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给春秋战国时代的十个名人打分(第二弹),带你速览历史人物

给春秋战国时代的十个名人打分(第二弹),带你速览历史人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914 更新时间:2024/2/22 3:39:39

第一位:专诸

一剑使吴国国王毙命的猛士

这位老兄膘肥体壮,经常是一言不合就与人斗殴,悍不畏死。本来这样的出身底层的人是无缘让自己的后代位居上层的,但伍子胥却看中了此人的长处。在一次宴会上,吴王僚和一众武士都身披铠甲,手握钢刀,一般人看到这个架势都战战兢兢,不敢出声说话了。但专诸岂是等闲之辈?他拔出烤鱼中的短剑,只一击,便将吴王僚的铠甲捅破,深深刺入了国王的身体,但自己也被身边武士砍成了肉泥。不过好消息是,专诸的老板,也就是伍子胥十分厚道,将他的儿子封为大官。

政治:零颗星 军事:零颗星 智力:一颗星 道德:一颗星 毅力:五颗星

第二位:鬼谷子

重量级人物,无数流派的祖师爷

接下来出场的这位,乃是重量级中的重量级,小编我看了他的资料只能说是惊为天人,如果真的存在这个人物并且他的事迹都属实的话,这已经不能算是人了,而是神仙。他是道教供奉的神明,是纵横家的祖师爷,也是兵家的扛把子。苏秦,张仪,孙膑庞涓这些在各国叱咤风云的人物只是他的小徒弟而已。他智慧中的一部分现存于《鬼谷子》一书,根据史书记载,苏秦就是苦读了其中的一篇《阴符》而终佩六国相印。

政治:五颗星 军事:五颗星 智慧:五颗星 道德:五颗星 毅力:五颗星

第三位:孙武

兵家至圣,毋庸置疑

孙武从齐国跑到了吴国隐居写作,写成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耳熟能详的《孙子兵法》。然而他可不仅仅只是一个理论派,更是一个行动派人士。在被伍子胥邀请出山后,帮助吴国训练军队,指挥只有六万军队的吴国,就把坐拥几十万军队的楚国打的落花流水,一举攻陷了楚国的首都。

政治:两颗星 军事:五颗星 智慧:五颗星 道德:两颗星 毅力:两颗星

第四位:乐毅

职业军人,世代武士

乐毅出生于一个军人世家,其祖上是魏文侯的将军,攻灭中山国的大将乐羊。他辗转于赵魏燕三地,最终选择为燕国效力。他指挥着弱小的燕军,攻下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几乎消灭了齐国,上演了又一出以弱胜强的传奇故事。但自己的顶头上司驾崩了,新王登基听信谗言,使得乐毅不得不逃跑到他国,燕军的攻势也就随之瞬间崩溃。

政治:零颗星 军事:五颗星 智慧:三颗星 道德:两颗星 毅力:一颗星

第五位:范睢

有仇必报,有恩必还。

范睢本是魏国官僚手下的一名宾客,因惹怒魏国贵族而被毒打至半死后扔进了茅厕,在众人喝醉时沟通守者而逃难至秦国,辅佐秦国国王废除了太后等外戚的政治干预,为秦国设计了“远交近攻”的外交战略,扩大了秦王的权威,加强了秦国对外扩张的能力。在位居宰相时,散尽家财给予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又利用秦国的威慑力将当年侮辱过自己的魏国贵族逼上绝路而自杀身亡。最后功成身退,安享晚年

政治:四颗星 军事:零颗星 智慧:四颗星 道德:三颗星 毅力:五颗星

第六位:张仪

战国第一诈骗犯

这位便是有史以来最强的诈骗分子,将楚国和齐国的外交关系骗到断交,又把楚国国王骗到秦国软禁。使用了“连横”策略,将战国的外交格局变为一边倒向秦国。所谓“连横”简单来说就是使与秦国相连的国家与其结盟,实际上就是让赵魏韩三国成为秦国的附属国,张仪便是这种策略的集大成者。

政治:五颗星 军事:零颗星 智慧:四颗星 道德:一颗星 毅力:一颗星

第七位:孙膑

鬼谷子门下高徒,孙武的后代

此人被自己的师兄庞涓招到了魏国做官,但却因为能力太强遭到师兄的嫉妒,结果被庞涓找了个罪名砍掉了他的膝盖,终身残疾,此事也被鬼谷子预言到了。后来逃到了齐国,用上等马下等马替换的办法赢了齐王,这就是“田忌赛马”的典故来源,其实不是田忌赛马,而是孙膑指导得好。齐国拜孙膑为军师去解救赵国,但他并没有率兵去赵国直接与魏军作战,而是直奔魏国首都,使得魏军不得不返回,而孙膑又率兵埋伏在道路中,杀了魏军一个出其不意,这就是“围魏救赵”的典故来源。当年的师兄庞涓也中埋伏,他自刭前高呼“到头来还是让这个小子功成名就了!”

政治:零颗星 军事:五颗星 智慧:四颗星 道德:一颗星 毅力:三颗星

第八位:子产

春秋时期郑国著名政治家

整个春秋战国第一个明文法体系就是这位老兄建立的,他命人在鼎上刻下了郑国的法律,使得郑国国内有法可依,形成良好的政治格局。在乡校经常非议朝廷的事情,众臣都想要将其取缔的情况下,子产选择了保留乡校,使其相对自由地能够评议政治,颇有古典民主的味道。孔子也高度评价子产,称他是“仁人”。

政治:五颗星 军事:零颗星 智力:四颗星 道德:五颗星 毅力:一颗星

第九位:扁鹊

家喻户晓的神医

传说扁鹊遇到了一位叫作长桑君的世外高人,与他学习后便获得了神力,能透视看清人身体的各种病症。初次行医就治好了 赵简子五日不醒之症,途径虢国又使虢国太子起死回生,到了秦国后却因为秦国太医的嫉妒而被杀害。

第十位:管仲

后世公认的春秋第一宰相

他整顿齐国内政,力行改革,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使齐国多次会盟天下诸侯,向北驱逐了蛮夷,向南又遏制了楚国的扩张势力,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中的头号人物。孔子评价道:“如果不是管仲在的话,我们中华文化早就被蛮夷同化了。”

以上就是本次对春秋战国人物的盘点了,制作不易,这篇文章耗费了我好几个小时,请各位路过的朋友帮忙点赞,如果反响好我将继续制作下一期盘点,谢谢大家支持!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因地域差异,各诸侯国形成各具特色的容量单位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var1]搜图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说文•斗部》:“邦,量物分半也。'‘推测“关飾节于漿(廩)耕”后所省的单位应是区。因此,此处1区约合20升。而“铜”恰与秦和东周等国一斗的量值相当。从铭文来看,这三件器物是一组同时使用的量器,均应属田氏家量。三器同时出土,铭文相互关联,说明齐国在

  • 给春秋战国时代的十个名人打分(第一弹),带你速览历史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位:吴起军事政治能力全能的人才无情这两个字,我看就是为吴起量身定做的。被同乡人羞辱二话不说拔刀就砍;身处贫困就丢下老母亲出外寻找荣华富贵,母亲死了也不回家奔丧;因为妻子是齐国人而被鲁国朝廷怀疑就一刀了解了自己的老婆。但是论其能力而言却是绝对的佼佼者,魏国政治家李克总结的很好,说他道德虽然败坏,但

  • 战国四公子信陵君、平原君、孟尝君、春申君相互之间见过面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四公子处于战国中晚期,他们见证了六国的衰落过程,去世最晚的春申君几乎执政到了楚国灭亡的最后时刻。四公子大多有多国执政的经验,在这一国不得意可以到另外的国家去,比如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都在秦国当过相邦,春申君也陪同太子在秦国为质多年。那么战国四公子之间有没有两两见过面了。其实这是一道数学问题,根据加

  • 他是秦王朝最后一名大将,屡战屡胜,最后却被秦国抛弃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关键的大赦[var1]秦二世实施暴政,残杀自己的兄弟姐妹,又大肆修建宫殿,人民苦不堪言。此时很多农民自行组织,成为了一个个的义军,为的是推翻秦的没有人性的统治。陈胜派遣周文等将领前来攻打秦朝,大概有几十万军队。当时的义军已经发展地很强大了,造反的人数多到无法计算。[var1]惊慌失措的秦二世胡亥不知

  • 三国第一纵横家,最早预见三国鼎立,能力远超苏秦张仪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长坂坡之战后,刘备带着残兵败将在汉津与关羽水军会和了。我们都知道,战船的速度比步兵要快很多,又时为秋天,秋水上涨,船速更快,顺水而下,船速能达到120里到140里(注1),比刘备步兵带着老百姓一起走的蜗牛速度(注2)要快上十倍,而从襄阳到汉津的水路,最多只比陆路远一倍,为何两支部队能在汉津汇合呢?[

  • 【京商策划】《中华战争通史》之马陵之战:齐魏争雄秦国获利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失去了霸主地位。此役也让一个不被众国所重视的小国蓄积力量,逐渐崛起,令众国坐立难安……[var1]《中华战争通史》时长:25分钟×104集画质:高清类型:大型历史战争系列纪录片发行机构:京商传媒发行中华战争通史·马陵之战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标志着历史正式进入战国时

  • 打楚国为什么非要六十万军队?王翦:这事你们学不来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王翦为后世明智的名将立下了一个标杆——功名两全、利禄双收,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或许能够达到王翦的标准的武将只有唐朝的李靖和郭子仪等寥寥数人而已。在“功高盖主主必疑、位极人臣臣必妒”普遍政治逻辑铺垫下,人们对于王翦这一“非凡”成就十分好奇,也叹为观止,很多场合都会把王翦当作一种政治智慧的典范来加以比较

  •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他和这两人相比究竟如何?根本就没可比性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var1]我们先说管仲,管仲的父亲是齐国的大夫,后来家道中落,为了谋生,管仲和自己的好友鲍叔牙合伙做生意,当时商人的社会地位很低,尽管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白眼,但生意还是失败了。经商不成,管仲就去当兵,但发现战场太残酷,就临阵脱逃当了逃兵。之后一直为生计奔走,直到25岁时才在公子纠身边当了一个谋士

  • 韩赵魏三家是如何瓜分晋国土地的?赵氏面积最大,魏氏土地最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幽、厉失德,周道日衰,纲纪散坏,下陵上替,诸侯专征,大夫擅政,礼之大体,什丧七八矣。——(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当周幽王继位的那一刻起,西周的寿命已经日薄西山了。为博褒姒一笑,上演了一幕烽火戏诸侯的好戏,褒姒笑了,但西周却没了,这就如狼来了的故事一样,等到犬戎真的打到镐京的时候,本该召唤诸侯勤王的

  •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对封建秩序的破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论及封建制度的解体时,我们当然绝对不能忽略战争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战争对于封建制度的破坏是剧烈而直接的,也可以说,战争贯穿于封建制度破坏的始终,它既是封建制度破坏的原因,也是封建制度破坏的果。在春秋时代不到三百年的历史中,共发生了近四百次战争,平均每年都有战争发生。而战国时代,一个“战”字更是道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