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梦华录》《清平乐》《知否》为什么都选了宋朝?

《梦华录》《清平乐》《知否》为什么都选了宋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436 更新时间:2024/1/31 18:56:36

说起宋朝,人们的第一印象都是这四个字:“积贫积弱”。

但是你知道吗?宋朝是地理版图最小的中国,却是文化最繁荣的中国,是军事力量最薄弱的中国,却是经济实力最强的中国。宋朝GDP最高的时候占到了世界的70%!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宋朝国祚三百多年,是历史上文化的一个巅峰期,在各个领域硕果累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都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陈寅恪先生就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近几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大宋少年志》《鹤唳华亭》《清平乐》《梦华录》等电视剧的热播掀起一股宋文化热潮。《清平乐》导演张开宙说:“人们对宋朝的情感首先来自对宋词的喜爱。”

没错,这些剧从不同程度运用和诠释了宋词美学。今天我们能在宋词中触摸那个时代的温度,感受宋文化与宋人独特的美学趣味,离不开这些流传千年的宋词,离不开闪耀于大宋文坛天空的这些璀璨的“明星”们!

拿错剧本的文艺青年李煜、宋朝完人范仲淹、大宋锦鲤晏殊、毁于参半的名相王安石、北宋全能之王苏轼、被皇帝耽误的艺术家宋徽宗、爱喝酒打牌更爱作词寄情的李清照……

他们曾是我们学生时代的“老朋友”,作品是大家都无比熟悉的“背诵全文”。可他们却远不止我们所认识的样子。

孟子·万章下》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大意是,我们吟诵他们的诗词,读他们的作品,却不了解他们的为人,这样行吗?因此我们应该了解他们所处的时代,这样做,就是和这些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

宋朝,一个群星闪耀的时代

独立书店满章特供版《宋词群星闪耀时》

拿错了剧本的

文艺青年李煜

有人说,他是古代最悲情的才子。是南唐最后一任君主,也是新王朝的阶下囚。

对于李煜的治国才能,后人多有肯定评价。南唐旧臣潘慎修曾这样回答宋太宗赵光义:“假如他真是无能无识之辈,何以能守国十余年?”

陆游也在《南唐书》中说:“后主天资纯孝……专以爱民为急,蠲赋息役,以裕民力。尊事中原,不惮卑屈,境内赖以少安者,十有五年。”

命运很顽皮,总爱跟人开玩笑。热心权位的兄弟都与无缘皇位,而本无意政治的李煜却在各方角逐中登上帝位,可从他登基的那一天起,作为一个弱国之君,失败的命运就已经注定。

没有人想做亡国之君,可惜,文艺青年注定干不过一代枭雄。他卑躬屈膝过,也奋力挣扎过,却终究还是亡了国。975年冬,宋军攻破金陵城门,南唐就此宣告灭亡。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这首词是李煜被俘北上后所作,上片追忆南唐过往的繁华景象,下片写国破身降的悲惨与凄情。

李煜性格宽厚忍让,多才多艺,精通书法、绘画、音律,等等,放在现在那就是妥妥的一位全能艺术家啊!然而,他只能在日复一日的委曲求全中抒发内心的愁郁。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人生的遗憾总是太多,就像那江水不休不止,滚滚东逝。人生错位,故国永别,到如今唯余绵绵不尽的耻辱与愁怨,何苦还要留在这人世间?

生于七夕,死于七夕。公元978年,李煜的生命永远停在了41岁。

李煜被誉为“千古词帝”。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是的,词在李煜之前是花前月下,歌馆宴乐;而在李煜之后是家国万事,皆可入词。

可以说,没有李煜,就没有后来的宋词。赵氏兄弟何曾会想到:他们亡了李煜的国,李煜却用词征服了整个宋朝!

文学成就最高

的吃货苏东坡

嘉祐二年(1057年)的这场科考可能是中国科举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一场,其直接影响了北宋历史,号称“千年科举第一榜”。苏轼就是在这场考试中脱颖而出,差点儿考了个全国第一。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是现代人最想交的古人朋友。他不仅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学大家,一个潇洒乐天的知己好友,更是一个十足的吃货。

大大咧咧又刚直不阿的他因“口无遮拦”和写“政治吐槽诗”给自己惹了不少麻烦,被一贬再贬。

被贬黄州后,苏轼心中充满了恐惧与伤痛,夜晚在月色下独步。一钩残月斜挂在梧桐树梢: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孤傲的鸿雁与自己何其相似啊!都是心有悲恨无人领会,也都是品格清高不肯与世沉浮。

好在苏轼有着天生乐达的秉性,无论身处何地,他都能在短时间调节自己,与自己与生活和解。

躬耕于黄州东门外,自号“东坡居士”。在日复一日的躬耕之中,苏轼参悟着生命与自然的原始意味,慢慢洗去从前的傲气与锋芒,日渐平和稳健。

心态一好,则人生处处是风景。他交各类朋友:官员、农夫、道士、和尚……,去各地游玩:游赤壁、游承天寺……,研究各种美食:东坡肉。

还经常呼朋唤友,在东坡雪堂喝酒撸串,嗨到半夜。有一次大醉晚归,家中门童已鼾声如雷,怎么敲门都不应。他也不生气,索性倚在门口,赏水天相接,听江涛阵阵: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被贬惠州,他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朋友们呐,大美惠州太适合我这个吃货啦!有杨梅、枇杷、橘子等各种新鲜水果,哥荔枝都吃撑啦!

被贬琼州,他又发现海南的牡蛎很好吃,于是写信给小儿子说:“宝贝儿,这儿的牡蛎太好吃了!咱们千万不能让朝中官员知道,我怕他们跑来跟我抢。” (“东坡在海南,食蠔而美,贻书叔党曰:无令中朝士大夫知,恐争谋南徙,以分此味。”)

林语堂说,苏轼是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这也许就是我们喜欢他的理由。是的,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自得其乐,找到生活的闪光点,正是苏轼身上最具魅力之处。

喝酒打牌作词

的卷王李三瘦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当年每一句问世后,都是横扫大宋词坛,屡屡问鼎年度最佳词作,“国民女神”“一代词宗”“千古第一才女”等各种光环头衔,更是不在话下。

九百多年后,她依然魅力空前。国际天文学会在1987年给水星上的第一批环形山命名,有十五座环形山以中国人的名字命名,其中一座就是以她命名——“李清照”。宋朝第一文艺女青年,江湖人称“李三瘦”!

十几岁时,她就写出了轻松明快的: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寥寥数语就将一群荡舟荷花丛中的少女们刻画得如在目前。

三瘦同学不仅文采出众,还超爱喝酒,且经常喝醉: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这喝的都找不着北了。

伤春也要喝: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嗯,这酒的后劲貌似有点大。

相思情浓,那就更得喝了——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重阳节,和老公分居两地,不高兴,继续喝!——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晚年飘零江南,国破家亡,何以解忧,唯有醉酒——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

李三瘦同学传世共四十几首词作,其中一半跟喝酒有关。

不光喝酒,三瘦还嗜赌。

予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但平生随多寡未尝不进者何?精而已。

大意是:姐天性爱赌。一旦玩起来,就废寝忘食。而且,姐玩了一辈子,从来没输过。为什么呢?因为姐下的功夫深啊!哈哈哈哈。

看看,这世界是多么不公平,读书学习比大家强也就算了,连喝酒玩乐也甩我们几条街!

爱时,她敢写让所谓“正人君子”坐不住的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恨时,她敢冒自陷牢狱的风险将当时的丈夫告上衙门。

真是兴起敢写闺房艳词,愤起敢撕渣男小人,从不为世俗的藩篱而屈身将就,女汉子的人生就是这么彪悍!

书不能尽。这些闪耀于大宋文坛天空的明星们,用他们各自的光辉照亮了整个大宋,更照亮了我们探索历史与文化的长路。

独立书店特供满章版《宋词群星闪耀时》

不一样的故事观感,

更深刻的心灵共振

近200首经典诗词,融入动人心魄、有趣、严谨又深情的词人小传。

在读历史、品诗词的同时,词人身上那些动人的闪光品质和人生态度——

李煜的赤子之心,范仲淹的胸怀天下,晏殊的珍惜当下,欧阳修的迎难而上,王安石的敢为天下先,苏轼的苦中作乐,李清照的敢于做自己,陆游的永不言弃,辛弃疾的一腔热血……

教会了我们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每个人都能在故事和宋词里遇到自己

像读小说、像纪录片、像大电影。

隔着近千年时光,我们与词人有着共通的情感:同样面对职业的选择、同样面对人生的悲喜,会遇到同样的困境,会经历各种感情……从浅斟低唱到金戈铁马,走进大宋词人风雅又激昂的百味人生,每读懂一个词人,就多经历一种人生。

有趣,有料,更要有态度

周公子是“周公子爱读书”的公众号主理人。她立志以学术性与趣味性兼具的形式科普诗词背后的人物故事、历史知识,希望用自己的笔触走进一个个古人的心灵世界,还原诗词背后恒久动人的悲欢离合与人生况味。

其实,更新慢是因为每一篇小传的书写都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有时周公子需要花几个月的时间去考证史料,读了她的文章就会深有感受:要做多少功课,看多少资料,对一个古人了解得如此透彻,才能 举重若轻,化史料于笑谈啊!

图为《范仲淹:如果宋朝有完人,他的名字应该叫范仲淹》一文的部分参考资料。

趣味满满的文末彩蛋:

漫画小剧场

周公子化身小记者,穿越回大宋,充当我们的嘴替,与萌萌的词人做朋友。

快翻开《宋词群星闪耀时》看看,这些好玩的词人漫画有没有说出你的心声?~

精美装帧,扑面而来的宋朝风雅

封面采用整张手绘,青绿配色肆意挥洒,笔墨飞扬间,婉约与豪放完美结合,大宋风雅扑面而来!

排版精致,内外双封设计,书名采用烫黑工艺,用纸、印刷精良,由内而外,品质呈现。

超值附赠

买了纸书的朋友们,还根据书内提示 免费兑换价值49.9的《宋词群星闪耀时》全本配乐有声书。兑换后可不限次数重复收听。

主播磁性的声音一秒带你梦回大宋,徜徉在繁华的东京街市,看意气奋发的词人们书写宋词风雅。

赠3张“反内耗”书签,停止精神内耗,一起做个快乐的人吧!

@吃货苏东坡——与其抱怨,还不如去吃顿好的!

@霸气王安石——年轻人,你的问题就在于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

@卷王李清照——不能取悦自己的生活不值得留恋!

来自读者的追捧与热评

这些读者中,有文史爱好者,有老师,有学生,有家长,有上班族……他们的“弹幕”高频词都是:“感动”“共鸣”“知识与趣味的结合”“画面感强”“文风独特”“诗词意境之美”“帮助教学与学习”“重新认识了词人”……

有导演说,电影的意义就在于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和银幕上的人物处于相同的状态里。而我写这本书的目的,也是如此。

——周公子

扫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马上入手独立书店特供版本

—FIN—

关注慢书房,从此与书相连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蜀汉灭亡,一支精锐逃亡海外,带走诸葛亮预言,千年后在明朝成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关于这句话所表达的哲理,可能争论不休的原因就是三国时期的社会状况。那一时期,军阀割据,各路英雄、良将层出不穷,分分合合的三国过去了,人们却搞不懂究竟是时代造就了英雄,还是相反。群雄逐鹿的结果,却和魏蜀吴三国没有太大的关系,最终天下统一的硕果被司马家拿了去。让人最遗憾的,莫过

  • 【羽扇纶巾】为什么说宋朝是一个空前绝后的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说宋朝是一个空前绝后的时代?【羽扇纶巾】1.公元一0五七年四月八日,春深日暖,四海承平,看起来很是寻常的一天。其实不然,这是空前绝后的一天。这一天,大宋王朝殿试放榜。中国科举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大大小小的放榜不知有多少次,有什么稀奇吗?这一次有。这一年的榜单,被称为 “千古第一榜”。在古今中国的

  • 【福清头条】《尚食》中朱棣身后的屏风,出自南宋(福清籍)画龙天才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周末开始看《尚食》,引人注目的是朱棣身后的屏风。屏风上的两条龙隐没在浓厚的云中,它出自南宋一位画龙天才陈容的手笔。关于他的生平只有寥寥数语,陈容(生卒年不详),字公储,号所翁,关于他的籍贯有三种说法:《闽画记》作长乐(今福建长乐);《图绘宝鉴》作福唐(今福建福清);《金溪县志》作临川(今江西抚州

  • 明代王延凌行书《古桂》高清本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 李自成是如何处置崇祯遗体的,他的做法可以预料大顺政权必定难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正所谓“君舟民水,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自古以来就有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说法,很多时候新的政权建立往往是民心所向,就比如明朝时期李自成起义,最后还成功推翻明朝统治一事,这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农民起义取得成功的经典案例。可是我们也知道,李自成虽然带领起义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还建立了大顺政权,但是他

  • 北宋名相吕大防在成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这位祖籍陕西的北宋名相,曾经两度与成都结缘,先后担任过青城县令和成都太守。在他与成都的两次“亲密接触”中,留下了坚实的印迹,书写了感人的故事,成为一笔宝贵的遗产,千古流传—— 青城山 杜甫草堂 图据网络 各式各样的织机 合江亭 吕大防画像 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 制止“大小斗” 设障防外敌 宋仁宗嘉祐

  • 朱棣私访青楼,见老鸨带来一女子!朱棣冷笑:不剐了你天理难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明王朝最励精图治的皇帝是哪一位?有人说是明太祖朱元璋,有人说是明成祖朱棣,这两位皇帝算得上是大明朝中知名度最高的两位了,他们的功绩也算是各有千秋,只不过明成祖朱棣的得位不正,让他在舆论场上失去了一定的优势。朱棣像朱元璋一样都是十分关心民生疾苦的好皇帝,他经常微服私访民间,查看百姓们的生活疾苦,有一次

  • 苏轼成长的土壤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四海雍熙,八荒平静,士农乐业,文武忠良。”苏轼在北宋休养生息的年代出生、长大。宋朝是中国文化历史上的丰盛时期,理学、文学、史学、艺术、科技等领域硕果累累。宋代科举考试推进了教育制度的优化,印刷品的推广促进了文化交流。宋仁宗赵祯更是性情宽厚,广受后世称赞。孔子有云,“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 朱元璋问道士自己寿命,道士:“比我多一日”朱元璋:“砍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从古至今,中国出了数不胜数的奇人异士。有的是有真材实料的。但也有着本事不济,不过善于抓人心理的人,这一类人虽然没有真才实学,但却能敏锐的抓住当事人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谋利的目的。以古人的受教育水平来说,想要分辨真假相术师是极为不易的。因此大多数人遇见道士都是怀着一颗敬畏之心,但也有一小部分人对此持怀

  • 朱元璋抢了陈友谅的女人,生了个儿子,却让朱元璋后悔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前言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就有九年荒。”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民谣,诉说着流离失所的百姓的痛苦。在这首民谣中,百姓对明太祖朱元璋的评价似乎不太高。其实,一首歌谣在流传过程中肯定有不同版本,在明朝,百姓肯定不敢在歌谣中直呼朱皇帝,可以推测,开头的民谣是清朝时期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