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靖难之役后,朱棣杀光朱允炆旧臣,为什么不敢动30万沐家军?

靖难之役后,朱棣杀光朱允炆旧臣,为什么不敢动30万沐家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707 更新时间:2023/12/12 13:18:54

起初,人们认为朱元璋尊崇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因为朱标在九岁的时候就被册立为世子之位。按照这个制度来说,朱棣成为太子,也是必然的,因为他的三个哥哥都死了。

可奇怪的就是,在朱标离世之后,朱元璋依旧没有将太子之位传给朱棣,反而是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这其中的原因,就让人不太明确了。

后来,大家对于这件事情也给出了相关的结论,朱元璋这番举动八成是为了稳定朝堂当中的势力。不过,靖难之役的发生将所有的局面都给推翻,这也是朱元璋没有想到的。

最后,朱棣更是杀尽了侄子的旧臣,登基称帝。不过,靖难后期朱棣到底还是留下了一支军队,一支曾支持朱允炆的部队,那就是30万的沐家军,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沐家军的领导人——沐英

说到沐家军,就不得不提到沐家军的总指挥,一个名叫做沐英的人。沐英自小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可奈何战火纷飞,这对相依为命的母子到最后就只剩下了沐英一人。

幸运的是,孤身一人的沐英最后得到了朱元璋的收养。恰逢当时朱元璋和自己的妻子马氏没有一儿半女,所以便直接认了沐英为自己的义子,沐英也改姓为朱。

自沐英来到朱元璋身边之后,便开始习文断字,在带兵打仗方面更是尤为的强悍。后续,与朱元璋一同上阵杀敌中,就直接印证了沐英的本事。

沐英在十八岁的时候,朱元璋便将其授予军事要任,在战功不断累加的同时,朱元璋也命令沐英恢复本姓。朱元璋开创大明王朝之后,对于沐英的奖赏也是随之即来。

在洪武三年,也就是1370年的时候,沐英便被授予镇国将军,任大都督府佥事。在府期间,沐英更是将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得井井有条,总共历经了七年的时间。

自1378年开始,沐英便一直都游走在战场的道路之中,3年之后,朱元璋更是带领着沐英等人,一同攻打元朝所留下来的剩余部落,并取得了胜利。

这场战争是在1383年的时候彻底结束了,当时,朱元璋似乎考虑到了边防部署的重要性,于是直接下令让沐英留守此地,而呆在云南的沐英丝毫都没有懈怠,不断的将周边地区的势力逐一驱散。

与此同时,沐英还考虑到了本地的发展问题,便上书朱元璋,请求可以让军队屯田开垦。朱元璋采纳了沐英的建议,这一举动对于当地居民来说,十分的重要且及时。

沐英的为人

也就是这样,沐英在当地的名号更是彻底被打响。百姓对于沐英也是十分的爱戴,当农民可以自给自足之时,沐英所考虑的事情便是护卫整体百姓的安全。

因此,沐英没有丢掉手下的士兵,甚至还进行了一定的扩充,原本意义上便是建立一个护卫百姓的军队,可谁知这“沐家军”的旗号早已经响彻天下。

这便是沐家军的由来,沐英也因此得到了世人的不断关注,虽说这个时候的沐英远离京都,但是他忠君爱主的心一直都不曾丢失,这也是朱元璋放心将其留在云南的首要原因。

要知道,沐英的为人风格,更是皇族子弟认可沐家军的原因。或许是受到了自己家庭以及朱元璋夫妇的影响,让沐英成为了感恩戴德,礼贤下士的人。

他清楚地知道生命的可贵,十分理解每一位将士的内心,这也就使得将士愿意跟随沐英一同前去征战沙场。这一点也是朱元璋十分看重的一点,要说沐英与京都已经相隔甚远,为何还能够一直与皇室联系紧密呢?

一方面是在于朱元璋的信任,另一方面在于沐英自身的重情义,值得一提的是,沐英与朱元璋的儿子朱标是十分要好的朋友。众所周知,朱标是朱元璋亲立的太子,沐英能够与朱标达成共识,自然也就深受朱元璋的喜爱。

朱元璋更是考虑到自己儿子背后势力的问题,想来想去,沐英所带领的沐家军便是最为合适的人选,就因为是这样,才导致朱元璋一直任由沐英呆在云南等地。

可惜的是,天不遂人愿。朱标因病离世之后,沐英因为感念好友,在另一个月后也离开了人世。这对于朱元璋来说,可谓是双重的打击。

朱棣的不敢

不过,庆幸的是,这两个人的继承人自小便一起长大,虽然说父辈离世了,但总归他们的感情还在,并没有太多影响到沐家军依附太子的状态。

如上述所言,朱允炆在后来便被立为了太子,沐家军也理所应当地成为了朱允炆的依仗。只可惜,朱元璋并没有料到会有靖难之役的发生,也没有料到最后这皇位是由自己的儿子朱棣继任。

靖难之役的爆发,可想而知的是,朱棣对于自己侄子下属的处罚,那叫一个“严于律己、惨不忍睹”。唯一幸免的一支队伍便是沐家军,可这也是世人所疑惑的一个原因。

沐家军的立场早已经明确了,为何朱棣一直没有对沐家军下手,反而还将其留在那里,是不敢吗?其实,是有一点不敢的因素在的,但也不全是。

朱棣没有对沐家军下手的原因无非就是两点。一点是沐家军一直都在云南镇守,靖难之役的爆发,朱允炆始终都没有将这最后一张王牌派遣出来,所以说沐家军并没有参与。

另外一点,则是对于国家王朝的考量,沐英在世的时候,沐家军在云南的威信便已经是根深蒂固了。若是这个时候,自己前去征战,引发的将会是百姓的民愤,这是不可取的。

朱棣思来想去之间,还是决定用握手言和的方法,来化解二人之间的争端,唯有这样,双方才能够相安无事。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不光是靖难之役,同时还有西南的战事。

若是沐家军在这个时候出了例外,这往后大明王朝的日子也将不会好过。考虑到这些,朱棣也明白自己不能够处置沐家军,同时还应该犒赏他们,让他们更加有归属感。

更甚至,在不久之后,朱元璋便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沐家军当时领头人沐晟的儿子,这联姻关系一出现,朱棣才真正的放下了自己的心。

不得不说,朱棣虽然是一个“莽夫”,但是他在大局观上做得还是非常好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嘉靖帝把朱棣庙号由太宗升为成祖,看似尊崇,实则用心险恶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因此,按与武宗最近的血脉来看,该立朱祐杬的儿子即朱厚璁为帝。嘉靖在位时间之长在明朝排第二,一共四十五年,他在位期间名臣不少,故事颇多,现代人对他的印象基本定格在“道士皇帝”上,奸臣严嵩的故事也广为流传,当时南方的倭乱和北方的蒙古都成为明王朝极为严重的外患。为什么历史上嘉靖朝陷入如此内忧外患之中,却有

  • 建文帝可以追封父亲朱标为帝,嘉靖帝追封父亲为何很多人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如果一个人飞黄腾达了,不只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是自己的父辈也跟着沾光。像有些人成为皇帝以后,父亲不是皇帝的话,往往会追封为皇帝。这种追封情况一般分为三种,一是开国开国皇帝追封父祖。二是太子早亡,儿子继位后追封其为皇帝。三是藩王以小宗入大宗成为皇帝以后,追封父亲为皇帝,当然像这种情况是比

  • 成基命:大明王朝一位普通的图书管理员,却创造了一桩历史奇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伊丽莎白一世)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按中国独有的干支纪年法,是一个己未年。这一年,伊丽莎白一世几经辗转,终于加冕为英国女皇。法国和西班牙打了半辈子的仗,终于发现打来打去谁也战胜不了谁,只能是彼此内耗,于是开始坐下来和谈。欧洲各国并无太大变故,中原大地上的大明王朝也十分平静。当然,这份平静来

  • 朱元璋驾崩前问朱棣来没来是希望除掉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明太宗实录》记载:“太祖不豫,遣中宫召上。已至淮安,太孙与齐泰等谋,诈令人赍敕符,令上归国。及太祖大渐,问左右燕王来未?凡三问,无敢对者。”“不豫”指皇帝病重,“大渐”指皇帝病危。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十日,朱元璋临终前问“燕王来未”,还问了三遍,左右却无人敢回答。对于朱元璋的这段临终遗

  • 魏忠贤能活到崇祯十七年,大明是否还能延续?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万历四十八年九月初一,继位仅一个月的明光宗朱常洛驾崩,随即,后宫势力和东林党之间为争夺皇太子朱由校的移宫案发生。万历四十八年九月初五,移宫案的胜利方东林党拥立明熹宗朱由校继位。明熹宗朱由校的继位标志着东林党数十年来一直追求的在朝堂上一家独大的梦想终于实现。如果东林党真像他们标榜的那样忧国忧民且拥有真

  • 朱元璋为何非要杀掉大将蓝玉?你看朱标死后,蓝玉说了句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比如对常遇春,朱元璋得知暴毙于柳河川后,那是真伤心。不但亲自为其“出祭”,还让人画了一幅,常遇春身穿龙袍的画像——这个规格有多高,朱元璋干得有多惊世骇俗,就不用笔者多解释了吧。由此可见,朱元璋也是真性情的“好汉一枚”,跟后来他残暴弑杀,犹如魔王一般,完全是两个人似的。那么朱元璋,为何会从真性情的“好

  • 朱元璋:妃子一律陪葬!3岁女儿张口一句话,母妃被赦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就比如说明朝皇帝朱元璋,他在自己即将驾崩前下了诏书:妃子一律陪葬!但好巧不巧的,某天自己三岁女儿说的一句话打动了朱元璋,于是便赦免了一个妃子,而她也成了朱元璋后妃殉葬事件中唯一的幸存者。一、狠心的朱元璋关于朱元璋的简介,众所周知,他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农民皇帝。他原本出生在元朝,从小家境贫寒,只能

  • 朱元璋与马皇后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的结发妻子姓马。她出身贫寒,是底层劳动人民的女儿。有部电视剧叫《大脚马皇后》,说的就是朱元璋这位平民皇后的故事。传说朱元璋有一次微服出巡,走到一条小巷子里,看见墙上画了一个妇人,抱着个大西瓜,还长了一双大脚,旁边写的是“淮西夫人好大脚”,淮西是朱元璋老家,所以他看后大怒,认为这幅画是在讽刺自己

  • 朱元璋对功臣说:你儿子剑法不错,功臣将儿子首级砍下扔在他面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最令人称奇的莫过于开国君主朱元璋,这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君主。他推翻蒙元统治,恢复华夏政权,建立明朝。为何一次说功臣儿子剑法不错,功臣便把儿子首级砍下扔到他面前呢?一、布衣出身朱元璋和历史上其它君主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是由平民起家,最终统一天下的。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放在现在这个社会,根本无法想象这

  • 朱元璋在位31年,诛杀15万贪官,为何大明贪官却越杀越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大明正是基于自身的亲身经历,布衣皇帝朱元璋在洪武一朝治贪方面是异常坚决的,其责贪之烈、律贪之严、治贪之效、惩贪之狠、反贪之久、在封建帝王中无人能出其右。朱元璋在位31年,先后发起6次大型肃贪,杀掉的贪官超过15万,比如他规定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的官员格杀勿论。从地方县、府到中央六部和中书省,只要敢贪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