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的美貌和才华是其入宫之因,其性格与唐太宗不合故未受宠幸

武则天的美貌和才华是其入宫之因,其性格与唐太宗不合故未受宠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549 更新时间:2023/12/15 6:32:38

民间丧礼的习惯,夫必须为妻齐缞杖期一年,但是此习惯不适用于皇帝。从汉文帝以来,皇帝另有居丧的单行制度—即是以日易月制,文皇对皇后之死哀痛甚深,从丧期过后,终身不再续弦立后。他选武则天入宫,已经是两年之后的事了。皇帝丧妻而不续弦,并不表示他就旁无姬妾。

唐朝旧制:皇后与皇帝匹齐,母仪天下,统领六宫。这六宫即是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六个宫官组织。它们比照外朝尚书省六部的架构,各辖四司,分掌宫中各种事务。另有一个称为宫正的监察机关,则相当于外朝的御史台。

在这六个宫官机关工作的人员,就称为“宫人”。隋末炀帝求采无已,宫人甚多。武德皇帝有鉴于宫中深闭宫人太多,乃前后放出三千余人,使她们与约在武媚(武则天)入宫年间,出身微贱之族或刑戮之家的女子,入宫有日多的趋势,曾经引起尚书省的讨论。

据贞观十三年(639年)——武媚入宫后一年一一二月二十五日尚书八座之议,说“近代以降,情溺私宠,掖庭之选,有乖故实。或微贱之族,礼训蔑闻;或刑戮之家,怨愤充积。而滥吹名级,入侍宫闱。即事而言,窃未为得。原等伏请今日以后,及东宫内职员有阙者,皆选有才行充之;若内无其人,则旁求于外,采择良家,以礼聘纳”。显示大臣们已经注意此事,并且作了改善,这便伏下了日后褚遂良以“微贱之族”为由排斥武媚为后的借口。

武曌

然则,武媚被召入宫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新唐书》和《通鉴》成于宋人之手,他们的述说都是单以美色为焦点;不过《旧唐书·则天纪》则谓她“美容止”容貌美和举止美,面《唐会要·天后武氏》则指她“有才貌”。因此,武媚的相貌、仪态和才学俱美,应是其人格特质之一。也就是说,经过杨氏的教养,十四岁的武媚天生丽质,教育良好,举止优美,已经成为一个大家闺秀。她的父亲是开国功臣,曾任三品大臣,似乎符合“随例入宫"之例;不过史书对此没有明载,所以应该是以上述人格特质被召入宫的。正因她美而有才,所以太宗才命她为才人。

才人是内官之一,位正五品,职“掌叙宴寝,理丝枲,以献岁功”,也就是安排宫中宴会和休息,处理宫中女性蚕丝纺织政令的妃嫔。此职既然与宴乐有关,正宜由美而有才的人来充任。武媚处理事情的才干及支配、自主的性格,很可能就是从官职中磨练出来。

另外,太宗重视读书和教育,宫中也的确有文学馆、教坊等读书习艺的教育环境,为司仪的职掌之一。女性在宫中学识增长的,则有几个显著之例。例如两《唐书·后妃传》记载长孙皇后,少好读书,十二岁嫁给太宗,经常观书,虽容栉不少废,曾采古代妇人善事著《女则》十卷,以作自我警惕之用,死后才由宫司奏闻;又撰论说文批评汉代马皇后不能约束外家,使外家干预政事。她死后被谥为“文德”,应与此表现有关,而这两件事后来也都被武后所模仿。

另如上官婉儿,在襁褓时随母配入宫廷,及长,适值武后好文,每与文游宫观,幸山河,欢歌赋诗,婉儿常侍从学习,故也有文词,年十四,武后召见,爱惜其才,后来百司表奏多令参决。此皆表示如果肯用心,宫中实有学习进步的环境和机会。

武媚后来经营权力以至革命称帝,表现了过人的学识才干,应当不仅是入宫以前学习的结果,长期的宫中学习和磨练,理应才是主因。然而,有才学而能干的她,在太宗生前却并不得志。

李世民

从武媚在宫中一真没有升迁、与太宗性格不合、没为太宗生子女等等因素来作证实和解释,大抵上是可以接受的。

太宗一共有十四个儿子和二十一个女儿,凡三十五个子女。女儿除长孙皇后所生外,其余均不详生母的姓氏,至于儿子则记载清楚。根据儿子的生母,得悉太宗曾经有过五个妃,即吴王恪之母杨妃,庶人佑之母阴妃,越王贞之母燕德妃,纪王慎之母韦贵妃,及赵王福之母另一个姓杨的贵妃。吴王恪是第三子,武德三年(620年)封王,其母杨妃是隋炀帝之女;越王贞是第八子、纪王慎是第十子,皆在贞观五年(631年)封王。

至于杨贵妃所生的赵王福则是第十一子,生于贞观三年(629年),后来出继太宗的大哥隐太子李建成的香火。可见杨妃、阴妃、燕德妃、韦贵妃和杨贵妃,年龄都比武媚大,也都在武氏入宫之前即已为妃。因此,武媚入宫前四妃之数已齐满,约与武媚同时期入宫的徐惠,后来由才人升至九嫔,显然已是升到内官的顶点。从徐惠的际遇情况,可以对武媚作一侧面的考察。

徐惠出身学术家庭,生五月而能言,四岁诵《论语》、《毛诗》、八岁就能作文,而且文词典美,为太宗所闻,于是召为才人,再升为充容,曾上疏谏太宗不要耽于物质享受,以免劳民伤财,大为太宗所赞赏。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驾崩,徐充容追思哀慕面病倒,却不愿医治,愿意早死,随侍文皇园。不久,于永徽元年(650年)病死,时年二十四岁。新皇帝李治诏赠她为贤妃,让她陪葬于昭陵的石室,内此看来,徐惠小武媚两岁,太宗召她入宫而拜为才人,是因为闻其有才学之名。

徐惠

入宫后她仍然手不释卷,文辞更见赡蔚,所以再升为充容。充容是九嫔之一,“掌教九御四德,率其属以赞导后之礼仪”,表示太宗也很欣赏她的贤德,情况类似太宗之爱长孙皇后、燕德妃和韦贵妃,表示他偏爱知书达理、贤淑娴静这一类型的女性,武媚的人格既如上面的分析,在宫中工作的磨练中,又已呈现出主见鲜明、处事辛辣的特征,大有女强人的姿态形象。

太宗是英雄之主,曾经自述青少年时个“性本刚烈,若有抑挫,恐不胜忧愤,以致疾毙之危”,而所交也非益友。及至即位后,“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才大叹“为人大须学问”,从此折节读书,克已复礼;但是与群臣议论时,仍然不时流露出英气,令人战兢不敢争辩,他后来的克己复礼,一方面出于自我反省和修养,另一方面则是多因魏征等臣的规谏匡辅而成,《贞观政要》对此类言谈事迹记载其多。

太宗的价值观原就大不同于武媚,性格又改变如此,因此武媚的思想言行,恐怕与他的格调不同,应是他不欣赏喜爱武媚的主因,所以一直没有升迁她。

其次,徐惠年龄和武媚相当,才行为太宗所欣赏,但也没为他生下子女,因此不能用此作为解释武氏失宠的充分理由。

其实长孙皇后死后两年武媚入宫之时,这时太宗的最爱应是另一个杨氏——曹王李明的生母。杨氏原是太宗同母亲弟弟齐王李元吉之妃,也就是他的弟媳妇。太宗当年兵变杀死其兄弟,连带将这两家的儿子也一并杀光,杨氏则被没入宫中。

魏征

由于有这种伦理上的顾忌,杨氏在宫中不见有任何名分,却是太宗丧妻后的最爱,并且与她生了儿子,很想立她为皇后。幸得魏征谏阻,说:“陛下方比德唐虞,奈何以辰赢自累?”太宗乃止,从此也就索性不再立其他妃嫔为皇后了,显示了太宗极爱杨氏,为是实情。

大唐虽然是性开放的社会,但是太宗仍格于伦理礼教,不敢立弟媳妇杨氏为皇后。后来他的曾外开元明皇帝极爱杨玉环,却也始终因为她原是儿媳妇,不便立她为皇后,情况差堪与之相比,至于太宗之子新皇帝李治,则不顾一切立父妾——武媚——为后,其实是让爱情冲昏了头脑,令他产生了超过父亲和孙子(明皇)的巨大勇气,不过无论如何,既然情有独钟,必然会使其他妃嫔承宠的机会大减,因此徐惠即使再有才学,仍只是得到他的欣赏和敬重而已,武媚即使再美媚,也仍得不到他的宠爱,自从武媚入宫以后,太宗除了与杨氏生下曹王李明之外,就再也没有与其他妃嫔生育子女的记录了——情况与武媚承新皇帝李治之宠后,新皇帝就不再与其他妃嫔生育子女的情况相若。

因此,在上述的情况和因素之下,说武媚在太宗宫中受到冷落,应该是可以成立的;至于说她失宠则不然,实际上她未必被宠过,因此也就谈不上失了。

武媚这时正当青少年,却遭此环境与际遇,对一个原想入宫发展,具有进取和权威人格的她来说,不免大失所望!更不幸的是,在宫中虚度春秋十一年之后,太宗撒手西归,她不能如徐惠般殉死,却以二十五岁壮盛之年,必须随例入寺为尼,长伴青灯梵唱,真是情何以堪!

更多文章

  • 杨素每次率兵出战前都会杀人立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尺素被杨素推下床,杨素个人简介,红拂女杨素死因

    据史书记载,杨素每次作战前,都会“以斩立威”,先拿部队中那些违反军纪的士兵开刀,无论轻重,全部斩首。每次杀人,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流血满地,以此“杀一儆百”,告诉士兵必须听令而行,否则必然军法处置。《隋书·杨素传》说:“素多权略,乘机赴敌,应变无方,然大抵驭戎严整,有犯军令者立斩之,无所宽贷。每

  • 朱温经过数年经营,将唐朝变为其禁脔,并最终得以篡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温是怎么灭掉唐朝的,唐朝朱温的个人简介,朱温篡唐为什么没成功

    唐中和二年(882年)九月,经唐军围追堵截,及借师(雇佣突厥、沙陀、回鹘军队镇压农军)助剿,黄巢农军已现颓势,经过一番权衡利弊后,朱温铤而走险,诛杀黄巢派来的监军严实,率所部投降唐王朝。彼时远在成都的唐僖宗闻讯大喜,立即下诏授予朱温为左金吾卫大将军,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并赐名全忠。自此,朱全忠率军加入

  • 诸葛亮用过1条毒计,唐朝一个穷汉也用了一次,发展成一个大军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最厉害的一计,历史上诸葛亮用过的计谋,诸葛亮一生中用过的所有36计

    诸葛亮虽然是绝世之才,但正所谓一物降一物。精明狡黠的司马懿,却完全看透了诸葛亮的伎俩。他敏锐察觉到诸葛亮有一个致命死穴:蜀汉从汉中出兵陇右、关中,必须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后勤粮秣供应极为不便,因此诸葛亮每次都急于寻找魏军主力决战,一心只想速战速决。只要魏国坚壁不出,凭坚固守,诸葛亮一方坚持不了多久就会

  • 武则天称帝最该感谢的人,如果没有他的一席话,武则天当不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武则天秘史李治救武则天,武则天秘史李治武则天第一次见面,武则天当上皇帝后说的最霸气的话

    对于她为什么能够成功,历来说法很多,从方方面面分析的很多,我们没有必要去复述别人的分析,我们想说的是,纵观武则天的一生,其实有一些重要的节点,而这些节点是融会贯通的,一个节点无法突破,那么,下一个节点就无法突破,上一个节点影响下一个节点,而且每一个节点都有一个重要的人。武则天的第一个节点是:结识李治

  • 窦建德本可以和李渊一争天下,却因身边小人误导自毁长城兵败身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渊与窦建德什么关系,李渊和窦建德照片,李渊怎么打败窦建德

    《旧唐书窦建德传》记载:“(窦建德)少时,颇以然诺为事。尝有乡人丧亲,家贫无以葬,时建德耕于田中,闻而叹息,遽辍耕牛,往给丧事,由是大为乡党所称。”这里说的是窦建德年轻的时候很重视诺言。和他同乡的一个人家里办丧事却因为贫穷无法操办葬事。窦建德当时听说后立即放下了手上的农活前去主动送去财物资助这个乡亲

  • 《唐朝诡事录》南州地理位置在哪?历史上真的有南州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诡事录》南州地理位置在哪南州泛指南方地区,中国历史上设置过多个南州,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悉罢全国诸郡,以州统县等。中国历史上设置过多个南州,依时间顺序排列如下:一、北周置南州,治万川县(今重庆市万州区),管辖二郡三县:一为万川郡,所属万川县(安乡县)、梁山县;二为怀德郡,所属武宁县。南

  • 与康熙合葬的5个女人,4位都是皇后,只有她是被雍正硬塞进皇陵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普通老百姓,很多时候是看不懂治国谋略的。要说古时候的历史哪些内容最让我们好奇,那可能就是帝王们后宫的八卦了吧。尤其是那些能文能武的皇帝,他们是人中之龙,他们与后宫的妃嫔们又会有怎样的故事,这很难不让人浮想联翩。所以你看现在的宫廷剧,很多都是取材于后宫故事的。那么清朝的宫廷之中,最容易引起八卦的,

  • 《红楼梦》: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暴露了她被王夫人看重的三大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在贾府,同封建社会传统的家族嫡长子继承制不同,荣国府并非有长房贾赦当家,而是由二房贾政当家。只是,作为长房的儿媳妇王熙凤,却被王夫人扶持成了荣国府的代理管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或许,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便暴露出王夫人看中她的三大原因了。第一:王夫人看中王熙凤,是源于她过人的管理才能。出身

  • ​宫:德妃为康熙狂生六胎,康熙那么宠爱她,为何不让她做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康熙怎样宠幸的德妃,康熙升德妃,康熙为什么那么宠德妃

    在电视剧《宫锁心玉》中,德妃可谓是一个非常另类的人。她不仅为康熙连生6胎,50多岁了还依然被康熙翻牌子。康熙那么宠爱她,为什么不册立德妃当皇后?历史上的德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剧中的德妃德妃出场的时候,已经是半老徐娘。作为后宫之主,她表面上慈悲心肠,实际上做的都是收买人心的事。她的目的很明确,争

  • 和珅: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实质上是怀“财”误此身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和珅死前透露的10大处世秘诀,和珅 为人处事,和珅的处事能力

    其实也不尽然,和珅父亲常保为福建副都统,官职应当是从二品左右,除此之外祖辈和父辈中没出过什么高官,也就是说根基浅薄。在爵位方面,则是世袭三等轻车都尉,是康熙当年亲征准噶尔时,常保堂弟阵亡,于是军功累计到常保身上,才得以进了爵加了官。但好景不长,和珅出生没几年,母亲逝世,又过了几年父亲去世,和珅直接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