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说清朝的衰败,乾隆有很大责任?康乾盛世真的存在吗?

为何说清朝的衰败,乾隆有很大责任?康乾盛世真的存在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806 更新时间:2024/1/17 1:37:28

回归现实,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十全老人,但是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第一罪人,近代中国所遭受的苦难与耻辱有大半可以追究到他头上去,这又是怎么回事?

自以为“千古第一完人”,结果后世认定他是千古第一罪人

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享年89岁,同时也是世界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君,在位60年,且禅位后以太上皇的身份继续训政了3年4个月。

他晚年禅位为太上皇时,曾称自己为“千古第一完人”,自认为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里最伟大的一位帝王。确实,乾隆在位之时一方面清朝武力强盛,三次远征西域、中亚,彻底消灭了作乱的准噶尔汗国;另一方面,由于黄河水患在康熙雍正两朝时就被遏制,再加上大面积种植番薯、土豆等高产外来农作物,国内人口迅速增长到4亿,少有饥荒。

某种意义上说,当时的中国的确迎来了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盛世”。

但是,“康乾盛世”真的是盛世吗?

所谓盛世,应当是汉、唐初年那般国力、政治、化、经济、军事诸多方面都达到极盛,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盛世,如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如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可是,正是在乾隆执政的60多年里,那貌似“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被人过誉的盛世下清朝的文化、武力、经济、治国理政水平开始全面走衰弱,甚至有外国使团书面记载,乾隆时期街道所见清朝子民衣着筚缕者不可胜数,面色饥黄、体弱不堪者更多,像是一个“乞丐国家”。

后世许多人从各方面数据与比对资料得出定论,认定乾隆是“千古第一罪人”,正是在其统治时期,清朝由盛转衰,是中国被西方大步甩开的关键几十年。

最长寿、在位最长的乾隆皇帝为会背负上如此严重的罪名?

乾隆皇帝出生于康熙五十年(即1711年),同一时期的西方刚刚结束了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封建社会开始一步步消退,资本主义已经在西方慢慢开始萌芽,但此时的清朝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实力,都还完胜西方任何一个国家。然而,就是在乾隆皇帝统治的几十年里,清朝一片“歌舞升平”。

换句话说,没有变化,原地踏步,无论哪方面都没有突破性或者创新性的进展。

话题至此,当然难免有人会给乾隆皇帝鸣不平,说从历史上来看,乾隆哪方面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在位60多年,“文治武功”继承并创造了封建王朝少有的盛世。

然而,静下来客观去看,所谓康乾盛世既没有汉武盛世收盐铁官营、废藩置郡、北伐匈奴的壮举,也没有隋唐时期选拔人才制度的突破,确立科举制,打破门阀对政治的垄断,更没有明理学、心学的思想学说创新。至于诗词文化、思想自由,清朝更是历朝历代最专制与黑暗的时代,尤其是在乾隆治下时期。

而乾隆所谓的“文治武功”更是十分脆弱,经不起推敲,反而是导致清朝乃至整个中国走向衰退的罪魁祸首。

第一:四库全书:以修书之名,行焚书之实

首先来说一说乾隆皇帝的“文治”,最有名莫过于乾隆三十七年下诏编撰《四库全书》,这部书籍被评价为是中国史上规模最宏大、史料最丰富的一套丛书,收录有3462种图书,共计79338卷。但是,客观事实是在编撰这本书的同时删改了无数的经典古文,禁毁了6766部图书,合计93556卷,导致了古文内容全毁,是中华文化的一场难以修复的浩劫,是另一种思想禁锢。

要知道在清朝之前,历朝历代皇帝并不禁止民间修撰地方志、家谱、演义等文学作品,可由于清朝特殊的统治身份,自清朝伊始就没间断过销毁对其统治不利的书籍,还严格出台了禁止收藏观看的禁书条目,触犯者便大兴文字狱。据统计有清一朝发生的文字狱案160多起,在乾隆年间就占了80%,毫无疑问这是禁锢言论自由,是一种文化专制。这样一来必然导致臣子、百姓愚昧无知,年深日久,又何来文化强盛可言呢?

第二:闭关锁国,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

乾隆的“武功”看似扩大了大清的疆域版图,让中国达到了四海升平、九州一统的局面。但是就在乾隆为八旗骑兵洋洋得意,抛弃枪炮,自认为天朝上国物产丰盈,实行闭关锁国的同时,西方世界却发生了三件大事,一是美国独立,二是英国工业革命,三是法国大革命。

这三件事,我们单讲英国工业革命:乾隆三十年也即1765年,英国纺织工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英国正式进入了工业革命;又二十年,英国发明家瓦特改良蒸汽机并正式投入使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反观之下,乾隆治下的大清朝还是“歌舞升平”的原地踏步着,不止没进步,还因为人口越来越多,百姓日子越过越穷。

真正是被人奋力苦追、迎头赶上甚至甩开你八条街了,而你还沉浸在过往的荣光中不可自拔。

比如乾隆五十八年,马格尔尼使团访华,带来了英国工业革命最先进的产品以及天文、地理、科学、军工武器如燧发枪、来复枪等最新研究成果。

反观乾隆,对于先进的军事装备火器不屑一顾,对于西方国家的先进武器更是不用正眼去看,还沉浸在自己是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殊不知自己有多么落后。而那时的英国使团也尚未看清清朝的外强中干,只希望和清朝展开贸易,促进双方发展。结果乾隆皇帝以“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一句自大无知、愚昧可笑的话为由拒接了使团的贸易请求。

这一句话,当时或许被清迷们理解为了彰显中国地大物博的胸怀,然而,也是乾隆皇帝这一句话,彻底让清朝丧失了在工业革命中继续领先的机会。四十多年后,鸦片战争爆发,清朝一败涂地,开始了丧权辱国的近代百年黑暗史,不止让自诩天朝上国、两百年前曾一度打遍亚洲无敌手的满清权贵们看懵,也让西方列强集体看了一回笑话。

而乾隆自己更不会想到,就因为自己的自大、愚蠢,使得中国落后挨打的惨状局面创造了历史之冠,连他自己的坟墓被盗墓贼所掘,尸骨无存。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一小官36岁,连生了36个儿子,上司惊讶道:你有多少个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七品官可以娶多少老婆,清朝一个小官生了三十六个儿子,清朝下层男对上层女的问候方式

    现在的家庭很多都是独生子女,比较少能体会到兄弟姐妹之情,而在封建社会因为一夫多妻、多子多福的影响,一个家庭生上五六个小孩都是常见的,平民需要男丁劳作养家,富贵高门需要男丁继承家业,因此历来中国对于子嗣传承都非常重视,而在《坚瓠集》中记载了一个关于清朝小官子嗣过多的奇闻。在清朝康熙年间,江南一知府手下

  • 乾隆听到是自己继承大位后,为何会哭不停声?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乾隆在富察皇后坟前哭,乾隆哭刘统勋,雍正去世乾隆哭

    自古以来都是提倡以孝治天下的,乾隆新君继位后对于老皇雍正的驾崩痛哭不已不论是亲情来说还是程序来说都是正常的,如果他高兴的合不拢嘴那才是真的不正常了。自雍正登基以后,对乾隆是重点培养,满天下找博学鸿儒亲自授课,并时时派弘历办差增加历练。对乾隆可谓无微不至。甚至为了乾隆以后扫清障碍,杀了儿子弘时,真是用

  • 秦始皇修长城,石头能绕地球3圈,常年驻兵100万,康熙却说没啥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始皇没死只是无法走出地宫,秦始皇建造了多长的城墙,秦始皇修长城的功绩

    试问谁这么大言不惭,竟敢妄称我大中华千年神迹?说这话的人也不是泛泛之辈,此人甚至称得上“千古一帝”,他就是清“康熙”皇帝;乍一看总使人联想到“康熙”非我中原土人,说这话也不过是为了贬低汉人而已,但仔细一看却也有几分道理。当然,勤劳的中国人肯定不会闲着没事干,耗费千年力气修着玩的,“长城”在古时的主要

  • 乾隆为何让愚钝的嘉庆颙琰继位?他是有其他的目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后期,真正可供选择的接班人已经不多了,只有皇十一子永瑆和皇十五子永琰。而两人性格却大为不同,永瑆做事有主见,永琰比较守规矩和孝顺。乾隆一生大权在握,欲把父祖开创的盛世持续下去,后来者必须不容置疑地遵从他的意志,不打折扣地继承他的政策,不遗余力地维护他的权威,任何方面的改弦更张都是无法容忍的,而忠

  • 曾国藩处世五字真言,让你三十岁以后再起波澜,请熟记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曾国藩做人四字真言,曾国藩处世十六字诀,曾国藩五字威言

    四臣在后世或多或少都有争议点,但他们始终控制着国家命脉,这既是事实,也是他们人生成功的所在。四臣有很多优秀的人格气质,是非常值得后世去学习和瞻仰的。从一名普通的耕读少年,蜕变成一位把控满清朝局的掌舵者,曾国藩在政治上取得的成功,得益于他专属的为人处世原则,其实只是简单的五字真言。一为“诚”应表里如一

  • 为什么说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的转折点?这其中都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太平天国天京事变是怎么回事,天京事变太平天国从此由盛转衰,老梁说天京事变

    太平军一开始就是不断的裹挟各种势力,最后变得强大起来,而这些不同的势力,后来也就成了太平军中的敌对势力,他们或是直接给清军送消息,或是投靠清军,当然,叛逃的也有太平军自己的老兄弟。比如,江苏巡抚薛焕的学生徐佩瑗就是被迫投降太平军,他长期和自己的老师保持联系,为清军送情报,甚至在1862年底,联络在太

  • 和珅这么聪明,为什么不在乾隆没死之前拥立太子找到靠山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和珅临死前一晚才知乾隆用意,和珅给乾隆送美女,乾隆问和珅的问题

    乾隆朝,众所周知,和珅的大靠山就是乾隆皇帝,这个大靠山已经是稳稳的矗立了整个乾隆朝,其中,和珅还给自己儿子丰绅殷德找了一个强有力的靠山,就是乾隆之女十公主固伦和孝公主,直接让儿子娶了乾隆的宝贝闺女,自己成为了皇亲国戚,这里面有个小插曲,和珅本人你们也看到了,长的非常英俊,所以儿子自然也遗传了老爹的长

  • 戊戌变法失败,慈禧撒下天罗地网,康有为是怎样成功逃脱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慈禧 康有为,慈禧对康有为的评价,走向共和慈禧评价康有为

    题/戊戌变法失败,慈禧撒下天罗地网,康有为是怎样成功逃脱的?文/土老帽配图声明/本号所使用配图均来源于互联网,且难以查证著作权人,若有来源我们定会标记,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号,我们会认真解决!原创声明/不易君子为文史地理爱好者原创投稿征文平台,文章原创性均通过作者保证与原创工具检测,若您发现作者文章

  • 金庸笔下的康熙英明神武为何雍正却被写得心机险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康熙和雍正谁功绩更大,金庸为什么丑化雍正,康熙与雍正是什么关系

    金庸的作品里面,有好几部都是以清朝作为小说的历史背景。而清朝的几位皇帝如康熙、雍正、乾隆,在金庸的塑造之下,都成为了小说中有血有肉的人物角色。金庸小说创作的一座高峰,是其封笔之作《鹿鼎记》。如果说韦小宝是金庸笔下最不靠谱的男主角,那么康熙则是其中最完美的男二号。在《鹿鼎记》中,年仅10多岁的康熙皇帝

  • 金庸为何盛赞康熙、成吉思汗,却痛批崇祯是昏君?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金庸歌颂成吉思汗,崇祯皇帝是明君还是昏君,崇祯皇帝是个好皇帝还是昏君

    不过,金庸对于一些历史的把控或者评价却也引起了不少人的争议。比如他盛赞康熙,成吉思汗,耶律大石等异族皇帝,称他们为一代雄主,但是对于明朝皇帝崇祯,他却直斥其为昏君。这种评价引起了很多“大汉族主义”的人的不满,甚至有人说金庸姓“金”,是满族后裔。拜托!金庸本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他的祖上有一个名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