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涛出身书香门第,聪明伶俐,八岁时,父亲以“咏梧桐”为题检验她的才学:“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略一思索,应声道:“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父亲听了,感觉不妙,他担心女儿长大沦落风尘,没想到竟一语成谶。父亲死了,剩下孤女寡母无依无靠,现实如此残酷,为了生存,她不得不成为一名乐伎。
低微的社会地位,对于一个清高孤傲才女来说,无疑是一种羞辱。可是她有俊雅的容貌,婉约的情怀,通音律,工诗词,美目盼兮,巧笑倩兮,即便在风月场里,也能惊艳了时光,又荡漾了多少人的心。
那是个暮春三月,元稹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蜀地。他早闻薛涛的艳名,设宴相邀。这一见,她对元稹一见倾心。可薛涛不知道自己却只是他红尘途中转弯时的慰藉,他介意她的身份,才情再高,仍逃不过一个“妓”字。
回京后的元稹仕途得意,纳妾娶妻,对薛涛的“别后相思”渐渐淡如“烟水”。
情浅缘薄,不可得,就随他去吧。
薛涛的才气,又赢得了风流倜傥,爱好词章的韦皋的叹服。韦皋对薛涛另眼相看,一捧再捧,将她召到节度府侍宴赋诗,帮自己处理公文,甚至想上书朝廷,让她当上真正的“女校书”。
她灵巧的手握着一支灵活的笔,在华堂绮筵与灯红酒绿中,在男人堆里周旋,在元稹的相思里留恋,她的忘乎所以,终于惹恼了韦皋,要把她贬到松州去。
这时的薛涛如梦初醒。在去松州的路上,薛涛写下了十封认罪书——《十离诗》。韦皋心一软,派人将她追回。
人回来了,情却远了。深陷红尘不堪其扰的薛涛,更像一个浓妆艳抹的花旦,在舞台上演着别人的故事,只有回到后台卸妆以后,才能直面真实的自己。
一场酒局,邂逅一个人,改变薛涛的一生,想明白以后的薛涛,远离了名利场,隐居于浣花溪,脱去彩衣换道袍,享清贫之乐,终身未嫁。人生从炽烈走向了淡然,浣花溪旁仍然车马喧嚣,人来人往,但她的内心却坚守着一方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