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忠贤能活到崇祯十七年,大明是否还能延续?

魏忠贤能活到崇祯十七年,大明是否还能延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165 更新时间:2024/1/17 7:57:04

万历四十八年九月初一,继位仅一个月的明光宗朱常洛驾崩,随即,后宫势力和东林党之间为争夺皇太子朱由校的移宫案发生。

万历四十八年九月初五,移宫案的胜利方东林党拥立明熹宗朱由校继位。

明熹宗朱由校的继位标志着东林党数十年来一直追求的在朝堂上一家独大的梦想终于实现。

如果东林党真像他们标榜的那样忧国忧民且拥有真才实学,那么东林党在朝堂上一家独大绝对是大明之幸。

很不幸,东林党的真才实学全都被他们打着忧国忧民的旗号用到了争权夺利上,真到了治国安邦上,这帮人却是一筹莫展。

明熹宗继位后,东林党凭借所谓的拥立之功,向上压制皇权,向下对齐楚浙等党赶尽杀绝,朝堂上的权力几乎被东林党攫取殆尽。

与此同时,东林党又将目光放到了辽东,想要通过军事上的胜利证明自己绝非浪得虚名。结果,在东林党一顿猛如虎的操作下,辽东重镇沈阳、辽阳、广宁等地被后金攻占,大明在山海关外仅剩下狭长的辽西走廊。

东林党在明熹宗朱由校继位后的所作所为使得明熹宗看清了东林党妄图攫取朝堂上所有权力架空皇权和表面上忧国忧民实则祸国殃民的本质,于是,明熹宗对东林党起了打压之心。

由于明熹宗朱由校的父亲明光宗朱常洛在位仅一个月便驾崩,使得明熹宗继位时在朝中缺乏根基,所以,明熹宗就需要寻找到一股势力来帮助其打压东林党。

受制于明代的制度,后宫势力不堪大用;被文官集团各种明暗手段“修理”了上百年的武将勋贵势力也无法帮助明熹宗打压东林党;唯一能成为明熹宗臂助的只有宦官势力。

接下来,明熹宗就需要选一个领头人带领宦官势力打压东林党。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明熹宗最终选择了魏忠贤做为这个领头人。

明熹宗选择魏忠贤作为宦官势力的领头人的原因有三:

1、魏忠贤在宫中没有根基;

2、魏忠贤跟奉圣夫人打得火热;

3、魏忠贤为了上位不择手段。

在宫中没有根基,意味着魏忠贤便于掌控;跟奉圣夫人打得火热,意味着魏忠贤值得信赖;为了上位不择手段,意味着用魏忠贤打压东林党可以事半功倍。

在明熹宗的大力扶持下,魏忠贤开始了从一个小宦官到权倾朝野的大太监的崛起之路。

魏忠贤崛起的过程中,齐楚浙等党在朝中残余的大臣和一些看透了东林党祸国殃民的大臣纷纷投入魏忠贤麾下。

魏忠贤在明熹宗的授意下将这些大臣和宦官势力整合成了阉党。

三年,明熹宗下诏令魏忠贤提督东厂,预示着明熹宗对东林党的打压即将来临。

天启四年,魏忠贤借助汪文言案和熊廷弼案正式开始打压东林党。

“失道寡助”的东林党在阉党的全力打压下很快便溃败了。

东林党溃败后,魏忠贤在明熹宗的授意或默许下起用了一大批有能力的文臣和武将镇守边关、向地主富户和江南财阀加税弥补财政不足、赈济灾民并妥善安置。

这种情况下,大明在澎湖两次战胜荷兰,缓解了外部压力;大明普通百姓的负担得以减轻,缓和了内部矛盾,万历四十八年以来大明内外交困的局面有了极大改观。

虽然如此,但依旧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魏忠贤是明熹宗的“白手套”。

打压东林党、向地主富户和江南财阀加税这些得罪人的苦差事都让魏忠贤干完了,真遇到什么不可收拾的局面,明熹宗只要借口自己忙着干木匠被魏忠贤蒙蔽了,然后丢弃魏忠贤这个“白手套”就可以了。

什么是大智若愚?明熹宗这样的就是大智若愚的典范。

明熹宗要是能多活几年,大明肯定还能延续,但要指望魏忠贤这个“白手套”去解决王朝积弊、规劝崇祯皇帝不出昏招、改变文官压制武将太狠的局面都没有任何可能,所以,即使魏忠贤能活到崇祯十七年,他也改变不了崇祯皇帝在歪脖子树下自缢而死和大明王朝灭亡的结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何非要杀掉大将蓝玉?你看朱标死后,蓝玉说了句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比如对常遇春,朱元璋得知暴毙于柳河川后,那是真伤心。不但亲自为其“出祭”,还让人画了一幅,常遇春身穿龙袍的画像——这个规格有多高,朱元璋干得有多惊世骇俗,就不用笔者多解释了吧。由此可见,朱元璋也是真性情的“好汉一枚”,跟后来他残暴弑杀,犹如魔王一般,完全是两个人似的。那么朱元璋,为何会从真性情的“好

  • 朱元璋:妃子一律陪葬!3岁女儿张口一句话,母妃被赦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就比如说明朝皇帝朱元璋,他在自己即将驾崩前下了诏书:妃子一律陪葬!但好巧不巧的,某天自己三岁女儿说的一句话打动了朱元璋,于是便赦免了一个妃子,而她也成了朱元璋后妃殉葬事件中唯一的幸存者。一、狠心的朱元璋关于朱元璋的简介,众所周知,他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农民皇帝。他原本出生在元朝,从小家境贫寒,只能

  • 朱元璋与马皇后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的结发妻子姓马。她出身贫寒,是底层劳动人民的女儿。有部电视剧叫《大脚马皇后》,说的就是朱元璋这位平民皇后的故事。传说朱元璋有一次微服出巡,走到一条小巷子里,看见墙上画了一个妇人,抱着个大西瓜,还长了一双大脚,旁边写的是“淮西夫人好大脚”,淮西是朱元璋老家,所以他看后大怒,认为这幅画是在讽刺自己

  • 朱元璋对功臣说:你儿子剑法不错,功臣将儿子首级砍下扔在他面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最令人称奇的莫过于开国君主朱元璋,这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君主。他推翻蒙元统治,恢复华夏政权,建立明朝。为何一次说功臣儿子剑法不错,功臣便把儿子首级砍下扔到他面前呢?一、布衣出身朱元璋和历史上其它君主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是由平民起家,最终统一天下的。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放在现在这个社会,根本无法想象这

  • 朱元璋在位31年,诛杀15万贪官,为何大明贪官却越杀越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大明正是基于自身的亲身经历,布衣皇帝朱元璋在洪武一朝治贪方面是异常坚决的,其责贪之烈、律贪之严、治贪之效、惩贪之狠、反贪之久、在封建帝王中无人能出其右。朱元璋在位31年,先后发起6次大型肃贪,杀掉的贪官超过15万,比如他规定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的官员格杀勿论。从地方县、府到中央六部和中书省,只要敢贪污

  • 朱元璋问死囚:你姓什么?死囚回答后,朱元璋:放人,免死五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除战乱,定天下,从一介布衣登顶九五至尊,但除此之外,他也给很多人留下了暴戾多疑、滥杀无辜的印象。事实也是如此。在战场上,朱元璋靠一路征战拼杀当上皇帝。登基后,又靠杀伐果断的强硬手腕巩固帝位。朱元璋这一辈子,杀过的人,可以说是难以计数、骇人听闻;兴冤狱、建锦衣卫;开国功臣,杀;文人武将,杀。朱元璋在位

  • 朱元璋宴请功臣,众人欣喜赴宴,刘伯温看到菜后却说:大家必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在民间传说中,朱元璋执政后期,由于国力逐渐发展,国内经济平稳上升,国内显示出一片欣欣向荣之气。之前随着朱元璋南征北战开疆扩土的一些老臣,在没有了紧迫感和危急感之后,就开始趋于享受生活。朱元璋在建国初期给他们的高官厚禄更让他们觉得自己有从龙之功,是长汀栋梁,渐渐的开始认不清自己的身份,行事作风上就越发

  • 岳飞临刑前高呼自己没有罪,狱卒一语让其哑口无言:你的功劳太大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的典故人人熟知,讲的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一心为国抗击外敌的事。《宋史·岳飞传》:“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精忠报国。”岳飞死的很冤,以莫须有罪名害他的奸臣秦桧至今被人唾骂,害了这么一个民族英雄,只能遗臭万年。要知道,岳飞自二

  • 朱元璋71岁时朱棣65岁,在古代就算长寿,为何他们的子孙都短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朱元璋、朱棣活到60多岁,嘉靖、万历等人活到50多岁,近10人30多岁因病去世,特别是明朝宣宗朱占基以来,朱元璋去世时年仅36岁。不像他的父亲和祖父,他不仅年轻,而且几乎没有继承人。当了十多年的皇帝,他有十几个妃嫔,只剩下两个。一位王子,一位是明英宗,另一位是明朝。没有办法获得其中少数人的数据,

  • 朱元璋喝茶的时候,突然把茶碗摔的老远:立即处死沈万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正在马皇后寝宫饮茶的朱元璋突然把茶碗摔的老远,身旁回话的太监吓得直哆嗦,就因为他说朱元璋喝的茶是沈万三进贡的,就惹的皇上如此龙颜大怒。本来连日来北伐大军节节捷报,让朱元璋如沐春风,心里美滋滋,顾不得夜黑风高,马皇后已经就寝,非让太监提着灯笼踏着夜色去了。马皇后急忙起床接驾,朱元璋落座后情绪十分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