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羽扇纶巾】为什么说宋朝是一个空前绝后的时代?

【羽扇纶巾】为什么说宋朝是一个空前绝后的时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547 更新时间:2023/12/23 10:34:13

为什么说宋朝是一个空前绝后的时代?

【羽扇纶巾】

1.

公元一0五七年四月八日,春深日暖,四海承平,看起来很是寻常的一天。

其实不然,这是空前绝后的一天。

这一天,大宋王朝殿试放榜。

中国科举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大大小小的放榜不知有多少次,有什么稀奇吗?

这一次有。

这一年的榜单,被称为 “千古第一榜”。

在古今中国的录取名单中,从来没有,再也不会出现如此豪华的阵容:

苏轼、苏辙、张载、程颢、程颐、曾巩、曾布、章惇、王韶吕惠卿等。

其中,苏轼、苏辙、曾巩名列“唐宋八大家”,程颢、程颐两兄弟开创了“程朱理学”, 张载是关学领袖,那句著名的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出自他口;

唐宋八大家

曾布,吕惠卿和章惇后来都位至宰相,比较陌生一点的王韶也是个传奇,他是宋朝最厉害的文人统帅,著名的熙河大战中,他大败羌人和西夏联军,人称“三奇副使”。

这还不算,在这份亮瞎人眼的名单背后,还有两位捻须而笑的老师。

主考官,文坛盟主 欧阳修。副考官,“宋诗”开山祖师

这些牛人们在生前关系很复杂,他们有死生契阔,也有反目为仇,11世纪后半页的北宋政坛基本就是围绕着这十几个人相爱相杀,跌宕起伏。

但这并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才华、思想如灿烂星辰,在漫长的光阴之河中,照耀了中华文明的广袤星空。

最耀眼的那颗星,自然当属苏轼。

欧阳修当时看了他的文章就击节叫好,这位大名鼎鼎的文坛盟主断言,这个才20岁的年轻人,他日必独步天下,三十年后,人们不再谈论他欧阳修的名字。

欧阳老师实在是有识人之明,千百年来,苏轼圈粉无数,人们对他的赞美之词亦如滔滔江水不歇不止。

一万个人心里肯定有一万个苏轼,但其中一个词,怕是大家都认可的,“有趣”,“超级有趣”。

某年某月某日,一份空前绝后的榜单,一个超级有才有趣儿的人横空问世,是奇迹,是偶然吗?

是,也不是,因为所有的偶然和奇迹背后都有必然,超级有趣儿的人离不开一个超级有趣的时代。

是的,宋朝,一个很有趣儿的创造了诸多奇迹的时代。

2.

宋朝有一幅名画《西园雅集图》,出自名画家李公麟之手。

雅集也就是古代文人的party,西园是驸马都尉王诜的花园,王诜是苏轼的忠粉,也常是雅集的召集者。

西园雅集图,局部

宋神宗元丰初,苏轼、苏辙、黄庭坚、秦观、李公麟、米芾、蔡肇、李之仪、郑靖老、张耒、王钦臣、刘泾、晁补之以及外来的僧圆通、道士陈碧虚等十六个文坛大v们又一次相聚在西园。

文人雅士们凑都一起都怎么玩呢?

他们头上簪着花,有的抚琴、调香、赏花、观画、弈棋,有的烹茶、听风、饮酒,有的观瀑、采菊、诗歌和绘画。

兴致高了,也有“斗”,斗茶,斗草,斗鱼,还是说不尽地闲情趣味。

米芾记下他们悠然惬意的一天:

“水石潺湲,风竹相吞,炉烟方袅,草木自馨。人间清旷之乐,不过如此。”

这些场景让后世文人们艳羡不已,从赵孟頫、唐伯虎、石涛,直到现代的傅抱石、张大千等诸多名画家,都曾画过他们这一天,据考察,历代著录《西园雅集图》画作就有47幅。

宋有的不只是雅趣,寻常百姓,日常生活里处处也是趣味。

作为一名有钱有闲的资深吃货,相信苏轼是经常光顾这些地方:

“出朱雀门,直至龙津桥,自州桥南去,当街水饭、敖肉、干脯。王楼前獾儿、野狐、肉脯、鸡。

梅家鹿家鹅鸭鸡兔肚肺鳝鱼包子、鸡皮、腰肾、鸡碎…

朱雀门的曹家从食,龙津桥须脑子肉,至平明,羊头、肚肺、赤白腰子、妳房、肚胘、鹑兔、鸠鸽、野味、螃蟹、蛤蜊之类讫,方有诸手作人上市买卖零碎作料。

饭后饮食上市,如酥蜜食、枣糕、澄沙团子、香糖果子、蜜煎雕花之类。”

酒饱饭足之后再去逛逛街,百物精华,尽在东华门一带,背乎节令的鲜花、水果,总是卖得很贵,作为中国古代最富足的一个王朝,宋人不差钱,总是有人会买。

《清明上河图》动态效果

相国寺则院内挤满了卖扇子、刀剪、珍品、古物、字画、拓片等等东西的商贩。

南门街里著名的唐家珠宝店,那里的瓷器、漆器,精美又雅致。

他们的夜生活更是丰富多彩,京城开封没有宵禁,是一座喧哗热闹的不夜城。

在京瓦肆里有有小唱、嘌唱、傀儡、般杂剧、小说、讲史、散乐、影戏、弄虫蚁、诸宫调、说诨话、商谜、叫果子,变魔术,还有玩的就是心跳的甩鞭、练剑、飞刀、劈斧,夜夜春晚大舞台。

宋人爱玩会玩,民间还有各种社团和俱乐部,比如玩足球的齐云社,写诗词文赋的同文社、西湖诗社、律华社,练武术的射弓踏弩社、英略社,专事相扑摔跤的角社;

演杂剧的绯绿社,说书的雄辩社,演皮影的绘革社,演木偶戏的傀儡社,建筑界同仁发起的台阁社,园艺师组建的奇花社,射箭爱好者创办的锦标社,等等。

很多人说愿意穿越到宋代,在史学家家里,这也是一个“有文化、有教养、有浪漫、有趣味,自由自在,充满欢乐与魅力的时代”。

总之,有趣儿。

可是,如果离开了京城呢?

3.

在京城的那几年,是苏轼一生中最安逸最优裕的一段时光。但这样的时光总是短的。

他从37岁起,就被一贬再贬,从京城到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汝州,再至杭州,惠州,儋州,一次比一次更偏远荒凉,多半生都在苦厄沉浮中。

可是,一路流离辗转中,他也写下“寂寞沙洲冷”,但你看不到他有多少怨艾,也看不到仓皇与萧索。

他修苏堤,酿酒,兴致勃勃做东坡肉,晚上与朋友夜游,和月对影,白天,追着农夫、小贩、菜民、村妇,天南海北的聊。

无论何时何地,他还是那个有趣的,有着明媚宽广内心的人。

何以能如此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他的朋友圈。

苏轼和 名僧佛印是好朋友。

有一次,他很得意地写信给佛印说:“我已修炼到八风吹不动,不贪婪,不嫉妒,不生气。”

佛印回了两个字:“放屁。”苏轼气得半死,立马过江找佛印理论。

佛印说了一句:“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苏轼懂了,哈哈大笑:“我的修行还真是如放屁啊!”

他还有个朋友叫 文与可,特别擅长画竹,有“墨竹大师”之称。“胸有成竹”这个成语说的就是他。

一次,苏轼写信威胁文与可说:“你不给我画竹的话,我就到处去乱画,并在画上写上你的名字。”

文与可立马回复他:“我给很多人说了,你画竹很厉害,但要想得你的画,得用做袜子的布料来换。”

他还有个朋友巢谷,在苏轼在朝当官风光时,他避而远之。他被贬黄州后,他却飘然而至,全心全意地来做东坡孩子的私塾老师。

有个叫 马梦得的,和苏轼同年,同为摩羯座,更不得了,一直陪了他三十四年。

道士杨世昌、诗僧参寥、画家米芾、琴师崔闲、开酒坊的潘丙、卖草药的郭遘等等都是他朋友圈时时露脸的人……

他饱经忧患拂逆,但没有变成尖酸刻薄,反而更趋温和厚道。

苏轼

这些,除了他身上自有的旷达和灵魂的丰美外,不也因为,在那样一个风雅的,连农夫都唱他教的《归去来兮》的时代,他总能找到知音,总有有情有趣的朋友环绕身边,给他温度,给他滋养,给他释然一笑?

如果不是在宋朝,哪里又来得了这么多笔下有山水,心中有桃源的人?

如果不是在“刑不上士大夫”,100年也没滥杀过一个文人的宋朝,他以被贬之身,怎能还能处处高朋云集,文章依旧篇篇刷屏?

如果不是在文人虽然纷争不断,但极少往死里整的宋朝,赤诚执意,口无遮拦的他能扛过那么多政治劫难吗?

宋朝,唯有宋朝。

4.

当然,宋朝璀璨的夜空,有趣的灵魂不止是苏轼。

把酒临风的醉翁 欧阳修,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 陆游,醉里挑灯看剑的 辛弃疾,拗相公 王安石,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 柳三变,千年文艺女神 李清照……..

在那个很长很闪耀的名单中,哪个不是一身的故事,一身的有趣?

也绝不只是“有趣”。

跟着他们的足迹,有朗朗笑声的歌,也有稀疏灰发人绝望的幽怨和叹息;

有小轩窗下的嫣然,也有铁骑扬起的杀气与征尘;

有有汴京城里的梦华喧嚣,也有徒呼奈何的奴颜媚骨;有悠然美妙的雅集,也有无休无止的党争;

有近代的拂晓,更有靖康耻,崖山伤…….

如此伟大,也如此苍凉,如此独特,也如此忧伤,如此,让人一言难尽。

是的,一言难尽。

所以,要想真正了解宋朝的美,宋朝的独特,那就用耳朵去听一听吧!

【羽扇纶巾】艺术理论

(一)艺术论文

1、当代书法批评的生存困境及现实超越(上、下,回复L1-2可查阅)

(二)艺术思想

1、周韵华艺术思想品读(回复H1-12可查阅)

2、惊涛拍岸论艺术:艺术家的内涵、艺术家的灵感、艺术家的使命、艺术家的传统与现代、艺术家的主义、艺术家的精神、艺术家的情感、艺术家的视野、艺术家的语言、艺术家的取舍、艺术家的雅俗、艺术家的忌、艺术是一件程序化的东西、艺术的含金量、艺术家的雅、艺术是一件很安静的事、艺术是一件让人着迷的事、艺术的传承、(回复J1-9可查阅)

(三)艺术观点

1、陈丹青:人才是个伪命题(回复G1可查阅)

2、吴冠中:看不惯没有作品的“硕士、博士”(回复G2可查阅)

3、吕胜中:没有书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回复G3可查阅)

4、丁乙:在限制和突破中拓展绘画的宽度(回复G4可查阅)

5、谢其章:图书装帧落后自己八十年(回复G5可查阅)

6、世间已无苏立文:商业化元素对中国艺术破坏过大(回复G6可查阅)

7、“欲望”的蓬勃发展催生艳俗艺术(回复G7可查阅)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福清头条】《尚食》中朱棣身后的屏风,出自南宋(福清籍)画龙天才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周末开始看《尚食》,引人注目的是朱棣身后的屏风。屏风上的两条龙隐没在浓厚的云中,它出自南宋一位画龙天才陈容的手笔。关于他的生平只有寥寥数语,陈容(生卒年不详),字公储,号所翁,关于他的籍贯有三种说法:《闽画记》作长乐(今福建长乐);《图绘宝鉴》作福唐(今福建福清);《金溪县志》作临川(今江西抚州

  • 明代王延凌行书《古桂》高清本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 李自成是如何处置崇祯遗体的,他的做法可以预料大顺政权必定难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正所谓“君舟民水,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自古以来就有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说法,很多时候新的政权建立往往是民心所向,就比如明朝时期李自成起义,最后还成功推翻明朝统治一事,这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农民起义取得成功的经典案例。可是我们也知道,李自成虽然带领起义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还建立了大顺政权,但是他

  • 北宋名相吕大防在成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这位祖籍陕西的北宋名相,曾经两度与成都结缘,先后担任过青城县令和成都太守。在他与成都的两次“亲密接触”中,留下了坚实的印迹,书写了感人的故事,成为一笔宝贵的遗产,千古流传—— 青城山 杜甫草堂 图据网络 各式各样的织机 合江亭 吕大防画像 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 制止“大小斗” 设障防外敌 宋仁宗嘉祐

  • 朱棣私访青楼,见老鸨带来一女子!朱棣冷笑:不剐了你天理难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明王朝最励精图治的皇帝是哪一位?有人说是明太祖朱元璋,有人说是明成祖朱棣,这两位皇帝算得上是大明朝中知名度最高的两位了,他们的功绩也算是各有千秋,只不过明成祖朱棣的得位不正,让他在舆论场上失去了一定的优势。朱棣像朱元璋一样都是十分关心民生疾苦的好皇帝,他经常微服私访民间,查看百姓们的生活疾苦,有一次

  • 苏轼成长的土壤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四海雍熙,八荒平静,士农乐业,文武忠良。”苏轼在北宋休养生息的年代出生、长大。宋朝是中国文化历史上的丰盛时期,理学、文学、史学、艺术、科技等领域硕果累累。宋代科举考试推进了教育制度的优化,印刷品的推广促进了文化交流。宋仁宗赵祯更是性情宽厚,广受后世称赞。孔子有云,“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 朱元璋问道士自己寿命,道士:“比我多一日”朱元璋:“砍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从古至今,中国出了数不胜数的奇人异士。有的是有真材实料的。但也有着本事不济,不过善于抓人心理的人,这一类人虽然没有真才实学,但却能敏锐的抓住当事人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谋利的目的。以古人的受教育水平来说,想要分辨真假相术师是极为不易的。因此大多数人遇见道士都是怀着一颗敬畏之心,但也有一小部分人对此持怀

  • 朱元璋抢了陈友谅的女人,生了个儿子,却让朱元璋后悔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前言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就有九年荒。”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民谣,诉说着流离失所的百姓的痛苦。在这首民谣中,百姓对明太祖朱元璋的评价似乎不太高。其实,一首歌谣在流传过程中肯定有不同版本,在明朝,百姓肯定不敢在歌谣中直呼朱皇帝,可以推测,开头的民谣是清朝时期的版本。

  • 朱元璋去拜佛,问方丈:朕要跪下吗,方丈答了八个字救了全寺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的汉语一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即使是相同的字眼也能够延伸出许许多多不同的含义,因此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语言的艺术往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朱元璋拜佛时,方丈就凭借语言的艺术,巧妙的回答了,皇帝用不用跪佛的问题,救了全寺人,他是怎么说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朱元璋与佛的不解之缘 朱元璋是中国古代将

  • 明朝锦衣卫服饰有哪些,多大的官才能穿斗牛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建国初期,朱元璋所颁布的种种制度,都让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实力有了极大的提升。对于明朝的了解,更多人第一反应是身着闪瞎人眼的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锦衣卫。锦衣卫,作为明朝特有的一支队伍存在,他的出现可谓是万众瞩目。武艺高强、飞檐走壁、衣着华丽、权势滔天等等都是他的代表名词。不过,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