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金之间的川陕之战,如何改变了南宋疆域?

宋金之间的川陕之战,如何改变了南宋疆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757 更新时间:2024/1/23 6:48:43

金军南侵与伪齐政权的置废

金朝原本想在消灭赵宋政权后,扶植傀儡政权统治汉族地区。但两次南侵俘赵构不获,金朝便于1030年册立刘豫为大齐皇帝,扶植了齐国傀儡政权作为金宋之间的屏障,以齐国对付南宋。

《百家讲坛》截图 伪齐皇帝刘豫

刘豫于元符年间(1098—1100)考中进士,建炎二年(1128)出知济南府,金攻济南,刘豫杀抗金将领关胜降金。金军第一次追击赵构不获后,曾将河南之地交给刘豫管辖。建炎四年金军渡江北还后,金朝册立刘豫为皇帝,国号“齐”,刘豫作为金朝儿皇帝“世修子礼”。九月,刘豫在东平府即帝位,实际控制原北宋的京东、京西两路及淮南路的部分地区;绍兴元年(1131)十一月,金又将新占领的陕西诸路划为齐国辖区。次年四月,刘豫迁都汴京。

绍兴二年(1132)十二月,襄阳镇抚使李横讨伐刘豫,攻占颍昌府(今河南许昌东),进而控制郑州以西、黄河以南的广大区域,直逼汴京。刘豫向金朝告急,完颜兀术亲率大军增援。宋朝对义军出身的李横心存疑虑,虽命刘光世韩世忠声援,两将却按兵不动,坐观成败。李横军在开封西北的牟驼冈被金、齐联军攻击,退至洪州(今江西南昌),颍昌、襄阳及襄汉诸州被齐国重新占领。刘豫又随金军进犯川陕,遭到吴玠兄弟的有力抵抗。绍兴四年正月,宋熙河路马步军总管关师古因粮食不足,冒险向被齐国占领的大潭县(今甘肃礼县南)求粮,被齐军击败后投降,洮、岷两州随之失守,齐国势力达到鼎盛。

绍兴四年(1134)春,赵构任命岳飞自江州(今江西九江)向鄂州(今湖北武昌)出发,收复襄汉地区,又令韩世忠、刘光世支援岳飞。行前赵构警告岳飞,“只得收复李横丢失的襄汉六州,不得进一步讨伐齐国领土,否则虽立奇功,必加惩罚”。岳飞军自五月北伐,至七月相继收复郢州(今湖北钟祥)、襄阳、随州(今湖北随县)、邓州(今河南邓州)、唐州(今河南唐河)、信阳军(今河南信阳)等襄阳六郡。八月,岳飞被授为清远军节度使,成为南宋诸大将中继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吴玠后第五个建节的将领。

收复襄汉后,赵构又派使臣赴金求和,但九月金齐联军再次南侵,避开岳飞,从东线向两淮地区发动进攻。赵构命张俊、刘光世支援韩世忠,张、刘二人拒命不肯渡江。韩世忠进屯扬州,故意让求和使臣魏良臣向金军“透露”将退回江南的消息,金军闻讯大举进兵,韩世忠在大仪镇(今江苏扬州西北)设下埋伏20余处,大败金军。金兵以10万大军转攻淮西,占六合(今属江苏),陷滁州(今属安徽),向庐州(今安徽合肥)进攻,庐州守臣仇悆向岳飞求援,岳飞遣牛皋、徐庆出兵支援,打退金齐联军的进攻。年底,金军获悉金太宗吴买乞病危,渡淮北归,齐军随之逃遁。

宋代 刘松年 《中兴四将图》,中国历史博物馆藏。绘南宋四将刘光世(左七)、韩世忠(左五)、张俊(左四)、岳飞(左二)全身立像。

绍兴六年(1136)十月初三,刘豫在境内强征30万人,分三路再次南侵,被韩世忠、杨沂中击退。刘豫在宋齐战争中一败再败,随着主张建立傀儡政权的吴买乞与完颜粘罕相继去世,绍兴七年金朝废齐国,降封刘豫为蜀王,在汴京设行尚书台省统治汴京及河南、陕西等地。

宋金川陕争战

南宋初年,在金军多次入侵南宋的过程中,宋金为争夺川陕地区展开多次激烈战争。从建炎四年(1130)至绍兴四年(1134)前后5年中,主要的战争有三次,即富平之战、和尚原之战、仙人关之战。

建炎元年(1127)十二月,金将娄室入侵陕西,先后攻取了京兆府(今陕西西安)、凤翔、延安等重镇。金军撤兵后,关中城镇多为宋军或义兵所收复。建炎三年,赵构派张浚经略关陕,张浚任命关陕抗金名将曲端为宣抚处置司都统制,刘子羽为参议军事,吴玠和吴璘兄弟为统制。建炎四年完颜兀术侵掠江南战事结束后,金军用兵重点转向陕西,完颜娄室攻入潼关,曲端派吴玠等在彭原(今甘肃庆阳西南)阻击,自己率军在邠州(今陕西彬县)声援。吴玠先胜后败,曲端为保存实力退守泾原(今甘肃泾川),吴玠怨曲端失约。张浚准备在关陕组织大规模反攻,遭到曲端、吴玠等反对,张浚借彭原之失将曲端投入秦州监狱。

此后,完颜兀术在陕西与娄室会合,张浚组织五路兵马号称40万移师富平(今属陕西)迎击金军。张浚一再邀战,两军决战于富平丘陵地带,未分胜负。娄室转攻环庆路赵哲军,宋军互不应援,赵哲大败溃逃,张浚处死赵哲,以致军心惊惧,将领叛逃。金军乘胜向西,攻打秦州、熙河(今甘肃临洮)等地,于是关、陇六路(原关陕五路和鄜延路)悉陷于金,宋军只保存阶(今甘肃武都东)、成(今甘肃成县)、岷、凤(今陕西凤县东北)、洮(今甘肃临潭)五州和凤翔的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大散关东)及陇州(今陕西陇县)的方山原两个据点。张浚恼羞成怒,又杀曲端,军心更加动摇。

电视剧《精忠岳飞》剧照 金兀术

富平之战后,吴玠退守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大散岭上)。不久大散关失陷,吴玠退守秦岭北麓、自陕入川咽喉和尚原。绍兴元年(1131)十月,金军进攻和尚原,吴玠列栅死守,打败金军两路进攻。兀术调集10万大军,造浮桥于渭水,与宋军对峙。吴玠用弩机轮番怒射,击退金军,同时派奇兵断敌粮道,再出伏兵追杀,激战三日,大败金军,兀术身中两箭,逃回燕山。

和尚原战后,绍兴二年(1132)冬,金人再度进攻,避开和尚原,迂回过京兆府,经商州(今陕西商县)、上津(今湖北郧西上津镇),至绍兴三年正月占领金州,直逼兴元府(今陕西汉中)。刘子羽向吴玠求援,吴玠亲率数千精骑飞驰饶风关(今陕西石泉西),与金军鏖战六昼夜。金军从险道绕至饶风关之上,击败宋军,夺取饶风关。吴玠退守仙人关(今甘肃徽县东南),刘子羽率300士兵死守三泉(今陕西宁强西北),以保蜀口。金军无机可乘,只得放弃汉中。绍兴三年十二月,兀术率金军攻下和尚原,吴玠退守仙人关。次年二月,10万金军进攻仙人关,吴玠以1万兵力抵抗,吴璘率军火速支援,在仙人关与吴玠军会合。宋金两军在“杀金坪”厮杀三昼夜,宋军苦战仍无法抵挡,但在退守第二道隘砦后击退金军的猛烈进攻,又以长刀大斧砍杀金军骑兵,终于守住仙人关,并大举反攻。四月,宋军收复凤、秦、陇三州。

仙人关之战使金军认识到进攻川蜀时机远未成熟,于是在撤回凤翔后,组织士兵屯耕,准备与宋军长期周旋。吴玠等领导的川蜀保卫战的胜利,减轻了南宋在东南战场上的压力,使宋金军事力量渐趋平衡。

绍兴和议与国家疆域新格局

随着宋朝在宋金战争中渐有起色,赵构加紧向金求和,绍兴十一年(1141)十一月与金朝达成议和条件,从而确定了南宋的国家疆域。

赵构登上皇位后,一再向金朝遣使乞和。建炎元年(1127)正月、二年五月,赵构两次派出使臣到金朝求和,使臣王伦、洪皓等均被金朝扣留。建炎四年十二月,王伦、洪皓通过商人陈忠,将南宋情况告诉关押在黄龙府(今吉林农安)的赵佶、赵桓父子,两人始知赵构在南方称帝。此年十月,被金军掳走的宋原御史中丞秦桧从金朝返回南宋,成为赵构乞和的坚定支持者。绍兴元年(1131)八月,秦桧拜相,并提出“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议和策略。这时金军继续进攻川陕地区,支持齐国南侵,秦桧一度罢相。绍兴二年,随着两次南侵的失败,金朝对南宋开始实行“以和议佐攻战,以僭逆诱叛党”策略,放回王伦,表示允许和议。

宋高宗赵构

绍兴七年(1137)正月,赵构得知赵佶已于绍兴五年去世,派王伦以迎奉赵佶及其皇后灵柩为名,出使金国求和。王伦到达涿州,向金军传达宋朝愿代替齐国成为金朝属国。金朝废齐国,同意与宋朝议和。赵构见求和有望,于绍兴八年春再次起用秦桧。八月,金朝决定将原齐国辖区划归南宋,以换得南宋的臣属,以张通古等为江南招谕使,与王伦一起到南宋议和。秦桧怕赵构反复,要求独揽大权,赵构罢去反对议和的宰相赵鼎与参知政事刘大中。

金使张通古到临安,称南宋为“江南”,称金国主写给赵构的书信为“诏谕”,要求赵构跪拜接受金国主的书信。赵构以为父亲赵佶守丧为名,由秦桧代行接受诏书的跪拜礼。宋朝以向金朝称臣纳贡为代价,换得金朝将原刘豫所据的河南、陕西等地,以及归还赵佶梓宫和韦太后、赵桓、宗室的许诺。绍兴九年(1139)春,赵构派王伦出使金朝,双方交割地界,兀术渡河回燕京,将行台尚书省自开封府迁到大名府,后又迁往燕京。由于正朔、誓表、册命、纳贡数量等问题尚未达成协议,双方没有正式签订和约。五月,王伦到金朝讨论和约具体内容,不料在中山府(今河北定县)即被兀术拘禁。当时金朝主张与宋和议的宗磐、挞懒以谋反罪被处死,兀术掌权后要求继续侵占河南、陕西等地。王伦被带到云中,他痛诉金主背信弃义。绍兴十四年,王伦因拒绝出仕金朝,被金人绞死。

绍兴十年(1140)五月,金朝撕毁和议,以兀术为元帅,分川陕、两淮、京西三路进攻宋军,河南、陕西州县重新落入金人之手。宋军在三个战场上组织有效抵抗:川陕战区由吴璘抵挡撒离喝的锐利攻势;两淮战区,韩世忠在淮东攻取海州,多次击退金军,进围淮阳(今江苏邳州)无功而返,张俊与王德在淮西先后攻入了宿州、亳州;京西战区则是岳飞、刘锜两支大军对阵兀术率领的金军主力。刘锜是新任命的东京副留守,率原八字军万余人北上赴任,在顺昌府(今安徽阜阳)接到金朝毁约消息,与新任知顺昌府陈规决意死守。兀术亲率主力步骑10余万人赶到顺昌城下,以“铁浮图”和“拐子马”夹攻宋军,刘锜以逸待劳,等正午之后金军疲惫之时,命八字军将士轮番出战,殊死搏杀,大败金军,兀术逃回开封,刘锜追击,再杀金军万余人。岳飞则积极北伐,命原抗金义军首领梁兴等渡河,联合“忠义巡社”的抗金民兵,攻取河东、河北州县。岳飞军攻占颍昌、陈州、郑州、中牟、洛阳等地。兀术亲率15000名精骑奔袭岳飞军指挥中心郾城(今属河南),岳云、杨再兴等英勇善战,挫败金军“拐子马”“铁浮图”战术,取得郾城大捷,金军转攻颍昌也遭失败。

拐子马

在宋军的抵制下,金军开始撤军,赵构也要求宋军退兵。张俊、韩世忠等先后撤退,岳飞仍要求北伐。赵构命令岳飞不得深入,将防守顺昌的刘锜军调回江南,将顺昌防务交给岳飞,迫使岳飞奉诏退兵。绍兴十一年(1141)初,兀术又率金军渡淮侵宋,攻占寿春,进至庐州附近。宋军命张俊、刘锜、杨沂中抵挡,命岳飞支援。岳飞要求进军开封,遭宋廷拒绝,只得救援淮西。这时杨沂中、刘锜、王德等已在柘皋镇(今安徽巢湖东北)等地大败金军,收复庐州。

柘皋之战后,赵构意识到金军已无法威胁南宋的存亡,便加紧向金朝求和。绍兴十一年(1141)秋,吴璘及部将姚仲等率军在剡家湾大败金军罕札部,宋军乘胜收复秦州及陕右诸郡。金朝也意识到无法消灭南宋政权,开始放回南宋使者,反诬南宋破坏议和。赵构领会金朝之意,立即派使臣求和,接受金朝提出的全部议和条款,很快签订和约,史称“绍兴和议”,主要内容是:南宋向金称臣;宋金疆界,东以淮水中流,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割唐、邓二州及商、秦二州之半与金;南宋向金岁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第二年金朝归还了赵佶及皇后郑氏的灵柩、赵构的生母韦氏,赵桓却未能南还。绍兴二十六年,赵桓死于囚所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年57岁。绍兴三十一年,金朝才将赵桓死讯通报宋朝。

绍兴和议之后,南宋的国家疆域基本确定下来,中原、陕右尽入金朝,南宋所存包括两浙东、两浙西、江南东、江南西、淮南东、淮南西、荆湖北、荆湖南、成都府、利州(东、西)、京西南、潼川府、夔州、广南东、广南西、福建等16路,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江西、湖南、湖北、贵州等省,江苏、安徽、四川的一半左右,以及河南、陕西、甘肃的一小部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玄宗给了她半生的富贵恩宠,却不知感恩,反而意图颠覆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杨玉环出身比较好,这也是她为什么能够接近这些皇室成员的原因,但是她一生的幸运或者说是不幸就是被唐玄宗看中。但是,唐玄宗最喜欢的一个妃子去世了,然后终日郁郁寡欢,高力士看到后,就想了个主意。他就是让唐玄宗偶然看到杨玉环,然后就会忘却这些事,可以及时地恢复出来,结果唐玄宗就此沉迷下去,想尽办法把杨玉环给

  • “斯人”还是“是人”,用汉唐宋元明清各朝代古籍记录告诉你最接近真实的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笔者记得十分清楚,上学时语文课本所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出自《孟子》一书卷十二《告子》下篇,其内容肯定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个不知道背了多少次,答了多少题,记忆肯定不会出错。相信与我有相同经历的小伙伴大有人在。所以,笔者有点疑惑,为啥会争论这个问题?为啥变成了“是人”?不一直都是“斯人”

  • 西南增兵,北部失守:明英宗仓促间决议亲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正统十三年(1448)春,朝廷上下沉醉在征伐麓川大捷的气氛中,大概没有人还记得刘球八年前的预言:“麓川荒远偏隅,即叛服不足为中国轻。而脱欢、也先并吞诸部,侵扰边境,议者释豺狼攻犬豕,舍门庭之近,图边徼之远,非计之患上也。”刘球不幸言中,就在明帝国一次次向西南增兵的这些年,北部瓦剌部的枭雄也先乘势崛

  • 唐朝兵部尚书回府却不进家门,宰相大惊:他必起兵反叛!果然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同时,他积极参与了玄武门之变的策划,是李世民登基的重要帮手,但是,这位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初唐名将,最后竟然卷入了谋反事件,最终被处死,家人也流放岭南。“玄武门之变”的功臣隋末天下大乱,唐国公李渊本为隋朝重臣,在隋炀帝被杀之后,威逼隋炀帝之孙杨侑禅位,建立了唐朝。在这场争夺天下的战争中,李渊的几个

  • 明英宗亲征时,明军的兵力究竟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无论统帅必胜的意志多么坚强,能否打赢一场战争,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军队。军队的多寡也往往是打一场仗的底气所在。那么明英宗亲征时,明军的兵力究竟有多少?最广为流传的说法,亲征军队人数多达50万人,而也先的瓦剌军队仅有2万,土木堡一役,瓦剌以2万破明军50万,堪称以少胜多的奇迹。不过奇怪的是,在《英宗实录

  • 唐朝一晚婚女子,44岁才出嫁,后来生下千古女帝,成为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30多岁当爷爷奶奶不在话下,因为当时普遍结婚年龄都很小,女子一般15岁左右就嫁了,有一些朝代还可以更早。可就是在结婚普遍较早,女子结婚更早的古代,有一女子硬生生44岁才出嫁,还生了千古一帝武则天,活得潇洒,成为一个传奇。独立的晚婚女性荣国夫人杨氏44岁才结婚的杨氏在古代来说简直是一件匪夷所思的

  • 唐朝21位皇帝,没有一个是正常登上帝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1、唐高祖李渊,造反立国李渊2、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中杀兄杀弟,逼迫李渊退位,当的皇帝,当皇帝后杀掉李建成和李元吉所有的儿子孙子。李世民3、唐高宗李治,排行老九,要不是前面的太子李承乾,老四李泰,老六李恪争皇位都被株连,能轮到老九当皇帝吗?李治4、唐中宗李显,武则天扶持,武则天废黜。后又当皇帝,

  • 没有预料过的大败:明朝命运的巨大转折点在这场战役中到来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自宣德年间以来,卫所军士逃亡现象严重,即使是京营也出现严重缺额。据《宣宗实录》记载,宣德五年(1430)十二月,成国公朱勇曾说:“旧时五军每军步骑二万人,后调大同等地备御,今五军总有五万七千余人,而神机诸营比旧亦少。”按每军2万人算,五军营满额10万人,而宣德五年只剩下5.7万人,近乎缺额一半。针

  • 明朝在边防线上设立那么多重镇,为什么仍然不能高枕无忧?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为了弥补京城地理位置的先天不足,在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绵延万里的边防线上,明朝不得不仰赖辽东(今辽宁辽阳)、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今山西大同)、延绥(今陕西榆林)、宁夏(今宁夏银川)、甘肃(今甘肃张掖)、蓟州(今河北蓟县)、偏关(今山西太原)、固原(今宁夏固原)等九个重镇(“九边”),形成了

  • 唐朝8位开国名将:李渊杀3个,李世民杀4个,剩下1人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因此封建王朝的君主对于那些功高震主的军事将领都极为忌惮,例如唐朝八位开国名将,就被李渊杀了三个,李世民杀了四个。李渊杀三将——刘文静、阚棱、杜伏威刘文静,出身于彭城刘氏,此人史书记载英俊魁梧,才干出众,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在隋朝时期就已经被授仪同三司、晋阳县令。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刘文静同样从中嗅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