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因为电视剧,让你误会最深的5个清朝人物:多尔衮只能排在第3位

因为电视剧,让你误会最深的5个清朝人物:多尔衮只能排在第3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766 更新时间:2024/2/5 10:57:22

但影视制品可以艺术加工,我们对历史真相的了解和掌握再不能艺术化、大概化、可能化甚至就按照“先入为主”的观念予以认定。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取材自清朝的清宫戏一直是影视界的宠儿。可在这些清宫戏的演绎中,诸多清朝人物完全脱离了真实形象。我们选取了5个颠覆性比较强的人物,予以排位说明:

第五名:乾隆皇帝

在几乎所有的影视作品中,乾隆皇帝都是一个风流多情、挥霍无度、坐享盛世的负面形象,甚至在某些专家的描述中,乾隆皇帝也只是一个坐享其成的“败家子”。可历史上的乾隆皇帝,绝非如此形象,最起码在执政前中期并非如此。

雍正皇帝确实是一位杰出的勤政帝王,而且绝对程度上“奠定了有清二百数十年的基础磐石”,但其在位期间对内政的过度关注、对边疆隐患的刻意忽视让大清王朝迅速恢复元气、快速发展的同时,边疆部盟和临近附属国也同时发展壮大起来。

也就是说,雍正皇帝几乎将所有的边疆战事隐患全部留给了乾隆皇帝,他不穷兵黩武行吗?可就在几乎贯穿整个乾隆朝的多场战事消耗中,大清国库自乾隆三十年到乾隆六十年库银依然长期保存在六千万两以上,他果真是“败家子”吗?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确实耗费巨大;发动的多场“文字狱”也确实犯下了不可饶恕的历史罪过;但别忘了经过康熙、雍正两朝,江南地区乃至中原地区的反清思想、抗清活动又再次频繁起来。如果抛开狄夷之分、民族歧视,乾隆皇帝通过南巡和“文字狱”的方式压制反清思想、实现皇权高度集中的做法,还有毛病吗?

第四名:海兰察

在影视作品尤其是《延禧攻略》的演绎中,乾隆朝名将——海兰察乃系一位温文尔雅、重情重义的暖男形象;其虽出身武职但却明显带有书生气质,曾经迷倒了无数女性。

历史上的海兰察确系乾隆朝武职官员,也曾于乾隆皇帝身边担任过一等侍卫,更是被后世奉为“清朝守护神”的一代悍将。可他绝非温文尔雅,带有书生气质的儒将形象,而是被乾隆皇帝评价为“坚碉险寨,无不先登。勇而有谋,封侯实应”的战神,更是被民间、后世形容为“妖人”的病态人物。

据时人笔记记载,海兰察于行军途中,喜食蛇、蜈蚣、蝎子等,如此饮食习惯,不愧为“妖人”称号。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海兰察对生理需求的特殊满足方式,“将军最喜肥妇,尝八肥妇同侍,帐内人影绰约”。没有女人怎么办,“连御四牛,事毕生啖之”。如此形象,还是你在《延禧攻略》中看到的海兰察吗?

第三名:多尔衮

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的历史传闻,直到现在也未找到足够证据予以明确。历史真相都如此模糊,影视作品如何演绎都不为过。但对多尔衮外貌形象的演绎,绝对会让你严重误会。

马景涛版多尔衮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通过留存后世的多尔衮画像也能大致看出其威武强壮、方头大脸的外在形象,一脸络腮胡子更是让其显得英气逼人。但实际上,根据《朝鲜李朝实录》和清朝官方文献的记载,历史上的多尔衮绝对是一个男版的林黛玉形象,个子不高、身形消瘦、疾病缠身。怎么样,是不是彻底颠覆了你对多尔衮威武形象的认知?

第二名:和珅的对手到底是谁

就影视作品中的存在感而言,一代权臣、大贪官和珅绝对能够名列前茅。出于“善恶终有报”的美好愿望,影视作品中的和珅被人为安排了诸多政治对手,纪晓岚刘墉、朱珪甚至是皇十五子永琰。

但实际上,和珅横行乾隆朝时,“内而公卿,外而藩阃,皆出其门,满、汉几无归附者”,绝对属于“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嚣张人物。在《啸亭杂录》的记载中,曾经有个知县因为有幸见了和珅一面,足足在同僚面前炫耀了数年之久。乾隆皇帝禅位以后,和珅的权势进一步提升,一度凌驾于嘉庆皇帝之上,乃系当之无愧的“二皇帝”。

《所闻录》对和珅鼎盛时期“结党营私,道路侧目,朝士莫敢撄其锋者”的描述,才是客观真实地所在。如此位高权重,再加上乾隆皇帝的绝对恩宠,纪晓岚、刘墉、朱珪甚至是皇十五子永琰既没能力也没胆量与其正面抗衡。

历史上真正敢和和珅正面对抗,并将其视为政治死敌的大臣只有一个,那就是被嘉庆皇帝评价为“道直一身立庙朝,清风两袖返韩城”的状元王杰。嘉庆四年,嘉庆皇帝清算和珅时,王杰也是出力最多、贡献最大的功臣。

第一名:清朝真正意义上的清官,到底是谁

清朝出现过诸如和珅、奕劻这等巨贪,也出现了诸多奉公廉洁的清官。在诸多影视作品的演绎中,康熙朝名臣陈廷敬、于成龙;乾隆朝名臣刘统勋;嘉庆朝名臣朱珪;道光朝名臣王鼎;都是著名的清官。清朝历史上,上述人物确系廉洁之臣,也得到过皇帝的正面评价,但如果较真的来看,嘉庆朝初期内阁首辅——董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清官。

董诰,于朝廷任职长达40年之久,历任礼、工、户、吏、刑各部要职,尤其在执掌天下钱粮的户部尚书任上任职数年,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嘉庆朝的董诰,基本等同于乾隆朝的和珅。可就算如此,董诰直到退休也“未尝增置一亩之田、一椽之屋”。《楹联丛话全编》对董诰有过一句“勋名之盛,一时罕有伦比,而身后情况,乃似寒门”的正面评价,即为其廉洁为官的真实写照。

嘉庆二十三年,董诰病逝,嘉庆皇帝亲临祭奠,得知其家中唯一值钱的东西就是嘉庆二年朝廷赐予的“陀罗经被”后大为感动,给予了“只有文章传子侄,绝无货币置庄田”的至高评价。

影视作品有着艺术加工的需要,不遵循历史事实尚有情可原,但在看剧娱乐之余应有最起码的辨识能力,应该懂得娱乐和史实的区别。如此,方能“明得失、知兴替、正衣冠”。

参考文献:《清代通史》、《清史稿》、《朝鲜李朝实录》、《清实录》、《所闻录》、《楹联丛话全编》

更多文章

  • 乾隆朝奇案:看完此案,才知“家有贤妻,夫不遭横祸”是何真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乾隆三大奇案之解密,清朝乾隆时期最大冤案,乾隆断案故事大全

    清代是一个法律比较成熟的朝代,所以发生的恶性案件还是比较少的,不过即使是在乾隆盛世这样的时代,还是出了不少奇案。据《清人说荟》记载,在乾隆十五年,就发生了这样一奇案,在直隶保定就有这么一个做南绣生意的生意人,他名叫孙乐合,虽然生意不是特别大,但也算是一个小土豪了,日子自然不会太差。他也是隔三差五往京

  • 皇后死了,一书生说:该立新后,乾隆说:朕恨不得一起死了,斩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乾隆吃蟹黄汤遇书生被欺负,乾隆接见独眼书生,书生顶撞乾隆是什么电视剧

    作为帝王,他已经做得非常出色,当时清朝在他的精心照顾下进入了国泰民安的景象。但是他的心在皇后死后始终处于非常孤独的状态。孝贤以后再也没有知己了。干隆十三年,做好充分准备的东巡计划终于要展开了。为了这次东顺,干隆准备了一年。事实上,康熙也访问了孔子圣地,表达了对圣贤的崇敬之心。现在干隆再次东巡,只有他

  • 乾隆王朝:大家都贪,你凭什么清廉!王亶望将贪腐玩到了最高境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布衣天子乾隆的十大罪,乾隆王朝王亶望抄家,王亶望跟和珅谁最贪

    王亶望,历史上确有其人,乃系乾隆朝极具代表性的贪官。虽然只是“举人”出身,但王亶望深谙封建官场的为官之道,惯用“用钱开路、行贿送礼、巴结上司”的升官办法。短短数年,王亶望从买来的“知县”起步,身历“知府”、“布政使”并最终由“甘肃巡抚”调任“浙江巡抚”。乾隆四十二年,乾隆朝真正的朝廷大佬——阿桂亲自

  • “母凭子贵”还是“子凭母贵”?清朝皇室母子之间到底谁影响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代母凭子贵的代表人物,男生对女生说母凭子贵,母凭子贵43集电视剧

    “母凭子贵”还是“子凭母贵”这个问题,是身在其中的皇子和其生母需要思考的问题,更是一心维护皇权统治,保证大清江山万世传承的帝王需要权衡和周旋的。自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政权开始,清朝的历代帝王都对皇子的嫡出身份特别在乎,能够让嫡出的皇子继承皇位到了乾隆朝发展到了顶点,可是这个让清朝皇帝们期待、希望

  • 雍正王朝:关于孙嘉诚,雍正为何没听张廷玉的建议?帝王心术了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孙嘉诚虽然为“清流派”领袖,但却和其他的清流官员大不相同,不做作、无私心,上一个心里装着朝廷、装着百姓的读书人,甚属难得。对于孙嘉诚的“闪亮登场”,雍正皇帝对其予以了极为清晰的评价:“你个六品小吏,你懂什么?先是和本部堂官厮打,现在居然敢顶撞总理王大臣,非礼犯上、放肆已极。念在你年轻,孟浪无知,为的

  • 8亿两白银?和珅被杀的真正原因,并不在此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和珅是被谁杀,和珅最后是被谁杀死的,历史上的和珅为什么被杀

    从一个没落的满洲贵族家庭走出的和珅,在乾隆皇帝的赏识和自己的努力下,仕途顺畅,官至文华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权势滔天、一人之下;乾隆皇帝禅位以后,和珅借助乾隆皇帝不放大权的机会,权势更盛,甚至被称为“二皇帝”。正史中的和珅机敏灵巧、才智过人、善于溜须逢迎,他之所以能在仕途步步高升,得益于乾隆皇帝的

  • 清朝人口呈“爆炸式”增长,从7000万激增到4亿,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人口从7千万到4亿,清朝人口是怎么增长到四亿的,清朝人口发展快的原因

    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在进入农耕时代之后,人口数量成为一个国家在寻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资源。通过一些史书资料不难发现,在商朝时期,当时就已经实施了人口户籍登记。最早记录人口数量的书籍是《汉书》,在这部作品中非常详细地记录了当时的人口数量信息,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历代出现的正史《地理篇》都会有大量关于人

  • 乾隆殿试出一奇题,一进士脱口而出,皇帝:状元你没戏,探花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在古代进士比探花大吗,乾隆进士一览表,淳熙八年探花进士名单

    然而,世界对帝国主义考试制度的主张不同。从小规模编纂的角度看,帝国主义考试制度仍然是一个很好的制度。最终,贫穷家庭的孩子有办法做官,以防止贵族垄断。古代选举的时候,先不说天赋,外貌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标,所以说是看脸的时代。所以很多秀才被忽视了,三国时代有一个智谋家,才能不失去诸葛亮,但因为长时间的丑恶

  • “四大贝勒”,皇太极真是笑到最后的人吗?并不见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驾崩,皇太极在“三大贝勒”的拥护下,继位为汗。皇太极继位以后,继续沿用努尔哈赤时期“四大贝勒”共同执政的执政方针,与“三大贝勒”共同面南而坐,共同接受诸王贝勒、朝中大臣的跪拜。当时,皇太极只是名义上的后金政权大汗,朝政大权并未完全掌握。而后,雄才大略的皇太极为了集

  • 嘉庆扳倒和珅,果真是为了8亿两白银?那你可小瞧嘉庆皇帝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嘉庆晚年对和珅的评价,乾隆死后嘉庆为什么要扳倒和珅,嘉庆帝扳倒和珅的原因

    在乾隆太上皇驾崩仅10天以后,嘉庆皇帝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铲除了乾隆皇帝禅位以后,权势一度凌驾于皇权之上的权臣和珅,牢牢掌握了朝政大权,成为大清王朝名副其实的最高统治者。嘉庆皇帝扳倒和珅的做法,在后世看来,多以“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予以解释。大清王朝在乾隆皇帝执政期间,达到鼎盛状态不假;但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