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是怎么样的原因让赵国在战国七雄中,成为最能跟秦国硬刚的国家?

是怎么样的原因让赵国在战国七雄中,成为最能跟秦国硬刚的国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98 更新时间:2024/2/11 20:20:10

可是天下发展,诸侯国们都想要一统天下,靠的不仅仅是武力手段,在各自硬实力之外,更有软实力的水平维度。

[var1]

战国,这是一个诸侯国纷纷暴露绝对的野心,并且僭越礼乐的时代。

各国纷纷变法,有的发力于军事层面,比如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直接让赵国的战斗力成为当世第一,而有的发力于政治的核心,譬如秦国的“商鞅变法”。

但因为秦国的变法更早,在秦孝公时期,卫国人商鞅进行了变法,其集法家之思想,在一个以“关中”为基本盘的环境进行了“重农抑商”、“中央集权”等一系列改变,秦国也因为政治制度的改变,整个国家的“软”、“硬”实力一同提升。

在军事上,商鞅鼓励“参军”,将秦国的功勋爵位制度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是秦国人“好战”的一个后天因素,而后来的秦军如此凶猛,跟这种软实力文化有关。

在经济上,商鞅固定了小农经济的模式,打击贵族对百姓的剥削,以中央政府为最大的“地主”,秦国的经济能在关中积累得如此迅速,跟商鞅这一个自上而下、高度进行,可以堪称“机器”的制度有关。

[var1]

秦国的强,有目共睹,天下诸国对于秦国非常之忌惮。

特别是在公元前316年,秦国灭掉了巴国和蜀国,巴蜀之地落入的大秦手中,这个西南地域,物产丰富无比,给了秦国一个坚实的大后方基础,自此之后,秦国已经有了“无敌”的威势。

而也是这个时代,河北却出了一个让世人更加惊叹的人才:赵雍

赵雍年少即位,因为赵国所在的位置,乃是天下诸侯国纷纷都眼热的重要战略地带,赵雍只要一不小心,就会被吃得连骨头都不剩,在这种背景下,赵雍能做的,就是好好地“联合”一批,打击一批。

不过跟秦国不同的是,赵国人的民风属于“彪悍”,且因为靠近游牧民族,在行事作风上,多多少少有着雷厉风行的意味在其中,和关中徐徐图天下不同,赵雍追求的是快速吞并,这种风气下,他开始了“变法”。

因为常年受到游牧民族的侵扰,赵雍看中了胡人“骑兵”的高机动性,而骑兵需要的是“马匹”,这种战略“物资”对于在河北的赵国而言,却不是什么问题。

在和赵国内部的保守派进行过争论后,赵雍得到一丝机会,开始培养“胡服”和“骑射”的战斗部队。

[var1]

其实历史上的“胡服骑射”,并没有表面看到那么地风光,因为中原礼仪的神圣性,赵雍“胡化”的思路被几乎所有人反对,众人觉得,赵雍这是走文明倒退的路子。

赵雍每天穿着胡服上朝,训练着一群明明是赵国男儿,却看起来像胡人一样的军队。

皇天不负有心人,赵雍的决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胡服骑射之后的赵国,战斗力一下子飙升,这支胡服骑射军队的领袖,正是赵王赵雍,所以凝聚力极强,配合高机动性,再辅以河北的地形,赵国无人能挡。

不说一下子横扫天下,但最起码,几乎没有人能到赵国的地界打败赵国的骑兵。

之所以赵国的胡服骑射厉害,那是因为赵国有着更好的战备基础,从装备到马匹,盔甲和粮饷,都是按照中原一直以来成熟的制度去打造的,胡服骑射虽说是“胡化”,可实际上是中原文化和彪悍的游牧战斗风格的融合。

也是因为这种因素,在军事上,赵国和秦国能够打得有来有回。

不过赵国的强大,乃是“瘸腿”的,从赵武灵王赵雍这位君王后期的做事风格可以看出,赵国注定只能停留在军事改革的层面,难以从内到外的改革。

[var1]

首先要知道秦国的强大来自于商鞅变法之下,社会方方面面,政治各个角度的改变,这种改变是全体性的,国内的生产有着专门的制度,对于战争又有着专门的制度,政治的全面性,让秦国的发展也走向全面。

而赵国,却已经迷失在军事强大的认知中了,赵武灵王“禅让”事件,而后又反复想要夺回权力,想出了分裂赵国的方法,不仅没有想着让赵国强大,赵武灵王还陷入了争权夺利的怪圈,最后获得了被饿死的悲哀结局。

不管赵武灵王是成功还是失败,没有一个合格的、强有力的法家改革家帮助赵国改革,赵国的强大注定只是昙花一现,或许赵国短时间内能够征踏左右,可随着时间的增长,却是永远比不过秦国那种从制度中带来的稳定性。

赵国打败秦国的第一场著名战役,就是马服君赵奢的“阏与之战”,这一战,暂时打灭了秦国染指中原的野心,也体现出了胡服骑射后,赵国独树一帜的战斗风格。

战国时期,将领们最推崇的战斗方法不是“闪电战”,而是以大兵团进行对峙决斗,最后转化为“后勤”较量的战斗方式,譬如廉颇,譬如秦国的王翦,他们一直都是这样打仗的。

可兵不厌诈,赵奢却是在“阏与之战”中打出了“阴阳变化”,其实赵奢并不是很强大的武将,真正让他扬名的,是他对于胡服骑射背后的军事精神的理解,诱敌深入,以小博大,最终用出其不意之计,绝杀敌人。

[var1]

阏与之战被视为赵国压制秦国的一场重要战斗,可是此战过后,赵奢病亡,赵国回到了“保守战斗”的状态。

所以才有了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时,赵、秦两国的准备都可以看得出来,秦国已经开始了大量的准备,调兵遣将,诱人的“功爵”制度,让秦国士兵注定了只要能杀一个敌人,所获得的好处,就不会小于兢兢业业劳作十年。

所以长平之战前夕,秦国军队的精神是狂热的。

而赵国,实际上已经失去了胡服骑射之后最锐意的机遇,如果将胡服骑射看成是中原战斗风格胡化的改革,那么赵国在军事改革后,最应该做的,就是借助骑兵之利、地形之利迅速攻占天下,拿下富庶的地区,当成基本盘,跟秦国拿下巴蜀一样。

因为赵国除开了河北对于骑兵善于出击的地形便利,在资源问题上,并没有优势,一旦被人堵在家门口,那就危在旦夕。

长平之战中,廉颇的保守战术看似无奈,却是最好的办法,因为赵国已经失去了军事改革带来的锐意性,而秦国却是能够调整这种锐意性,秦昭襄王在河内郡以“功爵”之制度,立马召集到了一批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征战,速度奇快。

再加上秦军才是“兵不厌诈”的真正玩家,离间计使得出神入化,赵王最终被诱惑使用赵括上阵,在战略上、组织上,赵国已经是输得一塌糊涂了,长平之战的惨败,实际上是胡服骑射后,赵国孱弱本质的暴露。

赵国最后的“荣光”,乃是赵将李牧。

[var1]

李牧是赵国最后一个集“防守”、“奇袭”等战术于一身的名将,因为常年驻守匈奴防线,李牧对于游击战术十分精通,也很善用兵马防御。

因此在赵国后期,经历了长平之战的元气大伤后,赵国还能被李牧打出“肥之战”、“番吾之战”这样挫败秦军的战绩,不过最后的番吾之战,也暴露了赵国内部供给出现问题的本质,已经没有实力再提供给军队全歼秦军的能力了。

赵国的强大成为了过去,这种瘸腿式的强大,终究没有合适的政治制度作为支撑,伟大成为了明日黄花。

可是赵国曾经能够以一己之力震慑秦国,放缓秦国进入中原的脚步,这种战绩还是十分令人惊叹的,后世因为有人说,若是在赵武灵王之后,赵国也有个类似于商鞅的改革家,信法家,那么天下的格局,也许会不一样了。

更多文章

  • 同样是挟持天子,为什么曹操能成功,董卓却失败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和董卓哪个更凶残,曹操与董卓对话,假如曹操刺杀董卓成功

    在篡夺朝廷大权后,董卓在朝野内外都广布亲信,僭用近似天子的服饰及车驾,官至太师、相国,封郿侯,位极人臣。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董卓讨伐战爆发,董卓则迫使汉献帝迁都长安。初平二年(191年),董卓被孙坚击败,退守长安。司徒王允设反间计,挑拨董卓大将吕布杀死董卓,结果成功。董卓为其亲信吕布所杀,全族

  • 战国名将-“灭齐的男人”乐毅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国乐毅结局,战国乐毅为什么不灭齐,战国时期大将乐毅

    相比四大名将,他们的知名度略有不足,但乐毅能够依靠燕国,联合其他诸侯国,攻灭齐国七十多座城池,这种以弱胜强的战例放眼整个历史也是很少见,因此乐毅绝对堪称当世名将。[var1]乐毅只可惜他没有终老燕国,他的灭齐大计也被后继国君完全葬送,失去了以一人灭一国,名垂青史的机会。但他的结局也算是不错的,终老故

  • 亲手布置杀韩信的,为何不是刘邦,而是吕后和萧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萧何为什么帮助吕后杀韩信,刘邦对韩信张良萧何的评价,张良韩信萧何分别是刘邦的什么

    萧何这次来拜访老朋友,不是来慰问韩信的病情的,而是来邀请他参与一场宫中的宴会的。当时韩信本来是拒绝去的,但是经不住萧何的劝说,于是他只好前去,结果这一去就再也没能回来,因为这次的宴会本就是场专门针对他的鸿门宴,韩信去了之后就被吕后提前安排的武士给斩了。那么为何当时主持斩杀韩信的人,是吕后和萧何,而不

  • 战国时赵国国力与其他国家对比:每天涨知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赵国疆土范围为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中部和陕西省东北隅。战国七雄中赵国无论从疆土、人口,还是从实力上来看均处于中下游。楚国地方千里、带甲百万,地处南方战略地位,可攻可守;齐国雄占东方,国家财富居战国之首,人口众多,粮食资财充足;魏国是最先改革的,也是战国初期国势最强的国家;秦国地势险要、兵伍善战。秦国

  • 曹丕四大托孤大臣之一,曾击败张飞,曹操对他如同亲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一具体来说,曹休是曹操的族子,曹洪的侄子。曹休的祖父曹鼎历任河间相、吴郡太守、尚书令。从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开始,天下大乱,曹氏宗族各自散落,离开乡里。当时,曹休十余岁,正值丧父,他独自与一门客抬着其父灵柩,临时租借了一块坟地将其父安葬。然后携带着老母,渡江到吴地避难,被吴郡太守收留。曹休在太守

  • 与洛阳有关的100个历史名人系列之七:苏秦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洛阳历史名人一览,历史名人故事苏秦,洛阳历史上的名人故事

    一座城市因为一些历史精英的活动而变得生动和浪漫,因为某些名人而彰显和扬名。历史名人用他们的思想、他们的创作和生活方式影响着一个地域、一座城市。洛阳是一座从来就不缺少名人的城市,自夏代建都洛阳开始,在漫漫几千年的历史长廊中,洛阳曾出现过无数的杰出人物,他们或引领了历史的方向,或渲染了历史的色彩,或点缀

  • 就诸葛亮躬耕地替人民教育出版社回答网友十问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人民日报关于诸葛亮躬耕地,诸葛亮躬耕之地是在襄阳还是南阳,新版教科书对诸葛亮躬耕地的解释

    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中的“南阳”需要被注释吗?不注释我们就看不懂《出师表》吗?答:“南阳”显然不需要被注释,不注释就不会引起争议,犹如三国地名“洛阳”“长安”“许昌”“襄阳”“成都”不需要被注释一样。二、如果非要注释“南阳”的话,应该如何注释?你们会把汉朝注释为“汉朝,朝代,今越南一带”吗?

  • 一家族在韩近四百年, 名流遍布, 保留中国传统, 说自己是中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个这样的故事,故事的主题是一个家族,这个家族虽然流落韩国近四个世纪,但是他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先,他们始终说自己是中国人,而且还保留着我国的传统习俗。[var1]这个家族在韩国繁衍近四百年,现在这个家族的名流遍布韩国各行各业,商界、学界、军界都有这个家族的人员,可以说这个家族是人才济

  • 宦官赵高为何要杀秦二世当皇帝?他最后如愿了吗?-读西汉(17)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文/松鼠爸爸(注:头条APP里打开此文后,可点击右上角“耳机”自动播放语音。#睡前故事# #松鼠父子读历史#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赵高我们知道,秦朝正式灭亡前,宦官赵高和秦二世胡亥就已经死了。但我们可能不知道,他们都是怎么死的?谁杀害了他们?先揭晓答案:赵高谋害了胡亥,而秦王子婴杀死了赵高。时间是秦

  • 战国杰出人物-神医扁鹊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神医扁鹊,渤海郡人,原名秦越人,他在赵国才叫扁鹊,以后大家都称呼他扁鹊。扁鹊年轻时候做宾客的主管,遇到一位宾客——长桑君,他十分敬重长桑君,十年交往,两人有缘,长桑君认为扁鹊并非凡人,于是给他传授了很多医药知识,说完人就消失了,扁鹊修心钻研,传说隔着墙都能看见人,面对面能看见人的五脏六腑,所以诊病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