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建文帝到底去了哪里?为什么朱棣挖地三尺也没办法抓住他?

建文帝到底去了哪里?为什么朱棣挖地三尺也没办法抓住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681 更新时间:2024/2/7 16:44:45

建文帝是朱元璋的嫡孙,本来皇位是太子朱标的。结果这家伙不争气,出去溜达了一圈就暴病身亡,这让朱允炆捡了个现成便宜,成为这庞大帝国的继承人。为了让群臣服气,朱元璋还做出了一个相当霸气的解释。

朱元璋说的冠冕堂皇,由于是文言文,我这里就不再多加翻译,只说他的核心思想:这国家是我开创的,我说了就算,我就是王法!

但是霸气的朱元璋也害怕他的孩子们夺了他孙子的权,考虑了半天,又把历史上淘汰已久的分封制拿了出来,让儿子们守卫边疆保卫皇室。想法确实不错,可现实却很悲惨,起码这造就了朱允炆之后的悲剧人生。一个年轻的皇帝要把皇权交给战功赫赫的叔叔们去保护,简直就是把他往死里整。

更要命的是朱允炆这个人果敢不足,柔弱有余。朱允炆问过朱元璋一个问题:如果外国人来打我,我有叔叔们帮助。可如果叔叔们来打我,我让谁来打叔叔?

朱元璋想了想,似乎也没有找到太好的方法,便询问朱允炆的答案。朱允炆说:我会用我的德行感动他们,以礼节教育他们。实在不行就直接夺了他们的封地,再不行就把他们贬为废人,还不行的话就命令军队灭了他们。

朱元璋想想也对,这要是儿子们造了孙子的反这可怎么办?在他活着的时候就想削藩。可这家伙死得又太快,还没来得及做完这些事就一命呜呼,只能布置了几个文官给朱允炆凑合着用,他们就是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孺。

这三个人就不用多说了,除了方孝孺还有点铁骨铮铮之外,另外的两个是既没水平又没风骨。论嘴皮子他们比谁都厉害,但论治理国家他们绝对可以将一副好牌打得稀巴烂,最终导致朱棣造反。建文四年,连南京城都被人家攻占。

史学家说建文帝是自焚而亡的。但根据野史记载,也有可能是经过密道逃亡的。反正不管怎么说,没有人见到朱允炆的尸体,那就会给无数史学家和野史小说家以无限的遐想。

根据《明史稿》记载,朱允炆确实在宫中自焚而亡,朱棣看到后趴在他的尸体上痛哭,还说自己只是来帮助皇帝清除身边奸臣的,并没有加害皇帝的心。一番鳄鱼的眼泪之后又命令厚葬建文帝。

不过话说回来,《明史稿》这些内容是在朱棣登基之后写出来的,试问哪个史官敢去说朱棣的不是?所以这本书关于朱允炆的事情可不一定是真的。真实情况是有可能是朱棣一刀咔嚓了朱允炆,又或者是朱允炆真的从密道逃亡了。

关于密道逃亡《大明风华》是这样说的,朱元璋给了孙子准备了一把剃刀,一袭僧衣,一封遗书,并详细告诉了他的逃亡之路。所以朱允炆最后剃度当了和尚,不知道跑到哪里出家去了。

朱棣也知道,如果建文帝还活着必然会影响他的统治,于是他便想尽一切办法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可以说朱棣一生从来没有放弃寻找的努力,从这些措施来猜测,建文帝应该真的逃跑了。

这里还有其他的佐证,印度尼西亚苏门达腊岛每年的农历5月16日还有建文帝登基日。据传建文帝离开南京后,就到了苏门达腊岛,从此岛上便有了这一习俗。或许郑和下夕阳的时候也是为了寻找建文帝。

好了,我说实话了,我就是建文帝,打钱!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靖难之役后,朱棣杀光朱允炆旧臣,为什么不敢动30万沐家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起初,人们认为朱元璋尊崇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因为朱标在九岁的时候就被册立为世子之位。按照这个制度来说,朱棣成为太子,也是必然的,因为他的三个哥哥都死了。可奇怪的就是,在朱标离世之后,朱元璋依旧没有将太子之位传给朱棣,反而是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这其中的原因,就让人不太明确了。后来,大家对于这件事情也给

  • 嘉靖帝把朱棣庙号由太宗升为成祖,看似尊崇,实则用心险恶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因此,按与武宗最近的血脉来看,该立朱祐杬的儿子即朱厚璁为帝。嘉靖在位时间之长在明朝排第二,一共四十五年,他在位期间名臣不少,故事颇多,现代人对他的印象基本定格在“道士皇帝”上,奸臣严嵩的故事也广为流传,当时南方的倭乱和北方的蒙古都成为明王朝极为严重的外患。为什么历史上嘉靖朝陷入如此内忧外患之中,却有

  • 建文帝可以追封父亲朱标为帝,嘉靖帝追封父亲为何很多人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如果一个人飞黄腾达了,不只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是自己的父辈也跟着沾光。像有些人成为皇帝以后,父亲不是皇帝的话,往往会追封为皇帝。这种追封情况一般分为三种,一是开国开国皇帝追封父祖。二是太子早亡,儿子继位后追封其为皇帝。三是藩王以小宗入大宗成为皇帝以后,追封父亲为皇帝,当然像这种情况是比

  • 成基命:大明王朝一位普通的图书管理员,却创造了一桩历史奇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伊丽莎白一世)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按中国独有的干支纪年法,是一个己未年。这一年,伊丽莎白一世几经辗转,终于加冕为英国女皇。法国和西班牙打了半辈子的仗,终于发现打来打去谁也战胜不了谁,只能是彼此内耗,于是开始坐下来和谈。欧洲各国并无太大变故,中原大地上的大明王朝也十分平静。当然,这份平静来

  • 朱元璋驾崩前问朱棣来没来是希望除掉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明太宗实录》记载:“太祖不豫,遣中宫召上。已至淮安,太孙与齐泰等谋,诈令人赍敕符,令上归国。及太祖大渐,问左右燕王来未?凡三问,无敢对者。”“不豫”指皇帝病重,“大渐”指皇帝病危。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十日,朱元璋临终前问“燕王来未”,还问了三遍,左右却无人敢回答。对于朱元璋的这段临终遗

  • 魏忠贤能活到崇祯十七年,大明是否还能延续?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万历四十八年九月初一,继位仅一个月的明光宗朱常洛驾崩,随即,后宫势力和东林党之间为争夺皇太子朱由校的移宫案发生。万历四十八年九月初五,移宫案的胜利方东林党拥立明熹宗朱由校继位。明熹宗朱由校的继位标志着东林党数十年来一直追求的在朝堂上一家独大的梦想终于实现。如果东林党真像他们标榜的那样忧国忧民且拥有真

  • 朱元璋为何非要杀掉大将蓝玉?你看朱标死后,蓝玉说了句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比如对常遇春,朱元璋得知暴毙于柳河川后,那是真伤心。不但亲自为其“出祭”,还让人画了一幅,常遇春身穿龙袍的画像——这个规格有多高,朱元璋干得有多惊世骇俗,就不用笔者多解释了吧。由此可见,朱元璋也是真性情的“好汉一枚”,跟后来他残暴弑杀,犹如魔王一般,完全是两个人似的。那么朱元璋,为何会从真性情的“好

  • 朱元璋:妃子一律陪葬!3岁女儿张口一句话,母妃被赦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就比如说明朝皇帝朱元璋,他在自己即将驾崩前下了诏书:妃子一律陪葬!但好巧不巧的,某天自己三岁女儿说的一句话打动了朱元璋,于是便赦免了一个妃子,而她也成了朱元璋后妃殉葬事件中唯一的幸存者。一、狠心的朱元璋关于朱元璋的简介,众所周知,他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农民皇帝。他原本出生在元朝,从小家境贫寒,只能

  • 朱元璋与马皇后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的结发妻子姓马。她出身贫寒,是底层劳动人民的女儿。有部电视剧叫《大脚马皇后》,说的就是朱元璋这位平民皇后的故事。传说朱元璋有一次微服出巡,走到一条小巷子里,看见墙上画了一个妇人,抱着个大西瓜,还长了一双大脚,旁边写的是“淮西夫人好大脚”,淮西是朱元璋老家,所以他看后大怒,认为这幅画是在讽刺自己

  • 朱元璋对功臣说:你儿子剑法不错,功臣将儿子首级砍下扔在他面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最令人称奇的莫过于开国君主朱元璋,这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君主。他推翻蒙元统治,恢复华夏政权,建立明朝。为何一次说功臣儿子剑法不错,功臣便把儿子首级砍下扔到他面前呢?一、布衣出身朱元璋和历史上其它君主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是由平民起家,最终统一天下的。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放在现在这个社会,根本无法想象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