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深得雍正信任的“神仙”贾士芳,为何下场凄凉?因为他太有本事

深得雍正信任的“神仙”贾士芳,为何下场凄凉?因为他太有本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819 更新时间:2024/1/28 4:08:57

但和剧中被“赶出京城”的张德明不同,历史上的张明德因“情罪极为可恶”而被康熙皇帝下令“凌迟处死”,并责令参与“张明德案”的所有皇子公亲眼见证整个凌迟过程。而在剧中协助雍正皇帝内定“恩科三鼎甲”、被皇五子弘昼奉为“座上宾”的贾士芳,在历史上也落得几乎和张明德一样的下场:雍正八年九月,下令处斩。

《清实录·圣祖实录》对于张明德的罪行有着较为明确的记载:

张明德于皇太子未废之前,谋欲行刺,势将渐及朕躬。

一个江湖术士,竟然嚣张到仕途刺杀太子、威逼圣躬;张明德会被处以“凌迟”也属情理之中。

可根据相关历史文献的记载,历史上的贾士芳深得雍正皇帝器重。根据《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的记载,雍正皇帝曾在鄂尔泰的奏折中对贾士芳如此评价:

朕躬违和,适得异人贾士芳调治有效。

李卫的奏折上,雍正皇帝也曾有过类似朱批:

朕安,已全愈矣。朕躬之安,皆得卿所荐贾士芳之力所致。

可就这样一位深得雍正皇帝信任和倚重的“神仙级道士”,却在服侍雍正皇帝仅仅两个月后,被雍正皇帝亲自下令处斩了!

贾士芳到底犯了什么错,会让雍正皇帝如此心狠?

这一切,还要从雍正皇帝的一道“遍寻天下道教术士”的谕旨说起。

雍正八年年初,怡亲王胤祥的身体状况开始急转直下,雍正皇帝也害了一场大病。为了治病,雍正皇帝开始委派内外官员大肆搜寻天下名医和修炼有成的江湖术士。根据《清宫档案》的记载,雍正皇帝曾在雍正八年六月向包括时任“河南山东总督”田文镜、时任“云贵总督”鄂尔泰、时任“浙江总督”李卫在内的多位封疆大吏下达了一份内容一模一样的手谕,要求这些官员遍寻“内外科好医生与深达修养性命之人,或道士,或讲道之儒士俗家”。

同时,雍正皇帝还对“遍寻”工作作出了具体要求:

1、将此工作当成一件“要务”,不可消极对待;

2、一旦找到相关人员,给予礼遇、给予照顾、给予家属安抚和安排;

3、打消顾虑,就算所荐之人不合适或者没有真本事,也不会被责罚,更不会获罪;

4、就算找不到合适人员,就算只是“风闻”也要及时奏报;

总之,雍正皇帝将自己和胤祥的“病体治愈”希望全部寄托在了全国各地的“名医”或者“道士”身上。

这道手谕下达后,雍正皇帝很快收到了时任“浙江总督”李卫的奏折,李卫在奏折中称河南境内有位名为贾士芳的“神秘道士”,云游四方,素有“神仙”之名,特向雍正皇帝推荐治病。

雍正皇帝接到奏报后,马上下令时任“河南山东总督”田文镜,遍寻此人并立即送往京城。根据《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的记载,贾士芳于雍正八年七月来到雍正皇帝身边治病,并很快见到了效果。而后,便有了上文提及之雍正皇帝对贾士芳的屡屡夸赞。

只是,在仅仅两个月以后,雍正皇帝却突然下令将贾士芳“处斩”,并给出了极为明确的原因说明:

一月以来,朕躬虽已大愈,然起居寝食之间,伊欲令安则安,伊欲令不安则果觉不适。

也就是说,在贾士芳为雍正皇帝调治期间,贾士芳让雍正皇帝“病情好转”,雍正皇帝的病情就果真好转;反之亦然。

雍正皇帝的“圣躬安危”、“安与不安”竟然完全掌控在一个江湖道士手中,如此下去,雍正皇帝岂不变成了贾士芳的“傀儡”!按照雍正皇帝的说法,贾士芳这是“公然以妖妄之技,施于朕前”,再不将其除掉,后果不堪设想。于是,雍正皇帝便拿出了惯有的干脆利落,下令将贾士芳处斩。

历史上的贾士芳是不是真有本事,我们不得而知,但在雍正皇帝这样“雄猜阴鸷”的帝王面前卖弄,甚至试图通过控制雍正皇帝的身体健康来达到某种目的,绝对不是明智之举。就此来看,贾士芳能落得如此悲凉下场,只能用两个字概括——活该!

参考文献:《清实录·圣祖实录》、《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清实录·世宗实录》

更多文章

  • 雍正王朝:九阿哥胤禟为何被称为“毒蛇”?他有你想象不到的狠毒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雍正与胤禟,雍正最狠毒的一面,九阿哥胤禟女主宠文

    在《雍正王朝》的演绎中,皇九子胤禟同样如此,虽无心皇位但却始终是皇八子胤禩的坚定跟随者,远比皇十四子胤禵,甚至皇十子胤俄要忠心。究其原因,只有一点,那就是靠着“八爷党”的庞大势力,疯狂敛财。可就这样一个只爱钱不爱权的富贵王爷,为何会被雍正皇帝冠以“毒蛇”之称呢?再有,皇九子胤禟果真只是“八爷党”的财

  • 乾隆王朝:和珅再次违抗圣旨,竟然回护英夷,但这份心思太精明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和珅临时拿出乾隆圣旨,宰相刘罗锅和珅死之前的圣旨,乾隆退位和珅吓得满头大汗

    蕞尔英夷,竟敢伤我子民,事关大清天威,皇上口谕,一定要严厉查办,此案要办出我大清的威风来。我想将那几个元凶枭首之时,让所有来华经商的英夷法场观刑,这叫杀一儆百,让他们以后永不滋事。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此精明的和珅为何就不懂这么浅显的道理,初到广东就急慌慌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其实,这正是和

  • 清军入关后封了四位藩王,为何只有“三藩之乱”?谁没参与?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藩之乱的将领都有谁,康熙撤三藩完整版,三藩之乱连环画

    对于“旧金山混乱”爆发的原因,一些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能会理解,因为康熙要在娘家后进行削藩,吴三溪、姜正忠、依然三人的不满引发了战争。最终,三位野心勃勃的靖王没能与年轻有为的康熙展开斗争。不仅回收了袋子,还抓住了家人和下属的生命。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清朝初期共分封了四位有实力的汉人靖王。那是谁没有

  • 《雍正王朝》中的“毒蛇老九”,最终落得何种下场?死得可惨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雍正老九的下场,毒蛇老九简历,毒蛇老九的扮演者

    在《雍正王朝》的角色设定和剧情演绎中,皇九子胤禟绝对对得起“毒蛇老九”的称号。整部剧中,胤禟始终一副视胤禛为敌,甚至从来都瞧不上胤禛的嚣张模样,唯一一次称呼胤禛为“四哥”,发生在火烧《百官行述》的前夕。将《百官行述》从当铺中搜查回来以后,皇四子胤禛前往八爷府邀请“观众”,在和几人聊天的时候,胤禛有过

  • 因为电视剧,让你误会最深的5个清朝人物:多尔衮只能排在第3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多尔衮个人资料,多尔衮对清朝的贡献,多尔衮第一次见到太监是多少集

    但影视制品可以艺术加工,我们对历史真相的了解和掌握再不能艺术化、大概化、可能化甚至就按照“先入为主”的观念予以认定。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取材自清朝的清宫戏一直是影视界的宠儿。可在这些清宫戏的演绎中,诸多清朝人物完全脱离了真实形象。我们选取了5个颠覆性比较强的人物,予以排位说明:第五名:乾

  • 乾隆朝奇案:看完此案,才知“家有贤妻,夫不遭横祸”是何真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乾隆三大奇案之解密,清朝乾隆时期最大冤案,乾隆断案故事大全

    清代是一个法律比较成熟的朝代,所以发生的恶性案件还是比较少的,不过即使是在乾隆盛世这样的时代,还是出了不少奇案。据《清人说荟》记载,在乾隆十五年,就发生了这样一奇案,在直隶保定就有这么一个做南绣生意的生意人,他名叫孙乐合,虽然生意不是特别大,但也算是一个小土豪了,日子自然不会太差。他也是隔三差五往京

  • 皇后死了,一书生说:该立新后,乾隆说:朕恨不得一起死了,斩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乾隆吃蟹黄汤遇书生被欺负,乾隆接见独眼书生,书生顶撞乾隆是什么电视剧

    作为帝王,他已经做得非常出色,当时清朝在他的精心照顾下进入了国泰民安的景象。但是他的心在皇后死后始终处于非常孤独的状态。孝贤以后再也没有知己了。干隆十三年,做好充分准备的东巡计划终于要展开了。为了这次东顺,干隆准备了一年。事实上,康熙也访问了孔子圣地,表达了对圣贤的崇敬之心。现在干隆再次东巡,只有他

  • 乾隆王朝:大家都贪,你凭什么清廉!王亶望将贪腐玩到了最高境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布衣天子乾隆的十大罪,乾隆王朝王亶望抄家,王亶望跟和珅谁最贪

    王亶望,历史上确有其人,乃系乾隆朝极具代表性的贪官。虽然只是“举人”出身,但王亶望深谙封建官场的为官之道,惯用“用钱开路、行贿送礼、巴结上司”的升官办法。短短数年,王亶望从买来的“知县”起步,身历“知府”、“布政使”并最终由“甘肃巡抚”调任“浙江巡抚”。乾隆四十二年,乾隆朝真正的朝廷大佬——阿桂亲自

  • “母凭子贵”还是“子凭母贵”?清朝皇室母子之间到底谁影响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代母凭子贵的代表人物,男生对女生说母凭子贵,母凭子贵43集电视剧

    “母凭子贵”还是“子凭母贵”这个问题,是身在其中的皇子和其生母需要思考的问题,更是一心维护皇权统治,保证大清江山万世传承的帝王需要权衡和周旋的。自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政权开始,清朝的历代帝王都对皇子的嫡出身份特别在乎,能够让嫡出的皇子继承皇位到了乾隆朝发展到了顶点,可是这个让清朝皇帝们期待、希望

  • 雍正王朝:关于孙嘉诚,雍正为何没听张廷玉的建议?帝王心术了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孙嘉诚虽然为“清流派”领袖,但却和其他的清流官员大不相同,不做作、无私心,上一个心里装着朝廷、装着百姓的读书人,甚属难得。对于孙嘉诚的“闪亮登场”,雍正皇帝对其予以了极为清晰的评价:“你个六品小吏,你懂什么?先是和本部堂官厮打,现在居然敢顶撞总理王大臣,非礼犯上、放肆已极。念在你年轻,孟浪无知,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