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建文帝可以追封父亲朱标为帝,嘉靖帝追封父亲为何很多人反对?

建文帝可以追封父亲朱标为帝,嘉靖帝追封父亲为何很多人反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347 更新时间:2023/12/19 17:11:19

在中国历史上如果一个人飞黄腾达了,不只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是自己的父辈也跟着沾光。像有些人成为皇帝以后,父亲不是皇帝的话,往往会追封为皇帝。这种追封情况一般分为三种,一是开国开国皇帝追封父祖。二是太子早亡,儿子继位后追封其为皇帝。三是藩王以小宗入大宗成为皇帝以后,追封父亲为皇帝,当然像这种情况是比较少的。

那么今天宋安之来说说有关明朝追封父亲为皇帝的历史,那便是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追封父亲朱标为皇帝,没人反对。但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成为皇帝以后,为什么追封父亲为皇帝,却有很多人反对,甚至闹出“大礼议”事件呢。

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来源于父亲懿文太子朱标,人家追封父亲朱标是名正言顺。

毕竟朱标在明太祖朱元璋还没有开国时,就是吴王世子,开国以后就顺理成章成为皇太子,可谓是储君之位特别稳固。

所以洪武二十五年朱标英年早逝以后,明太祖朱元璋因为朱标原因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这就说明朱允炆的帝位来源父亲朱标。他这种情况属于是太子早亡,儿子成为皇帝以后,所以追封其为皇帝,自然是无人反对。

当然这里再说一点,建文帝朱允炆在建文元年追尊父亲朱标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但燕王朱棣通过靖难之役登上皇位以后,不承认建文帝追封朱标的帝号,复称朱标为懿文太子。

而相比于建文帝的情况,嘉靖帝很明显属于是第三种情况,他属于是小宗入大宗。他的皇位来源于堂兄明武宗朱厚照绝嗣而死,又没有亲兄弟,所以只能从堂兄弟中选择,因此最后是选择了嘉靖帝朱厚熜这个堂弟。

当时面对明武宗无子死去,又没有亲兄弟的情况。内阁首辅杨延和等大臣在得到皇太后的同意以后,以《皇明祖训》中“兄终弟及”的规定,由明孝宗的弟弟兴献王之子朱厚熜,来继承皇位。当时大臣们的意思是让朱厚熜过继到明孝宗一脉,按照传统礼制是既“继统”又“继宗”,等于是朱厚熜的皇位来源于明孝宗一脉。

但当时15岁的嘉靖帝很聪明,不甘于受制于人,所以在继位以后第五天,就令礼官集议他父亲兴献王的典礼,想着通过尊崇父母的方式变相提高自己的地位。

但按照传统礼制,礼部尚书毛澄自然是回应嘉靖帝应“以孝宗为考(父亲),兴献王及妃为皇叔父母,祭告上笺称侄”。意思是嘉靖帝要过继为明孝宗儿子,不能称自己的生父兴献王和生母兴献王妃为父母。

面对这样的回应,嘉靖帝自然不会就此作罢,是不顾传统礼制,坚持追封父亲为皇帝,于是大臣纷纷反对,因此“大礼议”事件便开始了,持续到嘉靖三年才结束,嘉靖帝是如愿以偿的追封父亲为皇帝。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将不听话的大臣清理出朝廷,将听话的大臣重用。等于是彻底掌握了大权,所以后来嘉靖帝在嘉靖十七年,更是得寸进尺的给自己的父亲上了“睿宗”庙号。

最后总结来说,建文帝朱允炆属于是第二种太子早亡,儿子登基以后追封父亲为皇帝的情况。而嘉靖帝属于是第三种情况,按照传统礼制,是不能追封父亲为皇帝的,他这种情况基本上很少有人可以成功追封自己父亲为皇帝的。

像宋朝的宋英宗和清朝的光绪帝都是以小宗入大宗,按照礼制就没有追封自己生父为皇帝。只能说嘉靖帝的权谋之术太厉害,所以硬生生打破传统礼制,追封父亲为皇帝。而在这个过程中有着诸多大臣反对也是正常情况,没人反对才是真的不正常了。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专注于明清史及其中国大历史,喜欢以不一样的角度来说说那些一成不变的历史,觉得可以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哈。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成基命:大明王朝一位普通的图书管理员,却创造了一桩历史奇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伊丽莎白一世)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按中国独有的干支纪年法,是一个己未年。这一年,伊丽莎白一世几经辗转,终于加冕为英国女皇。法国和西班牙打了半辈子的仗,终于发现打来打去谁也战胜不了谁,只能是彼此内耗,于是开始坐下来和谈。欧洲各国并无太大变故,中原大地上的大明王朝也十分平静。当然,这份平静来

  • 朱元璋驾崩前问朱棣来没来是希望除掉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明太宗实录》记载:“太祖不豫,遣中宫召上。已至淮安,太孙与齐泰等谋,诈令人赍敕符,令上归国。及太祖大渐,问左右燕王来未?凡三问,无敢对者。”“不豫”指皇帝病重,“大渐”指皇帝病危。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十日,朱元璋临终前问“燕王来未”,还问了三遍,左右却无人敢回答。对于朱元璋的这段临终遗

  • 魏忠贤能活到崇祯十七年,大明是否还能延续?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万历四十八年九月初一,继位仅一个月的明光宗朱常洛驾崩,随即,后宫势力和东林党之间为争夺皇太子朱由校的移宫案发生。万历四十八年九月初五,移宫案的胜利方东林党拥立明熹宗朱由校继位。明熹宗朱由校的继位标志着东林党数十年来一直追求的在朝堂上一家独大的梦想终于实现。如果东林党真像他们标榜的那样忧国忧民且拥有真

  • 朱元璋为何非要杀掉大将蓝玉?你看朱标死后,蓝玉说了句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比如对常遇春,朱元璋得知暴毙于柳河川后,那是真伤心。不但亲自为其“出祭”,还让人画了一幅,常遇春身穿龙袍的画像——这个规格有多高,朱元璋干得有多惊世骇俗,就不用笔者多解释了吧。由此可见,朱元璋也是真性情的“好汉一枚”,跟后来他残暴弑杀,犹如魔王一般,完全是两个人似的。那么朱元璋,为何会从真性情的“好

  • 朱元璋:妃子一律陪葬!3岁女儿张口一句话,母妃被赦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就比如说明朝皇帝朱元璋,他在自己即将驾崩前下了诏书:妃子一律陪葬!但好巧不巧的,某天自己三岁女儿说的一句话打动了朱元璋,于是便赦免了一个妃子,而她也成了朱元璋后妃殉葬事件中唯一的幸存者。一、狠心的朱元璋关于朱元璋的简介,众所周知,他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农民皇帝。他原本出生在元朝,从小家境贫寒,只能

  • 朱元璋与马皇后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的结发妻子姓马。她出身贫寒,是底层劳动人民的女儿。有部电视剧叫《大脚马皇后》,说的就是朱元璋这位平民皇后的故事。传说朱元璋有一次微服出巡,走到一条小巷子里,看见墙上画了一个妇人,抱着个大西瓜,还长了一双大脚,旁边写的是“淮西夫人好大脚”,淮西是朱元璋老家,所以他看后大怒,认为这幅画是在讽刺自己

  • 朱元璋对功臣说:你儿子剑法不错,功臣将儿子首级砍下扔在他面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最令人称奇的莫过于开国君主朱元璋,这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君主。他推翻蒙元统治,恢复华夏政权,建立明朝。为何一次说功臣儿子剑法不错,功臣便把儿子首级砍下扔到他面前呢?一、布衣出身朱元璋和历史上其它君主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是由平民起家,最终统一天下的。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放在现在这个社会,根本无法想象这

  • 朱元璋在位31年,诛杀15万贪官,为何大明贪官却越杀越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大明正是基于自身的亲身经历,布衣皇帝朱元璋在洪武一朝治贪方面是异常坚决的,其责贪之烈、律贪之严、治贪之效、惩贪之狠、反贪之久、在封建帝王中无人能出其右。朱元璋在位31年,先后发起6次大型肃贪,杀掉的贪官超过15万,比如他规定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的官员格杀勿论。从地方县、府到中央六部和中书省,只要敢贪污

  • 朱元璋问死囚:你姓什么?死囚回答后,朱元璋:放人,免死五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除战乱,定天下,从一介布衣登顶九五至尊,但除此之外,他也给很多人留下了暴戾多疑、滥杀无辜的印象。事实也是如此。在战场上,朱元璋靠一路征战拼杀当上皇帝。登基后,又靠杀伐果断的强硬手腕巩固帝位。朱元璋这一辈子,杀过的人,可以说是难以计数、骇人听闻;兴冤狱、建锦衣卫;开国功臣,杀;文人武将,杀。朱元璋在位

  • 朱元璋宴请功臣,众人欣喜赴宴,刘伯温看到菜后却说:大家必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在民间传说中,朱元璋执政后期,由于国力逐渐发展,国内经济平稳上升,国内显示出一片欣欣向荣之气。之前随着朱元璋南征北战开疆扩土的一些老臣,在没有了紧迫感和危急感之后,就开始趋于享受生活。朱元璋在建国初期给他们的高官厚禄更让他们觉得自己有从龙之功,是长汀栋梁,渐渐的开始认不清自己的身份,行事作风上就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