众不同别看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只有燕国没有在春秋时期称霸。但是燕国的祖上地位要比战国其他六国都更高,不仅它是周朝王室姬姓后代,而且还是召公姬奭的诸侯国。其实根据各国的爵位就可见一斑,秦国一直都是作为周朝的附属国存在着,都不能

  • 从内外因来看,楚国为何要三次迁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楚国四次迁都示意图,楚国的最后一次迁都是哪里,楚国vs秦国

    对于楚国而言,外部势力的武装威胁是其迁都的主要原因。但是外部的威胁并不是迁都的唯一原因,迁都目的地也是楚国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一)纪郢至陈郢1、迁都陈城的内因楚国对陈的经营历史悠久,有较好的统治基础。同时东部强敌较少,东迁作为楚国战略调整的转折点,楚王必须要考虑好今后的发展去向,此时江淮及东

  • 不懂军事的商鞅如何一纸文书尽灭魏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商鞅大战河西魏军,大秦帝国第一部商鞅,商鞅车裂图片

    秦国国君孝公对老搭档卫人公孙鞅十分满意,只是接下来该怎么做,他还是相当虚心地向卫鞅进行了请教,卫鞅意气风发对秦孝公说:“现在秦国内政我替您已经完全整治完毕,秦国的国力也足以傲视天下,如今秦国要向东挺进,首先面对的劲敌就是魏国,秦魏两国互为心腹之患,不是魏吞并秦国,就是秦灭亡魏国,为什么这样说呢?魏国

  • 三国时期有南北两大酒鬼,一人是孔子的后代,另一人却鲜为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孔令恂是孔子后代吗,孔子后代排76代,三国中的八大世外高人

    在《三国演义》中曾经有很多喜欢喝酒的名将,像蜀国五虎将之一的张飞,魏国的猛男许褚,袁绍手下大将淳于琼等。不过在原著中的大多数喜欢喝酒的人都是武将,很少有嗜酒的文人。其实在当时就有南北两大酒鬼,一人是孔子的后代,另一人却鲜为人知。不过他们的嗜酒如命在《三国演义》中并没有太多的描写,而在其他文献中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