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杜甫《六绝句》之一: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杜甫《六绝句》之一: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793 更新时间:2024/1/19 12:34:47

前言

前面的几篇文章,提到了金代人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以及清朝人赵翼的《论诗五首》。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以绝句的方式论诗。

说到论诗绝句,自然要说到用这种方式的开山祖师,就是著名的诗圣杜甫。《戏为六绝句》作于761年,即杜甫定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这一年杜甫还写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畔独步寻花》、《春夜喜雨》等作品。

一、庾信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庾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是真正的“南北朝”诗人。公元 554年(承圣三年)庾信42岁作为梁朝使者奉命出使西魏。然而他到达长安不久,西魏攻下了江陵,梁元帝萧绎被杀,庾信被留在长安。

太平二年(557年)陈霸先废梁建陈。庾信出使北朝,从此再也没有回过江南。 庾信与父亲庾肩吾,和徐摛、徐陵都是宫体诗的代表人,这种诗歌的风格,也被称为徐庾体。

他们都是齐梁永明体向唐朝格律诗承前后的人物,特点是开始注重诗律,讲究华丽的辞藻。

关于这首诗,一般认为是评价南北朝大诗人庾信,但是也有人认为,杜甫以庾信自比,甚至六绝句都是以古人名义写的自己。

二、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庾信被迫滞留北地以后,虽然位极人臣,享尽了荣华富贵,但是思乡之情却永远无法释怀。因为这些特殊的经历,其作品的前后风格也有变化。

因此杜甫说: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文章,既指诗文,也指文采。庾信的创作能力愈老愈成熟,成熟的表现是什么呢?即雄健的词句超越而上,大气的文意纵横奔放。

杜甫在《咏怀古迹五首·其一》中,也写到了庾信: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杜甫与庾信的共同特点是,两个人都有家难回。安史之乱造成杜甫到处漂泊,而王朝的更迭,造成庾信的滞留北方。

因此杜甫说庾信平生最萧瑟,既是说他与自己相同的经历,也是指诗赋中透露出来的情怀。至于文章老更成、暮年诗赋动江关,除了赞许庾信,更有一层意思,就是我杜甫的作品和庾信一样,越来越成熟。

杜甫在另一首诗中,就自称:

晚节渐于诗律细,谁家数去酒杯宽。《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人老了,诗作也更好,然而依旧“萧瑟”凄凉,谁能是我的知音,与我一起饮酒谈诗呢?

三、庾信文章与暮年诗赋

庾信是一位承前启后的诗人,他的作品是格律诗成熟前期的过度作品。唐初人尚有齐梁余风,即两个特点,形式上"转拘声韵”,内容上“弥尚丽靡"(《梁书·庾肩吾传》)。

庾信的《乌夜啼》有了前期七言律诗的特点,双数句平声字收尾押韵,单数句仄声字首尾不押韵,而且中间二联对仗,诗中多处用律句,只是有个别出律以及失黏的现象:

促柱繁弦非子夜,歌声舞态异前溪。 御史府中何处宿,洛阳城头那得栖。 弹琴蜀郡卓家女,织锦秦川窦氏妻。 讵不自惊长泪落,到头啼乌恒夜啼。

这首《王昭君》是一首五言的排律,第四联(绿衫承马汗)有失黏的现象,如果去掉第四联,则是一首标准的五言的律诗。

拭啼辞戚里,回顾望昭阳。 镜失菱花影,钗除却月梁。 围腰无一尺,垂泪有千行。 绿衫承马汗,红袖拂秋霜。 别曲真多恨,哀弦须更张。

庾信的文才在北朝极受推崇,北周(西魏权臣宇文泰建立北周代西魏)贵族去世后的墓志铭,大多拜托庾信撰写。其暮年所作的《哀江南赋》更是千古流传的名篇。

四、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今人嗤笑指点庾信的作品,难道前辈的贤人还要敬畏这些后辈吗?

唐初的齐梁余风影响很大,严羽在《沧浪诗话·诗体》中提到:

以时而论则有:.......,永明体(齐年号,齐诸公之诗),齐梁体(通两朝而言之)南北朝体(通魏周而言之与齐梁,体一也),唐初体(唐初体,唐初犹袭陈隋之体)

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对于唐朝齐梁体的影响力,提出批评:

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 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

因此陈子昂提出: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

每个时代的文学自有其时代特点,杜甫并不是针对陈子昂,而是对于当时盲目否定庾信的人进行了批评。

同时,杜甫可能也是在为自己辩解。南宋时期张戒《岁寒堂诗话》中写道:

此诗非为庾信、王、杨、卢、骆而作,乃子美自谓也。方子美在时,虽名满天下,人犹有议论其诗者,故有“嗤点”、“哂未休”之句。

按照张戒的说法,杜甫受到某些人的质疑,因此作诗反唇相讥,只不过诗人的方式婉转一些而已。

写这首诗的时候,杜甫收到严武的厚待,在成都落脚。《旧唐书·杜甫传》记载: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

但是杜甫与“熟不拘礼”、自由散漫,常引严武不快,与同事之间关系也处不好。领导不开心,下属自然会落井下石。杜甫在自己所擅长的诗歌创作上,如果受到质疑,自然也会耿耿于怀。因此反击道:不觉前贤畏后生。

后生,有后辈人的意思,或者是杜甫身边一些不太尊重他的年轻人。说到这里,想起来韩翃的故事。韩翃暮年,同僚们大多是新来的年轻人,都不太尊重这个老头子,据《本事诗》记载:

时韩已迟暮,同职皆新进后生,不能知韩。共目为恶诗韩翃。翃殊不得意,多辞疾在家。唯末职韦巡官者,亦知名士,与韩独善。一日夜将半,韦扣门急。韩出见之,贺曰:员外除驾部郎中,知制诰。 韩大愕曰:“必无此事,定误矣。”韦就座曰:“留邸状报制诰阙人,中书两进名,御笔不点出,又请之,且求圣旨所与,德宗批曰:进韩翃。 时有与翃同名者,为江淮刺史又具二人同进,御笔批复曰:“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如五侯家。”又批曰:“与此韩翃。

结束语

戏为六绝句中,前三首都写到了人物,第一首是六朝诗人庾信。隋朝时间很短,唐朝人的文脉几乎承接南北朝而来,自然会受到齐梁体的巨大影响。

李白、陈子昂高举复古大旗,批评唐初的齐梁余风似乎与杜甫这首诗有些矛盾。但是从六绝句整体看来,杜甫将庾信与初唐四杰都列为应该受尊重的前贤,并且也批评了“恐与齐梁作后尘”的现象。说明杜甫并不是简单地一刀切,而是辩证的看待前辈诗人的成就。

在后面的5首诗中,可以看到杜甫的更清晰的阐述。

@老街味道

更多文章

  • 五胡乱华:汉人的噩梦,也是汉人最接近亡种的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五胡乱华汉人差点绝种吗,五胡乱华后还有纯正汉人吗,五胡乱华有汉人参与吗

    大部分的中国人,都对我国的民族融合程度心生自豪。因为在世界其他国家被视为洪水猛兽的外族人,在中国历史中却奇迹般与本土固有民族相处融洽,并根据不同的环境需要,转变成为不失去自身民族特色,又摒弃了其自带的排他性的新种族。虽然结果看起来比较和谐,但其实是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的。众所周知,在中国历史上,有

  • 看到杨玉环的复原图,才懂为何李瑁拱手相让,李隆基狠心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杨玉环李瑁结局,杨玉环和李瑁生活几年,杨玉环与李瑁何时结婚

    提到美女,我们便会想到一句话:“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而这句话中有我们所熟知的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玉环。今天我们来聊聊杨玉环的美。她究竟美到了什么程度?会让李隆基只看了一眼便从自己的儿子李瑁手中抢夺过来,纳为妃嫔。今天笔者带着大家一起揭秘杨玉环的故事。 杨玉环的背景资料 杨玉环出生于唐朝

  • 拾遗:唐朝三猛将,其中一洛阳人借兵8000灭一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借兵灭国的将军,唐朝24名将简介,唐朝24猛将战死东辽

    国宝会说话,今天带你来认识三位唐朝比较有名,大家也都比较有印象的将领。一个是初唐时期的将领李靖:这个李靖是唐朝时期的将领,可不是什么神话里边的托塔李天王。为什么要提他,就是因为他的名字和托塔李天王一样,比较有象征性也比较有代表性。说到李靖,这里得提一下他的舅舅,隋朝凉州刺史韩擒虎。(死后被封为阎罗王

  • 这个国家有六百余年的历史,曾屡次入侵中国,最后被唐朝打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高句丽建国初期并不算强大,但它却找准了两个好时机,一个是王莽篡汉,一个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趁着中原地区各政权打来打去,高句丽便借势发展,还曾跟曹魏政权有过合作。但很可惜,高句丽却是一个出尔反尔的国家,背叛了盟约,这一下子可把曹芳这个傀儡皇帝给惹急了。正始五年(公元244年),曹魏大军分两路出击,一路

  • 南北朝和唐朝,四川历史上两次佛教造像高峰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南北朝佛龛造像,四川历史佛教造像,汉唐佛教造像艺术史

    西晋到东晋,晋室南渡,中原地区则由少数民族相继建立起一个个政权。值得一提的是,南北朝时期对峙的局面,让四川成了一个重要“口岸”,在佛像修造方面也开始兴盛。到唐代五代十国时期,则形成造佛的另一高峰。1第一个高峰四川最早佛教造像在南北朝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佛教考古专家雷玉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明确

  • 娶了公主当上驸马,唐朝男人心中是如何想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主角赵尘穿越唐朝娶了长乐公主,穿越唐朝做驸马,唐朝娶公主的礼仪

    一、迎娶之前的羡慕身为皇帝的女儿,历朝历代的公主肯定是不愁嫁,特别是唐朝的那些公主们,娶了这些公主就代表着直接就走上了人生的巅峰,之前我就在两篇文章中写过唐朝公主的文章,娶了公主之后你首先就会得到大量的钱财。唐朝“剩女”这么多,原来是嫁妆太贵惹得祸从唐宋两代公主地位的高低看出,两朝社会与政治的不同之

  • 平定安史之乱的主力朔方军为何没有在唐朝中后期形成藩镇割据?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从军队的部署看,唐对西北的重视远远超过其他地区。括史书记载,唐代西部河西、陇石丶朔万丶河东兵力总数达二十六万七千七百人,而河北地区兵力不过十二万八干五百人,还不到西北边防力虽的一半,正如史家所言:“唐代以十节度为主的边防力量,其九皆西北边缴也,唯河东一镇冶太原,较居内地”。而且在唐代初年,河北地带初

  • 使团出使印度被劫杀,王玄策一人灭印度,为何唐朝史书却没有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王玄策入印度路线,印度对王玄策的影响,王玄策个人简历

    先说一下这件事情,王玄策借兵灭了印度,但是灭的不是整个印度,只是灭了中印度和北印度,前前后后一共就打了一仗。虽然只有这一仗,壮观程度是不容忽视的,但是也没有多神,至于正史也就没当回事儿。而正史不当回事的主要原因有几个,第一个是他的官职比较低,除此之外,唐朝和印度的外交根本就不是正常的外交,王玄策也只

  • 普希金跟情敌决斗被打死,唐朝诗人跟情敌决斗,产生了千古佳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普希金与唐朝的关系,决斗而死的普希金,普希金十大金句

    笔者顺着于赓哲教授的思路,给大家讲一个西方人与情敌用手枪决斗的故事,再讲一个唐朝著名诗人跟情敌用诗文决斗的故事。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被誉为是“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普希金的作品很多人都读过,就算是没读过他的作品,也知道他的大名。普希金出生于1799年,去世于1837年,

  • 众多明星大腕出演过的武则天,究竟谁演的最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出演武则天有几个明星,港片女皇武则天经典版,武则天经典

    武则天统治天下近20年,她在位期间,重视延揽人才,改革科举制度,知人善任,重用狄仁杰、张柬之等名臣,使得唐朝在她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为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她的一生跌宕起伏,人生经历堪称传奇亦不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