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眼前人是画中人:聊一聊唐朝女子穿搭之唐画服饰怪谈

眼前人是画中人:聊一聊唐朝女子穿搭之唐画服饰怪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311 更新时间:2023/12/18 1:05:10

不管是市井中的老百姓,还是高官达贵,女性的衣服都透露出了美感。不仅有了“袒胸露乳”的迹象,还把女性的身材美丽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出来。像这样的开放是历朝历代所不曾出现的。

一、唐代着装的变化

1、唐代的“袒胸”装

唐朝是特别兴盛的王朝,和周边一些国家的往来也比较密切,就比如说深受日本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崇拜。所以唐王朝的文化和礼仪以及相应的服饰,在无形中也对当时的一些小国,产生了相应的影响。

当时的女性衣着以及穿搭就出现了质的飞跃。在色彩这一方面更加的柔和,并且看起来也越发的精致,虽然没有袒胸露乳那么直接,但是完全把身材的曲线凸显了出来,并且佩戴的发饰偶尔还会发出叮当的响声。

仅仅凭借着这些就可以看得出唐朝的服饰的确是特别精致的,甚至还有些奢华。就像日本人所穿的和服,在制作的过程中,和唐朝的服饰就有着极大的相似点,称得上是一种唐朝服饰传到日本本土之后,进行改良所产生的一种新的服饰。

“袒胸”装,在唐朝的时候,女性们就已经特别的开放,并且陆陆续续的穿上了这样的衣服。这样的穿着打扮,在李治成为了王朝的接班人之后,便更加的流行一些。为了能够让这种现象得到相应的遏制,他还不止一次的下令,对于臣民的着装进行了相应的要求,目的就在于规范这些人的着装。

仅仅凭借着这一点,就可以看得出,唐朝的女性在着装这一方面有多么的时尚和超前。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连大周的皇帝也就是武则天在当时也追上了这一趟时髦的列车。很多女性身上所穿的衣服不仅仅会露出胸部,甚至还有一些透,一些薄。

2、唐代的露半臂装

生活在唐朝的女性的确是特别会穿衣服的,他们在颜色的搭配以及样式的搭配上面,更加的丰富。比如说上半身的衣服有小袖子的襦衣,还有宽袖子的大衫,下半身所穿的裙子是各式各样的。

然而最令人眼前一亮的还是露出了半个臂膀的服装,以及裸露出胸前一部分的服装。称得上是一时之间最为性感和最为流行的服饰。

露出半个臂膀的衣服,我们可以直接理解为是一种短袖衫,当时也称之为半袖。其实这种衣服如果追溯的话可以回归到汉魏时期,当时就有这种衣服的款式应运而生。只不过在唐朝时期进行了突破和改良。

做出来的成品是对着衣襟的,但是袖口却不会把胳膊肘全部掩盖住,衣服的长短刚刚把女性的腰部盖住。

倘若把这样的短袖衫和襦裙搭配着穿,在当时人们就把这种打扮称之为“半袖襦裙”。就像隋炀帝杨广在当时的确是比较奢侈无度的,他的后宫佳丽也特别多,然而在这后宫中的女性大多数所穿的都是这种衣服。

就像《新唐书.车服志》里面关于女性的穿搭就有相关的记载,当时宫中的宫女以及史长基本上穿的都是这样的服饰,并且在张怀太子墓的壁画上面也能够看到这样的女性。

3、皇室和贵族的女性穿着

唐代女性的穿着从整体上来看都是比较开放的,因为当时的大环境相对来说包容性也比较强,更何况当时的商业贸易也越发的便捷。

受这些因素的改变,女性在着装这一方面的认知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就像皇室和贵族女性的穿着更是大胆,大多数都是以半袖装或者是袒胸装为主的。

就比如说在唐代的侍女画中,通常都能够看到唐代的女性她们所穿的衣服,特别的飘逸,并且大部分都是袒胸装。这样的服饰不仅解放了传统服饰对于女性身材的束缚,并且也让人看到了生命的活力。

除此之外不得不提的一点还有唐朝的女性大多数都是“以胖为美”。所穿的衣服都是由最开始的遮蔽到逐渐的暴露起来,由最开始的花纹特别简单,紧接着还有了一些颜色的搭配,从比较简朴的风格到奢华不断的过渡,身材秀美这一方面也有纤纤细腰变得丰腴。

二、唐代女子为何青睐袒胸装

1、文化及交往的日益频繁

大唐盛世200多年,有关于女子服饰这一方面所呈现出来的形象,主要体现在三种组合上面,分别是:襦裙装、胡服、女装男装。

然而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中晚唐之后,胡服逐渐的就被人们所抛弃,紧接着再一次恢复了汉族服饰的相关传统,经过改制以后的衣服所呈现出来的态势便是衣服特别的宽,并且袖子也比较大,而这种衣服也就是襦裙装。

从隋朝到唐朝,服饰的发展的确是有着质的飞跃。不仅仅是款式这一方面发生了变化,除此之外的色彩和图案,也呈现出了崭新的面貌。

就像上层社会的那些女性,他们在特定的节日之内才会穿礼服,其余的时间基本上所穿的衣服都是比较时尚的。比如说看起来特别轻巧并且比较透的薄纱衣,或者是看起来特别精干的胡服。

2、宽松的社会环境

在古代社会,妇女的地位一直都是比较低的,并且封建礼教的束缚的方面还是比较多的。就像在露出笑容的时候,还有相应的规定叫做笑不露齿。然而到了唐代之后,像这一系列的习俗都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并且来自于异国的文明以及宗教文化陆陆续续的来到了唐朝。

这些文化和唐朝的本土文化之间就产生了相应的交融,而唐朝人对于文化的兼容程度也是比较高的,所以就形成了特别开放的社会风气。就像那些贵族的女性,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就产生了对艺术的追逐之情,进而逐渐的改变着装。

3、李唐皇室的祖先

李唐皇室的祖先其实是西部的一个边陲之地,所以他们的血统里面也含有相应的胡族血脉。这样异族的血统和胡人的心态,让李唐皇室对于胡人的相关文化和服饰也是情有独钟的。就像李世民李隆基他们对于胡人舞以及胡旋舞,都是比较钟情的。

最开始的时候,这种舞蹈只不过是西域地带胡人的一种乐舞。伴随着经济以及文化的不断带动,这种物资也就逐渐的来到了中原,并且各个小国还经常会向唐王朝的朝廷去进贡一些女艺人,而这些女艺人就会跳这种舞蹈,他们所穿的衣服都是特别华丽的,并且还带着一种蕃帽。

所以在强大的皇室文化影响之下,贵族的女性对于胡舞的喜爱以及胡人服饰的喜爱都是发自内心的,并且也充满着异域的风情。所以在唐代胡服的发展还是比较迅速的,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流行了起来。《新唐书.五行志一》终究有相关的记载,比如说:“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

三、女权意识的兴起

1、不断增强的女权意识

伴随着女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兴起,在盛唐时期,就出现了女着男装的现象,而《礼记.内则》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男女不通衣服!

然而兴盛的唐王朝却打破了这样的规定,女子穿着男子的服装,甚至都已经形成了一种风气。通过这些就可以看出唐朝的国力有多么强盛,并且他们的文化有多么的先进。

与此同时,贵族的女性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手上所有的政治权利甚至和男性不相上下。就比如说上官婉儿以及太平公主,还有皇后韦氏,除此之外还有女皇武则天。正是在女权意识不断兴起的过程中,唐代的社会也越发的开放和兼容。

2、对于丰腴体态的追求

唐代人对于身体的欣赏注重于饱满,所以女性的曲线美被凸显出来了之后,也就显现出了一种开放的特色。

正是这样的欣赏态度,让贵族的女子在服装这一方面也在不断的革新,比如说吸收了窄袖襦裙的特点,进而制作出了大袖子的袒胸裙。女性的衣服大多数都是轻纱的质地,并且还会绣上团花,露出肩膀。

结语:

唐代的女性除了在意上衣的穿法之外,也会在意下半身所穿的裙子。大多数都是丝织品,裙腰上还有一些花式,有的直接会掩盖胸部,有的会抹胸齐平,这样看起来就会让上半身的肌肤若隐若现地裸露在外面。

并且裙子的颜色,也呈现出了五彩斑斓,《燕京五月歌》中就这样写道:“石榴花开街欲焚,攀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进,剩将女儿染红裙。”想必这就是对女性着装的最直接描述,上衣下裙的着装,不仅把女性的体态拉得更加的苗条,还能够拉长身材比例。

参考文献

《新唐书.车服志》

《新唐书.五行志一》

《礼记.内则》

更多文章

  • 李亨为什么要在安史之乱中篡夺父皇唐玄宗的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于范阳起兵,发动叛乱,叛军势如破竹,直奔长安,史称“安史之乱”。到了次年七月,叛军便攻破了长安门户潼关。在这种情况下,唐玄宗李隆基开始谋划出逃事宜,最终在当月十三日,唐玄宗与杨贵妃姊妹,以及宰相杨国忠、太子李亨等一行人仓皇离开长安。到了十四日,一行人抵达马嵬驿,而

  • 唐朝是如何通过防御对策,来有效抑制薛延陀活动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唐对薛延陀许婚又悔婚和亲是中原王朝和周边民族以联姻确立的政治联盟关系,唐朝周边民族政权众多,除征伐、贸易等安边措施外,和亲也是重要的安边措施。与汉代相比,唐朝的和亲政策已经由权宜之计转变为成熟处理复杂民族关系的治国安边政策。唐与薛延陀的和亲仅有一次,但唐对薛延陀是先许婚又悔婚,和亲并未真正实现。贞观

  • 北宋到底有多怕辽?辽: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赵佶自打澶渊之盟议成,宋辽两国缔结“兄弟般”的友谊以来,这一南一北的两大帝国已经在和平中共处了近百年。不仅如此,为了表达友好和善意,两国之间还进行了频繁的互动,比如每逢对方君主生日来临之际,都会派出贺生辰使前往探访和祝贺。这种友好的传统一直延续到了北宋第八任皇帝赵佶时代,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

  • 大唐盛世的辉煌起点,贞观之治,天下太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政治军事上的成就。唐太宗跟随李渊在晋阳起义,与长子李建成并肩作战,精诚团结,收取关中,占领长安,建立了唐王朝。又经过七年的时间,征战沙场,先后战胜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最终统一全国,功勋卓著。唐文学馆十八学士图唐太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建立文学馆,得十八学士,组建天策府,形成了决策咨询参谋

  • 《明史》关于他不足50字,却很受魏忠贤重用,上前线气坏袁崇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625年即大明天启五年(后金天命十年),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大奸大恶的太监魏忠贤,正逐步走向“九千岁”的辉煌。明熹宗朱由校则躲在偌大的皇宫后宫院落里,专心致志地施展他那天才的木匠手艺,雕琢出了不少极富创意、精巧绝伦的好玩意儿⋯⋯这年十月,大明朝廷宣布了一项关系重大的人事变动:东阁大学士孙

  • 李承⑤:六世孙李义琰为李治朝宰相,公正严明,反对武后掌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唐高宗时任宰相。公正严明,有点“迂腐”、固执。任职太原尉时,敢和李绩争辩。李义琰(炎),魏州昌乐人(今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祖籍陇西狄道,出身陇西李氏姑臧房。李义琰敢和李绩争辩李义琰进士及第后,按次序候补为太原尉,隶属于李绩麾下,当时李绩为并州(太原)都督。从李绩的史料中,可以得知李义琰是在唐太宗

  • 南明为何没能和东晋、南宋一样持续上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便是没有合法继承人,东晋和南宋在创立的时候,都有合法的继位者,也就是他登上帝位合乎情理,能让众人信服拥戴,一致对外。反观南明,由于崇祯在北京攻陷之前没有做任何准备,自己和儿子要么丧命北京,要么离奇失踪,也就没能留下一个继位者。第一个在南京登基的是福王朱由崧,他是崇祯皇帝的兄弟,但是明朝各地藩王众

  • 安乐公主 -最美丽的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唐中宗李显的小女儿安乐公主,拥有很多“之最”:最美丽、最受宠、最狠毒、最不孝、最具野心……比杨贵妃更美,比武则天更狠毒,她演出了唐朝历史上最悲惨的一幕。从小颠沛流的离的放逐生活,让她吃尽苦头,九死一生;长大后皇宫的骄奢生活,让她挥洒自如,纵情享乐。她踏着亲人的鲜血攀登权力的顶峰,然而,就是她那永不满

  • 袁崇焕为何一定要除掉毛文龙?“双岛斩帅”谁之悲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元年七月,当时朝议“忧毛文龙难驭”,弾章累累,只不过毛“握重兵居海岛中,莫能制也”,袁崇焕此时在和钱龙锡谈平辽战略时就提到“入其军,斩其帅”。当年十二月,袁崇焕将原来从登莱运往皮岛的钱粮改为由山海关运至宁远觉华岛换州船运往皮岛,而且让登莱严申海禁,“一切市贩船只不许私通”,想通过垄断粮米,禁除

  • 为何宋朝不定都西安或洛阳?五代政权、赵匡胤全都屈服于这个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赵宋立国,继承后周的政治遗产,以汴梁为首都。但宋太祖赵匡胤打心底不希望定都于汴梁,因为开封乃是“四战之地”,并无天险可据,易攻难守,从军事上考虑,确实不是建都的首选。为了守卫国都,必须在京师驻以重兵,成本非常高。开宝九年(976年),时距宋朝开国不过十六年,赵匡胤到西京洛阳祭祖,留洛期间,便与近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