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卖枣的关羽和杀猪的张飞,从未拜师学艺,却是顶尖的存在?

为何卖枣的关羽和杀猪的张飞,从未拜师学艺,却是顶尖的存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072 更新时间:2024/5/15 22:40:14

关羽和张飞两个人在正史中的身份也不是能够拜师学艺的存在,但是奇怪的是这两位完全没有没有拜师学艺,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的人,在三国中期却成为了顶尖的存在,至于原因在小编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籍贯原因:

籍贯对人的影响是非常的大的,说起能喝酒,第一个反应一定是内蒙、山东那一片的人,说起能打架的,第一反应就是东北。所以地域对一个人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而且这种由地域所带来的影响并不是一时半会能消除的,基本上会跟随这个人一生。

首先先说一说两人的籍贯,在东汉末年,关羽是并州河东人,张飞是幽州涿郡人。而曹植是这样描写并州和幽州人的:“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并州和幽州一直是中原王朝和外族之间的边界,那里长期爆发战争,所以这个地方的人们为了适应生活,从小就会习武,以来是锻炼身体,二来是要在战争爆发后能够保全自己的性命。其实不止关羽和张飞两人,在三国时期有很多猛将都出自这两个地区。

三国时期籍贯是并州的英雄有:吕布、张辽徐晃郭淮郝昭、王凌。籍贯是幽州的人有:赵云、颜良文丑张郃程普公孙瓒等。

在加上在正史中关羽是以逃犯的身份所存在,一个身上背有命案的人怎么可能不会几招。

社会风气:

在两汉时期汉人是尚武的,这点从两汉的史书中就能看出,在两汉的史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字就是游侠(任侠)。

游侠是两汉时期特有的一种存在,游侠的主要工作就是劫富救贫,行侠仗义。尤其是在东汉末年,游侠之风更是火遍当时的各个阶层。当时不管是曹操那样的权贵,还是鲁肃那种土豪,甚至连刘备这样的落魄贵族都有一身侠气。

就连鲁肃这样的土豪在繁忙之中都不忘每天击剑骑射,而刘备虽然是一个落魄的贵族,但是年轻时候的刘备也是满身侠气,和不少各路英雄豪杰都有联系,而刘备能够和关羽张飞相识相知也和游侠脱不了关系。

在黄巾起义之前,有幽州商人看中刘备这个人的天赋,认为刘备能成大事,于是就给了刘备一大笔资金,刘备带着这笔资金在涿郡招兵买马,刘备就是在这个时候一眼看中了关羽和张飞。在那之后刘备将关羽和张飞二人带在身边教导,这才是三人相识的过程。

素质才是关键:

其实,关羽和张飞两人之所以能够在三国混成人上人和两人的素质少不了关系。这里的素质包括人品和身体健康程度。

从对两人的描述就能看出,两人都是习武的好苗子,能够在乱世长到八尺高,没点本事可做不到。关羽和张飞的胆识都那可都不是吹的,关羽一个人一匹马就敢和颜良硬怼,张飞一个人带着二十个手下就敢去追曹操,这胆子一般人还真没有。在加上关羽和张飞两人是最早就跟着刘备在死人堆里闯了,他们之后能够有如此高的成就至少和他们早期的历练少不了关系

更多文章

  • 项羽临终前曾写下一首诗,仅28个字,却流传千古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项羽十大霸气诗句,项羽死时候写的诗,项羽最经典的5首诗

    但当时汉王刘邦不服,开始于项羽分庭抗礼。拉开了四年的楚汉战争的序幕。纵观这四年中,刘邦只要与项羽的交战,没有赢过一场。但刘邦属于越挫越勇,他不断积聚力量,善于用人,重用萧何负责后援粮草,重用张良、陈平等人离间项羽重要谋臣范增,重用韩信领军于项羽决一死战,而项羽只顾单兵作战,不懂用人,因此到最后刘邦的

  • 晋国(7):楚叔之孙倗——楚庄王铭文可证倗即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晋国六卿一览表,晋国铭文,春秋战国铭文大全

    被当今考古专家判定为随国叶家山姬姓曾侯墓是东西向,淅川春秋楚墓也是东西向,并且都存在鼎数严重超标现象。淅川楚墓有被毁迹象,山西曲沃羊舌村晋墓也被毁(挖祖坟是对敌人最毒的招法,古来如此!)。专家说周人墓头北向,社科院乌蒙研究员的文章中,提到匈奴墓也是头向北。少陵塬西周墓也有东西向的。现在大家知道,考古

  • 孔子门下有学生三千,是知识界的领袖,却被一个七岁小孩打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孔子手下七十二堂口三千弟子,孔子最得意的十名学生,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说明什么

    据说孔子和少正卯都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名人,两人都兴办私学,都是名噪一时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这些大家在鲁国传经布道,应该培养出多少人才啊![var1]然而既生瑜何生亮,少正卯和孔子是竞争对手。据说孔子的门人除了颜回,都曾经改弦易辙,拜倒在少正卯的门下。可见少正卯的学识必有过人之处,不然为啥连孔子也招架不住

  • 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星?一7岁小孩说出答案后,孔子拜他为老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孔子拜7岁小孩的故事说明什么,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孔子的故事10道题

    孔子能有这么崇高的地位,他的博学多识也是举世公认的,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也被后世尊称为至圣,而他发扬光大的私人讲学之风,至今被人津津乐道。[var1]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孔子既然被称为圣人,那一定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不然怎么会在后世有那么大的影响呢?其实,真实的孔子也有不知道的事情,比如曾经出现

  • 晋国大将活捉了齐侯,并志得意满地交给主帅,却气得主帅火冒三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邴夏御齐侯,晋国十大名将排名,齐侯最后的下场

    [var1]两军会面后并没立刻展开野蛮的厮杀,齐侯先派使者给郤克下战书,非常客气地说:“您率领军队光临敝国,弊国的兵力虽不雄厚,但还是很高兴能跟贵国切磋,我们明早战场上见吧。”郤克有礼有节地回道:“鲁卫两国跟我们晋国是兄弟(国君都是姬姓),他们哭诉贵国的军队常到他们的领土上展现雄姿,我们怎能忍心不管

  • 孔子周游列国一次遇险之后,他向三个弟子问了同一个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孔子周游列国的详细过程,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经历了几年,孔子周游列国到达宋国在哪一年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李元辉公元前489年,六十三岁的孔子正带着弟子们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野外讲学,忽然,吵嚷声四起,一大群人将他们团团围困。对于这样的突发事件,孔子及其弟子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从八年前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开始,孔子及弟子们就曾多次遇险。在宋国的匡邑,被当地的士兵和百姓围住五天;继而得罪

  • 宋襄公泓水之战中的举措是愚蠢至极还是“贵族精神”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襄公简介,宋襄公败的原因,宋襄公泓水之战所发表的言论

    什么叫贵族精神呢?让我们先从宋襄公的故事讲起。读过《毛选》的人都知道宋襄公的泓水之战。通过那一战,宋襄公被标上了“蠢猪式的仁义”的标签,成了后世中国人嘲笑的对象。《韩非子》中是这样记载这个故事的。宋襄公率领四国的兵马打到齐国去。齐国一批大臣一见四国人马打来,就投降了宋国,迎接公子昭即位。这就是齐孝公

  • 晋文公流亡时,他卷跑了所有公款;晋文公东山再起,他来索要高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晋文公流亡时跟着的人,晋文公流亡,晋文公流亡故事读后感

    但吕、郤各族的党羽甚众,虽然见了赦文,却仍不敢相信国君。很快,国内谣言四起。晋文公也整日忧心忡忡,如坐针毡。怎样才能快速治理好这个烂摊子,他一时也没有好的对策。[var1]忽然有一天清晨,有个叫头须的人来到宫门外,要求见晋文公重耳一面。头须以前是重耳身边的一个跟班,工作是保管财物。当年晋惠公追杀重耳

  • 孔子也是个“骑墙派”,国君问话不给肯定态度,三方都不得罪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var1]因此,孔子提出“堕三都”(拆掉三桓封邑的城墙)时,鲁定公知道这是要削弱三桓的势力,很是兴奋。但他由季氏扶植即位,怕贸然行动会落个像哥哥那样的下场。所以,他想试探一下孔子是彻底投靠三桓而架空他呢,还是和阳虎一样能争取过来对付三桓?《论语》里记载了鲁定公和孔子的两次对话。第一次,鲁定公的态度

  • 孔子的弟子给百姓施粥,孔子得知后掀翻粥摊,将弟子大骂一顿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孔子的弟子给百姓施粥,孔子弟子对孔子的评价有哪些,孔子与多个弟子谈话

    [var1]孔子听说这件事,立刻派子贡去倒掉他的稀饭,打碎他盛饭的器皿,并且质问子路说,这是鲁国国君的百姓,你为什么给他们饭吃?子路没想到孔子竟然会做出这种有失仁爱的事来,他义愤填膺,冲到孔子面前恨恨地说,先生难道不想让我实施仁爱吗?我子路之所以拜你为师,就是为了向你学习仁爱。仁爱,就是爱天下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