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子一生中的三大不幸是什么

孔子一生中的三大不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418 更新时间:2024/1/17 17:25:35

每个人都知道“幼年丧母,中年丧偶,老年丧子”是人生的三大不幸,殊不知孔子,这位后来被尊称为“千古一圣”的圣人,几乎承受了这三种生命无法承受的重量。

[var1]

众所周知,孔子是鲁国的孔子,事实上,孔子的祖籍是在宋国(现在的都城在河南省商丘市),宋国是周武王的属国,周武王把宋国赐给了支持周朝政权的商朝贵族微子商纣王的哥哥),而孔子是商朝王室的后裔,孔子的祖先从宋国迁出到鲁国,以避免政治迫害,他定居于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尼山附近)。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官居诹邑大夫,多次建立军事功勋,以勇敢著称,.据“孔子家语”记载,叔梁纥娶妻后生了九个女儿,但一个儿子也没有,后来他又取了个妾,生了一个儿子叫孟皮,但孟皮有残疾,是个瘸子,按照当时社会的要求,这样的儿子不能“继嗣”的。因此,叔梁纥晚年又娶了年轻的颜征在为妻。

[var1]

公元前551年,颜征在为叔梁纥生下孔子,但不幸的是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就去世了,葬于曲阜防山,从那时起,孔子就和他的母亲过着艰苦贫穷的生活,但孔子的凄苦命运并未就此终结,大约十七岁的时候,他的母亲颜征在也因为疾病离开了他,他独自一人留在了诸侯争夺霸权和战火纷飞世界里,19岁时,独自生活了两年的孔子结婚了,他的新婚妻子是宋国人,复姓亓官,第二年,亓官氏为孔子生下一个儿子,当时的君主鲁昭公送来鲤鱼表示祝贺,所以孔子给他的儿子取名孔鲤,字伯鱼。

[var1]

可惜的是,亓官氏并不是孔子真正的知己,当初选择孔子作为他的丈夫时,他看中了他哪一点,亓官氏并没有表白过,我们只能根据事实猜测,也许她认为孔子很快就能出人头地,于是毅然决然的嫁给了父母双亡、孤身一人、无依无靠的孔子,但孔子不是那种混迹于官场的人,她跟着孔子受苦多年才发现并证实了这一点,亓官氏对孔子的青云直上的信仰最终破灭后,她再也无法忍受这种艰难的生活,所以她最终选择了离开,如果说孔子在中年丧偶,自然是不正确的,可是亓官氏的离去对孔子来说打击应该也和中年丧妻一样大,令人失望至极,孔子只能和他的孩子们悲痛欲绝:“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让她走吧!”

[var1]

公元前483年,周游列国却无所建树的孔子回到鲁国,此时的他已经68岁了,孔子虽然还有一颗从政的心,却还没有被任用,他只能继续从事教书育人和整理文献的工作,在这一年,孔子又遇到了人生中的另一个大不幸——他的儿子孔鲤先他而去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不会因为孔子是圣人而减轻,因为他毕竟不是出离红尘、断了六根的僧人啊!四年后,公元前479年,伟大而不幸的孔子死于鲁国,葬于鲁城北,孔子虽然生前没有能逃脱普通人的不幸生活,但他却在身后超越了身普通人的普通、平凡,成为了万世师表,千古一圣。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只因在美色上犯了迷糊,晚年落得身首异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黄歇一辈子在国政上功绩雄伟,但就因为他做错了一件事,晚年竟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英雄难过美人关战国时期,贵族以养门客为荣,百姓也以门客数量来议论贵族。黄歇贵为春申君,自然不乏能人异士来投奔他,当然,这也与他厚待门客有关。据说黄歇家里的门客都穿着绸缎的衣服,身上挂满了珍宝,连鞋子上都装饰有珍珠。[va

  • 《史记》一句话暗示:蔺相如完璧归赵,其实是一场失败的外交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var1]最不重要的和氏璧完璧归赵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事情要从赵国得到宝物和氏璧说起,赵国偶然间得到一块宝玉和氏璧,秦国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非常想得到这块宝玉,于是秦王对赵王说,要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赵王害怕秦王有诈,于是派蔺相如去和秦王商量此事,而蔺相如见到秦王后,认为秦王并不是真心想用城池换

  • 只因输掉了这场对外战争,秦国元气大伤,统一六国推迟了2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var1]之后,秦献公之子秦孝公嬴渠梁即位,他比秦献公更具有长远眼光,深知秦国如果要强大起来,就必须变法图强,于是秦孝公颁布了著名的《求贤令》,一代雄才商鞅闻风而至,与秦孝公联手,在秦国实行了一系列的变法,使得秦国开始由弱转强。从这里开始,秦国仿佛在战国时期开了挂,明君强臣层出不穷,秦孝公之后,秦

  • 潍县东关孙膑祠神牛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友情提示:本文1313字,阅读约需5分钟潍县东关孙膑祠神牛传说[var1]潍县东关北角耀武门内,有一座碧霞宫,为碧霞元君庙,庙内附有孙膑祠,内有孙膑塑像。孙膑是战国时齐国人,杰出的军事家。年轻时曾同庞涓一起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后庞涓为魏国效力,被封为大将军,因庞涓本领不及孙膑,庞涓嫉其才能,将孙膑

  • 古代四大名医石雕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雕像(多图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石雕扁鹊-凯岩石业石雕扁鹊-凯岩石业石雕华佗,东汉末医学家。名旉,字元化。汉未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华佗一生行医各地,声誉颇著,在医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擅外科,曾用“麻沸散”施剖腹术,为世界医学史上最早之全身麻醉。华佗很重视疾病的预防,强调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模仿

  • 孔子七十二贤-子夏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子七十二贤子夏《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也就是说,孔子门人有三千之众,而通六艺(指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的共有七十二人,这些人都是孔子思想和学说的坚定追随者和实践者,也是儒学的积极传播者。关于孔子的这些弟子,你知道多少呢?在

  • 二十岁的伍子胥有多厉害?面对秦国猛将,一人执剑救下十七国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资料图春秋战国时期的伍子胥是楚国老臣伍奢的儿子,同时也是一位奇才。在历史上,伍子胥凭借自己的一身本领帮助吴国公子光夺取了王位,并辅佐吴王夫差消灭了宿敌越国,打得强大的楚国差点灭国,还使得吴王夫差成了某版本中的春秋五霸之一(关于春秋五霸有几个版本)。然而正史中关于伍子胥年轻时候的表现记载不多,那么伍子

  • 春秋战国时期,水利事业的发展,在当时发挥了哪些重要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var1]搜图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在农田沟恤系统的基础上,夏、商、西周时确立了井田制度,井田、沟恤互为表里,调节水土矛盾,促进农地开发。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田积水问题的逐步解决,井田废、沟恤湮,以农业灌溉为主的农田水利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已进入传统农业的发展

  • 【金玉良言】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赏•析这句话以直言其事的手法阐明学问付诸实践的重要性。这里强调以实践能力作为检验士人有无真才实学的标准,这种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中国人眼中,学问虽然重要,如果不能转化为能力,就不能算学到了真本领。这种观念就是传统的“知行”观。这种强调知行统一的观点,对我们今天反对本本主义,克服

  • 秦昭襄王为何全心全意为范雎复仇?难怪可以在长平之战中取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直到秦昭襄王得到了谋臣范睢,在范睢的帮助之下,终于夺回了权力,因此也有机会施展抱负。从这一点来看,秦昭襄王应该是非常感激范睢的,毕竟对于一个王者来说,权力是最重要的。[var1]虽然范睢在其他的智谋方面并不是表现得很突出,但秦昭襄王非常感激他,一旦秦国有什么军功可以上报,都将主要的功劳记在范睢的头上