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比皇帝大一二十岁的万贵妃是凭什么让皇帝那么爱她?

比皇帝大一二十岁的万贵妃是凭什么让皇帝那么爱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568 更新时间:2024/1/22 19:57:00

有人说,万贵妃是凭倾国倾城的美貌和妖媚动人迷住了明宪宗,可是一个中年女人再美貌也比不上如花少女,中年女人万贵妃拿美貌跟年轻妃子竞争,实在是不可思议,而明贵妃病逝时,已经六十岁,六十岁的美女还能美到哪里?

看看现在的女明星,就是年轻时长得绝色美貌,到了六十岁,哪个能比得上年轻姑娘,再保养也是皮肤松驰,一脸老态。而年近六十岁的万贵妃病逝后,明宪宗悲痛欲绝、辍朝七日,伤心地说道:“贵妃一去,朕亦命不久矣!”同年的八月,宪宗郁郁而终,终年四十一岁。

四十一岁的皇帝放着那么多年轻美貌的妃子不爱,还是爱着六十岁的万贵妃,这是美貌可以达到的吗?

为什么明宪宗朱见深那么爱万贵妃,明知道她干了那么多坏事,杀妃子,害皇子,却痴情不改的爱着她,在她死后不愿独活,这不是因为万贵妃的美貌妖娆,而是因为他们有深厚的感情,在困难的环境里相依为命地活着,所以当明宪宗成为皇帝后,用爱情来报答万贵妃,在感情上依恋着万贵妃。

万贵妃是山东诸城人。四岁时入宫做了宫女,她先是服侍明宪宗的祖母孙太后,然后被孙太后派去专门服侍太子朱见深。那时的朱见深,才不过两岁,他的父亲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之变后被蒙古瓦剌掳去,他叔父朱祁钰即帝位。朱祁钰自然希望自己的亲生儿子当太子,所以在朱见深五岁时,废掉了朱见深的太子之位,立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当太子。

这时大家可以想像朱见深在皇宫里的处境,一般废太子的处境都是很悲惨的。朱见深看着身边侍候的人一个一个离去,只有还是小宫女的万贵妃在他身边,周围的人自然不会待见他,风刀霜剑肯定不少,幸亏他叔父朱祁钰的汪皇后很照顾他。

朱见深只能和万贵妃相依为命,他的祖母、生母、嫡母都顾不上他,也不敢来看他。在这困苦的环境里,只有万贵妃安慰他、照顾他、帮助他,算是他唯一的亲人了。

等他父亲明英宗被蒙古瓦剌放回来,就被他叔父朱祁钰软禁了,虽为太上皇,生活待遇很差,这时朱见深的待遇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后来夺门之变(南宫复辟),他父亲明英宗重新当上皇帝,他才恢复了太子之位,重新过上安稳的荣华富贵的生活。

再后来朱见深当了皇帝,就是他报答万贵妃的时候了,他当然会封赏万贵妃,厚待万贵妃。朱见深是个很讲情义的人,会照顾他的婶母汪皇后相当孝敬。

对婶母都知道报恩,那在困难环境里和他相依为命的万贵妃,他怎能不爱?

可笑朱见深的第一个皇后吴氏居然敢责打万贵妃,你不想想,人家和皇帝是患难之情,你不过是包办婚姻娶的陌生女人,谁轻谁重,皇帝心里自然有掂量,不废掉你才怪呢。

万贵妃没有武则天生母荣国夫人杨牡丹的好身体,四十三岁嫁人还能连生三女。万贵妃三十七岁时生下宪宗的第一个儿子,一年后,她的儿子夭折了,她就再没有生育。可是这并没有影响她的地位,明宪宗还是真心爱着她。虽然也有妃嫔,不过是一时新鲜,逢场作戏,能让他爱一生的,也有万贵妃。给他生了太子的纪妃,被万贵妃毒死,他也不追根究底。

明宪宗朱见深从幼年就依恋着万贵妃,他已经习惯了有万贵妃的生活,万贵妃病逝,他就觉得了无生趣,没有万贵妃,不但当皇帝没有乐趣,就是活着,也没有乐趣。

靠美貌维持爱情是最不可靠的,因为美貌是最容易消逝的东西,靠妖媚就更不可能,到了老年,妖媚又有何用?比皇帝大一二十岁的万贵妃能得到皇帝专宠一生,不是靠美貌,也不是靠妖媚,而是靠患难之情和依恋之情。

更多文章

  • 苏轼总被贬谪,是因为他耍小聪明且刻薄吗?读懂苏东坡并不容易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苏轼为何屡遭贬谪,苏轼三次贬谪心境的变化,苏轼三次被贬一共经历了多少年

    东坡先生之所以能够流芳百世,绝不仅仅是因为他文采出众。他那种乐天派的性格和忧国忧民的品质,更是让他成为后世楷模的重要原因。不过很多人觉得苏轼之所以各种被贬谪,那是因为他常常耍小聪明,而且说话实在是太刻薄了,那么真相是这样的吗?为什么苏东坡会给人一种这样的感觉呢?其实是我们误解了这一点,正是因为他直言

  • 张居正的豪言壮语,反应出了朱元璋构建的权力体系被打破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张居正简介,张居正和朱元璋是一个时代的人吗,张居正评价朱元璋

    当然了,张居正这个人虽然治国才能一流,但他的人设也并非完美无缺,在生活作风上,还是有诸多让后世史学家门诟病的地方,但是,他在私德方面的欠缺依然掩盖不了他治国理政方面的熠熠光辉。除此之外,张居正这个人在性格上还有他狂妄的一面,他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吾非相,乃摄也!”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张居正认为他

  • 明宣宗朱瞻基设立的一个机构,为大明王朝后期的乱政埋下了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宣宗朱瞻基简介,明宣宗朱瞻基时期的忠臣,明宣宗朱瞻基不仁慈的一面

    虽说宦官实质上也是官,但当宦官的代价有点大,除了要割掉点玩意之外,还被人看不起,因此,一般当宦官的都是一些生活窘迫的地痞无赖(比如魏忠贤之流),他们大都是一些知识水平很低的人,甚至于是文盲居多,高级知识分子早就考科举当官去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朝廷的地方也就有内斗,这一直是历朝历代的“光荣传统”

  • 清官衣锦回乡,却没有回家的路费,小小路费被朱元璋处以极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的大臣们,能够数得上是清官的。一般在人们的心中,自然能数出来的,一个是包青天包拯,一个是抬着棺材跟皇帝叫板的海瑞。这两个人因为都曾出现在了历史课本中,甚至是电视剧当中,所以笔者对这个也是十分的清晰。 不过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个人物,同样是明朝的清官。只不过是在明朝刚刚建立那会的清官。他的名字就叫

  • 深度解析明英宗被俘虏之后,为什么大臣要拥立朱祁钰上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祁钰个人简介,穿越成朱祁钰刺死朱祁镇的小说,朱祁钰是汉王的儿子吗

    明朝建立起了一个统一华夏大地的政权,着力恢复经济建设从而不断壮大国力,但是来自北边游牧民族的骚扰也是让历代的明朝统治者一筹莫展。被赶往北边的元朝残余势力在经过多年的运筹帷幄之后逐渐成为鞑靼和瓦剌两个厉兵秣马的部落,对南边的大好河山磨刀霍霍企图卷土重来。明英宗期间,瓦剌更是率领大军大举入侵,攻势迅猛。

  • 少年被判杀头,不仅不哭还非常高兴,获朱元璋欣赏免罪封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当了皇帝之后,朱元璋并没有像别的皇帝一样骄奢淫逸,他开始考虑国家如何治理。这时候他的军师刘伯温给了他一个非常好的建议:“宋元以来,宽纵日久,当使纪纲振肃,而后惠政可施也!”朱元璋虽然暴躁,但是很识时务。他经刘伯温一提醒,方才明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律法是当务之急。《大明律》是一项非常严明的律法,

  • 王磐虽是汉人,为何得到忽必烈的看重?后来官至宰相,十分风光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别看王磐后来那么风光,其实他一开始在朝廷上也只是一个小透明,直到囚犯事件才开始崭露头角。原来,当时因为律令严苛,因此囚犯很多。皇帝一看,这样不行啊,囚犯太多,监狱不够了,因此他就下令,让这些囚犯除了犯死罪的,都回到家去休养一段时间,明年秋天再到京城里接受审判。当时许多人都觉得皇帝这是异想天开,囚犯被

  • 洪承畴临危降清,让明朝子民成满清奴才,难怪乾隆将其列入贰臣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洪承畴简介,美人计劝降洪承畴,皇太极收服洪承畴

    所以洪承畴在被抓了的时候,心底早就有了投降的想法。但是他要表现的大义凛然,当然是坚持不投降,而且为此还绝食。这场戏算是演的十分出色了,一直等到了范文臣来到他身边,两个聪明人没有多说什么话,就明白了彼此的心思。范文臣放心地告诉皇太极,洪承畴一定是可以投降了,他连自己身上的衣服都那么爱惜,怎么可能不爱

  • 在明朝,海瑞名声很大,却为何得不到重用?其实这是必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海瑞为什么被重用,海瑞清廉在明朝的地位,明朝海瑞为什么没有死

    要说古代官场的生存准则,不外乎这几个词:“圆滑、变通、左右逢源”,当然了,这几个词照现在看来,似乎都不是什么褒义词,但在法治极度不健全的古代官场,要想在官场混下去,这些可以说是必备的技能,我们只要稍微分析一下历史上那些大名鼎鼎的官吏,大都是身怀“圆滑、变通、左右逢源”“绝技”者,唯一的区别:有些将“

  • 大明王朝党争时代的起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了,嘉靖皇帝也没亏待张璁等人,在大礼议事件之争后,就对张璁、桂萼等干将委以重任,张璁也得偿所愿,在杨一清的帮助之下,顺利进入内阁,之后再进一步,将首辅杨一清挤出内阁,成为内阁首辅,最终登上权力巅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张璁新的挑战也开始出现,首先是和老盟友桂萼关系破裂,紧接着分道扬镳。随后就是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