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嬴稷:战国“超长待机”的腹黑霸主,秦国灭六国的实际奠基人

嬴稷:战国“超长待机”的腹黑霸主,秦国灭六国的实际奠基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603 更新时间:2024/2/18 13:32:57

[var1]

对一个国君来说,他把大秦带到了一个新台阶,直接帮他曾孙子嬴政扫平了统一六国的障碍,是霸主、雄主。但对于他的对手和有利益冲突的人来说,就绝对是狠毒奸诈了,并且寿命超级长(在那个平均寿命30-40岁的年代,他活到75岁)在战国时期可是熬死了多位对手和亲人,堪称战国超长待机中的战斗机,在位时间近半个世纪。

秦昭王和我们熟悉的很多战国历史人物都有交集。先来说说他的家庭成员,

他爷爷是任用商鞅变法的秦孝公

他老爸是处死商鞅、攻占巴蜀、重用张仪采取“连横”外交策略的秦惠文王。

他老妈是首个太后临朝的先驱、秦宣太后。

他曾孙子是最终完成统一六国大业的秦王嬴政,虽然两人辈分差了好几辈,可是因为嬴政的爷爷和爸爸寿命都不长,昭襄王和秦王政的统治期只间隔了短短5年。

他是秦历代君王中在位时间最长的,在最后六七位秦君王中,他统治的时间超过了前任的孝公、惠文王、武王的总和,也超过了后面的孝文王、庄襄王的总和。

[var1]

除了本国,其他国家和他有关的故事也很多,比如我们语文课本上学的完璧归赵,里面提到的反面角色秦王,就是秦昭襄王了。还有学到屈原,就会知道楚怀王被秦国骗到咸阳软禁,那也是秦昭襄王在位时干的事,还有,秦赵长平之战,赵国被活埋四十余万降卒,也是我们的男主角秦昭王在位,甚至包括处死了秦国战胜白起,也是我们的男主角干的。反正,论命长,战国很多国君不是他对手,论强势狠毒,六国的那些继承人们也几乎找不到他的对手,这么一看,我们的男主角秦昭襄王,几乎就是独孤求败一样的角色了。

[var1]

他在政治军事诸方面都建立了卓越的功勋,特别是军事方面的成就,即使和后来的嬴政相比,也毫不逊色,他重用范雎、白起等人,为秦国的发展做出极为杰出的历史贡献,昭王时代是秦国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决胜时代。正如历史学家翦伯赞对他的评价:

昭王末年,秦对六国的斗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翦伯赞

1、重用范雎,制定远交近攻策略,为秦灭六国制定的大的方针和策略

[var1]

范雎本是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因被诬陷通齐卖魏,差点被魏国相国魏齐鞭笞致死,后在郑安平的帮助下,易名张禄,潜随秦国使者王稽入秦。

范雎晋见秦昭王之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抨击穰侯魏冉越过韩国和魏国而进攻齐国的做法。他主张将韩、魏作为秦国兼并的主要目标,同时应该与齐国等保持良好关系。这就是远交近攻的策略,可以说,这个策略让秦国灭六国有了具体可行的方针策略。秦昭襄王非常赞成范雎的想法,范雎被拜为客卿,之后,他又提醒秦王,秦国的王权太弱,需要加强王权。秦昭王遂于前266年废了自己的亲妈宣太后,并将国内四大贵族(两个舅舅,两个弟弟)赶出函谷关外,大权独揽,并拜范雎为相。

2、经营巴蜀,巩固对巴蜀的统治,让大秦有丰富的粮仓

[var1]

巴蜀之地是秦昭襄王的老爸秦惠文王时期打下来的。但当时巴蜀地区还不是今天所谓的天府之国,把巴蜀变成大粮仓的,是李冰父子修筑的都江堰。而古代修筑这种大型水利工程,都是有有财政支持的,李冰找谁要钱呢?当然是当时的国君秦昭襄王,当时,虽然秦昭襄王也常常为战争的粮草发愁,但李冰把修筑都江堰的利弊一分析,秦昭襄王大笔一挥,拨款,确保了都江堰的顺利完工。事实证明,秦昭襄王的眼光是独到的,都江堰给大秦带来了巴蜀地区的天府之国大粮仓。

3、消灭义渠,安定后院

[var1]

《芈月传》中,宣太后和义渠王缠绵悱恻的爱情是假的,为了笼络义渠,和义渠王保持了30年的情人关系倒是真的,有史书记载。30多年后,秦昭襄王和他亲妈宣太后在秦王宫诱杀义渠王,然后迅速出击,一举攻灭义渠,不仅获得了义渠骁勇的士兵和众多的牲畜,还为秦灭六国提供了雄厚的军事资源。可见历史沧澜前面的文章《芈月传》:芈月和义渠王感人的爱情,真实历史会让你彻骨寒

4、长平之战,打垮军事上最强的对手

[var1]

秦昭襄王能顺利即位,当初还多亏了赵武灵王,因为那个时候的嬴稷还在燕国为质子,连他亲妈都没想到为他争取王位,而是为他的二弟和惠文后争得不亦乐乎。不管赵武灵王是出于什么目的帮助一文不名的嬴稷,对嬴稷来说,赵武灵王对他都有再造之恩。

[var1]

之后,赵武灵王一代雄主,却因为继承人问题没考虑周全,死于沙丘宫变,继位的是他的儿子赵惠文王。和嬴稷老爸的名号极其相似(秦惠文王)。在之后,赵惠文王去世了,儿子赵孝成王即位,但秦国依然是腹黑小霸王嬴稷在位,也就是说赵国君王已经换了三茬了,秦国国君却巍然不动。赵国的君主是一代不如一代,这说明,争霸之时除了拼国力,君主还得拼寿命,活得长得一般笑得久。秦赵之间的利益冲突越来越多,最终,点燃了长平之战。

[var1]

长平之战的导火索是上党这块地方,这地方原本属于韩国,却被秦国看上了。韩国知道打不过,就干脆把这块地献给秦国,但是上党郡守冯亭咽不下这口气,决定把上党郡私下里献给赵国。冯亭的目的在于利诱赵国去劫胡,让赵国得罪秦国,那韩赵就可以捆绑在一起共同抗秦。

[var1]

赵孝成王找大臣商议对策,是他叔叔平原君力主拿下上党郡,毕竟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得到一大块地,这么大便宜不捡白不捡。而且赵国不拿下这块地,秦国就不会打你了吗?其实平原君这么想也没错。这样,前262年,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就开始了,两军对垒三年后,范雎以反间计,使得赵国用无实战能力的赵括代替老将廉颇,结果,白起大破赵军,赵国四十余万降卒都被秦军活埋。嬴稷用自己独特的“报答”方式,把赵国打回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前的状态,真是“一夕回到解放前呀”。

5、灭东周、迁九鼎,震慑天下

[var1]

春秋战国的诸侯,追根溯源,理论上都是周的臣子,只是西周灭亡之后,周平王迁都洛邑,周天子的实力进一步下降,已经管不住诸侯国了,周天子的实力,甚至还不如大点的诸侯。但诸侯虽然不听周天子的话,却也没有谁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韪去灭了周天子,不是不想,而是实力不够,灭天子容易,怎么善后却难办,那不是正好给了所有诸侯国一个群起攻之的理由和借口吗?所以,谁都不傻,谁也不去做那个出头鸟,即使当年楚庄王敢去问鼎,也没敢真对周王室动手。

但秦昭襄王嬴稷,就做了几百年这些诸侯跃跃欲试,想做有不敢做的事儿——灭周。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国的大将赵掺攻打韩国,攻占了阳城(河南郑州登封市),斩首了4万人。攻打赵国,攻占了二十几个县,斩杀及俘虏了九万人。周赧王姬延非常恐慌,和燕国、楚国密谋联合各国,再订立合纵盟约攻秦。秦国立即起兵攻打周国,掳获姬延到秦国,然后又释放他回到周国。姬延死了,东周国亡,立国879年。

[var1]

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年),秦国将西周文公姬咎流放到悉狐聚(河南平顶山汝州市西北),东周亡国。

灭周不仅表明秦统一天下的决心和意志,更显示了秦已具备击败东方各国联合进攻的雄厚实力,这一事件给各国造成深刻的心理威慑。灭周是一个新纪元的真正开始,东方各国的末日也真正来临。

[var1]

虽然晚年他听信应侯之言,丧失灭赵良机,冤杀名将白起。秦国民生凋敝。这些都不能掩盖他的历史功绩,也不能掩盖这个时代秦国在各方面突飞猛进的事实。腹黑霸主秦昭襄王,不管是对亲人,还是对恩人,还是对敌手,他都能快狠准地出手。的确堪称乱世霸主,对秦国真可谓功不可没。只是在个人品行上,也是个让人胆寒的角色。

更多文章

  • 起源于春秋战国的清明节,从追忆怀念演变为珍爱生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明节怀念爷爷怎么说,清明节怀念先烈感悟,清明节怀念语句图片

    清明节,作为对逝者的哀思和追忆,从古至今都是我国民间的一项重要节日。但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这个节日也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如今的清明节,不单单是对逝者的追忆,对过去式的怀念。相反,更多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命绵长的珍惜。相传,春秋晋国公子重耳逃亡期间,因饥饿面黄肌瘦寸步难行,随行介子

  • 战国名将李牧之死,历史上有两种说法,哪种更可信?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武安君李牧是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一,由于他作战勇敢有勇有谋,在历次战斗中都能险中取胜,深受人们的喜爱。即使到了现在,人们谈起李牧,不仅为他的军事才能折服,还为他的冤死感到惋惜。而对于李牧的死,《史记》和《战国策》都有记载,虽然结果都是以死为终,但过程却大相径庭,到底哪种说法更确切一些呢?按《史记》的记

  • 李世民:别人家的孩子,17岁营救隋炀帝,20岁封秦王,28岁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599年李世民出生,成为李渊的次子。自幼就十分聪明的他,什么博览全书、学习武艺都是他的基本功,可以说李世民能有后来的成就,跟他从小的勤奋是离不开的。就这么的,打小就优秀、努力的李世民,便受到许多长辈们的喜爱,尤其是右骁卫大将军长孙晟,在李世民不过15岁的时候,就把自己仅仅13岁的女儿许配给了李世

  • “我英武岂不类秦王李世民”——永乐皇帝第二子汉王朱高煦传记1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太宗的盛世局面,汉王朱高煦正史,唐太宗打造了什么盛世

    [var1]永乐皇帝共有三个儿子,长子朱高炽、二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三人乃一母同胞,皆为常皇后所生。与其余二人不同,朱高煦长相英武,颇类朱棣。他身长七尺余,行动敏捷,善长骑射,且诡诈多智,常以材武自称。据说,他两腋生有若龙鳞者数片,因而自命不凡。朱高煦自小便为人狡黠狠愎。太祖皇帝时召集秦、晋、周、

  • 春秋争霸赛:强大的诸侯,为何只争霸,而不是直接取代天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春秋诸侯争霸实力排名,天子和诸侯,史记天子与诸侯的思维导图

    春秋时期开启诸侯争霸的时代,为何强大的诸侯国,没有取代周天子的地位,进而重新建立新秩序,成为新的天子呢?这在当时的时代大背景中,并不是不可能,只是需要面临的压力与问题,并不是每一个诸侯能够制衡的。周朝建立到平王东迁洛邑,建立成周政权。开始东周时代的新秩序重建,而这时的诸侯国形势已经不是周初建立的情况

  • 他是春秋战国名将,通晓兵法创建武卒战队,还是一名常胜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春秋战国的十大名将,战国武卒,春秋战国历史上的军事家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这样一位政治家、军事家,为了当初离家时许下的诺言,他背负不忠不孝的骂名,历任三个国家军事统帅,不仅通晓兵法始创特种兵,还是一名常胜将军。这样一名战将会是谁,他又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呢?出生于春秋卫国的吴起,自幼家庭富足,是当地有名的富二代。但吴起从小就是个官迷,父母也倾其所有为他上下

  • 战国时期的赵国尚能痛击匈奴,为何汉朝初期却被匈奴压着打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国和秦国一起打匈奴,匈奴给赵国认错的动画,秦国打开国门与赵国追击匈奴

    [var1]辩证唯物论中讲,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运动变化的,因此,要求用发展的眼光却看待问题。研究历史问题,尤其要做到以发展的眼光,去洞察不同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变化。具体到汉朝与赵国面对匈奴之时不同表现的问题,需要厘清两个基本的方面:汉朝与春秋战国时期有何不同;赵国面对的匈奴,和汉帝

  • 扁鹊晚年遭人嫉妒被杀,他发明了云南白药,却也落得凄惨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扁鹊治病四年级课文,扁鹊变成女生,扁鹊打针

    一个好医生能救无数条人命,佛教有句话,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了许多患者的医者,该有多少功德呢?但历史上有多少名医落得过好下场呢?医者的起源大概就是神农氏了吧,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说过,最后神农因为尝了断肠草之后死去;三国时期著名的名医华佗,扁鹊,哪个得到了好下场呢?华佗因为被曹操疑心被拷问致

  • 此人能力不输白起,曾攻破函谷关,逼迫秦国割地,却难列四大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白起函谷关之战,秦国函谷关被攻破几次,白起坑杀40万赵军历史评价

    “战国四大名将”出自何处?要确定战国时期是否有其他国家的将领能与“四大名将”并驾齐驱,必须明确“四大名将”一词背后的评定标准。因此,我们首先要去追溯“四大名将”这个提法的渊源,它究竟出自何处,由何人提出,之后我们才能进一步去解构其背后的评判体系。遗憾的是,历史上从来没有“战国四大名将”的提法,这个词

  • 韩学者为证明孔子是韩国人,晒出了“3大铁证”,中方霸气回复2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韩孔子,韩国网友对孔子评价,韩国如何看待孔子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是2000多年前的人物,但是对于今天世界各国依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他的思想,直到今天我们仍在使用,他也被我们称为“孔圣人”,在我国的各个地方都可以看到他的雕像,还有专门供奉的孔庙,这都可以看出孔子在我们中国人心中的地位。而且如今在世界各地,我们到处都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