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只因输掉了这场对外战争,秦国元气大伤,统一六国推迟了20多年

只因输掉了这场对外战争,秦国元气大伤,统一六国推迟了20多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680 更新时间:2024/1/27 16:02:58

[var1]

之后,秦献公之子秦孝公嬴渠梁即位,他比秦献公更具有长远眼光,深知秦国如果要强大起来,就必须变法图强,于是秦孝公颁布了著名的《求贤令》,一代雄才商鞅闻风而至,与秦孝公联手,在秦国实行了一系列的变法,使得秦国开始由弱转强。

从这里开始,秦国仿佛在战国时期开了挂,明君强臣层出不穷,秦孝公之后,秦惠文王同样擅长识人用人,他任用张仪连横六国,北伐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为秦国的霸业奠定了强盛的基础。

[var1]

秦惠文王去世后,秦昭襄王即位,他接手了秦国先祖们的扩张计划。秦昭襄王手下文有范雎,武有白起,在范雎的建议下,秦昭襄王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决定一步一步吃掉六国,逐步完成秦统一天下的梦想。

而秦昭襄王在位期间,秦国曾经和赵国发生了两场大型战争,第一次,秦国大获全胜,坑杀赵国降卒40多万人,这就是历史上知名的长平之战;第二次,秦国却碰了个大钉子,元气大伤,统一六国推迟了20多年。

[var1]

秦国输掉的这场对外战争,就是邯郸之战。邯郸是赵国的都城,既然秦军都势如破竹打到赵国都城去了,怎么还会落败呢?实际上,这场战争不单是秦国命运的转折点,也是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的武安君白起命运转折点。

长平之战后,赵国本来已经由强转弱,但秦国同样因为连年战争,耗损严重,如果不是白起采取了反间计,长平之战也没法取胜。白起原本打算一鼓作气,吞掉赵国,但秦国内部出了状况,文相范雎唯恐白起功劳太盛,压制自己,劝秦昭襄王跟赵国讲和,让赵国割地。

[var1]

秦昭襄王要求赵国割让6城,赵国无奈答应,然而,赵国的大臣虞卿极力反对,在他的建议下,赵孝成王打算将这6城转手送给齐国,联合齐国抗秦,同时与魏国订盟,并与燕、楚、韩交好,预备以“合纵”破“连横”。

秦国勃然大怒。公元前259年,秦国再次派兵,直扑赵国首都邯郸。原本主将应该是白起,但此时的白起已经年老,又有病在身,秦昭襄王退而求其次,派了王陵做主将,领军20万。没想到,赵国到了生死存亡之际,举国上下团结一心,秦军很难取胜。

[var1]

在廉颇和平原君赵胜的维持下,赵国拼死反抗,王陵打了两年还是不能攻破邯郸,只能不断跟秦昭襄王要兵要粮,秦昭襄王增兵无效,打算再次用白起。白起眼见这情况,明白秦国想一举灭赵纯属空想,而且秦昭襄王派来请他出山的人,就是当初在他背后使绊子的范雎。

白起心里不舒服,称病不愿意出战。于是秦昭襄王改派王龁做主将,换掉了王陵,范雎又向秦昭襄王推荐了郑安平助战,强攻邯郸。邯郸城经不住久耗,只能向别国求救。这时,历史上与赵国有关的两个著名典故上演了。

[var1]

第一个典故是“毛遂自荐”。当时负责去楚国求救的人,是赵国的平原君赵胜,他带了一群门客和毛遂来到楚国,跟楚王谈了一整天,楚王仍然犹豫不决,毛遂拔剑上前,半威胁半鄙视地向楚王陈说了一番利弊,楚王被激起了心思,答应派春申君黄歇率10万大军救赵。

另一个典故是“窃符救赵”。魏王原本派晋鄙率军支援赵国,但因遭到秦国威胁,魏王惧怕,让晋鄙停在了半路。魏国信陵君魏无忌听了门客侯赢献计,讨好魏王宠妃如姬,如姬将兵符偷了出来,交给魏无忌,魏无忌于是掌握了兵权,杀死晋鄙,夺了8万大军,发兵救赵。

[var1]

在楚国和魏国的支援下,赵国重燃斗志,与秦军决战。秦军连年作战,早已经疲惫不堪,不断败退。秦昭襄王又想派白起出征,白起仍然托病不出。秦昭襄王恼羞成怒,强迫白起上阵,不许推辞,白起只能起身,到了杜邮。

范雎却趁机向秦昭襄王进谗言,称白起对王上十分不服——“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于是,秦昭襄王赐白起一柄剑,令他自刎谢罪。白起想到当初被自己坑杀的赵国40万降卒,叹息流泪,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var1]

而在此之后,秦国终于再也抵抗不住赵、楚、魏的联军,大败溃散,王龁逃走,郑安平投降,秦国连连丢了河东郡、太原郡、皮牢、安阳、武安、上党、汝南,秦军死伤近20万,秦国只能退守。邯郸之战,扭转了秦国独强的局面,也让秦国统一六国的梦想延后了数十年。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潍县东关孙膑祠神牛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友情提示:本文1313字,阅读约需5分钟潍县东关孙膑祠神牛传说[var1]潍县东关北角耀武门内,有一座碧霞宫,为碧霞元君庙,庙内附有孙膑祠,内有孙膑塑像。孙膑是战国时齐国人,杰出的军事家。年轻时曾同庞涓一起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后庞涓为魏国效力,被封为大将军,因庞涓本领不及孙膑,庞涓嫉其才能,将孙膑

  • 古代四大名医石雕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雕像(多图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石雕扁鹊-凯岩石业石雕扁鹊-凯岩石业石雕华佗,东汉末医学家。名旉,字元化。汉未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华佗一生行医各地,声誉颇著,在医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擅外科,曾用“麻沸散”施剖腹术,为世界医学史上最早之全身麻醉。华佗很重视疾病的预防,强调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模仿

  • 孔子七十二贤-子夏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子七十二贤子夏《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也就是说,孔子门人有三千之众,而通六艺(指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的共有七十二人,这些人都是孔子思想和学说的坚定追随者和实践者,也是儒学的积极传播者。关于孔子的这些弟子,你知道多少呢?在

  • 二十岁的伍子胥有多厉害?面对秦国猛将,一人执剑救下十七国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资料图春秋战国时期的伍子胥是楚国老臣伍奢的儿子,同时也是一位奇才。在历史上,伍子胥凭借自己的一身本领帮助吴国公子光夺取了王位,并辅佐吴王夫差消灭了宿敌越国,打得强大的楚国差点灭国,还使得吴王夫差成了某版本中的春秋五霸之一(关于春秋五霸有几个版本)。然而正史中关于伍子胥年轻时候的表现记载不多,那么伍子

  • 春秋战国时期,水利事业的发展,在当时发挥了哪些重要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var1]搜图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在农田沟恤系统的基础上,夏、商、西周时确立了井田制度,井田、沟恤互为表里,调节水土矛盾,促进农地开发。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田积水问题的逐步解决,井田废、沟恤湮,以农业灌溉为主的农田水利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已进入传统农业的发展

  • 【金玉良言】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赏•析这句话以直言其事的手法阐明学问付诸实践的重要性。这里强调以实践能力作为检验士人有无真才实学的标准,这种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中国人眼中,学问虽然重要,如果不能转化为能力,就不能算学到了真本领。这种观念就是传统的“知行”观。这种强调知行统一的观点,对我们今天反对本本主义,克服

  • 秦昭襄王为何全心全意为范雎复仇?难怪可以在长平之战中取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直到秦昭襄王得到了谋臣范睢,在范睢的帮助之下,终于夺回了权力,因此也有机会施展抱负。从这一点来看,秦昭襄王应该是非常感激范睢的,毕竟对于一个王者来说,权力是最重要的。[var1]虽然范睢在其他的智谋方面并不是表现得很突出,但秦昭襄王非常感激他,一旦秦国有什么军功可以上报,都将主要的功劳记在范睢的头上

  • 秦国的刑罚是以残暴著称的,系统分析出土的秦简具体情况究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var1]秦国刑罚规定从历史文献和已出土的秦律简文看,秦的刑罚大体可分为十三类:即死刑、肉刑、徒刑、笞刑、髡和耐刑、迁刑、赀刑、赎刑、废、谇、连坐、收、谪戍。不仅这十三种刑罚轻重不同,在同一刑罚内,又按处死的方式、对肢体残害的部位、鞭笞多少、刑期长短、迁徙远近和赀罚金钱数目等,分为不同的等级。秦律

  • 秦国残酷压榨其老百姓,为什么老百姓却愿意为秦国拼死打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商鞅采用法家的学说,制定了非常严酷的政策,对国内老百姓进行残暴的统治。这一点,甚至后来在商鞅自己的身上都得到了体现,同时他也尝到了自己制定的严酷统治的苦果。[var1](商鞅剧照)秦惠文王上台以后,就开始收拾商鞅。本来商鞅是有机会逃到魏国去的,但是走到边关的时候,老百姓却不留宿他。老百姓给出的理由是

  • 秦国军队如何防止杀良冒功?难道不怕用良民的头颅来充当功劳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var1]当时商鞅规定: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甲士”(敌军的军官)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公士”、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证据是敌人的人头(首级)。就是说在战后把敌人的人头砍下来带回军营,作为证据。不过这里面有一个疑问,这里面如何鉴别秦军士兵是否残杀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