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下这件事情,王玄策借兵灭了印度,但是灭的不是整个印度,只是灭了中印度和北印度,前前后后一共就打了一仗。虽然只有这一仗,壮观程度是不容忽视的,但是也没有多神,至于正史也就没当回事儿。
而正史不当回事的主要原因有几个,第一个是他的官职比较低,除此之外,唐朝和印度的外交根本就不是正常的外交,王玄策也只是过去试探性的邦交,就像两个陌生人交朋友一样,随便接触一下,顺便认识一下,不靠谱的话就不联系了。而且在当时,外交的使节死是非常正常的,如果王玄策真的死了,国家也就给点抚恤金完事。
说白了其实就是唐朝根本没当回事儿,这件事情不算什么,对于唐朝在各个方面,经济政治文化没有任何影响,对唐朝来讲,这就不是什么大事儿,但是对于印度就很不一样。朝鲜的李舜臣,在韩国是很有影响力的,甚至被称为大英雄,当时属于中国的明朝,他们也根本没当回事。比如李如松当初带兵援助朝鲜打日本,这也只不过寥寥几笔带过就完了。但对于日本和朝鲜,那段历史是被大书特书的,所以立场不同导致的记载也不同。
王玄策虽然有个助手,但是基本上都是王玄策一人搞定,所以王玄策是绝对的厉害。有些人觉得王玄策完全是借了唐朝的力量。可是王玄策一个人孤身在国外,还能借到兵,还能打胜仗,完全没给祖国添任何麻烦。从古到今,也没有几个人。
还有很多人和他一样,只不过他们的功绩相对于当时中国来讲是非常大的。像比如说南北朝时期的陈庆之,明朝时的王守仁,他不仅能打仗,居然还创立了心学,有很多明朝后期的大人物都是他的学生。还有明朝后期的中流砥柱孙承宗。王玄策上不了榜的主要原因就一个,中国的牛人实在太多了。
比如说日本的丰臣秀吉,他在日本被吹嘘成神,结果被支援朝鲜的李成梁打的只能跑。但是就这样的事情,在明朝的史书中,只是寥寥几笔带过而已。可以说中国华夏几千年的历史,各种厉害的人物层出不穷。王玄策就比较倒霉了,上不去台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