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专家考古唐朝公主墓,出土一件文物,揭开唐朝皇室秘史

专家考古唐朝公主墓,出土一件文物,揭开唐朝皇室秘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902 更新时间:2024/3/24 15:07:36

上世纪60年代,考古队在乾县北部发现了一座被盗过的墓葬。为了保护里面的文物免遭盗墓贼的再次破坏,专家们决定进行保护性发掘。在考古发掘时,专家们在墓室的右侧发现一个盗洞紧贴墓壁而下。这个盗洞正好打在墓室和甬道之间,前有墓道填土所堵,后有墓室砖壁所堵,盗墓贼选址的精妙,连专家们都不得不服气。

当专家们进入古墓后,赫然发现一具站立的白骨。虽然不知他在这里渡过了多少光阴,但一把凶器还被紧紧的握在手骨上。这强烈的视觉冲击,吓得专家们顿时慌了神,立刻退了出去。等出去后,一些专家平复了心神,再次备齐物资向古墓进发。等专家们第二次再进来后,面对那面目狰狞的白骨就没那么害怕了。

他们在白骨的旁边发现了一把铁斧还有一些散落的金、玉饰口,结合骨架的情况,专家们推测:这应该是盗墓贼起了内讧,他们为了多分得一些财宝,合伙将最后一个同伴给砍死了。后来专家们在墓室中找到了墓主的墓志铭,才知道这里原来是唐朝永泰公主的墓室。虽然已经遭遇过了盗墓贼,但永泰公主墓中还是出土了壁画、陶俑、木俑、金银玉器等1000余件珍贵文物,为研究唐朝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专家们在永泰公主墓中,除了出土了一批珍贵的文物外,还找到了一个尘封千年的历史真相。永泰公主是唐中宗李显的第七个女儿,也是武则天李治的孙女,名为李仙蕙。武则天在晚年私生活混乱,养了很多面首,其中以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最受宠爱。此兄弟二人在朝上嚣张跋扈,完全不将朝臣放在眼里。对于李氏和武氏家族的人也是冷眼相看,为此很多人背后偷偷骂他们。

一天,李仙蕙的丈夫武延基和他哥哥李重润在家里议论张易之与武则天的事。结果却被张易之的密探给听到了,张易之知道后立刻汇报了武则天。武则天作为九五之尊,岂能容忍别人嚼她舌根子,于是便把李仙蕙、武延基、李重润叫进宫中杖毙了。但据永泰公主墓中出土的墓志铭显示,永泰公主是死于难产。并不是被武则天给杖毙的。

后来她的父亲李显继位后,追封她为公主,以礼改葬。因此,她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坟墓被冠称为“陵”的公主,规格与帝王相等。可惜的是,小小年纪就因难产送了命。

更多文章

  • 皇帝“泰山封禅”有啥要求,为何李世民没资格去,朱元璋不敢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世民为啥不封禅,朱元璋泰山封禅,朱元璋有资格封禅吗

    然而,就算成为帝王,也未必能坐稳皇位,流传千古。在数千年的王朝更迭中,先后涌现出近500位皇帝,其中不乏陈后主、李后主之辈。真正能够在生前令人颂扬,死后载入青史受人称赞的皇帝不过六位。他们就是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以及宋真宗赵恒。人无完人,皇帝自然也是一样。如

  • 朱棣攻入南京后,建文帝生死不明,为何却要匆匆宣布建文帝死讯?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建文死后朱棣怎么处理,史书记载朱棣找到建文了吗,朱棣见到建文完整版

    朱棣攻入南京城后,宫中一片大乱,大家都忙着逃命,根本顾不上这个削藩最终把自己皇位削掉的可怜的少年天子,再加上一片大火,让原本就混乱不堪的局面乱上加乱,而建文帝也随着混乱离奇失踪!失踪的意思,就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等到朱棣进入宫中,到处都是一片焦土,凌乱不堪,虽然战争胜利了,江山已经到手,但对于朱棣

  • 比皇帝大一二十岁的万贵妃是凭什么让皇帝那么爱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万贵妃最真实照片,万贵妃为何斗不过朱佑樘,龙门飞甲万贵妃上龙床

    有人说,万贵妃是凭倾国倾城的美貌和妖媚动人迷住了明宪宗,可是一个中年女人再美貌也比不上如花少女,中年女人万贵妃拿美貌跟年轻妃子竞争,实在是不可思议,而明贵妃病逝时,已经六十岁,六十岁的美女还能美到哪里?看看现在的女明星,就是年轻时长得绝色美貌,到了六十岁,哪个能比得上年轻姑娘,再保养也是皮肤松驰,一

  • 苏轼总被贬谪,是因为他耍小聪明且刻薄吗?读懂苏东坡并不容易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苏轼为何屡遭贬谪,苏轼三次贬谪心境的变化,苏轼三次被贬一共经历了多少年

    东坡先生之所以能够流芳百世,绝不仅仅是因为他文采出众。他那种乐天派的性格和忧国忧民的品质,更是让他成为后世楷模的重要原因。不过很多人觉得苏轼之所以各种被贬谪,那是因为他常常耍小聪明,而且说话实在是太刻薄了,那么真相是这样的吗?为什么苏东坡会给人一种这样的感觉呢?其实是我们误解了这一点,正是因为他直言

  • 张居正的豪言壮语,反应出了朱元璋构建的权力体系被打破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张居正简介,张居正和朱元璋是一个时代的人吗,张居正评价朱元璋

    当然了,张居正这个人虽然治国才能一流,但他的人设也并非完美无缺,在生活作风上,还是有诸多让后世史学家门诟病的地方,但是,他在私德方面的欠缺依然掩盖不了他治国理政方面的熠熠光辉。除此之外,张居正这个人在性格上还有他狂妄的一面,他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吾非相,乃摄也!”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张居正认为他

  • 明宣宗朱瞻基设立的一个机构,为大明王朝后期的乱政埋下了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宣宗朱瞻基简介,明宣宗朱瞻基时期的忠臣,明宣宗朱瞻基不仁慈的一面

    虽说宦官实质上也是官,但当宦官的代价有点大,除了要割掉点玩意之外,还被人看不起,因此,一般当宦官的都是一些生活窘迫的地痞无赖(比如魏忠贤之流),他们大都是一些知识水平很低的人,甚至于是文盲居多,高级知识分子早就考科举当官去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朝廷的地方也就有内斗,这一直是历朝历代的“光荣传统”

  • 清官衣锦回乡,却没有回家的路费,小小路费被朱元璋处以极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的大臣们,能够数得上是清官的。一般在人们的心中,自然能数出来的,一个是包青天包拯,一个是抬着棺材跟皇帝叫板的海瑞。这两个人因为都曾出现在了历史课本中,甚至是电视剧当中,所以笔者对这个也是十分的清晰。 不过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个人物,同样是明朝的清官。只不过是在明朝刚刚建立那会的清官。他的名字就叫

  • 深度解析明英宗被俘虏之后,为什么大臣要拥立朱祁钰上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祁钰个人简介,穿越成朱祁钰刺死朱祁镇的小说,朱祁钰是汉王的儿子吗

    明朝建立起了一个统一华夏大地的政权,着力恢复经济建设从而不断壮大国力,但是来自北边游牧民族的骚扰也是让历代的明朝统治者一筹莫展。被赶往北边的元朝残余势力在经过多年的运筹帷幄之后逐渐成为鞑靼和瓦剌两个厉兵秣马的部落,对南边的大好河山磨刀霍霍企图卷土重来。明英宗期间,瓦剌更是率领大军大举入侵,攻势迅猛。

  • 少年被判杀头,不仅不哭还非常高兴,获朱元璋欣赏免罪封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当了皇帝之后,朱元璋并没有像别的皇帝一样骄奢淫逸,他开始考虑国家如何治理。这时候他的军师刘伯温给了他一个非常好的建议:“宋元以来,宽纵日久,当使纪纲振肃,而后惠政可施也!”朱元璋虽然暴躁,但是很识时务。他经刘伯温一提醒,方才明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律法是当务之急。《大明律》是一项非常严明的律法,

  • 王磐虽是汉人,为何得到忽必烈的看重?后来官至宰相,十分风光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别看王磐后来那么风光,其实他一开始在朝廷上也只是一个小透明,直到囚犯事件才开始崭露头角。原来,当时因为律令严苛,因此囚犯很多。皇帝一看,这样不行啊,囚犯太多,监狱不够了,因此他就下令,让这些囚犯除了犯死罪的,都回到家去休养一段时间,明年秋天再到京城里接受审判。当时许多人都觉得皇帝这是异想天开,囚犯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