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的深意刘备心中有数,于是以一个众人皆知的事实,摆脱困境

曹操的深意刘备心中有数,于是以一个众人皆知的事实,摆脱困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289 更新时间:2024/1/8 1:17:27

当时刘备根据地被吕布抢夺,又兵败于袁术,一时之间连个安身之所都没有。后来,刘备虽然得到糜竺的资助,但依旧没实力对抗吕布,于是向吕布求和。

之后吕布发现被袁术欺骗了,没有得到该有的利益,两人因此产生了嫌隙,于是顺水推舟接受了刘备的求和,让刘备驻守小沛。但没多久,吕布又率军进攻小沛,刘备不敌,兵败后投效了曹操。至此吕布与刘备之间,有了难以化解的仇恨。

然而多行不义必自毙,吕布行事不择手段,虽然一时之间混得风生水起,但是却惹恼了许多诸侯,其中就有曹操,所以后来有了曹操与刘备合攻下邳之事。

当时,吕布兵败下邳,在白门楼上被曹操擒获。吕布虽然人品不行,但还算大丈夫,拿得起放得下,不仅向曹操低头认输,还表示愿意归附,做曹操的马前卒。

当时曹操见吕布有投效之心,没有应承也没有拒绝,反而转过头来询问刘备:“何如?”

刘备知道曹操此举定然有深意,并没有正面回答是与否,反而说:“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

那么刘备到底明白了什么深意?

并且曹操身边有荀彧郭嘉等谋士,为什么曹操不问自己人,反而要问刘备这个外人?

那么曹操选择问刘备,是真的有心收留吕布吗?

曹操心中的答案

其一,其实原因很简单,吕布多行不义,野心昭然,又心如虎豹,很难收为己用,就算吕布愿意归附也只是暂时的,如果真收了吕布最后倒霉的还是自己,因此吕布不可用。

其二,吕布虽然战败,但他的部曲还在。曹操虽然收编了吕布的残部,但这只是暂时的,只要吕布一日未死,这些收编的部曲就不会真正归心,因此吕布不得不死。既然吕布必死,曹操还多此一举去问刘备,自然是有原因的。

曹操问刘备的原因

其一,如果曹操直接杀了吕布,必然会让人寒心,吕布的残部迟早会离曹操而去,得不偿失。但是借刘备之口说出来,效果又不一样了,因为刘备不仅仁义满天下,也不是曹操阵营中的人。只要刘备说杀吕布,曹操不仅可以得偿所愿,又显得自己公正仁义,还能与刘备一同分担,来自吕布残部的仇恨,可谓是一举三得。

其二,曹操问刘备,不仅可以名正言顺地杀吕布,又可以损害刘备的名声,并以试探兼震慑刘备。因为刘备虽然与吕布有仇,但吕布曾经辕门射戟,救过刘备一命,如果刘备说不杀吕布,就会得罪曹操,曹操也有理由惩戒刘备,如果刘备说杀,又会吃个暗亏。

其三,曹操只问刘备,不问别人,就是想要收服刘备的心。曹操曾有过这么一句话:“吾麾下人才济济皆不问之,唯问使君,因奉使君为上宾尔,须识时务,便可安身。”

除此之外,刘备与吕布之间,有恩情也有仇怨,曹操此举也算间接地帮刘备报了仇。区区顺水推舟的事情,不仅让刘备欠了一个人情,还能向刘备示好,可谓是步步算尽。

刘备明白曹操的深意

刘备是何许人也,对于曹操的心思,虽说不上看透其意,但也猜到八九分,知道曹操是明知故问,想要给自己一点颜色看看,所以才会问了这个仁义两难全的问题。

但这个问题,曹操问得很妙,因为在当时的坏境下,刘备不得不答,但是回答了又会被曹操玩弄于股掌之中。但幸运的是,刘备有几分急智,用了一个众人皆知的事实以作回答。

为什么说众人皆知?因为曹操天性多疑,与其相熟的人都能看出来,刘备自然是一清二楚,对于曹操是否会接受吕布的投效,心中早已有了答案,笃定曹操是不敢用吕布的。

而吕布专杀义父,背主求荣,的确是事实自然无需刘备解析。所以只此一句,刘备便摆脱了当时困境,不得不说不愧是一代雄主。

更多文章

  • 一种循环:从向朗事件、看蜀汉军职的“位阶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向朗喜欢温以凡吗,向朗和桑延,向朗和颍川关系

    向朗是向宠叔父,相府长史(幕僚长),可以视作丞相幕府的核心人物。值得关注的地方、在于向朗的履历变化。这个变化清晰反映出蜀汉政权中“将军号”的虚职化、位阶化。街亭之战(228)马谡战败逃亡,向朗知情不报。诸葛亮恨之,削其爵位。亮死,向朗迁“左将军”。但在任不典事,却潜心经传、刊校杂书,“悠游无事三十年

  • 奸雄董卓来自西凉,那他和西凉太守马腾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董卓和马腾,历史上的马腾和董卓是一伙的,董卓马腾是什么关系

    董卓出生于豫州颍川郡,成长于凉州,天生怪力,善武。年轻时,喜爱行侠仗义,结交羌人,小有名气。成年后,董卓便被陇西郡府征辟为兵马掾,负责地方治安。当时,胡人经常骚扰边境,劫掠百姓。凉州刺史有征董卓为从事,授予兵骑,进攻胡人。董卓也不负所望,大破胡人,斩获千计,立下战功。汉桓帝时期,董卓再被授予羽林郎之

  • 刘邦手下的三个功臣,只有韩信被残害,只因他没搞懂这个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1、韩信韩信可以说是一个很传奇的将军了,他从少年时期就苦读兵法,立志要成为一个统领军队的大将军。但由于本身没有什么带兵经验,所以处处碰壁,没有人愿意重用他。不过萧何却是慧眼识金,他排除众议力荐刘邦立韩信为大将军。虽说韩信本身威望并不高,但是在经过几场大战之后,他的才能也逐渐展现出来。而刘邦之所以能够

  • “鸿门宴”项伯为何要力助刘邦脱险?并非因私废公,只是路线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鸿门宴中刘邦是怎么拉拢项伯,鸿门宴后刘邦会对项伯说什么,鸿门宴中项伯为什么要保护刘邦

    项羽的两个叔父自然成了他的领路人,可惜的是在跟随项梁反秦的道路上,项梁在定陶之战中被章邯击败,他自己也力战而亡。此时项羽只剩下项伯一位叔父了,他也一直矜矜业业地扶持着项羽,希望项羽能让他们西楚项氏一族再现辉煌。既然是辅佐项羽称霸,那为何还要去帮助刘邦鸿门宴脱险?项伯以前可一直矜矜业业的辅佐项羽,却唯

  • 东汉风云:马皇后德冠后宫,钟离意据理力谏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马皇后正位中宫,尚无子嗣,只有马皇后前母姊之女贾氏亦得选列嫔嫱,产下一男,取名为炟,皇后爱炟如己出,抚养甚勤,尝语左右道:“人未必定自生子,只怕爱养不至呢!”后来又因皇子不多,每加忧叹,见有后宫淑女,辄为荐引,既得进御,待遇尤优。阴太后尝称她德冠后宫,故命立为后。平时便能诵《周易》,好读《春秋》

  • 汉武帝嫌弃胡人进贡的动物,把它送去喂虎,不料老虎却伏地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汉武帝看不上胡人进贡的动物,汉武帝吃老虎吗,汉武帝讨厌胡人进贡动物

    古语说,“虎啸山林百兽寂”。老虎在人们的心中就是名副其实的百兽之王,和老虎头上那王字形的纹路所显现的一样,老虎所及之处,所有的动物都不敢出声。但是发生在汉代的一个故事,可能会颠覆你的认知。汉武帝时期一个来自西域的胡人曾带来一头凶猛的狮子,这头狮子直接让养在皇宫虎豹园里的老虎俯首称臣,还没开打就认了输

  • 曾与袁绍为敌的刘备,为什么会受到袁绍出城二百里相迎的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感叹袁绍战败,真实刘备实力和袁绍的实力对比,刘备忽悠袁绍

    有一句话说的好,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放到汉末三国时期也极为适用。就比如曾经与曹操为敌的张绣。张绣曾经与曹操为敌,杀曹操长子曹昂、爱侄曹安民、爱将典韦,这仇结得太深了,后来张绣要投降曹操,曹操的态度是什么呢?绣至,太祖执其手,与欢宴,为子均取绣女,拜扬武将军。官渡之

  • 张飞在赤壁之战前有什么显著的战绩,令天下人都称他为万人敌?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飞一生的三个战绩,赤壁张飞吼叫,赵云张飞赤壁大战

    张飞本人的传记说他少与羽俱事先主。那刘备之前经历的一堆战事他肯定有参与,结果陈寿说完三爷的出生直接就划到当阳长坂,搞得好像张飞那时才开始正式参战一样。个人评价可能有偏颇,但一堆人,尤其是敌对阵营的定评必然有所依据。可惜评价归评价,敌对阵营显然不可能对敌将的丰功伟绩也大书特书。但实际上,张飞最早被按上

  • 官渡之战以后袁绍还有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官渡之战以后袁绍还有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呢?官渡之败对于袁绍来说自然是伤筋动骨,可以说在各个层面严重打击了袁绍势力,但还没到一蹶不振的地步,蜀汉户口尚不及冀州一州,也能在荆州丢失、夷陵惨败、南中叛乱之后再度振兴,屡屡北伐曹魏,袁绍为何不能东山再起呢?况且相对而言,官渡之败的损失可能还比不上高欢的

  • 吕后死后她为什么没有被汉文帝清算,否认其合法性?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吕后死后谁当皇帝,吕后秘史,王立群讲吕后全部视频

    为什么会这样呢?诸吕都被清算了,吕后为啥没有呢?毕竟汉文帝和吕后可以说是没有一点血缘关系。吕后剧照其实铲除诸吕,和否认吕后的合法性,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高后崩,合葬长陵。禄、产等惧诛,谋作乱。大臣征之,天诱其统,卒灭吕氏。按照历史的记载,汉朝的官方版本中这样说:吕后死后,吕禄、吕产这些人发动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