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量官窑瓷器是怎样流向民间的?

大量官窑瓷器是怎样流向民间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573 更新时间:2024/1/22 3:52:42

透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纂的《清宫瓷器档案全集》,或许可以解开这个谜。皇家档案告诉我们,民间的官窑瓷器大约有这样几种来源:

唐英 石像

一是御窑厂次色瓷器的处理。

次色瓷器变价是清代御窑厂特有的一种瓷器处理办法。官窑中的次色瓷器,是与正品中的上色对应而言的。变价就是将次色瓷器出卖以换取现银。瓷器作为手工业产品,在烧造过程中必然有正品、次品及破损之分。

乾隆时期有个著名的督陶官叫唐英,他在乾隆八年(1743 年)二月二十日的奏折中曾说:“所造之器,出自窑火之中,不能保其件件全美,每岁每窑均有选落之件。”这选落之件就是次色瓷器。

官窑中的次色瓷器,在雍正六年(1728年)之前是散贮在御窑厂的库房里,雍正七年(1729 年)至乾隆七年(1742 年)这段时间是解送京城。

到了乾隆七年(1742 年)以后,就奉旨将次色瓷器在景德镇就地变价了。道光以前的黄釉瓷和祭祀用瓷,即便是次色,也是不能变价的。

道光以后,所有次色瓷器都在景德镇变价处理了。所以,在民间见到的有些瑕疵但却印有清代皇家落款的官窑瓷器,大多应该是景德镇御窑厂变价处理的次色瓷器。

二是皇宫库储瓷器的变卖。

宫中的瓷器为什么会变卖?这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缘由。

据档案记载,在乾隆早期,曾将库储康、雍、乾三朝有款瓷器中破损的或釉水不全的 14 万余件变卖。乾隆中期,又将康、雍、乾三朝无款瓷器 8000 余件变卖。

乾隆还将存量过多并无用项,或釉水浅薄,或花纹不全,或式样平常的 11 万余件瓷器也拿出皇宫变卖了。

嘉庆皇帝倡行节俭,将皇宫六库存贮的物件全面清理,除了必须留用的,其余久贮库内并无用项以及用少存多者全部变卖。在嘉庆时期,共变卖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朝的瓷器多达 44 万余件。

按理说,官窑瓷器只有破损或久存不用,才作变价处理,但是到溥仪退位后的小朝廷时代,由于经费不敷,竟然也打起了变价的主意,只不过与老祖宗不同的是,这时变价的不是什么破损和平常之器,而是专门挑皇宫值钱的物件变卖,不但变卖清代御窑的瓷器,还有明代的官窑瓷器,甚至还变卖了元代青花白地瓷葫芦瓶。让人惊愕的是,在当时还采用了投书竞买的方式。

三是皇帝赏赐出去的瓷器。

官窑瓷器是皇帝常常用来赏赐的物件,赏赐的对象既有公大臣、封疆大吏,也有皇子公主、贵族命妇和身边的侍卫,此外还有蒙古王公和西藏喇嘛等。每次赏赐瓷器的数量多寡不一,少则一两件,多达数千件。

清宫档案反映,皇帝赏赐瓷器的品种有很多,如雍正时期既赏瓶、盘、碗,也赏珐琅彩等瓷器。乾隆时期赏赐的瓷器,除了瓶、尊、盘、碗外,还有小件的如鼻烟壶、瓷扳指、瓷带钩、瓷翎管等。

晚清时期赏赐的瓶、罐等大件瓷器,也就是通常说的琢器,其品种较为固定,主要有哥釉四方杏元双管瓶、钧釉四方杏元双管瓶、哥釉四方八卦瓶、霁红玉壶春瓶、青花起线玉堂春瓶、青花芭蕉栏杆玉壶春瓶、花厂官釉太极纸槌瓶、天青釉四方太平有象瓶。

光绪朝还增加了五彩百蝶玉堂春瓶、五彩红百蝠玉堂春瓶、天青釉描金皮球花玉堂春瓶、红云蝠太极纸槌瓶等。

清代晚期赏赐用的碗、盘、盅、碟等小件瓷器,也就是通常说的圆器都有哪些?

举个例子,在光绪八年(1882 年)赏赐用的圆器共有 14 种,分别为白地红云龙尺六大盘、五彩八吉祥串花尺二大盘、青双龙尺四大盘、五彩白地里外红百蝠尺六大盘、里外霁红七寸盘、里外霁青七寸盘、里外霁红五寸碟、里外霁青五寸碟、里外霁红大碗、里外霁青大碗、五彩八吉祥中碗、青云鹤八卦中碗、里外霁青墩式中碗、红龙酒盅等。可见,清朝皇帝赏赐出去的瓷器是花样繁多的。

四是洋人抢掠走的皇家瓷器。

晚清时期,清王朝国势衰败,西方列强先后两次攻入北京,第一次是 1860 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第二次是 1900 年八国联军的入侵。列强两次进京大肆抢掠,皇家瓷器自然也是在劫难逃。然而,遗憾的是历史文献中少有这方面的专门记载。

以圆明园为例,咸丰十年(1860 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疯狂的掠夺和野蛮的焚烧,历朝精心制作的陶瓷器皿更不能幸免。对于圆明园在这场浩劫中究竟损毁了多少瓷器,100 多年来始终是个谜。

现在,根据景德镇官窑的进贡清单,对划拨到圆明园的御用瓷器数量作了个统计:

乾隆时期督陶官进贡陈设在圆明园的瓷器有 1746 件,嘉庆时期进贡瓷器陈设在圆明园的有 2015 件,道光时期进贡瓷器陈设在圆明园的有 2452 件,咸丰时期进贡瓷器陈设在圆明园的有 152 件。所有这些瓷器,都随着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一并遭劫,或被砸碎再也见不到了,或被劫掠而流散到世界各地。

五是从皇宫盗出的瓷器。

皇家大院表面来看戒备森严,但是家贼难防。尤其是清朝晚期,宫里偷盗之事屡有发生,作为存放瓷器的广储司瓷库也不安全。宫中太监杂役等家贼里外勾结,作案手段不一,或挖墙行窃,或揭瓦偷盗,或顺手牵羊。

清宫档案留下这样的记录:光绪三年(1877年),紫禁城内广储司瓷库的西墙被挖了一个窟窿,发现丢失瓷器 101 件;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广储司瓷库的西墙又被挖一大洞,盗走盘、碗、盅、碟及小瓶多达 1000 余件;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八国联军入京时,宫中瓷库又被盗,丢失了雍正年间制作的瓷器 40 多件,甚至连被人们称为库神的馗瓶也一起被盗;到光绪三十年(1904 年)、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以至宣统朝,瓷库被盗事件更是屡屡发生。

这样说来,不论是官窑中次色瓷器的处理,还是皇家库房所存瓷器的变卖,也不管是皇帝赏赐出去的瓷器,还是洋人抢掠、宫中偷盗的,这成千上万的清朝皇家瓷器终究是流落民间乃至世界各地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杜甫自己穷得连饭都有吃,为什么却总是操心民间疾苦?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杜甫从小寄养在笃信佛门的姑母家,成年后又处于佛法兴隆的时代。他常和佛门中人交游,登临佛院、驻足禅境、彻夜听讲佛经,置身空门,仿佛身心得到净化一般。禀性高洁心志刚猛杜甫禀性高洁明朗,一旦闲适之时就会触发道机,心中自然流淌禅韵。因此,他的诗文透著禅境、禅意和禅趣。譬如“江莲摇白羽,天棘蔓青丝”,再如“水

  • 朱祁钰是明朝皇帝,不仅被取消帝号,死后还只能以亲王礼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这就是朱祁钰,明英宗朱祁镇的弟弟。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率20万大军御驾亲征讨伐瓦剌失败,全军覆没,身为皇帝的朱祁镇被瓦剌首领俘虏。刚开始明政府还大筹金银财宝去赎人,但刚好被瓦剌发现了英宗的“摇钱树”潜质,之后就不是要钱就是要地。为了不让也先勒索继续下去,明政府决定推举朱祁钰为帝。尊明英宗为太

  • 唐玄宗虽遭遇了安史之乱,但唐玄宗没那么不堪,他还曾开创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三郎的胆识武则天称制乱唐,大肆诛杀李唐宗室诸王、公主、贵戚等数百人,其次是大臣数百家,而刺史、良将以下的官员被诛杀的更是不可胜数。每杀一官,户婢就窃窃私语说道:“鬼朴又来了。”当时唐室宗亲死后,都没有人敢去埋葬。李隆基是唐睿宗第三子,宫中长辈称呼他为“三郎”。不过他稍长成后自称为阿瞒,和三国时的曹操

  • 3万打垮20万,差点生擒西夏太后:宋军如何用弹性防御打下洪德堡战役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1092年,西夏梁太后率举国兵力东侵,试图以压倒性优势打击宋军一路,开辟前往中原的通道。然而,西夏军却遭遇了出乎意料的战斗,其中军御营甚至遭到击破,西夏军最终狼狈撤军退回夏境。这是宋军在西北地区向弹性战略防御完全转变的一个特殊战例。宋朝在收回地方军权之前,只能通过部署—战区制度来协调中央禁军与地方

  • 元朝“零成本”普及了纸币,为什么没能保住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我国的宋朝在人类历史上发明了最早的纸币——交子,然而它的使用范围具有区域性,只是在四川和陕西一带流通。元朝才是世界上第一个全面实行纯纸币系统的帝国。忽必烈于公元1260年在开平即大汗位,纪年为中统元年。“当年,他发行了蒙古政权自己的纸币——中统宝钞,同时禁止黄金、白银和铜钱作为货币流通

  • 惊艳!唐代公主凤冠上镶嵌370多颗宝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近日,我国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建成,目前已面向社会试运行,馆内展出了复原后的唐代公主李倕【chuí】冠饰。复原后的李倕冠饰,使用了包括金、银、珍珠、绿松石等各类材料十余种,采用了铸造、捶打、鎏金等工艺,是唐代珠宝和工艺的集大成者,唐代公主凤冠倾尽了唐朝所有珍贵饰品,像绿松石、琥珀

  • 大宋第一伯乐,撑起北宋半边天:欧阳修到底举荐了多少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奖引后进,如恐不及, 赏识之下,率为闻人。”——《宋史 ·欧阳修传》称欧阳修为“千古伯乐”,最早可追溯到脱脱编修的《宋史》,其中,惊才绝艳如苏轼、文学成就如曾巩等不世出的大才,统统都是欧阳修的门生故吏。那么,欧阳修究竟举荐了多少人才? 欧阳修画像偏科的苏轼苏轼的文学基础来自父亲苏洵的家学。苏洵在

  • 唐朝后期为何无法实现复兴?三大疑难杂症困扰着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一,藩镇割据唐朝藩镇之祸,并非起于安史之乱。在唐玄宗时期,为了加强对边疆的控制,防范突厥、回鹘、吐蕃、契丹等民族的侵犯,唐玄宗在北方边疆设置了八镇,这些军镇就是后来藩镇的来源。唐玄宗还放纵军镇节度使的坐大,使其拥有地方的财政、行政、军事大权,甚至重用藩降,使其难以节制。天宝十节度使发动“安史之乱”的

  • 宋金之间的川陕之战,如何改变了南宋疆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壹金军南侵与伪齐政权的置废金朝原本想在消灭赵宋政权后,扶植傀儡政权统治汉族地区。但两次南侵俘赵构不获,金朝便于1030年册立刘豫为大齐皇帝,扶植了齐国傀儡政权作为金宋之间的屏障,以齐国对付南宋。《百家讲坛》截图 伪齐皇帝刘豫刘豫于元符年间(1098—1100)考中进士,建炎二年(1128)出知济南

  • 唐玄宗给了她半生的富贵恩宠,却不知感恩,反而意图颠覆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杨玉环出身比较好,这也是她为什么能够接近这些皇室成员的原因,但是她一生的幸运或者说是不幸就是被唐玄宗看中。但是,唐玄宗最喜欢的一个妃子去世了,然后终日郁郁寡欢,高力士看到后,就想了个主意。他就是让唐玄宗偶然看到杨玉环,然后就会忘却这些事,可以及时地恢复出来,结果唐玄宗就此沉迷下去,想尽办法把杨玉环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