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不韦和赵姬在一起生下嬴政?谁伪造了秦始皇的身世谎言

吕不韦和赵姬在一起生下嬴政?谁伪造了秦始皇的身世谎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898 更新时间:2024/1/19 9:15:44

关于始皇帝的生父,主流观点一般认为是秦庄襄王,但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始皇帝的生父其实是秦相吕不韦,吕不韦在与赵姬在一起后将赵姬献给秦庄襄王,最后生下了嬴政

第二种观点颇有些阴谋论的气质,但却流传甚广,就连被认为是史学权威的《史记》以及《资治通鉴》亦有支撑这一观点的相关记载。

那么,秦始皇的身世为何存在如此多的疑点,又是谁在伪造他的身世谎言,混淆视听?

[var1]

秦始皇

始皇身世疑窦丛生

秦始皇的身世之所以会有诸多争议,与《史记》前后矛盾的记载有直接联系。

在秦始皇的传记《始皇本纪》中,史马迁是如此记载的:“秦庄襄王为质子使赵,见吕不韦姬赵氏,悦而娶之,于秦昭王四十八年生始皇,名政……”这段就是原原本本地记述事实,承认了始皇帝的皇室血统。

但在吕不韦的传记《吕不韦列传》中,司马迁的记述不再那么克制,而是加了不少引人遐想的“修饰”:

“吕不韦娶邯郸最善舞之姬,知有身。庄襄王见而悦之,吕不韦怒,念已破家为之,欲以钓奇,遂献其姬。姬匿其有身,至大期日生子政……”

[var1]

秦始皇雕像

这段的大意就是吕不韦娶了赵姬,一次秦庄襄王在同吕不韦饮酒时,对赵姬起了心思,吕不韦虽然生气,但想到自己把宝都压在了秦庄襄王的身上,便把赵姬献给了他,后来生下了嬴政。

光是这段似乎与《始皇本纪》无太大差异,但别忘了两处细节。

一处是“知有身”,也就是说吕不韦在将赵姬献给庄襄王前是知道她有身孕的;而之后赵姬又“匿其有身”,也就是隐瞒自己有身孕的事实,最后生下了始皇帝。

这里司马迁虽然没有直言,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他的意思:赵姬在被献给庄襄王前就有喜了,后来就生下了嬴政,所以嬴政其实是吕不韦的儿子。

[var1]

吕不韦

除了嬴政的身世疑窦丛生外,另外一个疑点也不容忽略,那就是一向以治学严谨而著称的司马迁,为何会出现前后矛盾的记载?

这一点先按下不表,我们先谈嬴政的身世。关于“嬴政其实是吕不韦之子”这一说法其实很受欢迎,在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中,便沿用了这一观点。

书中说“知赵姬有娠”,后吕不韦“佯怒,既而献之”,最后“孕期年而生子政”。

这里的“佯恕”同时阐述了吕不韦如此做的动机,决心投资秦庄襄王,但表面上仍要表示愤怒,来达成自己的子嗣日后显贵的目的。

[var1]

吕不韦

显然,司马光会做这样的加工,也代表他内心深处是认同“嬴政为吕不韦之子”的说法的。

此外,著《汉书》的史学家班固同样有此观点,他在《王商传》中对嬴政出生的记述,基本与《史记》和《资治通鉴》无异。

这些史料无疑为“嬴政为吕不韦之子”提供了支撑的论据,但这就真的可以肯定嬴政是吕不韦和赵姬的私生子吗?

[var1]

嬴政

嬴政生父究竟是谁?

由于历朝历代皆没有相当明晰的史料去论述始皇帝嬴政的身世,加之《史记》、《资治通鉴》这类史料的混淆视听,对于嬴政的生父究竟是谁,史学界其实颇有争论。

但如果理性分析的话,嬴政为吕不韦私生子的可能性是极小的。

首先,除却以上提到的三部史料外,并未有其他史料有论述“嬴政为吕不韦之子”的倾向。

并且即便是这三部史料,也是在以暗示的方式论述这个观点,并未明确指出,大抵也是因为没有实质性的证据。

[var1]

嬴政

而这个“暗示”的先河,是司马迁开的,可他也犯了前后矛盾的问题,这种“暗示”也就变得不那么可信了。

至于司马迁如此严谨之人,为何会犯前后矛盾这样的低能错误,则可能是因为他太过严谨。

《始皇本纪》载于史记第六卷,而《吕不韦列传》则载于第八十五卷,成书远远后于前者。

这也意味着在写《始皇本纪》时他应该是相当确信嬴政的身世的,可到了写《吕不韦列传》时,又受所搜集资料和坊间传言的影响,做了一定的艺术加工。

[var1]

司马迁

至于为什么说是坊间传言,主要是因为司马迁虽为史官,可“嬴政为吕不韦之子”这种秘辛,恐怕要上升到地方机密的高度,即便是出于“家耻不外扬”的心理,秦皇室也不可能让这个秘密被几个当事人以外的人知道。

另有一点,《本纪》与《列传》虽都具有严谨性,但后者更有可能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

而在搜集吕不韦资料时受坊间传言所影响,本着严谨的态度,司马迁也将“知其有身”这样的内容加了进去。

最后,还可以科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在《史记》的记述中,吕不韦已经知道赵姬“有身”,但在将赵姬献给秦庄襄王后,赵姬是“至大期”才生下了嬴政。

[var1]

赵姬

关于“大期”的理解,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十个月”,这也是主流的观点,唐代知名学者孔颖也说“十月而产,妇人大期。”

而以古代的医疗水平,即便他们已经知悉女性经期与妊娠的联系,可想要明确的达到“知有身”的程度,起码也要两个月。

而这十个月不管怎么算,都会出问题。

如果以赵姬有喜为起点来算,那她跟随庄襄王八个月后就将临盆,庄襄王不可能不会怀疑,更不可能那么痛快地立嬴政为太子;而如果以赵姬跟随庄襄王为起点,再过十个月,那嬴政就得历经十二月而生产。

[var1]

赵姬剧照

正常女性的妊娠期普遍为40周左右,如果超期达到42周就被视为过期妊娠。过期妊娠相当危险,随着胎盘的退变和羊水的减少,胎儿的生存率也将直线下降。

即便胎儿最终能够存活,也会因为老化的胎盘无法充足供氧,导致胎儿大脑缺氧,继而出现智力低下等一系列问题。

而显然,如果真按照这个观点,嬴政超期这么久才出生,就算不胎伤腹中,也绝对不是健康孩童,但显然他又正常的很。至于认为“大期”为十二个月的说法,就更经不起现代医学的推敲了。

其实到这里,嬴政生父究竟是谁这个问题就已经无需再有疑问了,但其身世的谎言又是谁一手制造的呢?

[var1]

嬴政

谁制造了秦始皇身世的谣言?

关于秦始皇的身世谎言,乍一看造谣者很可能是吕不韦或赵姬,因为秦始皇如果继位,他们将是最大受益者,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嬴政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当时他的父亲还不叫子楚,而是叫异人,是秦国送往赵国的质子。所谓质子,基本与人质无异,但一般多为一国王子或世子,只不过是最不受疼爱的那个。

之后,赵国商人看重异人的潜力,一步步扶植异人成为秦王,其中也包括将自己的妻妾赵姬献给异人。

公元前250年,已经改名为子楚的异人继位,为秦庄襄王。次年,吕不韦便被封为了相邦,待遇优厚,位极人臣。

[var1]

秦始皇雕像

即便不过多赘述吕不韦是如何帮扶子楚上位的,可就结果来看,将一名质子扶植为一国之主的吕不韦,其手段和心机都远非常人可比,而如果将怀有身孕的赵姬献给子楚,一旦被发现,他将满盘皆输,这种低能错误他大抵是不会犯的;

再者,就算嬴政能接受这一事实,秦国宗室也不可接受,根本划不来。

而且这种谣言过早的流传,也无疑会妨碍嬴政的继位。所以,造谣者是吕不韦的可能性极小。

至于赵姬,在女性地位低下的封建时代,本着“母凭子贵”的原则,她也绝不会制造这样的谣言;所以,真正的造谣者另有他人,一个是被秦国一步步所吞并的六国,另一个则是嬴政的潜在竞争者成蟜。

[var1]

赵姬剧照

六国自不必多说,被秦国一步步吞并,抹黑其君主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操作了,最大嫌疑的是赵国。嬴政出生前后,秦赵联系极为紧张,否则子楚也不会为质子。

前有长平之战,后有邯郸之战,赵国人对秦国自然是痛恨不已,污蔑其君主其实为赵国人的骨血很好理解。之后,被秦所灭的其他几国,也都对嬴政有着没齿之恨,将谣言进一步流传、夸大。

至于成蟜,此人是赢政与赵姬被困赵国时子楚与其他女子所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单独陪伴在子楚身边,后又被封为长安君,可以说是王位的潜在竞争者。

而如果能够通过造谣的方式令秦庄襄王质疑嬴政的身世,影响其继位,成蟜的目的也就达成了,因此他也有可能为造谣者。

[var1]

嬴政剧照

点评

“始皇帝嬴政为吕不韦之子”这种说法之所以能够广为流传,与时代的大环境有直接联系,六国民众对秦国的恨意、史学者的主观判断与极强的话题性,都加剧了它的传播。

参考文献

[1]覃婷婷.论秦始皇的身世——以《史记》第六卷和第八十五卷为视角[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01)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国统一六国之后,为何只存在了14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国统一六国后怎么样,秦国统一六国的原因找到了,为何秦国统一六国

    [var1]秦国灭亡原因之一,推行愚民新规商鞅变法时期,“民弱国强”观念根植在后续历代秦国统治者的内心深处。每一任秦国国君,都认为只有保证民智未开,地方才能够发展强大。在战争时期,该新规固然有一定合理性,但在统一天下以后,六国的文化交融、新的政治时局,都意味着该新规应当有所革新。[var1]二:官员

  • 晋国十一卿族,五族因何被灭?“六头猛虎”又经历了怎样的恶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晋国十大历史事件,五族图片,晋国为何会被一分为三

    立国于周成王的一场梦,最后落得被瓜分的下场,结局也犹如一场梦。不过,风起于青萍之末,晋国的分裂可以说是积祸已久,早在曲沃代翼、大举捕杀公族后,新生的晋国便朝着“伤亡”的方向发展了。晋国灭掉许多小国后疆土不断扩大,为了稳固统治,晋国在边疆设县,并将这些郡县作为奖赏,赐给了有军功的卿大夫。卿族作为天子、

  • 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最终却被五马害伤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343年,齐国在马陵打败魏国,俘虏了魏太子申,并且害伤了魏国将军庞涓。第二年,卫鞅对秦孝公说:“秦国和魏国的联系,就像人有心腹之疾,不是魏吞并了秦,就是秦吞并了魏。为什么呢?因为魏国依靠山险,定都在安邑,与秦国以黄河为界。魏国控制崤山的函谷关,有利时就会西侵秦国,否则就向东攻城略地。去年魏国被

  • 周秦之变!从“百家争鸣”到“一法独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周秦简历,周秦的文化密码,周秦奴隶制说原文

    于是,他秉着“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精神,开启了一场新的统一“文化”的战争——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化……其中最核心的,就是统一文化。[var1]以“礼”治国的周,包容时尚下的“百家争鸣”周灭商后,周公等统治者吸取殷商灭亡的教训,认为应该在尊天的基础上重视人民,从而

  • 秦国郡县制对文化“大一统”格局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郡县制是我们历史上一项新的的地方行政制度,它上承皇帝与朝廷,下接基层的乡亭里制,直至普通百姓之中,直接将西周时期的“层”状结构,变成“网”状结构。并将与之相应的上计制度、俸禄制度、选官制度,还有户籍制度、乡亭什伍组织等纳入其中。就是这种“网”状结束将整个阶层“緾”在一起,成为地方民族整合的工具。[v

  • 荆轲因何手持淬毒匕首而未成功,只因一个失误,断送了刺秦大业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var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两千年前易水河畔,那个毅然决然的白衣身影慷慨激昂地吟唱之声,犹在人们耳边回荡,可勇士却早已命丧秦王乱剑之下。荆轲是武功何等高强的刺客,不像秦舞阳只是个害人犯。在经验和心理素质上荆轲自然也差不了,号称“天下第一勇士”。况且手里拿的匕首又是淬了巨毒的名剑

  • 大秦赋:赵姬与嫪毐私生子的事,终于被嬴政知道了,他咯噔了一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嫪毐和赵后的故事,嫪毐如果当了秦王,嫪毐和嬴政年纪

    第一个知道此事的是成蛟的母亲韩霓,不过她已经死了,第二个知道此事的是李斯,不过时机不对,李斯并没有告诉嬴政,而将此事散发出去的却是当事人嫪毐,他封侯之后,日渐膨胀,还经常大摆筵席,某天他与大臣作乐,酒后失言,说出自己乃秦王假父。嬴政听到消息,愤怒异常,与前两次不同,这次他行色匆匆来见太后,给太后一个

  • 人物传记:参见“五霸”谋春秋,再看“战国”出七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春秋战国四大名人传记,七雄五霸斗春秋还是闹春秋,日本战国时期的七雄

    [var1]因为周朝建立时采用分封制,各诸侯各领一方,再加上平王东迁以后,西土为秦国所有。它吞并了周围的一些戎族部落或地方,成了西方强国。在今山西的晋国,山东的齐、鲁,湖北的楚国,北京与河北北部的燕国,以及稍后于长江下游崛起的吴、越等国,都在吞并了周围一些小国之后,强大起来,成了大国使得周朝实际控制

  •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帮助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何突然急流勇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有七雄并立,哪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国时而连横合纵、时而彼此对抗,各有所得,也有所失;各有兴盛,亦有衰败,结果谁也不服谁,谁也灭不了谁,两百多年间,一直处于分庭抗礼的局面。直到其中一个诸侯国经过历代君主的魄力、野心及对各国人才诚意的招揽、重用,终慢慢崛起成为了一个有实力

  • 因为一个女人讨伐楚国,齐桓公是不是冲动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齐桓公怎么压服楚国,齐桓公伐楚详解,齐桓公伐楚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上一集讲到,蔡哀侯被楚文王囚禁到楚国,他没能学老祖宗周文王翻点,却挂在了楚国。蔡哀侯的儿子是蔡穆侯。蔡穆侯看到当时天下的霸主是齐桓公,出于傍大腿的需要,便把小妹妹蔡姬嫁给了齐桓公。前657年,齐桓公与蔡姬乘船游玩。蔡姬是个小调皮,熟悉水性,就摇晃船只颠簸齐桓公,故意逗齐桓公。齐桓公是个旱鸭子,怕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