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坂坡之战,曹操下令活捉赵云,为何许褚张辽等人没有和赵云交手

长坂坡之战,曹操下令活捉赵云,为何许褚张辽等人没有和赵云交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385 更新时间:2024/2/4 7:25:26

不过这一战里赵云所遭遇的众多曹将中,只有一个张郃武艺稍微强点。两人战了十几个回合以后,赵云因为怀抱阿斗,又在重围之中,不敢恋战主动退走。其他遇到的曹将如淳于导、夏侯恩、晏明、马延、张顗、焦触、张南、钟缙、钟绅等,都是一些武艺低微的无名之辈,根本不是赵云的对手,不是几个回合就被杀死,就是联手也挡不住赵云,只能任他离去。

而曹军其他名将,比如说许褚、夏侯惇、夏侯渊、张辽、曹仁李典乐进文聘等人在此战中都没有和赵云交手,直到赵云杀出重围逃过长坂桥以后,他们才陆续赶上来。

当然,这并不是说许褚等人在长坂坡之战中偷懒不出力,而是当时的战场上一片混乱,他们很难和赵云遇到而已。

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中写到曹操率五十万大军进了襄阳以后,得知刘备已经率着军民过了襄阳,往江陵走了多日。荀攸认为江陵是荆襄重地,钱粮储备丰厚,一旦被刘备占领势必成为大患。曹操深以为然,于是下令从各军中挑选五千精骑,命降将文聘为向导带路先行出发,日夜兼程去追赶刘备,其他大军则紧随其后,陆续出发。

所以刘备在当阳刚遭遇曹军攻击时,其实只是曹操挑选的五千精骑而已,其他曹军是后来陆续抵达战场,这样曹军的指挥上难免有一些混乱。

而刘备南下时,虽然手下只有三千余军马,可是新野、樊城、襄阳等地的百姓有十几万人跟着他一起南行。遭到曹军袭击以后,刘备手下军马固然是被冲散。刘备冲出重围以后,身边除了张飞外,自己的妻小、糜竺糜芳简雍、赵云等人都不知下落。而这十几万百姓更是被冲得七零八落,数百人成群散落在战场各处。

当曹军后续部队抵达以后,有些人忙着在散乱的百姓之中寻找刘备残部,有些则干脆趁火打劫,劫掠百姓。比如说赵云遇到的淳于导是抓了糜竺以后要去献功,而夏侯恩则是带着部下抢夺掳掠,这就让战场更加混乱了。

因此五十万曹军并没有形成一个严密的包围圈,而且也缺乏统一的指挥,每个武将都是带着本部人马自行其是。这一点也可以从后来赵云在乱军之中往来冲杀时,每次大多只遇到一个武将,只有少数几次被几员武将围攻得到证实。

所以战斗初期赵云单枪匹马在乱军之中冲杀,目标不大,除了他附近的曹将能注意到他外,其他人根本就没发现,自然不可能来和赵云厮杀。即使后期曹操留意到了赵云,下令将他活捉时,一时也难以调动许褚等人来围堵赵云。

一直到赵云杀出重围,又斩杀了来拦截的钟缙、钟绅二将,文聘才发现赵云,并带着部下从后面赶上来。而许褚、曹仁等人来得更晚,文聘在长板桥被张飞挡住以后,过了一会他们才追上来。而且他们都和文聘一样,在桥下被张飞阻挡,无法再去追赶赵云,自然也就不可能和他交手了。

因此长坂坡之战许褚等人没有和赵云交手,并不是他们在战斗中偷懒摸鱼,而是当时的客观环境让他们不是那么容易和赵云相遇,自然没有机会交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留下的阿房宫,荒废2000年,却被联合国评为“天下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号称千古一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自称皇帝的人。他吞并六国、建立帝制,完成了一统中国的丰功伟绩,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封建王朝,为后世诸多封建王朝留下了许多可供借鉴的传统和遗产。时至今日,大家提起秦始皇和秦朝,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秦皇陵和万里长城。这些耗尽秦朝民力财力所建造的奇观,是世界文明

  • 诸葛亮为何抓他7次却又放他7次 史称七擒七纵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之所以要七擒孟获是因为要平定南方少数民族的叛乱,诸葛亮想让要使孟获真心归顺蜀国,所以诸葛亮以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为主要谋略,后七擒孟获,分别是:1.诸葛亮设下空城计,然后再派人把孟获给引过来,四面埋伏将其活捉;2.孟获打仗失利被活捉,他认为胜负乃兵家常事,不服气,诸葛亮便把他放了回去;3.孟获让弟

  • 秦汉竹简出土,改写世人认知,揭露赵高的真实身世,难怪会被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秦二世却没有将父亲所留下来的千秋霸业传承下去。秦二世上台以后,秦始皇旧部赵高权势滔天,他祸乱朝廷,使得各地百姓揭竿而起。秦朝也早早地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中。这也不禁让我们心生疑问,聪明如秦始皇赢政为什么当年没有看出赵高的狼子野心,反而宠信与他呢?秦始皇为什么宠信赵高秦始皇之所以宠信赵高,有三个方面

  • “十六国”为什么没有冉魏、段齐、翟魏、仇池、西燕、谯蜀、代?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var1]但鲜为人知的是,除了东晋和十六国之外,西晋灭亡到南北朝建立期间还出现过八个割据政权(冉魏、段齐、翟魏、仇池、西燕、谯蜀、桓楚、代国)。其中有些割据政权的疆域并不是很小。那么“十六国”为什么没有冉魏、段齐、翟魏、仇池、西燕、谯蜀、代国、桓楚呢?[var1]“十六国”的说法出自北魏史学家崔鸿

  • 鸿门宴放走刘邦不是遗憾,分封也非下策,不能安民才是要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我看项羽错在不能安民,同样入关所为却有天壤之别,刘邦以人主看待秦地秦民,自觉约束军队,约法三章,而项羽一味虏获,无所顾忌。后来关中对打赢楚汉之争贡献巨大,秦国立国数百年,方国观念根深蒂固,刘邦一外乡人能站稳脚跟,显然由于两人所为的反差。或说项羽心中无天下,若指有方国观念也没错。他说过衣绣夜行一番话,

  • 霍去病因抗击匈奴一生未娶,死后却留下一个儿子,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这样一个让诗仙、诗圣都钦佩的英雄人物,他的生命却只有短短的二十四年,可就是这短暂的二十四年,却让霍去病的大名留在了每一代人的心中。在众人心中,他是顶天立地的将军,他是封狼居胥的英雄,他也是一生未娶的少年郎。虽然未娶,史书上却有明确的记载,霍去病去世之后,他的爵位并没有空置,而是有人继承的,这个人就是

  • 高阳酒徒:他给刘邦出点子被张良否决,后却因韩信不服气而遇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高阳酒徒”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说是在秦末刘邦起兵后,率部来到陈留郡雍丘县高阳乡(今河南杞县高阳镇),高阳乡有个穷书生去求见刘邦。此时的刘邦非常讨厌读书人,当他听到当地的有个儒生求见时,就对手下说:“为我谢之,言我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意思是,我正在忙着国家大事咧,可没有时间

  • 四世三公之后,名门望族出身 袁绍真的就是一副花架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写过董卓系列之后,我接着写的就是袁绍这个人物。虽然《三国志》《后汉书》上都有袁绍的传记,说实话,读了之后,对袁绍的形象很失望,因为他没有给后人留下太多可圈可点的东西。一般人对他的整体印象,除了仪表堂堂、风流倜傥之外,几乎再也没有什么好词来形容。剩下的无非就是纨绔子弟,外表雄强,内心怯弱,犹豫不决,刚

  • 儒释道三家之不同——细说唐代初期帝王三教政策的概念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传统历史中,政治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梁启超先生曾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性之家谱已。”这句话虽有夸大,但也道出了政治在传统社会中的重要之处。说起政治,最关者则为统治者,历代帝王为了江山社稷的长治久安,极力采取各种措施,以求王作永垂。自从儒学登上历史舞台后,便不断地成为各个帝王的施政方术之所

  • 她和刘邦只是一夜夫妻,却生了一位非常伟大的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对,汉初的政治特色就是“军功政治”。既然是政变,那吕后立的皇帝当然得换了。代王刘恒进入了他们的视野。原因无他,刘恒有仁孝之名,听话,关键是他的母亲谨慎善良,家族又没有什么势力,绝对不会重蹈吕后的覆辙。权利就能掌控在他们这些人手里。好了,那就这样定了。刘恒一步由代王成了皇帝,他的母亲自然也成了汉帝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